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现在孩子真幸福,零食吃到吐。</p><p class="ql-block"> 而我们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提到零食却是有一份酸楚。因为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偶有糕点、糖果等零食,父母都是严防死守,不能轻易给孩子吃,总在待客时、孩子打滚耍赖时、孩子有立功表现时才肯拿出来。</p><p class="ql-block"> 说到那个年代的零食,就会想起当年家家户户都必备的石灰瓮,在没有电冰箱的时代,它是中国人民发明的食品存储神器,在某些方面甚至比电冰箱保存食品还好用。</p><p class="ql-block"> 石灰瓮好用的秘密就是石灰,石灰是个好东西,用途非常多。在食品存储方面,它是天然干燥剂、杀菌剂。收口为瓮,敞口为缸。为了减少空气接触,人们普遍用瓮做石灰瓮。将生石灰放入瓮里,石灰上面垫纸张,瓮口垫棉布阻挡空气进入,一个食品存储器就制作好了,然后这个瓮就理所当然的叫“石灰瓮”了。</p><p class="ql-block"> 我家石灰瓮,稍有点歪脖子的感觉,那时母亲是河口街上副食品公司下属商店的营业员,店里那有瑕疵卖不出去的商品,往往是内部消化处理,母亲就从店里买回一口有歪脖子瑕疵的瓮,陶质,黑秞,大腹,小口,七十厘米高的样子,瓮口上有一陶盖,盖有两孔,瓮肩有两系,就是有两个耳朵孔,是为方便搬运烧制的,只是谁也没想到就这两耳朵促成了父亲的一个发明,这个发明成为我们兄妹眼中钉、肉中刺。</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家石灰瓮里的零食相比左邻右舍会多一些,因为除了偶尔购买,父亲还不放过一切搜罗零食的机会来慰藉我们这群馋嘴的孩子,譬如单位开会剩余的茶点;吃宴席时他自己口里省下的糕点等。然后统统放入石灰瓮,按他认为公平合理的计划来分配给我们吃。</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一只石灰瓮,有时在我眼里,它就是世界的全部。因为父母和我们的交易往往是围绕石灰瓮发生的,譬如“你去洗碗扫地,我从石灰瓮里拿冻米糖给你吃;你带好弟妹,我奖芝麻糖你吃;你认真做作业,我到石灰瓮里拿桔饼你吃。”</p><p class="ql-block"> 但是馋嘴是孩子的天性,并不会乖乖的等待分配,为了早点吃到石灰瓮里的零食,我们兄妹均是智计超常发挥,什么笑里藏刀、顺手牵羊、偷梁换柱、瞒天过海、声东击西、暗渡陈仓、趁火打劫、反间计、苦肉计......种种计策轮番上演,不用学孙子兵法,那个时代的孩子围绕石灰瓮个个都是用计的好手。</p><p class="ql-block"> 父母在石灰瓮的防守战中时常被我们兄妹弄的焦头烂额、节节败退。直到石灰瓮空城,所有谋略才暂告偃旗息鼓。</p><p class="ql-block"> 石灰瓮罄空,我们眼巴巴的期待它再次装进零食,然后四兄妹围绕石灰瓮再次征战,硝烟又起。</p><p class="ql-block"> 父母总不能天天守着石灰瓮吧,就老虎也有打旽的时候。为绝后患,无奈的父亲只得放弃石灰瓮,开始四处藏零食。有一回,小妹感冒不要吃药,那时的药都好苦,不像现在的药,都有糖衣包裹。父亲一转身变出几颗奶糖鼓励小妹吃药,这让我眼神一亮,敏锐察觉父亲藏零食了,难怪许久不见石灰瓮有零食。</p><p class="ql-block"> 这个发现让我欢欣鼓舞,家就这么大,不信找不到。我就象个小特工,不放过一丝蛛丝马迹,果然从木梁上的吊篮里、从柜子角落里、从挂着雨衣的墙上等处“搜剿”到零食。从此父亲悲剧了,他藏的零食总是离奇消失或减量。</p><p class="ql-block"> 父亲质询四个嫌疑人,到我时,一般都是耗子倒霉,我会诧异的推托是不是耗子偷了?然后惋惜地说这样藏零食的行为很不好,你看我们都没吃到都让耗子偷了。</p><p class="ql-block"> 父亲无计可施,只得将零食藏的更高明更隐密。于是又出事故,因为藏的太隐秘,他有时会藏忘记。等想起来,零食已坏,有排饼被父亲藏的长绿毛、有一把西瓜籽藏的表皮盐化水、有奶糖与糖纸融化一体剥不开。</p><p class="ql-block"> 我们逮着这样的机会向宠爱我们的母亲告状,痛诉父亲的不是,在孩子心里,将零食消灭精光才是王道!</p><p class="ql-block"> 然后母亲就会批斗父亲,批的父亲将脑袋都勾起来,我们就心满意足的视母亲为知己。</p><p class="ql-block"> 长大后才明白,母亲的批斗特虚、特假,父亲的勾头也属配合,俩人都是表演系的,纯是哄小孩。</p><p class="ql-block"> 终于,父亲宣布,零食还是归藏石灰瓮,对这个拨乱反正的决定,我们兄妹大力支持,零食就在眼前,好日子又要来了。 </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放学回家的四兄妹兴奋地跑向石灰瓮,顿时呆若木鸡,只见瓮上加了锁,是把旧锁,至今还记得那天那锁还朝天翘着,貌似骄傲的小公鸡。</p><p class="ql-block"> 原来父亲利用石灰瓮上的两个耳朵和瓮盖上的两个孔,用特大号铁丝巧妙地制作了一把可活动的锁扣,合好扣,上锁,石灰瓮变成了保险箱。还没听说过哪家石灰瓮有锁的,父亲可能是首创,这个奇葩发明急倒了我们。</p><p class="ql-block"> 父亲正饶有趣味的观察我们失落的表情,我们面面相觑,齐刷刷气鼓鼓地瞪向父亲,以我眼神最为幽怨。技高一筹的父亲得意一笑,四兄妹纷纷撇嘴表示不满,同时很是恼恨这个石灰瓮,你好好的干嘛长两只耳朵。</p><p class="ql-block"> 父亲为这个发明很是得意了一些时日,但终究这个秘瓮还是被我破解了。我的办法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得益于父亲喜欢收集破铜烂铁,那个年代号召螺丝钉精神,讲究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父亲收集的破铜烂铁里有一大堆废钥匙,我拿这堆废钥匙,挨个去捅,挨个去拧,边拧边轻轻的抖动,满头大汗的尝试,决不气馁,终于,咔嚓一声,有一把废钥匙竟然神奇的打开了锁,如同打开一个新世界,让我开心激动不已。</p><p class="ql-block"> 我偷吃着石灰瓮里的花生和糖,太美味了,铅山人说“花生加糖,赛过爷佬娘。”此言不虚。少年的我为此得意洋洋,每次都控制着偷吃的份量以防父母发现,心里还大大的藐视了父亲一把,终究还是我技高一筹吧。直到长大,才知道,父母其实早知,只是看我偷吃的有分寸才按兵不动,这让我很是汗颜。</p><p class="ql-block"> 后来在一次我失嘴将石灰瓮快偷吃一空时,父亲换了更高级的新锁,轮到我束手无策了。我很想学司马光砸缸,拿个铁锤轻轻敲打了石灰瓮几下,终因后果严重,屁股有可能会被打开花而作罢,从此家里“鼠患”全无。</p><p class="ql-block"> 但是围绕石灰瓮讨吃的战争依旧不时发生,心软的母亲总是最易攻破,反正不争取,那零食是不会自动跑到嘴里来的。</p><p class="ql-block"> 后来,生活越来越好,四兄妹也渐渐长大懂得自律,石灰瓮之战就在食品日渐丰盛中销声匿迹,石灰瓮也无须上锁了。只有父亲制作的锁扣被永远固定在石灰瓮上,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我也当爹了,想着围绕石灰瓮发生的一切抓耳挠腮、费尽心机,心想我不会让石灰瓮的故事重演,我要让我的娃零食吃个够,结果在孩子的胡吃海塞中,为了她的健康,我还是循了父亲的老路学会了藏零食。</p><p class="ql-block"> 而今早已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懂得身为人父藏零食是王牌正道,是英明决策。因为零食执掌赏罚制度,在平衡孩子打闹、扶平孩子低落情绪、调动孩子参与家务积极性、哄生病不肯吃药的孩子、激励孩子学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是匡扶家庭正气的法宝!</p><p class="ql-block"> 想起那口被我们兄妹痛恨良久的带锁石灰瓮,它着实无辜。 </p><p class="ql-block"> 石灰瓮的回忆让我更加怀念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的慈爱父亲,深深体会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戚。现在年迈的母亲跟着我住,我常在母亲房间里添置各种母亲喜欢吃的零食。不让母亲断了零食,这是一个从小受到恩惠的孩子应该做的回报。</p><p class="ql-block"> 今天和母亲聊起了石灰瓮,她还在打趣我小时候偷翻石灰瓮的趣事。母亲感叹对比往昔,现在的孩子真的很幸福,零食吃到吐。我们唯一比当下孩子骄傲的是你们都没见过石灰瓮。</p><p class="ql-block"> 石灰瓮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石灰瓮的回忆,让我越发明白,“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不是豪言壮语,它是震耳发聩的肺腑之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1.3.14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