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作业管理精神,面向全体学生,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学期我们开展以“作业设计”为主题的教研活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3月12日下午,数学组教研活动如期举行,我们分六个组进行了汇报与交流。</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一年级组:</b></p><p class="ql-block"> 廉云老师针对一年级小同学的特点,从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说一说:放学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说说在学校所学的有趣知识,产生互动,增加了与家长交流的机会。(二)玩一玩: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学生可以进一步发现数学与我们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三)用一用:在元角分的教学中,让学生去购物,体会到有价值的数学。(四)问一问: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延伸到课外,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互相提问,同时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年级组:</b></p><p class="ql-block"> 范爱萍老师首先强调了作业的重要性,要布置有质量的作业,突破重难点,内容不重复,要少而精,练习有代表性,有针对性,练到点子上;其次要布置有层次的作业,分为好中差,好学生要有难度,可以互相交流,自己解决,中等生可以有灵活性的作业,但是不能太难,对于差等生多做基础性的作业;最后强调在实际教学中还要灵活多样,做一些拓展性练习和综合性练习。</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年级组:</b></p><p class="ql-block"> 王美云老师首先分析了单元的知识点,作业设计是课堂延伸,而且应该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过程。针对一单元的《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估算》的作业,本单元以乘法计算为主,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王老师分了三个层次完成:(一)基础口算(二)笔算:列竖式和验算(三)强调每一步的意义。在《千米和吨》中,设计了实践作业,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年级:</b></p><p class="ql-block"> 白丽丽老师强调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复习与巩固,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一)作业要有趣味性:教学中新颖多变的事物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在《平移和旋转》的教学中,就设计了一个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还原原来的图片,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作业要生活化: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我们就要多布置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作业。(三)作业要有探究性:在作业的设计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获取信息,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年级:</b></p><p class="ql-block"> 王文华老师分析的是《简易方程》和《折线统计图》,在《简易方程》中分预习阶段作业、课堂作业、拓展性练习和课后作业进行了分析,分别采用模仿练习、对比练习、拓展练习等方法,并在举一反三中培养学生的的思维拓展能力;在《折线统计图》中重在收集数据、动手实践、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画图制图能力,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六年级:</b></p><p class="ql-block"> 张颖老师分析的是《圆柱和圆锥》,首先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孩子们去寻找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为教学做好了铺垫;其次,在课堂上进行分类练习,层层递进,转换题型,增加难度,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且应用于生活;最后在不断的练习中感受学习圆柱和圆锥的价值,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一次飞跃,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 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大家认真聆听,笔记详细,正确理解了作业设计的价值,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取长补短,共同进步。</p> <p class="ql-block"> 郑慧芳副校长跟大家分享了一些经验和方法,强调在作业管理方面,教师要有原则,讲策略,找方法。作业要适量,多了不好,少了也不好;作业要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作业,让学生有选择权。希望大家大家在教学中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让孩子们爱上作业。</p> <p class="ql-block"> 张文波副校长首先肯定了大家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仅作业要分层,学生也要分层,而且要注意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融合,使学生真正能学到有用的知识,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最后张校长强调了作业布置与批改的要求,希望大家在教学中能活学活用,真正解决我们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阙燕丽校长最后做了总结发言,对大家提出的方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分层设计作业可以三步走:A类是低起点,补台阶,拉差生,多鼓励;B类是有变化,小步走,多反馈;C类是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二)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三)增加设计性作业,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要有拓展性作业,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五)设计开放性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总之,作业的设计与布置,需要我们精心去做,让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