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我们在行动!

美友19474063

为进一步宣传反假货币知识,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假币鉴别能力和反假币意识,维护人民币流通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人民币图样管理,规范现金收付行为,2021年3月15日,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广西贵港荷城农村商业银行到贵港市艺体高中开展反假货币知识宣传活动。此次宣传活动,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2019年版、2020年版第五套人民币防伪知识讲解;二是人民币图样管理办法宣传;三是整治拒收现金行为。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不正当使用人民币图样、损害人民币形象的行为。市场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冥币、纸钱,而仿人民币的冥币更是走俏市场。这些冥币的币纸大小、颜色、图案、面值等都与现行流通或曾经流通的人民币极为相似,不同的往往是上面的字样。<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图样使用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9]第2号),规定祭祀用品禁用人民币图样。因此,制售及使用印有人民币图样的冥币已经是一种违法行为,希望广大青年学生学习掌握人民币相关法律法规及知识,拒绝使用印有人民币图样的非法祭祀用品、生活易耗品、票卷等。<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近年来,流通领域人民币现金使用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群众反映强烈。如一些消费者在旅游景区、餐饮、零售等行业商户消费时被拒收人民币现金,既损害了人民币的法定地位,也损害了消费者对支付方式的选择权。为此,中国人民银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出台整治拒收现金公告([2018]第10号),进一步规范社会经济主体对支付方式的选择和应用。 本次宣传活动,共接待学生500多人次,发放宣传单和礼品500多份,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知识和整治拒收现金行为相关政策的了解,认识假币的危害性,增强了学生的假币辨别能力,自觉维护人民币形象。同时,让学生了解到消费者有选择支付方式的权利,应该尊重消费者支付习惯,尊重消费者支付方式的选择,不得拒收现金。

人民币

图样

拒收

消费者

冥币

现金

假币

学生

宣传

中国人民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