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年3月15曰(星期一)</p><p class="ql-block">南京明城墙(新民门一金川门一中央门)</p><p class="ql-block"> 河滨小雨润如酥,</p><p class="ql-block"> 明城北端绝佳处。</p><p class="ql-block"> 金川神策宛然在,</p><p class="ql-block"> 桃红柳绿满皇都。</p><p class="ql-block"> 春雨潇潇,漫步河滨,春雨贵油,无意举伞,桃红柳绿,心旷神怡。明城墙考察之行最后城北一段行程,自狮子山东门(即钟阜门)始,经新民门、过金川门、至中央门,最后接上神策门,回到原点。此段城墙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拆除殆除,只能依护城河(即金川河)走向判定方位,故今日行程完全沿金川河边绿道上步行。这段行程虽无城墙可寻可走,但沿河两岸经过整治已打造成绿色长廊公园,正值春暖花开之节,群芳次第绽放,走不尽看不够,雨不断心舒畅。值得欣慰的是黑龙江路段整治完成恢复一段千余米城墙旧貌。</p><p class="ql-block">今日步行14838步</p><p class="ql-block"> 至此,自神策门始至神策门终,自2月11日始至3月15日终,分八次完成七十里明城墙徒步环行考察,分作九个美篇依次记录全部行程,并收录相关历史资料。</p> <p class="ql-block">南京明城墙一总盘点</p><p class="ql-block"> 南京明城墙在钟灵毓秀的山水之间蜿蜒盘桓达33.676公里,高坚甲于海内,据岗垄之脊,依山傍水而建,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p><p class="ql-block">十三座城门</p><p class="ql-block">神策门(和平门) /太平门/朝阳门(中山门)正阳门(光华)/通济门 /聚宝门(中华门)/三山门(水西门)/石城门(汉西门) /清凉门 /定淮门 /仪凤门(兴中门)/钟阜门 /金川门 。</p><p class="ql-block">明代后增辟城门</p><p class="ql-block">玄武门(1908年)</p><p class="ql-block">草场门(1908年)</p><p class="ql-block">小北门(1908年)</p><p class="ql-block">挹江门(1921年)</p><p class="ql-block">中央门(1931年)</p><p class="ql-block">中华东门(1931年)</p><p class="ql-block">中华西门(1931年)</p><p class="ql-block">汉中门(1933年)</p><p class="ql-block">武定门(1933年)</p><p class="ql-block">新民门(1934年)</p><p class="ql-block">雨花门(1936年)</p><p class="ql-block">解放门(1954年)</p><p class="ql-block">集庆门(1991年)</p><p class="ql-block">华严岗门(2007年)</p><p class="ql-block">长干门(2008年)</p><p class="ql-block">标营门(2009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狮子山东门(钟阜门原址即在此附近的小东门处)</p> <p class="ql-block">由狮子山东边流下穿过建宁路的护城河</p> <p class="ql-block">新民门</p><p class="ql-block">新民门,为南京明城墙民国增辟城门之一,介于钟阜门、金川门之间(距金川门1华里处),现新民路西端的护城河西侧,是南京仅存的牌坊式城门。</p><p class="ql-block">1932年,国民政府在南京城墙打开豁口,因资金不足城门未建。1934夏建成城门,同时填土铺设护城河中的一段路,为保持河水流通,又修建了一座桥面长度约六米,跨度约四米的单孔水泥桥。</p><p class="ql-block">新民门由当时民国政要南京市长马超俊题写</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南京增辟城门中新民门与武定门、汉中门,都属于西式牌坊式城门,新民门是南京所有牌坊式城门中唯一保存至今的,现被建宁新村住宅楼包围。</p><p class="ql-block">解放后,修建南京长江大桥时,新辟大桥南路,新民路相继拓宽,老桥也被拆除重建。拆城风波中由于新民门属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没有遭到拆除。文革期间,连接新民门的城墙被附近居民扒了建房,现只剩下残根段。</p> <p class="ql-block">沿新民门前行到金川门外街右行</p> <p class="ql-block">金川门外街</p> <p class="ql-block">南京电表厂</p> <p class="ql-block">金川门一石碑</p><p class="ql-block">金川门遗址北侧建石碑以示纪念</p> <p class="ql-block">金川门</p><p class="ql-block">金川门是南京明城墙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位于南京市鼓楼区金川门外街南端,坐南朝北,面临护城河,历史上著名的金川门之变便发生于此。</p><p class="ql-block">金川门为单孔城门,有一座门券,门外设有金川桥一座,东侧有金川门涵洞和水闸,用来控制护城河和内外金川河的流通。</p><p class="ql-block">金川门始建于明朝洪武初年,因金川河由此出城而命名为金川门。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置金川门千户所。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京市铁路开始建造,从下关火车站引出经过金川门门洞驶入南京城内。1930年代,国民政府改金川门为三民门,取三民主义之意。1957年,席卷全国的拆城运动波及南京,且由于交通道路改造的需要,金川门及京市铁路一同被拆除,地名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金川门之变</p><p class="ql-block">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亲自率兵自瓜州渡江,由金川门入应天府城(南京),并攻占京师应天府城,致使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史称靖难之役。金川门之变宣告了建文朝的终结,朱棣成为皇帝后,对金川门格外看重,委派其妹宝庆公主的夫君赵辉驸马,充任金川门的千户守。</p><p class="ql-block">宁市铁路</p><p class="ql-block">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南京城内的京市铁路(时称宁省铁路)开始建造,铁路从下关火车站引出经过金川门门洞驶入南京城内。</p><p class="ql-block">易名三民门</p><p class="ql-block">1930年代,国民政府改金川门为三民门,取三民主义之意。</p><p class="ql-block">拆除金川门</p><p class="ql-block">1957年,席卷全国的拆城运动波及南京,且由于交通道路改造的需要,金川门及京市铁路一同被拆除,地名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当年我与南京八中的师生也曾参与过拆城运动,有的抬有的挑还有的小车推,忙得不亦乐乎。现在回头想想真不该。</p> <p class="ql-block">金川门桥</p> <p class="ql-block">2004年,金川门桥重建完毕,金川门桥连接铁路北街和金川门外街,金川门附近建起了市民广场,南京市人民政府在金川门遗址北侧建立石碑以示纪念。</p> <p class="ql-block">金川门遗址市民广场</p> <p class="ql-block">保留了一段铁道</p> <p class="ql-block">市民广场前铁路北街公交站台</p> <p class="ql-block">篮球场</p> <p class="ql-block">老金川门闸</p> <p class="ql-block">护诚河畔金川花苑小区</p> <p class="ql-block">金川门拦污栅</p> <p class="ql-block">金川门新闸</p> <p class="ql-block">金川门排水抢险公司</p> <p class="ql-block">南京市市容环卫管理中心</p> <p class="ql-block">金川河泵站</p> <p class="ql-block">南有秦淮,北有金川”。金川河水系覆盖南京城北,流域面积近60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相比“桨声灯影”的十里秦淮,金川河“低调”很多。这条贯穿南京主城区的第二大水系,从玄武湖静谧流出,淌过城墙根、由南向北穿越大街小巷,水系犹如摊开的“手掌”,“枝枝丫丫”弥漫城北。</p> <p class="ql-block">金川河北路</p> <p class="ql-block">沿河岸上行,滨水步道两旁是垂柳、松柏、奇石、凉亭,叠石台阶错落布置,每隔几步就有亲水平台和林下休憩的石凳,篮球场、健身器材、休闲广场分布河岸,市民一边健身,一边欣赏美景。</p> <p class="ql-block">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让滨河而居的市民近水更亲水。</p> <p class="ql-block">钟阜路上的爱民桥</p> <p class="ql-block">爱民桥</p> <p class="ql-block">澄心亭</p> <p class="ql-block">到达澄心亭,继续向东。这里是明城墙黑龙江路段的遗迹,在夯土堆上铺设仿古城砖,有栈道。</p> <p class="ql-block">中央门街道辖区内的明城墙城北段遗迹,西起爱民桥,东至中央门长途汽车站,全长约1.6公里。</p> <p class="ql-block">登城口</p> <p class="ql-block">黑龙江路段遗址</p> <p class="ql-block">黑龙江路遗址一神策门 1500m</p> <p class="ql-block">在幽静的南京城墙城北段遗迹眺望,被金川河分支穿越的“老城第三商圈”中央门CBD高楼幢幢。河南侧南汽等老厂房搬迁,路网体系重新构建,形成南京高端社区密集的“鼓北板块”</p> <p class="ql-block">金贸大街-建宁路公交站</p> <p class="ql-block">金贸大街上的鼓楼法治广场</p> <p class="ql-block">獬豸</p><p class="ql-block">獬豸又称獬廌、解豸(xiè zhì),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p> <p class="ql-block">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织锦亭</p> <p class="ql-block">江西路桥</p> <p class="ql-block">沐霞亭</p> <p class="ql-block">积翠亭</p> <p class="ql-block">古代描写南京的诗词碑</p> <p class="ql-block">明城墙城北段遗址走到尽头了</p> <p class="ql-block">由此下去就是中央路</p> <p class="ql-block">合璧亭</p><p class="ql-block">合璧[hé bì]合璧,古称日月同升为日月合璧。是祥瑞的征兆。后世称会合双方的长处,吸取两者的精华。</p> <p class="ql-block">中央路</p><p class="ql-block">是南京市一条南北走向的交通干道,鼓楼区和玄武区的区界道路,北起中央门,南至鼓楼广场,全长3324米,与本初子午线完全平行。</p><p class="ql-block">中央路是1930年代首都计划的一部分,在鼓楼以北的空旷地带开辟这条笔直的南北道路,沙石路面,宽8米,因与地球子午线同向,故名“子午路”。1931年为子午路出城辟中央门,1945年改称中央路。1950年代以后,南京中央门以北地区得到建设,又设置中央门长途汽车站和南京火车站,于是中央路成为连接南京老城区与城北地区的交通主干道,交通流量巨大,于是拓宽为40米,为双向八车道。</p> <p class="ql-block">中央路西侧是明城墙城北段遗址的终点,东侧是南京工商银行大楼,中央门遗址即在两者之间的中央路上。</p> <p class="ql-block">东侧的工商银行大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央门</p><p class="ql-block">中央门,为南京明城墙民国增辟城门之一,位于明代城门神策门(和平门)西侧,城门现已不存,旧址现为交通枢纽,位于中央路、中央北路、建宁路和龙蟠路四条干道的交汇处,地名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1931年(民国二十年)国民政府在中央路笔直向北与南京明城墙的交点,神策门西侧,破墙开路以便利南京城北交通,并取名中央门。中央门位于神策门西约五百米处。</p><p class="ql-block">1957年,南京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认为中央门对中央路的拓宽工程形成了阻碍,应该立即拆除。相关报告得到市政府批复后,中央门彻底拆除。</p><p class="ql-block">1980年代中央门附近建成一座三层立交。如今中央门东面是南京火车站。这一带也发展成南京“第三商圈”。</p> <p class="ql-block">中央门是仿老式明城墙城门所建的半圆形门洞,但要比明城墙的门洞宽阔、高大许多,门洞上还有个汉白玉门额。门内可以容纳两到三辆汽车并排通过。</p><p class="ql-block">我读初中时曾骑车到燕子矶探望在南京化工厂上班的堂兄,就是从中央门门洞穿过的,所以至今记忆尚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神策门公园西门</p> <p class="ql-block">神策门景区总平面图</p> <p class="ql-block">神策门西端,与中央门相距500m</p> <p class="ql-block">护城河</p> <p class="ql-block">神策门(即和平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