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br> 您好!<br> 目前已进入春季,天气日渐变暖,温差较大,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生是传染病高发人群,为切实维护学生身体健康,加强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现将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发给您,希望您认真阅读并做好以下这些疾病的预防。<br> 一、常见传染病基本知识<br>1.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的潜伏期多是4-8天,一般为1-14天,新冠肺炎患者在早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以及低热,,患者的体温一般在三十七摄氏度以上,鼻塞、流涕、打喷嚏、咽喉疼痛等症状.一些症状表现一般以消化系统类的疾病为主,如:轻度食纳差、乏力、精神差、恶心呕吐、腹泻等。新冠肺炎的早期首发症状还在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症状表现,如头痛、心慌、胸闷等。有些还会出现结膜炎。患病严重、病情发展较快的患者,在几天之内将会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等症状。咳嗽、打喷嚏时喷出来的飞沫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表面,如公共区域里边的栏杆、门把手等也会传播。 2.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及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复课时间为:体温恢复正常且流感样症状消失后2天。<br>3.水痘 :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具有传染性,接触或飞沫吸入可传染。复课时间为:全部水疱干燥结痂脱落(不少于发病后14日)。<br>4.流行性腮腺炎: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出现唾液腺肿大,常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复课时间为:腮肿完全消退(不少于发病后14日)。 5.风疹 :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出疹、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传染期在发病前5~7天至发病后3~5天,上呼吸道分泌物及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复课时间为:出疹后1周症状消失后。<br>6.流行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本病主要经由咳嗽、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复课时间为:症状消失后3天,一般不少于病后7天。<br>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预防,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二、预防方法<br>1.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穿堂风,以免着凉,经常晒洗衣物及被褥,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br>2.不在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长时间逗留,如大型超市、快餐店、游乐场所、影剧院等。 3.勤洗手,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br>4.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br>5.外出需科学佩戴口罩,回家后立即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监制:王小平<br>审核:郭晨曦<br>责编:柳培江<br>编辑:董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