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b><font color="#ED2308">从2021年3月15日,诗说《史记》(卷四)开篇,起于第316篇</font></b></h1> <h1><div align="center"><strong>诗说《史记》(316)<br>【关于当时国的概念】<br></strong></div><b> 春秋战国时期,很多士人游走天下,哪个君王赏识他,他就忠心地为哪个君王效力,甚至当朝大夫,在不得志的时候也会投靠他国,为他国效力,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难道当时的人就没有忠于自己原来所属国的概念吗?<br> 五帝征服了四方,建立了部落联盟,成为天下共主,夏商更是建立了一统王朝,到了周朝,周天子为了政权永固进行了政体改革,实行分封制,把他所统辖的范围分割成很多小区域,分别封给他的兄弟、宗亲、功臣和先贤后裔,成立了大大小小很多附属于他的诸侯国。诸侯国是天子册命的,诸侯国有听命于天子,供养天子、保卫天子的义务。<br> 天子把他统治的范围称为“天下”,因此套用现在的概念,“天下”就相当于现在的国家,诸侯国则相当于现在的有高度自治权的下级权力机构。也就是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和现在国家一词内涵是有很大差异的。<br> 至于后来诸侯国纷纷离析于周王室,甚至反叛,当然就是“天下”范围内的纷争。<br> 作为华夏民族,血统五千年一脉相承,有强烈的聚合愿望,在我国分分合合的漫长历史中,有理想有抱负的国君始终对“天下”有所钟情,统一始终是大倾向。<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17)<br>【燕国的先祖】<br>久居燕北抵山戎,不与中原举重兵。<br>实力得存后发劲,纵身一跃作七雄。<br></b></div><b> 燕国的先祖是召公奭,他辅佐周武王伐纣灭商功勋显赫,被封于北燕,建立了燕国。但是召公奭并没有前往北燕就任,而是派他的长子去执政,他自己则被留在都城镐京任事,继续辅佐武王。<br> 周成王时,召公奭成为重权在握的三公之一,负责主管陕县以西的事务。他清廉公正,把辖区管理得井井有条,深受民众爱戴,因此留下了“甘棠遗爱”的传说。<br> 在西周和春秋时期,燕国一直在北方与戎狄周旋。在燕庄公时,山戎南下侵犯燕国,燕国向齐国告急,齐桓公领兵来救,赶跑了山戎,燕庄公非常感谢齐桓公,在礼送齐桓公回国时竟然超越了燕国的国界,齐桓公便把超越部分的齐国国土划给了燕国。此后燕国只在北方扩展巩固自己的地位,很少参与中原的事务及战事,显得默默无闻。正因如此,在这一时期燕国也没有较大的战争消耗,实力稳步增长。<br> 到燕釐公时,燕国和田氏篡政后的齐国在林营打了一仗,打败了齐国,在众多诸侯国纷纷凋零的时候,燕国却跻身战国七雄,也走上了中原逐鹿的舞台<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18)<br>【合纵中废】<br>单著易折谁不知?串联合纵莫言迟。<br>何缘利众难为久?又到西秦见笑时。<br></b></div><b> 进入战国时期,燕国在林营和齐国打了一仗,居然打败了强大的齐国,蛰伏了六百多年的燕国也露出了獠牙,诸侯也开始对燕国另眼相看。<br> 到燕文公时,秦国的日益强大使其他六国越来越感到不安,这时,苏秦正开始四处游走说服各国合纵联手抗秦。苏秦首先到了赵国,受到冷遇,便转向了锋芒初露的燕国,燕文公则积极支持他,慷慨地资助他车马、黄金、布帛等,供他作继续游说他国的费用。随后苏秦又先后到了赵国、韩国、魏国、齐国、楚国,成功地说服六国组成了抗秦联盟,抑制了秦国东进的脚步。<br> 六国都给苏秦挂了相印,一致公推他作合纵联盟的总协调人。由于苏秦常在赵国逗留,为了破解合纵连盟,秦国威胁利诱齐国、魏国配合秦国一起攻打赵国,赵王责备苏秦,苏秦便来到了燕国。齐国不忘前嫌,趁燕文公去世,又来攻打燕国,新继位的燕易王也怪罪苏秦。虽然苏秦又出使齐国,说服了齐国把夺取的十座城邑又还给了燕国,但六国很难再联手一致抗秦,这一轮合纵联盟就这样被秦国瓦解了。<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19)<br>【燕王哙失位】<br>美誉唯求竟走偏,甘心拱手让王权。<br>君臣错位朝无序,祸事飘忽降到燕。<br></b></div><b> 燕易王去世,燕王哙继位后,曾联合楚、韩、赵、魏一起去攻打秦国,无功而返。当时子之担任燕国的国相,燕王哙为了进一步树立他尊贤任能的形象,竟把俸禄三百石以上官吏的印信都收缴上来,一并交给了子之,由他独断国事。由此子之面南而坐,行使国君的权力,燕王哙反而不再处理朝政,倒像是子之的一名臣子。<br> 子之当国,一手裁决燕国的大小事务,仅三年,燕国就发生大乱,百官人人自危。太子平与将军市被见子之独裁生乱,共同谋划攻打子之。齐宣王听说燕国乱了,也想染指于鼎从中渔利,就派人对燕太子平说愿意助他一臂之力。太子平随即和将军市被包围了王宫,但没有打下来。当将军市被知道了太子平与齐国有勾结,反过来又联合百官攻打太子平。如此一来,燕国的祸乱一直持续了好几个月,数万人丧命,朝野上下都笼罩在混乱和恐惧之中。这时齐国的大军浩浩荡荡开进燕国,燕国士兵无心抵抗,燕王哙力战而死,子之也被杀,齐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燕国的很多领土。<br> 又乱了两年,燕国拥立了太子平继位,是为燕昭王。<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20)<br>【燕昭王求贤】<br>千金买马欲何求?不为牵来赚赌筹。<br>有志君王思建树,寻得良弼解国忧。<br></b></div><b> 国家的内乱不但使燕王哙丧命,还丢失了大片国土。燕昭王继位后决心要图强,于是他就以谦恭的态度和丰厚的礼金来招揽贤士能人。昭王向郭隗问计说:“齐国借题发挥,占领了我国大片土地,现在我国实力较弱,不足以反击报仇。只有得到贤才一起来治理好国家,才能雪洗先王的耻辱。先生若能推荐真正的人才,我愿亲自诚心侍奉他。”郭隗说:“大王真心招贤,莫不如就先从我郭隗开始。郭隗不才都能得到重视,那些比我更贤能的人,还会不来吗?”昭王一想有道理,即刻大幅度提高了郭隗的待遇。示范效果果然应验,不久,乐毅从魏国到来,邹衍从齐国到来,剧辛从赵国到来,等等,燕国很快聚集了不少人才。<br> 有昭王的魄力,贤臣的辅佐,燕国逐步殷实富足起来。有了底气,昭王开始了复仇之举,任命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楚、赵、魏、韩五国共同发兵征讨齐国,齐国惨败。联军撤兵后,乐毅继续领兵追击齐军,占领了齐国都城临淄,曾经自称东帝的齐湣王狼狈出逃。整个齐国除了聊邑、莒邑和即墨三处,全部被乐毅率领的燕军攻陷。</b><br></h1> <h1><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21)<br>【乐毅】<br>乐毅威然坐帐中,一人统领五国兵。<br>夺城好似拔蒿草,掠地如同扫落英。<br>逐利积多失在利,扬名致显毁于名。<br>感知新主生猜忌,飞马西逃作寓公。<br></b></div><strong> 乐毅曾旅居赵国、魏国做过小官,听说燕昭王诚意招贤就来到了燕国,受到重用。<br> 当时齐国很强大,号称西秦东齐。秦昭王和齐湣王相约自行僭越称帝,受到各诸侯国的一致反对。虽然感觉形势不妙,秦齐很快又放弃了帝号,但他们的野心却暴露无遗。<br> 燕昭王认为这是名正言顺打击齐国的好机会,按照苏代的策划,燕国联络组成五国联盟,由乐毅担任上将军统领联军去攻打齐国,把齐国打得大败。其他四国撤兵后,乐毅继续指挥燕军拿下了齐国国都临淄,并夺取了齐国七十多座城邑,几乎就要灭了齐国。<br> 适逢燕昭王去世,燕惠王继位。燕惠王作太子时就与乐毅不和,又误信了齐国的离间计,下令召回乐毅。乐毅担心回国被杀,只身投靠了赵国。<br> 乐毅出走,齐将田单用火牛阵反败燕军,一举收复了全部失地。燕惠王才开始后悔,又派人去请乐毅回国。乐毅已看透了燕惠王,修长书一封,表明心迹,婉拒回国。<br><br><br></strong><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22)<br>【乐毅出逃】<br>胜将难逃少主疑,功臣常被佞官欺。<br>失权乐毅仓惶走,初兴燕国陷困局。<br></b></div><b> 乐毅担任上将军统一指挥五国联军在济水之西把齐国打得大败。其他四国撤兵后,乐毅继续指挥燕军拿下了齐国国都临淄,齐湣王弃城逃走。经五年鏖战,乐毅又夺取了齐国七十多座城邑,仅有莒邑和即墨没有被攻陷,齐国几乎就要灭亡了。这时燕昭王去世,太子燕惠王继位。<br> 齐国探知燕惠王作太子时就与乐毅有嫌隙,于是就趁这个机会大施离间计,派人到燕国散布谣言说:“齐国只剩两座城邑没拿下来,是乐毅故意拖延不打,他准备找时机在齐国称王。”燕惠王便让将军骑劫取代了乐毅。乐毅知道燕惠王在怀疑自己,回国也难逃厄运,就投奔到了赵国。<br> 乐毅出走之后,齐国田单仅凭即墨一城之力,巧用火牛阵,一举大败燕军,骑劫战死。随后齐国各地呼应田单,合力反击,把先前丧失的国土又悉数收了回来。<br> 大胜紧接着就是惨败,燕惠王很后悔,派人去对乐毅又是致歉又是责备,希望乐毅能够再回来。乐毅深感君心难测,婉言谢绝了。即使燕惠王把乐毅的儿子乐间封为附属国昌国的国君,乐毅仍旧不为所动,从此燕国一蹶不振。<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23)<br>【燕王喜失算】<br>犯傻北燕王,冲拳杵鉄墙。<br>看家小花狗,偏要斗灰狼。<br></b></div><b> 燕王喜想与赵国结盟,委派国相栗腹去和赵国订立友好盟约,为了博取赵孝成王欢心,还让栗腹带去五百镒黄金给赵王置酒祝寿。栗腹回国向燕王汇报时说:“赵国年轻力壮的人都战死在长平了,现在正是进攻赵国的绝佳时机。”燕王召来乐间就此事征询看法,乐间回答说:“赵国常年征战,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不可与其为敌。”燕王说:“我们可以调动五倍于赵国的兵力。”乐间还是说:“不可。”燕王不屑乐间这样的回应,这时朝中群臣都认为可以攻赵,只有大夫将渠反对说:“已和赵国签订了盟约,互通了关卡,还送上五百镒黄金给赵王祝酒,使臣一回来就变卦,要趁火打劫进攻赵国,这事不妥,出战也不会成功。”。燕王恼怒,一脚踢开将渠。随后他亲自率军出征,分两路进攻赵国。<br> 结果燕国两路大军都被赵国打败,赵国将军廉颇反攻一路追击五百多里,反而包围了燕国的国都。燕王请求议和,赵国提出条件,只有燕国大夫将渠出面主谈赵国才肯坐下来谈。燕王喜只好任命将渠为国相,前去和赵国和谈,赵国尊重将渠才解除了对燕都的包围。<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24)<br>【太子丹】<br>有志乏谋太子丹,杀秦心切未筹全。<br>荆轲无奈先行走,事败垂成莫怨天。<br></b></div><b> 燕太子丹在赵国作人质时,秦嬴政的父亲也在赵国作人质,太子丹与嬴政相处得很好。等到嬴政继位为秦王,太子丹又被燕国派到秦国去作人质,秦王嬴政却不再理会太子丹,太子丹感到受了侮辱,心生怨恨偷偷逃回了燕国。秦王加快了兼并的脚步,秦军频频出击,已经占据了易水西岸,燕国无力抵抗,太子丹遂产生了刺杀秦王的念头。<br> 太子丹结识了剑客荆轲,待荆轲甚厚,并一再拜请荆轲去刺杀秦王,荆轲虽知前路凶险异常,还是答应了。<br> 刺杀秦王非同小可,荆轲做了周全的准备,只是由于他选作助手的朋友因路途遥远还未到来,他在耐心地等待。太子丹担心荆轲胆怯反悔,就武断地替荆轲找了一位叫作秦舞阳的武士做助手,示意荆轲尽快启程,荆轲只好诀别上路。<br> 荆轲此次行动出手不利,在关键的时刻又得不到秦舞阳的配合,被秦王及其侍卫当场杀死。<br> 秦王震怒,命令王翦率兵去攻打燕国,大败燕军,燕王喜仓惶退守辽东,他还幻想保住自己的王位,忍痛杀了他的太子丹,并把太子丹的首级献给了秦王以期求和。<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25)<br>【燕国的灭亡】<br>铩羽两番归,难能再起飞。<br>终于绝气数,国祚化成灰。<br></b></div><b> 赵国经长平惨败,军力大损,燕王喜想趁火打劫捞上一票,不料燕国的两路大军皆告失败。<br> 几年以后,秦国攻赵,连拔三十七城,而新继位的赵悼襄王却又弃用廉颇,廉颇出奔到魏国。燕王喜以为又有机会了,决心再次攻打赵国。<br> 剧辛从前住在赵国时,和赵国将军庞煖关系不错,后来剧辛投奔到燕国也做了将军。燕王喜向剧辛征询伐赵的胜算,剧辛说:“赵国现在由庞煖领军,很容易对付。”于是燕王喜就派剧辛领兵攻打赵国,赵国庞煖迎战。这一战燕国又败了,剧辛阵亡,两万燕军被俘。<br> 这时西面的秦军又步步逼近,占领了易水西岸,燕国形势更加危机。太子丹孤注一掷,恳请剑客荆轲前去刺杀秦王嬴政。由于准备不够充分,荆轲刺杀行动失败身亡。燕国的刺杀行动激怒了秦王嬴政,他派将军王翦加紧进攻燕国,很快秦军就攻取了燕国都城蓟邑,燕王喜退守辽东。尽管燕王喜为了保命,忍痛杀了他的太子丹,向秦国求和,仅过了三年,秦国又进兵辽东,俘虏了燕王喜,宣告燕国灭亡。</b><br></h1> <h1><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26)<br>【燕国简况】<br></b></div><b> 燕国的先祖是召公奭,在辅佐周武王伐纣灭商过程中发挥了卓越的作用,被封于北燕,由于他仍在朝廷中任职,由他的儿子赴封地建立了燕国。<br> 燕国在春秋时期一直不见于中原争斗,而是专注于维系自己在北方的地位,直到战国时期才暂露头角。燕国积极支持苏秦的合纵主张,资助苏秦促成了六国合纵联盟,后却受到合纵成员之一齐国的无端侵伐,因此与齐国结怨。<br> 燕国的高光时刻是在燕昭王时期,他招贤揽才,富国强军,齐国和秦国相约僭越称帝虽又自废,燕国利用这一时机,任用乐毅联络赵、魏、韩、楚共同伐齐,大败齐国。四国撤兵后,乐毅又穷追猛打几乎将齐国灭掉。<br> 燕昭王去世后,燕惠王继位,猜忌乐毅,夺了乐毅兵权,乐毅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出逃到赵国。乐毅出逃之后,齐国死地求生大举反攻,致使燕国前功尽弃毁于一旦。燕国唯一一次做大的机会就这样失去了,从此一蹶不振。<br> 到燕王喜时,他两次企图在赵国陷入困境之时趁火打劫,但是都以失败告终;面对秦国咄咄逼人的东进,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的行动也没有成功;最后燕王喜以太子的首级向秦国求和,也是一厢情愿;最后燕国被强大的秦国消灭。<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27)<br>【关于周边部族】<br></b></div><b> 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把富庶交通便利的中原地区大都封给了天子的子侄兄弟宗亲,形成了众多诸侯国。而中原诸侯国自称为“诸夏”,意为正统的华夏之后。那时中原四周相对还很落后,东部靠海却不善海事,有些地区仍很荒凉;西部地少山多沟壑纵横,耕耘不便;南部山河交错草木丛生,尚未开垦;北部风侵沙漫苦寒荒漠,生存环境恶劣。因而中原诸夏对居住在周边地区部族的称谓都是不太好的字眼儿,称他们为夷、蛮、戎、狄等。<br> 周边部族图求生存发展不免争利边陲,中原以此为患,常有争斗;中原的文明进步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大部分周边部族也愿意与中原交往向中原学习,久而久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除了有些部族被消灭、兼并、驱离,很多部族都以各种形式逐渐融进了中原的大环境。<br> 这种融合是长期错综复杂的,也是相互的。秦国人早期与戎人杂居混处,远离中原,不能参与中原会盟,曾被中原视如戎狄。楚国不屑遵守中原所推崇的礼制,甚至公开说:“我蛮夷也。”吴国、越国、燕国都是处于边陲地带,也都是或主动或不知不觉地就和中原融合到了一起。这种以华夏为中心的大融合奠定了一统多民族国家的基础。。<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28)<br>【田齐的来历】<br>陈国公子奔他乡,恰似山鸠占鹊房。<br>几代经营生霸气,夺冠自戴作齐王。<br></b></div><b> 陈宣公想让他与宠妃生的儿子继位,就杀掉了太子御寇。御寇生前与他的堂叔陈完交往较多,陈完怕牵扯到自身,出逃到齐国,齐桓公封他于田,由此改称田氏。<br> 传了几世,到田乞时,他作了齐景公的大夫。田乞很有心计,为了树立个人威信,在他的封地,百姓向他借粮时他用大斗放,百姓向他还粮时他用小斗收,以此施惠于民笼络人心。同时也开始和诸侯建立关系。<br> 齐景公去世后晏孺子继位,田乞利用自己的权威,另立了他自己喜欢的公子阳生(齐悼公),并把晏孺子放逐、杀掉,从而担任国相,独掌朝中大权。<br> 到了田常时,他和监止分别担任齐简公的左、右相,两人矛盾很深,经过激烈争斗,田常胜出,诛杀了对手。后又弑杀了齐简公,另立其弟齐平公,自己独揽相权。<br> 再到田和时,他把齐康公放逐到海滨小邑,自掌国事,周天子册命田和为侯,开始新的纪年。不久,齐康王去世,姜太公的齐国就此断了祭祀,田氏变身正式登上君王宝座,但是仍沿用“齐”为国号,史称“田氏代齐”。<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29)<br>【田氏危机】<br>树大必招风,有权何不争?<br>几乎遭暗算,涉险又前行。<br></b></div><b> 田氏在步步发展壮大的时候,也几乎遭灭顶之灾。<br> 田常时,他与监止一起担任齐简公的左、右相,监止势强,又得到简公的宠信,两家争斗,田常也畏惧三分。<br> 子我是监止的同族党羽,也是简公的宠臣,常在宫中行走。田豹是田常的一个远房族亲,在子我手下任事,深得子我信任。子我进一步利诱田豹说:“我们要把田氏的直系子孙都杀光,你要配合我们,到时让你来掌管田氏宗族。”不料田豹却把这个消息偷偷地告诉了田常。<br> 田常一听索性提前下手,便召集亲信抢先杀掉子我、监止和他们的党羽,简公既愤怒又恐惧又无奈,也担心性命不保,落荒而逃,被田常的部下捉住杀了。<br> 之后田常立简公之弟继位,是为齐平公。田常独任国相。<br> 简公死后,田常害怕各诸侯联合前来问罪,就把先前侵占鲁国、卫国的土地全部归还;西边同晋国、赵魏韩三氏订立和盟;南方与吴国、越国互通使臣。在国内立德行赏,施惠百姓,齐国重又安定下来。从此田氏的势力一家独大,才有后来的“田氏代齐”。<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30)<br>【齐威王止谗】<br>威王疑惑耳边掐,暗里差人去调查。<br>知有谗言因受贿,欺君一律判烹杀。<br></b></div><b> 齐威王继位后不理国政,大小事情全都交给卿大夫们去办理,九年之间,常有别国袭扰,国事也颇有不顺。于是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治理即墨以来,总有人说你的坏话。寡人曾派亲信到即墨暗访,发现那里百姓开田种地生活富足,官府勤政,地方安宁。寡人知道这是由于你不表功,也不巴结寡人身边的近臣。”为此,封给他一万户食邑作为奖賞。随后又召见阿城大夫对他说:“自从你治理阿城以来,总有人说你的好话。可是寡人派亲信到阿城暗访,发现那里田野荒芜,百姓贫苦。赵国进犯甄城,你不去援救,卫国都攻占了薛陵,你也不闻不问。你怕寡人知道实情,就用金钱财物贿赂寡人左右的近臣替你美言,对吧?”随后烹杀了阿城大夫,并把在他耳边说瞎话蒙骗他的人也都一起烹杀了。举国震动,风气大改,齐国大治。<br> 从此威王开始亲理军政事务,取得了骄人业绩,使一度低迷的齐国再次复兴。特别是他起用田忌和孙膑率兵在救援赵国的军事行动中,重创了当时非常强大的魏国,逐步恢复了齐国的强势地位,诸侯二十余年不敢加兵于齐国。</b><br></h1> <h1><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31)<br>【驺忌论琴】<br>进门邹忌就说琴,赞美和谐有定音。<br>要讲治国通此道,牵强毕竟似三分。<br></b></div><b> 驺忌善弹琴,齐威王很喜欢他,安排他就近起居。一次,威王弹琴,正好驺忌推门进来,说:“弹得真好!”威王不喜欢奉承之语,说:“先生刚刚进门还没怎么听,怎么就说弹得好呢?”驺忌回答:“大弦舒缓浑厚,小弦高亢清亮,手法纯熟,力道适中,琴音和谐,由此在下就能知道大王弹得一手好琴。”威王说:“看来你真是很懂音乐。”驺忌说:“何止音乐,治理国家和安抚百姓也都在这琴弦之上。”威王不以为然,说:“谈论五音,可能没人能比得上你。治理国家和安抚百姓可是天下大事,怎么能和琴弦扯上关系呢?” 驺忌说:“琴音回环往复而不乱,说明大王心绪平静;琴音连贯明快,说明大王有底气有信心,大王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繁杂事务拢聚一身,还能有这种心境想必已是得心应手了,不也都在琴弦上反映出来了吗?”威王说:“有道理。”<br> 淳于髡会见驺忌,出来后对他的随从说:“这个人厉害,敏锐,有智慧,有见识,不久必会受封。”<br> 果然,三个月后威王就把相印交给了驺忌。又过了一年,威王又把下邳封给了驺忌,封号为成侯。<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32)<br>【孙膑】<br>称兄道弟却无情,横在肉身加刖黥。<br>深度研兵非战将,通盘决策是书生。<br>运筹救赵成先例,谋略扶韩树典型。<br>久宿心结终了断,悄然告退隐其踪。<br></b></div><b> 孙膑是孙武的后代子孙,曾和庞涓一道从师学习兵法。庞涓先期下山当上了魏国的将军,他深知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怕将来孙膑出山抢了自己的风头,就暗中把孙膑约来,设计陷害孙膑获刑,削去了他的膝盖骨,并在他的脸上刺了字,让孙膑没身为奴,从此再也不能抛头露面。<br> 孙膑不甘心遭陷落到如此凄惨的地步,一直想办法逃走。在有齐国使臣访魏时,他托人帮助秘密地会见了齐使,道出了自己受害的原委,请求得到救助。一番交谈,齐使认准孙膑是个难得的军事人才,在完成出使使命之后就偷偷用车把他带回了齐国,受到齐国将军田忌的赏识。孙膑又通过指导田忌赛马,被齐威王重视,拜为军师。<br> 通过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孙膑围城打援暗中设伏制造假象诱敌就范,两次大败庞涓,庞涓全军覆没绝地自刎,孙膑终于洗雪了无端酷刑之辱。孙膑的用兵也成为典型战例,使他名扬天下。此后他的事迹史书中鲜有记载。<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33)<br>【田忌赛马】<br>约集赛马有规则,孙膑出招巧配合。<br>错等相搭三胜二,轻松稳把第一夺。<br></b></div><b> 齐国的使臣把孙膑偷偷地带回齐国之后,先介绍给了将军田忌,孙膑卓越的军事见解受到田忌的赏识,田忌便安排孙膑在自己的家里住下。<br> 齐威王喜欢和权臣宗亲们一起赛马,常常押的赌注都很大。通过观察孙膑发现他们的马的奔跑能力都差不多,大致可分为上、中、下三等,而且都是采取三场两胜制。于是孙膑对田忌说:“你尽管下大注,我肯定能让你取胜。”田忌相信孙膑,在比赛时下了千金的赌注。到了赛场孙膑对田忌说:“赛马编组时你要留心,用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三场比赛完毕,田忌一负两胜,赢得了大笔赌金。<br> 田忌的马并不见比齐威王的马好,却能连连赢得赌金,齐威王很纳闷,田忌就把孙膑指导他他赛马的策略一五一实地告诉了齐威王,齐威王感到孙膑这个人一定不简单,就把他请来,虚心地向他讨教兵法战策,发现他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要拜孙膑为将,孙膑说;“受刑之人行动不便,不宜为将。”齐威王遂拜他为军师,并配专车供他乘坐。<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34)<br>【围魏救赵】<br>威王将救赵,孙膑计先行。<br>正仗凭实力,奇出匿影踪。<br>偷伏桂陵道,明捣大梁城。<br>一战传天下,兵书誉盛名。<br></b></div><b> 卫国先前亲附于魏国,赵国攻打卫国迫使卫国转而亲附赵国。对此魏惠王十分恼火,派庞涓率兵去攻打赵国,庞涓很快就攻到了赵国的国都邯郸,把邯郸围困起来。<br> 赵成侯一面死守邯郸,一面派人急切向齐国求救。齐威王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起兵救赵。根据孙膑的谋划,为了避免和魏军主力缠斗在一起,齐国大军并没有去邯郸解围,而是直奔魏国国都大梁,摆出一副突袭大梁志在拔城的架势,同时秘密在邯郸和大梁之间必经的险要之处桂陵布置了精锐伏兵。<br> 魏军攻赵,主力尽出,以求尽快拿下邯郸,但围攻数月,仍未得逞。这时国都大梁却突然告急,庞涓知道大梁空虚,只得放弃邯郸,急忙赶回大梁去救援。不料途中在桂陵遭到齐军的伏击,魏军溃败而逃。<br> 此一役是战国时期的一个经典战例,称作“围魏救赵”,被后人收录在叙述兵法策略的《三十六计》之中。<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35)<br>【马陵之战】<br>筹战千军智者赢,看谁清醒看谁蒙。<br>路边遗灶连天减,又把庞涓带瓮中。<br></b></div><b> 桂陵一战多年之后,庞涓又率兵去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宣王也是派田忌和孙膑前去救援。孙膑故伎重演,又是打着旗号去攻打空虚的大梁,同时把主力暗伏在大梁和临淄之间的马陵。当庞涓疾驰回到大梁,齐军却已匆匆撤走了。上次在桂陵吃了大亏,这次一定要报复,庞涓便尾随齐军进行追击,一边追,一边派出探马侦察前面情况,避免再中埋伏。探马看到一路到处都是齐兵丢弃的旗帜、兵器,尤其是齐军做饭用灶天天锐减。庞涓没料到孙膑会一计复用,而是断定齐兵惧战,有大量逃亡,这可是个歼敌雪耻的好机会,于是庞涓下令急进追击,唯恐齐军溜掉。再说孙膑一计复用,还附加了一个减灶之计又一次诱使庞涓上当。孙膑预计庞涓当晚即可赶到马陵,他叫人找一棵路边大树,削去树皮,露出白木,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并指派一万名弓箭手隐蔽在两边的山坡上,约定:只要看见树下有火光,就同时放箭。庞涓果然当晚赶到马陵,见树上有字,看不清,命士兵点火照亮,这一照不要紧,引来了蝗虫般的无数羽箭,魏军顿时大乱。庞涓也身中数箭,他自知败局已定,无力挽回,遂拔剑自刎。</b><br></h1> <h1><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36)<br>【齐国复兴】<br>时运飘忽过,错失不再来。<br>若能抓到手,跃步上高台。<br></b></div><b> 魏国通过李悝变法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成为战国初期的第一强国,并频频向其他诸侯国挑衅。<br> 魏国围攻赵国国都邯郸时,赵国向齐国求救,毕竟是别国之事,救还是不救?齐威王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就召集大臣们商议。驺忌主张不救,但是段干朋认为救赵可以打击魏国的嚣张气焰,对齐国有利,主张救赵,齐威王最后采纳了段干朋的意见,派田忌和孙膑领兵救赵,桂陵一战重创了魏国,此消彼长,齐国既增强了国力,又在诸侯中树立了铲强扶弱的正义形象。不久后,齐威王即改号称王。<br> 后来,魏国又攻打韩国,韩国也向齐国求救,齐宣王刚刚继位,与大臣们商议选择救韩的时机,驺忌还是主张不救,田忌主张尽快发兵去救,而孙膑提出让魏韩双方先消耗一阵再发兵救韩。齐宣王采纳了孙膑的意见,其后仍然派田忌和孙膑领兵救赵,遂有马陵之战。这一仗彻底打垮了魏国,魏国大将庞涓兵败自杀,魏国太子申被俘,魏国的军事实力几乎损失殆尽,从此一蹶不振。而齐国在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的三百多年之后又成为战国中期的头号强国。<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37)<br>【孟尝君田文】<br>一声鸡叫赚开门,左技临危建异勋。<br>褴褛客来无慢色,华服宾至不偏心。<br>借才事主求得利,仗义招贤为进身。<br>载誉田文虽已去,薛城仍有浪游人。<br></b><div align="left"><b> 孟尝君田文是战国时期的四大公子之一。<br></b></div></div><b> 田文的父亲是齐国国相田婴,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他是最小的一个。田文出生时,其父认为他出生的日子不吉,会克父母,要把他扔掉。其母偷偷把他养大,后来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了其父的器重,最终获得了其父的爵位和封邑薛地的继承权。<br> 田文在薛地广招门客,即使是犯罪逃亡的人投到他的门下他也不拒绝。他对门客不分贫富贵贱都以礼相待,日常的生活待遇都与自己相同,因此前来投奔他的门客特别多,很多生死攸关的棘手问题都是他的门客及时替他解决的。<br> 薛地的民风与附近地区的民风有明显的不同,薛地人比较强势,多有彪悍子弟,这与孟尝君广招门客不无关系,当时各地很多有志之人、有才之人、有胆之人、有技之人、甚至有罪之人等各色人物纷纷慕名来到薛地投奔孟尝君,致使满街都是外来人,竟把薛地的民风都改变了。<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38)<br>【少年田文】<br>机灵大气小田文,睿语连出救自身。<br>年少能知耄耋事,惊丟老父半条魂。<br></b></div><b> 田文是齐国国相田婴的小儿子,他的父亲认为他出生日期不吉,曾经要把他扔掉。几年后,田文知道了这件事,就直接问他的父亲:当初为什么想把他扔掉。田婴说:这个日子出生的孩子,长大了会头顶门框,克害父母。田文说:那么只要加高门框不就行了吗?”田婴竟不知如何对答。<br> 过了一段时间,田文问他父亲:“儿子的儿子叫什么?” “叫孙子。”“孙子的孙子叫什么?”“叫玄孙。”“玄孙的孙呢?”田婴说:“那我就不知道了。”田文说:“父亲担任齐相辅佐了三代国君,齐国的领土却没有扩展;父亲的姬妾满身绉纱细绫,而闲散才士们却连粗布短衣也穿不上;父亲的奴仆都尽享美食,而闲散才士们却连粗食淡菜也吃不饱。父亲已积攒了万金财富,还在一个劲地积累,想留给那些连称呼都叫不上来的人,而齐国却在一天天地衰落。”田婴听了暗吃一惊,心想这个小儿子日后必成大器。<br> 从此他父亲改变了对他的态度,格外器重他,直接把家里和封地薛邑的事务都交给他来处理。田文不负父望,管理得风生水起,成效斐然。田婴去世后,按照田婴的遗愿,田文在薛邑继承了田婴的爵位,成为田氏的掌门人。<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39)<br>【同席同食】<br>桌蒙暗影起疑心,掷箸离席讨自尊。<br>端到灯前同样饭,剑横颈下谢田文。<br></b></div><b> 孟尝君在薛邑广招门客,即使是犯罪逃亡的人投到他的门下他也不拒绝。他对门客不分贫富贵贱,日常的生活待遇都平等相待。每当与门客谈话时,他总是安排人在屏风后面纪录下他们谈话的内容,担心门客有些话被他一时忽视了;他也了解门客的家庭、亲属等相关信息,需要时他会派人登门问候门客的家人,献上一些礼物。这样一来天下仰慕,前来投靠的门客络绎不绝,竟有数千人之多,为此几乎花尽了家资,他也毫不在意。<br> 一次,孟尝君招待门客们一起吃晚饭,有个人的身影正好遮住了灯光,使孟尝君的桌几显得有些昏暗,一位鲁莽的门客见此很恼火,误以为孟尝君的饭食一定是比自己的好,同席不同饭是对他的不尊重,于是扔下碗筷愤然离席。<br> 孟尝君不知自己哪里做的不好,马上站起来请问缘由,当得知这个门客认为他们是同席而不同食,他就端过自己的饭食与他相比,那个门客见孟尝君吃的饭食和自己的完全一样,知道自己错怪了孟尝君,为自己有失风度的猜疑和冒犯而惭愧得无地自容,竟然出门拔剑自刎向孟尝君谢罪。<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40)<br>【冯欢弹铗】<br>三弾剑柄试田文,是否值得献老身。<br>有命何须抱才死,见托不负可心人。<br></b></div><b> 冯欢年事已高,听说孟尝君礼待门客,也来投到他的门下。孟尝君说:“承蒙先生远道光临,还请多多指教。”冯欢说:“听说你非常好客,我只是因为贫穷想前来讨口饭吃。”孟尝君也没在意便把他安置在下等食客的住所里,大约十来天后,孟尝君询问寓所的舍监:“新来的客人可好?”舍监说:“冯先生太穷了,随身只有一把剑,剑柄上缠的竟是草绳。他有时会弹着那把剑唱‘长剑啊长剑,吃饭没有鱼,咱们回家吧!’”孟尝君听后就让冯欢搬到中等门客的住所里。过了几天,孟尝君又向舍监了解冯欢的情况,舍监说:“客人又弹着剑唱‘长剑啊长剑,出门没有车,咱们回去吧!’”于是孟尝君又把冯欢转到上等门客的住所里。又过了几天,孟尝君再次询问舍监,舍监说:“这位老先生还是弹着剑唱‘长剑啊长剑,这里不像咱们的家呀,还是回去吧!’”孟尝君听了心中有些不悦,都是上等门客了,还能怎样呢?但他也没说什么。<br> 没想到日后孟尝君遇到些棘手的难题,冯欢都替他一一妥善地解决了。</b><br></h1> <h1><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41)<br>【冯欢收账】<br>账有呆活要搞清,强收死款必无成。<br>乐得放个人情债,日后回流库满盈。<br></b></div><b> 孟尝君虽然当了国相,封有万户的薛邑,由于养的门客太多,经济上还是很拮据。为了缓解经济负担,他曾在薛邑贷款放债,由于年景不佳,连该收的利息也收不回来,对此,孟尝君很发愁,想来想去,决定再派冯欢去收账。 <br> 冯欢到了薛邑收到的账款也不多,他并没有把这笔钱送回去,而是买了好多酒肉大摆宴席,把凡是欠款的人都招来团聚。席间他说:“孟尝君之所以向大家催款,实在是他也有他的难处。”说完他一一核对了借据,再一次约定了应该偿还的利息和日期,对于那些确实无能力偿还的,他索性找出他们的借据当众烧掉,然后就请大家开怀畅饮。<br> 孟尝君闻讯十分恼怒,立即派人召回冯欢责问:“摆酒宴烧借据到底是怎么回事?”冯欢说:“大办酒宴就是要把欠款人全都集中起来,当众了解他们的贫富状况。富裕的,限定近期还债。有困难的,延缓还债日期,确实无法还债的人,时间越长,利息越多,负担越重,结果不外乎就是逃跑赖账。我这样做,只是烧掉了死账,从而显扬了你仁义爱民的好名声。百姓对你心存感激,还怕日后收不回来账款吗?”孟尝君听后,连声说:“对!对!你做得对。”<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42)<br>【孟尝君复职】<br>明珠莫不识,旁弃有何值?<br>若是投他处,千般悔亦迟。<br></b></div><b> 孟尝君身为国相手握军政大权,而且声望越来越高,齐王担心将来镇不住他,就罢免了他。门客看孟尝君被罢了官都纷纷离他而去,只有冯欢对孟尝君说:“请给我一辆车,我会让你比从前还要显贵。”<br> 冯欢乘车来到秦国游说秦王说:“秦、齐是当今天下两个鼎立的强国,两强不可能长久并存,将来必会有一家独大。”秦王认真地问:“那么秦国应该如何做大呢?”冯欢说:“使齐国受到天下敬重靠的就是孟尝君。如今齐王心疑罢免了孟尝君,大王如果趁此良机把孟尝君请过来,为秦所用,那么齐国的军政要事,人事关系不就都了如指掌了吗?”秦王觉得有理,就派使者秘密重礼聘请孟尝君来秦。<br> 冯欢告别秦王抢先回国,劝说齐王:“我已探知秦王正在筹划重金邀请孟尝君赴秦,齐国千万不能失去他。大王莫不如恢复他的国相之位,再多封给他一些土地,毕竟同是田氏子孙,他一定会乐于辅佐大王图霸天下的大业。”齐王听后,很感谢冯欢的提醒。于此同时齐王也得到了有十辆秦国马车从小路进入齐国的消息,于是齐王恢复了孟尝君的国相职位,另外又加封给他一个千户之邑。<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43)<br>【冯欢说集市】<br>往来聚散可随缘,各奔前程也自然。<br>天下纷杂多少事,修身律己最为先。<br></b></div><b> 孟尝君被齐王罢官之后,门客都纷纷离开了他,后来齐王又恢复了孟尝君的国相官职,冯欢去迎接他。孟尝君深有感触地说:“我向来礼遇门客,从不敢失礼,已有门客三千多人,这是先生所知道的。可是当他们看到我被罢了官,都离我而去,没有人再顾念我。如今我靠先生的睿智帮助得以恢复原职,看那些离去的门客还有什么脸面再来见我。如果有去而复来者,我一定会唾他的脸,狠狠地羞辱他。”<br> 听了这番话,冯欢收住缰绳,下车行礼。孟尝君也立即下车还礼说:“先生是在替那些门客道歉吗?”冯欢说:“不。是你的话错了。富贵的人多宾客,贫贱的人少朋友,世界本来就是如此。”冯欢接着说:“就像赶集一样:天刚亮,人们都侧着肩膀往集市里挤,出来之后,又头也不回地走掉了。下次赶集还会如此,他们来赶集就是期望能够得到某些东西,集市也不会抱怨走掉的顾客。如今你已官复原职,不要拒绝也不要抱怨重新回归的门客。希望你能多包容一些,还能像过去一样真诚地对待他们。”<br> 孟尝君连连再拜说:“谨尊先生的教诲。”<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44)<br>【鸡鸣狗盗】<br>罕世白裘去复来,城门夜半为谁开?<br>江湖左计非无用,一样建功登奖台。<br></b></div><b> 孟尝君出使秦国,被秦王扣押,处境危险,他便派人暗中请求秦王的宠妾替他说说情。那个宠妾提出要孟尝君送给秦王那样的白裘作为报酬。孟尝君只有一件白色狐裘,绝美天下独一,但是在刚到秦国时他就把白裘献给秦王了。孟尝君正在为此犯愁,随来的一位门客说:“我有办法。”于是他当夜潜入秦宫,学狗叫麻痹了值夜人,偷出了那件白裘。那个宠妾得到了珍贵的白裘之后,果然替孟尝君向秦王说情,秦王架不住缠绵的耳边风,便释放了孟尝君。<br> 孟尝君获释后,唯恐夜长梦多当即离开了驿馆率众人飞驰回国,半夜时分到了函谷关,只是关门紧闭无法出关。再说秦王事后又有些后悔,得知孟尝君已经逃走,立即派人飞马追捕。函谷关前孟尝君心急如焚,按照关法规定,鸡叫时才能开关放行,孟尝君担心身后会有追兵随时赶到。这时又有一位门客说:“我有办法。”于是他便学起鸡叫,引起附近的鸡都随着一齐叫了起来。孟尝君一行随即来到关口,交验了证件,顺利出关逃脱。不久秦兵追到函谷关,问知孟尝君已经出关,再追也追不上了,只好回去交差。<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45)<br>【难得安生】<br>三国拜相重田文,两次出逃为保身。<br>乱世风云多变幻,凄然死后祭无人。<br></b></div><b> 孟尝君出使秦国时,秦昭王仰慕他,拜他为国相。后又担心他是田齐王室子孙,不会尽心为秦国效力,又囚禁了他,打算找个借口杀掉他。孟尝君逃回齐国后,齐湣王便也任命他为国相,执掌国政。<br> 几年以后,齐国发生了田甲劫持齐湣王事件,齐湣王怀疑是由孟尝君暗中指使的,孟尝君担心生命之虞,就逃跑了。孟尝君的一个门客曾以孟尝君的名义施恩于一位贤士,这位贤士感戴孟尝君,就给齐湣王上书,力陈劫持事件与孟尝君根本无关,并在宫门之前自刎,用生命担保。齐湣王经缜密调查,证实孟尝君的确不知情,就召回了孟尝君。此时孟尝君心灰意冷,托病回封地薛邑养老去了。<br> 齐湣王灭了宋国,愈加骄横,又想加害孟尝君,孟尝君得信,又逃到了魏国。魏昭王一向很赏识他,他一来就拜他为国相。不久乐毅联络五国伐齐,齐惨败,齐湣王去世。<br> 齐襄王继位,孟尝君回到薛地中立于诸侯,不再归属齐国。他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争相袭位,齐襄王趁机联合魏国攻破了薛邑,孟尝君最后竟落得个绝嗣无后。</b><br></h1> <h1><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46)<br>【秦齐称帝】<br>天子尚称王,秦齐自封帝。<br>倏忽又撤销,好似玩游戏。<br></b></div><b> 到战国中期秦国和齐国成为七雄中最强的两个大国,东西对峙,相对秦国实力更强一些。当时各国君主都已先后称王,都和周天子的称谓一样了,所以王已不是最尊贵的称号。起初秦昭王就想独尊自行改王称帝,受到国力紧随其后的齐国牵制。后来秦昭王主动与齐湣王修好,在公元前288年相约同时称帝,秦称西帝,齐称东帝。<br> 秦、齐称帝的目的,就是互相承认对方的大肆扩张,最后由秦齐两国瓜分天下。面对秦、齐的野心,其他诸侯国感受到了迫在眉睫的危机,一致强烈反对秦、齐这一行为。<br> 苏代从燕国赶到齐国对齐湣王说:“当今天下诸侯最怕谁呢?”齐湣王说:“秦国更强大,当然还是最怕秦国。”苏代又说:“天下诸侯都反对秦、齐称帝,如果齐国主动放弃帝号,他们会怎么看待秦、齐两国呢?”齐湣王说:“那可能就会尊齐反秦了吧。”经过权衡,齐湣王自行撤掉了帝号。秦昭王一看形势不好也随着自废了帝号。<br> 秦、齐称帝激起众怒,五国却把怒火都先发泄在齐国身上,形成合纵联军伐齐,打得齐湣王出逃,齐国几乎覆灭。<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47)<br>【齐湣王之死】<br>君王也是普通人,捧上高坛状若神。<br>落难之时不识趣,刀前照样掉惊魂。<br></b></div><b> 虽然齐湣王放弃了帝号,燕国却不想就此放过齐国。燕昭王通过求贤,招揽了大批贤士能人,尤其是战国名将乐毅的加盟,使燕国的军事实力大增。当初燕国支持苏秦成功地促成了六国合纵抗秦联盟,齐国却挟私攻打燕国,破坏合纵大计。这次燕昭王即以齐湣王称帝一事为理由,联合赵、魏、韩、秦一起去攻打齐国,齐国惨败,除了莒城和即墨两座孤城,其他城池都被攻陷,几乎被灭国。<br> 齐湣王慌乱中弃国出逃,到了卫国,卫君自称为臣,腾出宫室让他居住,恭谨礼待。而齐湣王却摆出大国君王的架子,言行非常傲慢,卫国人气恼,就把他赶走了。齐湣王先后又逃到邹国、鲁国,傲气仍然不改,导致邹国、鲁国也都不肯收留他。<br>齐湣王见再无处可逃,又潜回了齐国两座孤城之一的莒城。这时楚顷襄王也想从中讨些利益,就派大将淖齿领兵来到莒城救援齐国。齐湣王幻想借助楚军的力量来抵抗燕军,便封淖齿为相佐政。可是淖齿也实在忍受不了齐湣王的孤傲与蛮横,竟把他杀掉了。<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48)<br>【田单】<br>將损君亡少战卒,齐国仅剩两城孤。<br>火牛一阵扭局面,小吏田单入史书。<br></b></div><b> 田单本是齐都临淄的一个小官。齐国仅剩两座孤城之一的即墨被燕军围攻,守军主将阵亡,在形势万分危急之时田单被推举为首领接手即墨的防务。<br> 田单宣称有神灵保护即墨,鼓舞守军士气;故意用流言诱导燕军割去齐军俘虏的鼻子,捣毁城外齐人的祖坟,激起城内军民的愤慨;又接连明派使者出城请降,暗派绅士出城行贿,请求燕军入城后能够保护自己妻儿老小的安全。<br> 与此同时,田单把城里的牛都集中起来,牛角捆扎上利刃,牛身裹上有奇怪醒目图案的花布,趁着夜色把城墙凿开几十个洞口,点燃牛尾上饱蘸油脂的芦苇,让千头火牛狂躁地奔向敌营,士兵紧随牛后呐喊着冲锋,城上的老弱妇孺手执火把锣鼓齐鸣。一时间火牛横冲直撞,燕军官兵在睡梦中惊醒,惊慌四串,死伤惨重,主将骑劫也在混乱中丧生。<br> 燕军败如溃堤,齐军紧追不舍,各地先前被击溃的齐军游散兵马纷纷投奔田单而来。齐军挟火牛阵之威马不停蹄地追赶着溃败的燕军,一举收复了先前被燕军攻陷的七十多座城池。随后田单迎接齐襄王回到国都临淄主政。<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49)<br>【王蠋】<br>恭请是白说,威逼奈我何?<br>忠贞不二主,心系大齐国。<br></b></div><b> 燕军攻入齐国的时候,燕军将领听说画邑人王蠋德才兼备,在当地有很很高的威望,就命令燕军:不许擅自进入画邑四周三十里范围之内,表示对王蠋的看重。<br> 不久,燕国就派使者找到王蠋说:“你是一个品德高尚深受尊重的人,燕王想要聘请你为将军,还要封赏给你一万户的食邑。”王蠋严词拒绝。使者说:“你若不答应,我们就在画邑屠城,杀个鸡犬不留。”王蠋说:“齐王不听我的劝谏,我才隐居在乡间种田。忠臣不事二主,贞女不更二夫。现在齐国频临灭亡,我一心想使它复兴,苦于没有这个能力,怎么会反叛担任你们的将领呢?你们如此威胁我,这样苟活还不如受刑而死”随后王蠋把自己吊在树上,奋力扭摆身体,断颈而亡。<br> 齐国那些逃散的文臣武将听到这件事,都说:“一个隐士,如此坚守气节,更何况朝廷命官,我们决不屈服!”他们纷纷联络各地组织抵抗。过不久又听说齐湣王被杀,于是他们又一起赶赴莒城,寻找到齐湣王的儿子,拥立他为齐襄王,才不至于灭国。<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50)<br>【齐襄王】<br>埋名避祸做帮佣,生爱亲收少女情。<br>岳丈无媒拒相认,依然敬重倔头翁。<br></b></div><b> 齐湣王在莒城被淖齿杀掉之后,他的儿子法章为了保全性命,便隐匿身份躲在太史敫家中当佣人。太史敫的女儿看到法章举止不凡为人亲和,渐生爱慕之情,时常背地里为他提供帮助,最后两个人终于走到了一起。<br> 淖齿离开莒城之后,齐国逃散的大臣们相聚在莒城四处寻找齐湣王的儿子。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法章确信他们不会伤害自己,才敢声言自己就是齐王的儿子。于是这些大臣们一致拥立法章继齐王之位,是为齐襄王。<br> 襄王继位后,立太史敫的女儿为王后。太史敫得知竟有此事,说:“女儿无媒而嫁,有损家风,已被清除家门。”从此不肯再与她相见。襄王也没有为难他,王后贤惠,虽然父亲不想再见她,而她始终不失作子女的礼数。<br> 不久,田单在即墨绝地反击,以火牛阵大败燕军,又经过几年的奋战,把燕军占领的土地全部光复,到莒城迎接襄王回都城临淄执政。<br> 齐襄王在位十九年,他去世后,他与太史敫之女所生的儿子建继位,是为齐王建。</b><br></h1> <h1> <b><font color="#ED2308">诗说《史记》(卷四)更新至此,正值“五一劳动节”,外面是姹紫嫣红,春意正浓,文中是战国时期的历史风云再现。</font></b></h1><p class="ql-block"><br></p> <h1><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51)<br>【鲁仲连】<br>明晰睿见述箴言,屡助他人化事端。<br>一笑超然辞重谢,栖身海岛享悠闲。<br></b></div><b><br> 鲁仲连是齐国人,有谋略,却不肯作官。<br> 邯郸被围时赵国向魏国求救,魏王有心救赵又畏惧秦军,就派使臣到邯郸对赵王说:只要拥戴秦王称帝,博得秦王的欢心,秦王自然就会撤兵。当时鲁仲连正好客游赵国,通过平原君见到了魏国的使臣。他细说历史教训,犀利指出秦国独霸天下的野心,说服使者放弃幻想,合力救赵。<br> 平原君托金重谢再三,鲁仲连始终不肯接受。平原君又特意设宴招待他,喝道酒酣时分,平原君起身向前,献上千镒酬金。鲁仲连笑着说:“如果我收取酬金,那不就成生意人了吗?”于是他辞别了平原君,远游他处。<br> 燕国攻打齐国时燕将攻克了聊城却受到燕王的猜疑,燕将害怕被诛杀,不敢回国,只好固守聊城。田单复围聊城攻打了一年多,攻防非常残酷,双方士兵死伤无数。鲁仲连游经此地就给燕将写了一封信系在箭上射进城里。燕将看了鲁仲连的信,大哭一场,犹豫不能自断,有国不能回,投降又有损名声,最后就自杀了以结束这场血腥的战事。<br> 齐王要封鲁仲连爵位,他说:“与其委身于人而富贵,不如作个自行其事的逍遥人。”此后他便隐居起来。<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52)<br>【齐国的灭亡】<br>富足家底已输光,苟且偷安欠主张。<br>临战无人堪重任,开门只好去投降。<br></b></div><b> 乐毅伐齐,除了莒城和即墨其他城池都被攻陷,几乎灭了齐国,虽然田单绝地反击,又光复了先前失去的全部土地,但是经连年苦战消耗,齐国的国力已是羸弱不堪。齐襄王继位后,又遭到秦国的侵伐,更是雪上加霜。<br> 齐王建继位后,齐国意外地获得了四十年无战事的好时机,但是齐国却坐看秦国去攻打别国,自顾苟且偷安。<br>秦赵长平对峙之时,赵国粮食紧缺,请求齐国援助谷米,被齐国拒绝。长平一战赵国遭到致命打击,秦国则显示出了能够横扫东方六国的超强实力。<br> 齐国的观望态度让秦国大胆放手去攻打其他五国,秦国威逼利诱彻底瓦解了合纵联盟,逐一征讨,首先消灭了韩国,之后仅用了八年时间就又消灭了魏、楚、赵、燕四国。<br> 第二年,秦国就移兵伐齐,由于齐王建庸碌无能,秦国事先就重贿齐国国相及其亲信,使齐国既不帮助其他诸侯,也不整军备战,等到秦国大兵临城,齐国竟无将无兵敢于迎战,齐王建只好献城投降。齐国的土地都被改制为秦国的郡县,宣告曾经的诸侯大国齐国就此灭亡。<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53)<br>【齐国简况二】<br></b></div><b> 齐威王继位后,决心解决前代遗留下来的问题,他把朝政都交给公卿大臣处理,暗中派亲信四处查访朝中大臣和地方官的真实业绩,烹杀了受贿、谗陷他人、在他面前说假话、文过饰非的官员;提拔了脚踏实地为朝廷为百姓做实事的官员,一举扭转了官场的不良风气。<br> 继秦国商鞅实施变法成为西方强国之后,齐威王任用邹忌实施变革,齐惠王招揽贤能,两次打败了战国初期最为强大的魏国,使齐国成为东方强国,形成东西两强的局面。<br> 到了齐湣王时,他与秦昭王相约同时称帝,两强野心暴露无疑,引起天下诸侯的不满和反对。虽然齐湣王和秦昭王很快就自行废除了帝号,还是留下了口实。<br> 以此为理由,几年后乐毅统率五国联军伐齐,几乎把齐国灭掉。虽然田单又光复了先前失去的土地,经连年苦战,齐国已是疲惫不堪国力衰微。<br> 而秦国在征战中却越战越强,长平一战大胜赵国之后,秦国的霸气和实力完全显露了出来。在东方其他五国被秦国一一消灭的过程中,齐国只是观望,不肯出手相援,结果秦国很快就消灭了这五个诸侯国,然后秦国又移兵伐齐,齐国无力抵抗,齐王建投降,齐国遂告灭亡。<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54)<br>【关于稷下学宫】<br></b></div><b> 由于姜姓齐国后期连续多代国君无能,被田氏取而代之。到齐威王当政后,在邹忌的辅佐下,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一项就是为了招揽人才,在都城临淄交通便利的稷门附近建立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学宫,称作“稷下学宫”。<br> 不论门派,对凡是来这里收徒讲学、交流辩论、著书立说的饱学之士都给予优厚的物质待遇,提供良好的治学条件,吸引了各诸侯国博学能辩之士纷纷前来展示自己的学术观点、学术成果。到齐宣王时,甚至对七十六名卓有成就的学者赐予府第车马,委以官阶,但不必处理具体事物而专心研究学术,使稷下学宫更加兴盛,汇集了近千名天下学者。像孟子、淳于髡、邹衍、田骈、环渊、慎到、邹奭等人都曾在这里活动过,荀子曾三次担任稷下的学宫之长。<br> 在这里取向自由环境宽松,可以充分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阐述自己的学术见解,儒、道、法、名、兵、农、阴阳等诸家学派的各种思想在这里既有互相批驳碰撞,又有互相交流融合,呈现了百家争鸣的空前盛况。此间有大量学术著作问世,也涌现出了一些身兼数家所长的优秀人才。<br> 稷下学宫的学术风气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一个缩影。<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55)<br>【吴起变法】<br>减禄又裁庸,截余为养兵。<br>无勋褫爵位,有势禁私情。<br>枉议遭封口,升迁需立功。<br>求贤遇吴起,荆楚再称雄。<br></b></div><b> 在春秋中期,楚国曾是五霸之一,不可小觑,后来就衰落了,一直萎靡不振,时常遭伐失地,甚至还要委曲求和。即使是这种状况,楚国庞大贵族群体的物欲仍在无止境地膨胀,极尽奢华享受。历代楚王也是无可奈何。<br> 楚悼王时,吴起来投,吴起在魏国的作为使楚悼王在他身上看到了希望,他一来就授与他大权主持变法。<br> 吴起不辱使命,以铁腕手段大刀阔斧地推行他的新法,他明典彰法:裁撤多余的官员,削减官员的俸禄;剥夺三代无功贵族的爵位;不许官员亲属借势取利和私门请托;禁止空谈说客口舌生事;迁徙贵族子弟拓边开荒,自食其力。他把增值和节省的财力都用于扩军强军,全力备战。<br> 吴起这一套变法措施,迅速见到了效果,国力大增,军力大增。不久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并了陈国和蔡国;西北方向,既挫败了赵、魏、韩三国的攻势;又遏制了秦国的扩张。继楚庄王之后,萎靡了二百年的楚国再一次兴起。<br><br></b><br></h1> <h1><p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56)</b></p><p align="center"><b>【吴起之死】</b></p><p align="center"><b>铁腕治国得罪人,簪缨显贵恨怀心。</b></p><p align="center"><b>劲敌不是来疆场,难躲私仇箭满身。</b></p><p><b> 吴起变法卓有成效,使楚国在萎靡中徘徊了二百年之久又再次兴起,让诸侯望而生畏。可惜好景不长,楚悼王去世后,吴起失去了背后的靠山,成了孤家寡人,竟落得个人人喊打的下场。吴起变法铁腕治国,法度极严,令出必行不讲情面,首当其冲触犯了贵族群体的利益,他们对吴起咬牙怀恨,不约而同都站到了吴起的对立面,伺机除掉他。<br> 当时吴起带兵伐魏,又取得了胜利,楚悼王去世,吴起从前线匆匆赶回来奔丧。当回到都城,他看到的则是和出师之前完全不一样的景象,贵族势力都纠合在一起,在悼王的丧礼还没有结束,就迫不及待地立即对他进行疯狂报复,围攻他,追杀他。吴起没有私兵,抵挡不住,逃到悼王停尸的寝宫,绝望地紧紧伏在悼王的尸体上。追上来的人也失去了理智,一阵乱箭,射死了吴起,也射中了悼王的尸体。<br> 丽兵于王尸者,是重罪,罪及三族。楚肃王继位,安葬了楚悼王之后即着手追查此事,诏令把射杀吴起时射中楚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竟有七十余人被灭族。由此也可以看出,吴起变法触怒了多少权贵。<br><br><br></b></p><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57)<br>【楚怀王上当】<br>巨利无由送眼前,应知陷阱在身边。<br>心中若有三分醒,谁会伸头往里钻。<br></b></div><b> 商於之地原本是楚国的领地,后来被秦国所占有。秦国可以从这里水陆并进直抵楚国的腹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br>自从苏秦倡导的合纵主张被山东六国所接受,他们推举楚怀王为合纵盟约长,联合抗秦,秦国深以为忧。<br> 为了瓦解合纵联盟,秦国就从合纵联盟的盟约长楚国入手,派张仪出使楚国,对楚怀王说:秦王讨厌齐王,如果楚国能够与齐国绝交,秦国愿意再把六百里商於之地献给楚国。因为历史渊源,楚怀王对这个商於之地执念至深,见眼前有这么一个好机会,就爽快地答应了。当楚国和齐国断交之后,派使臣去秦国接收土地,张仪却拿着地图说,划给楚国的六里土地就是这里。使者说,楚王派我来接收的是六百里而不是六里。张仪说,那一定是当时楚王听错了。楚怀王听了使者的汇报,知道被骗了,不禁恼羞成怒,发兵攻打秦国。<br> 楚国既得罪了齐国又失信于诸侯,出兵伐秦,不但得不到合纵国的援助,齐国反而助秦战楚,丹阳一战楚军大败,损兵八万,大将军屈匄等七十余人被俘。楚怀王咽不下这口冤气,调兵又在蓝田和秦军大战一场,结果又是大败。从此楚国日渐衰落。<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58)<br>【楚怀王断命他乡】<br>愚钝怀王有点呆,高盘龙椅想得乖。<br>每临大事皆失策,枉死客乡哀不哀?<br></b></div><b> 当时战国七雄之中,秦国实力最强,齐国次之。秦国为了抑制齐国,也为了进一步分化六国,在两次大败楚国之后,想缓和一下对楚国的刺激,又向楚国释放善意,安抚楚国,把在丹阳一战中夺取楚国土地的一部分又还给了楚国。<br> 齐国为了树立大国形象,又牵头共同对付强大的秦国,摒弃前嫌继续拉拢楚国联合。楚怀王游移不定,先是重新恢复了和齐国的邦交,后又迫于秦国的威慑,再次变卦叛齐,与秦国结盟,并让太子到秦国去当人质以表诚意。<br> 楚太子在一次斗殴时杀死了一位秦国大夫后逃回了楚国。秦王很气愤,兴师问罪,又三战,重创楚军。秦王以胜利者的姿态邀约楚怀王在武关会面,商议签订和约事宜。楚怀王不敢再得罪秦王,硬着头皮去赴约,结果一到武关就被秦军扣押,挟持到咸阳。秦王像对待蕃臣一样傲视楚怀王,告诉他,想要签订和约,就必须先把巫郡和黔中郡割让给秦国。楚怀王屡被秦国戏耍十分气恼,大呼:“秦诈我!”拒不答应割地,秦国也就一直扣住他不放。<br> 楚怀王曾尝试逃跑,未成功,最终在秦国郁闷病亡。<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59)<br>【凤凰台上忆吹箫·屈原】<br>玉殿栖奸,两王失政,可怜直性屈原。<br>罕世矣,才奇骨峭,屡被谪迁。<br>抱负盈胸破碎,情未了,唯系诗篇。<br>挟忧愤,询天不语,证地无言。<br><br>何堪又遭国难,西北望,潸潸泪眼风干。<br>举长剑,空挥旧梦,幻绕浑天。<br>终把悲歌吟断,情已尽,将去归焉。<br>轻回首,汨罗晚照渔船。<br></b></div><b> 屈原曾任楚国左徒和三闾大夫,他学识渊博,善于辞令,对内政外交各种事务处理的都很好,深受楚怀王的赏识。<br> 屈原明确抗秦的政治主张和直言相谏的性格,受到当朝奸佞的排挤诽谤,楚怀王听信了谗言,把屈原流放到汉北,屈原心有抱负不能施展,在悲愤中作《离骚》。<br> 楚怀王对待秦国屡屡失策步步被动,楚顷襄王继位后曾召回屈原。屈原依旧刚直不阿,为令尹子兰所不容,受谗又被流放到更偏远的沅湘一带。<br> 屈原苦闷,且行且歌,十几年后,国都郢城被秦军攻破,他抱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明志殉国。<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60)<br>【春申君黄歇】<br>陈词宏论阻西秦,太子逃归顶自身。<br>善辩多学天下事,失察未解扈从人。<br>奉君竟壮欺君胆,忧嗣偏怀篡嗣心。<br>陷阱幽深何所怨,游魂不去绕棘门。<br></b></div><b> 黄歇是楚国大臣,曾周游各地从师学习,知识渊博,敏思善辩。秦欲伐楚,黄歇出使秦国媾和,秦王不见,他却能仅凭一封长信,就说服秦王放弃了伐楚的计划。<br> 楚顷襄王为了表示与秦亲善的诚意,派黄歇与太子到秦国去作人质。过了几年,顷襄王病重,秦国也不放太子回去探视。黄歇担心顷襄王一旦病逝,太子不在身边,必然会由其他公子继位,于是就给太子出主意,让他赶紧乔装逃回去,坚守东宫准备继位。太子逃走后,黄歇请见秦王,说出了原委,情愿顶罪,秦王也没再为难他,也把他放回去了。<br> 黄歇回到楚国后,顷襄王去世,太子顺利继位,是为楚考烈王。考烈王遂任命黄歇为国相,封为春申君。<br> 春申君曾主持合纵伐秦,联军兵至函谷关,秦军出关迎战,联军战败铩羽而归。<br> 考烈王一直没有儿子,整日忧心忡忡,春申君也跟着心忧。这时春申君的扈从李园设了一个局,让他的妹妹和春申君怀了孕,再献给考烈王,上演了一出移花接木的闹剧</b><br><p></p></h1> <h1><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61)<br>【椽笔止战】<br>秦挟韩魏欲南攻,一夜忽然按住兵。<br>不是敌强能嚇阻,黄歇笔下有刀锋。<br></b></div><b> 楚怀王不答应割让两郡,秦国就扣住他不放,事态非常,楚国就拥立了太子继位,是为楚顷襄王。秦国见挟持没达到目的,索性公开出兵,一口气夺走楚国十五邑。不久楚怀王枉死在秦国,秦国又逼迫韩魏两国协同秦国一道伐楚,大有一举荡平楚国之势。<br> 虽然父仇在身,楚顷襄王苦于无力与秦国抗衡,只好委派能言善辩的黄歇出使秦国,表示愿意亲附之意,暂缓危机。黄歇到了秦国,秦昭襄王拒不接见,万般无奈,黄歇只好呈上了一封长长的书信。<br> 在信中黄歇先是极力吹捧秦国近年来的骄人战绩,继而又旁征博引从历史、地理以及当前天下形势,多角度进行论证,中心意思是:秦国伐楚不如亲楚,秦伐楚必会陷入长期苦战,后果是秦楚两败俱伤,而韩、魏、赵、齐必会趁机扩张,他们才是秦国真正的心腹之患。秦昭襄王看完了这封信,认为黄歇说的也有道理,就放弃了伐楚的计划。<br> 随后秦国派出使团赴楚缔结了盟约,也可能是一次临时的战略调整吧。<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62)<br>【助逃太子】<br>黄歇暗地又支招,太子乔装趁夜逃。<br>回到东宫候君位,登基之后必相邀。<br></b></div><b> 既然秦国放弃了伐楚的军事行动,楚顷襄王为了表达亲附秦国的诚意,派黄歇和太子到秦国去作人质。过了几年,楚顷襄王病重,秦国也不放太子回去探视,虽经黄歇从中斡旋,秦国也只是允许太子的老师回去看一看。<br> 黄歇担心楚王一旦病逝,太子不在身边,必然会由其他公子继位。就给太子出主意,让太子赶紧乔装逃回国内,秦国这边的后续事情由他顶着。于是太子装扮成车夫的模样得以出关回国。而黄歇继续留在馆驿里,推说太子病了,暂不能出席各项活动,由他代替太子处理日常事务。估计太子已回到国内,黄歇请见秦王说:“太子是储君,父王病重他不在身边伺候是不孝的,还如何作太子?太子急于尽孝,来不及与大王辞别就回国了,这一切都是我安排的,我也是情不得已冒犯了大王,愿大王赐我一死。”事已至此,秦王虽然很不高兴,还是网开一面把黄歇也放回去了。<br> 黄歇回到楚国三个月,楚顷襄王就去世了,太子继位,是为楚考烈王。楚考烈王任命黄歇为国相,封为春申君,赐给他淮北地区十二个县。<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63)<br>【移花接木】<br>狡诈小跟班,计谋环套环。<br>曲身从相府,借种献金銮。<br>两步凭娇妹,一朝把特权。<br>功成欲专政,灭口大头冤。<br></b></div><b> 楚考烈王没有儿子,一直为这事忧心。春申君多次向楚王进献美女,宫里人也想尽了办法,可惜都没用。春申君的一名扈从李园很有心计,看到了这个天大的机会,就精心设计了一个局。他装作机缘巧合把妹妹送给了春申君,当他妹妹刚刚有身孕,他就教妹妹对春申君说:大王没有嗣子,你为这事也没少操心,都白忙乎了。你担任国相已久,多少也会得罪一些王室宗亲,将来若是旁枝公子继位,新王会怎样对待你就很难说了。而现在我已有了身孕,除了你我没有别人知道。你何不把我献给楚王,如果上天保佑我能生个儿子,不但楚王后继有人,对你不也是一件难得的好事吗?”<br> 这话说到了春申君的心里,他随即向楚王禀报得一美人,愿献于楚王,楚王把李园的妹妹召进宫中,见其妩媚撩人,宠爱有加,李园的妹妹还真给他生了个儿子。楚王久旱逢甘霖,十分欣喜,正式册封她为王后,立这个儿子为太子。李园也因此被召进宫参与朝政。<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64)<br>【李园】<br>香饵配金钩,精心设预谋。<br>舍出亲妹子,宫里钓王侯。<br></b></div><b> 李园煞费苦心终于让自己的妹妹当上了王后,他的外甥也当上了太子,可太子的生父毕竟是春申君,这个秘密谁也不愿意让外人知道。<br> 李园心里也清楚,太子的身世一般被泄露,他精心构建的仕途也就彻底完结了,甚至还会搭上自己的性命。于是他暗中豢养了一些猛士剑客,准备伺机杀死春申君,永远守住这个秘密。<br> 春申君的门客朱英察觉到了李园居心叵测,就对春申君说:“世事无常,先生或有不期之福,或有不期之祸。”春申君虚心请教,朱英说:“先生任国相已二十多年,楚王病重,一定会托付先生辅佐幼君,这不就是不期之福吗?同时,李园在朝中依仗其妹,日益骄横,他无兵权,暗养众多亡命之徒野心显而易见。一旦楚王下世,他必然会对先生下手,冒险夺权。不如让我先除掉他。”春申君一笑了之。<br> 楚考烈王去世后,果然李园抢先入宫,在棘门埋伏下刺客,春申君进宫吊唁,一入棘门,就被刺客从两侧夹住袭杀,春申君的府院也被李园派去的人团团围住满门抄斩。<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65)<br>【楚国的灭亡】<br>大鸟冲天振翅飞,穿身数箭几声悲。<br>君王不稔刀兵事,国难临头指望谁?<br></b></div><b> 楚国被秦国打得焦头烂额,楚顷襄王只好服输与秦国结盟修好,换得了一段喘息时间。十几年后,为父报仇的意念又在心中萌发,于是他派出使臣与齐、韩两国联络,要联手共同伐秦。楚、齐、韩三国以便于运兵为由,要求周王室割让出一块土地,同时楚国借机请韩国向周王室提出,要把周的祭奠宝器搬到楚国去,暴露了楚国不切实际的野心。但是这些非分要求都被拒绝,还被周王室着实数落了一番。<br> 秦国得知楚国又要搞动作,就先派兵来攻打楚国,连续四次把楚国打得大败,占领了楚国大片土地,攻陷了楚国国都郢城,屈原就是听到这个消息而沉江殉国的。后来其他诸侯不愿看到秦国一家独大,出手干预,楚国也收复了一些失地,挽回点颜面,就此与秦国媾和休兵。<br> 到楚考烈王时,他仍不甘心,不顾衰落的国力,勉强联络诸侯伐秦,结果又败,楚国被迫迁都到东部的寿春。<br> 楚考烈王在位二十五年去世,楚幽王继位;楚幽王在位十年去世,楚哀王即位,仅两个月,就被其庶兄负刍所杀,负刍自立为王。第二年,秦军再度伐楚,势不可当,只三年又破楚都,俘虏了楚王负刍,楚国即告灭亡。<br><br></b><br></h1> <h1><div align="left"><b>诗说《史记》(366)<br>【楚国简况二】<br></b></div><div align="left"><b> 春秋时期楚庄王一飞冲天,稳定了国内局势,对外征战也大有斩获,一度成为春秋一代霸主。但是后继的楚王并没有楚庄王那样的志向和魄力,慢慢衰落下来,以至于到了战国初期楚声王竟被盗贼所杀。<br> 楚悼王痛定思痛,大胆放手让吴起实施变法,使楚国又重新崛起,恢复了强国征战能力。由于新法触动了贵族群体的利益,贵族视吴起为眼中钉,楚悼王一去世,吴起即被贵族所杀,变法夭折,楚国又陷入了萎靡不振的状态。<br> 楚平王、楚昭王时,楚国屡被吴国侵伐,屡战屡败,楚国国都郢城也被吴军攻陷,楚昭王死里逃生,被迫迁都。<br> 到楚怀王时,他曾为东方六国合纵联盟的盟约长,因此也被秦国视为重点打击对象。秦国用欺骗手段破坏了楚国的威信,被激怒的楚国只能单独与秦国交战,两战皆败,连楚怀王都被劫持到秦国,最后断命他乡。<br> 楚顷襄王在隐忍与报复的矛盾中和和打打,结果又丧失了大片土地,不得以把太子送到秦国去作人质以求和。<br> 楚考烈王的逆袭也未能成功;楚幽王在强大的秦国面前已是不堪一击;最后楚王负刍回光返照最后一搏,但已失去了意义,楚国以君王被俘土地尽失而告灭亡,<br><br><br></b></div><div align="left"><b>诗说《史记》(367)<br>【关于七雄兴衰】<br></b></div><div align="left"><b> 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吴起带兵,使魏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第一个强国,但是到了魏惠王遭受桂陵和马陵两个惨败之后,国力大损,随之衰落。<br> 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再度崛起,是楚国最强盛的时期。但是楚国常年疲于攻防,虽然幅员辽阔有回旋余地,还是经不住吴国、秦国连续不断的打击,处处被动。<br> 韩昭侯任用申不害变法,变法即不彻底,维持时间也不长,有过短暂的成功,算是昙花一现。<br> 赵武灵王强力推行胡服骑射,建立了一个能征善战的军队,一度让秦国也心生畏惧。到赵孝成王长平一战,主力尽失,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br> 燕王哙时几乎被齐国灭国,燕昭王招贤,乐毅伐齐只是短暂的高光时刻而已,燕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一个。<br>齐威王通过桂陵、马陵两个漂亮的战役,打出了威风,成为战国时期维持时间较长的两大强国之一。但是齐湣王灭宋,引起众怒,受到五国联军讨伐,往日威风不在。<br> 秦国以前也不算出色,直到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秦国一跃崛起。后来商鞅虽死,秦法犹在,秦国接连继位的国君也都很有能力,通过连横瓦解了合纵,最后打遍天下无敌手,终于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br><br><br></b></div><div align="left"><b>诗说《史记》(368)<br>【秦的崛起】<br>莫道远陲非主流,雄心更甚紧筹谋。<br>飘飞一纸求贤令,再启关门震九州。<br></b></div><div align="left"><b> 周平王因秦襄公护送东迁有功,封其为诸侯,并把岐山以西的大片地域也封给了他。但是岐山以西的土地,大都被彪悍的诸戎占据着,周平王送了一个空头人情之后就走了,秦国却以此为依据开始和诸戎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艰苦斗争,经历数代国君的努力,秦国一个一个地消灭或赶走了诸戎,收复了大片土地,稳稳地在西陲站住了脚。<br> 由于一开始秦国地处西陲与诸戎杂处混居,斗争中也有融合,他们的生活习惯及行事风格和中原地区有所不同,尽管版图不断扩大,国力不断增强,但是中原诸侯却一直视秦人为夷戎,诸侯会盟也不邀请秦国参加。尤其是东邻晋国,阻断了秦国向东发展之路,到秦穆公时期,秦国已经成为西方一霸,还是难能在中原露脸,这就是秦国的一块心病。<br> 直到秦孝公痛感人才治国的迫切需求,公开发布极具诱惑的《求贤令》,其中说到“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一纸《求贤令》招来了当时身在魏国的商鞅,并顶住了秦国贵族反对的压力,放手让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后来居上,大步超越了东方六国。<br><br><br></b></div><div align="left"><b>诗说《史记》(369)<br>【求贤令】<br>求变真诚一纸文,孝公下定大决心。<br>商鞅看后捺不住,抱起法经直奔秦。<br></b></div><div align="left"><b> 秦孝公继位后,看到周王室日益衰微难能用事,而东方六国并起,致力于攻伐争大,迫于被边缘化的危机感,他在全国范围内颁发了一道《招贤令》:<br> “昔日我祖穆公在岐山、雍邑一带,修德行武,在东边帮助晋国平定了内乱,与晋国隔河而治;在西边占地千里,威震戎狄。天子赐名成为一方霸主,诸侯都来祝贺,这样的基业,堪称辉煌。但是后来的继任者中,有厉公、躁公、简公、出子接连几世无为,国家内患,无暇外事,致使三晋掠走先王所开河西之地,诸侯见笑,耻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迁都栎阳,有意东征,收复失地,重修穆公政令。先君大志未能实现,寡人深感痛心。不论是谁只要能献出好的策略,使秦国强盛起来,寡人必会封他高官,封他食邑。”<br> 孝公自豪地赞扬了穆公的丰功伟绩;历数了四代先君无能,致使中道衰落;有感献公有志未能遂愿。这样的秦国让诸侯看不起,也让他深以为耻,深感痛心。他立志重振秦国,最后为招贤做出的郑重承诺明确表示了他的决心和诚意。<br> 孝公的这番话,深深地打动了当是身在魏国的商鞅。<br><br><br></b></div><div align="left"><b>诗说《史记》(370)<br>【商鞅】<br>南门徙柱五十金,示信于民令必真。<br>企望富国先变法,谋求称霸要强军。<br>内刑太傅惊朝野,外指黄河响大秦。<br>致力坚行惹权贵,已植后患祸及身。<br></b></div><div align="left"><b> 商鞅是卫国人,姓公孙名鞅。他年轻时就喜欢研究法刑之学,曾在魏国国相公叔座手下当一名小官。公孙座病逝后他被秦孝公的《招贤令》所吸引,又投奔到秦国。他献言的法制之道正合孝公的心意,于是孝公就启用他在秦国主持实行变法。他起草推行的新法效果十分显著,把松散自治层层分封制改成中央集权高效的郡县制,使秦国很快就强大起来,他由此名声大震。孝公也兑现前言,封他为大良造,把商於十五座城邑封赏给他,封号为商君,史称商鞅。<br> 当初,商鞅先是批驳了大臣们旧制不能改的观点,继而又以南门徙木的方式向全国各阶层人士显示了朝廷的诚意,之后才开始全面推行新法。但是新法触及了王室宗亲贵族及上层官员们的切身利益,恰逢太子触犯了新法,商鞅没有给自己留后路,决绝地处罚了储君的老师,虽然有力地推动了新法的顺利实施,却也因此得罪了太子帮。<br> 秦孝公去世后,太子继位,是为秦惠文王,太子帮乘机诬告商鞅要造反,商鞅被斩杀车裂,全家也被抄斩。<br><br></b><br></div><br></h1> <h1><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71)<br>【商鞅奔秦】<br>刨蹄意动欲飞驰,在厩良驹却不识。<br>待到绝尘入天际,龙庭呆坐眼发直。<br></b></div><b> 当初商鞅在魏国国相公叔座手下当差,公叔座得了重病,魏惠王亲自去看望他,临走时问他:“先生如有不测,我该用谁呢?”公叔座回答说:“我的中庶子公孙鞅,虽然年轻,却是奇才,大王可把国政交给他去处理。”惠王听后并无反应,公叔座便屏退左右轻声说:“大王若不想用他,就杀掉他。”惠王应付一声就起身走了。随即公叔座召来商鞅抱歉地说:“刚才大王问我将来谁能继我之任,我推荐了你。看大王不以为然。我又建议大王,如不用你就杀掉你,这是我的忠君立场。但是出于私情,我把这事告诉你,你赶快逃走吧。” 商鞅轻松地笑了笑说:“国相放心,大王既然不能听你的话用我,也必然不会听你的话杀我。”<br> 惠王出门后,对随侍人员说:“公叔座病糊涂了,寡人怎么能够让一个年轻的小小中庶子担任国相呢?”<br> 不久公叔座不治身亡,商鞅也就离开了相府。正逢秦孝公招贤,商鞅就带着李悝所撰写的《法经》投奔了秦国。<br> 秦国借商鞅变法迅猛崛起,商鞅奉秦孝公之命伐魏,两伐两胜,魏惠王这才后悔当初没有听取公叔座的建议。<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72)<br>【四见秦孝公】<br>三条途径可强国,且看商鞅怎样说。<br>君主心急只求快,选择速效罔仁德。<br></b></div><b> 商鞅到了秦国,通过孝公的宠臣景监求见孝公。孝公召见了商鞅,商鞅谈了很久,孝公一边听一边打瞌睡。事后孝公对景监说:“你推荐的客人是个只会说大话的家伙,不可用。”景监返身责怪商鞅,商鞅说:“我先说称帝之道,大王没有领悟。”过了几天,景监又请求孝公再见一见商鞅。这一次商鞅阐述的更全面,可还是没有打动孝公。景监再次责备商鞅,商鞅说:“我再说称王之道,大王还是不能接受。请大王再召见我一次,我知道该怎么说了。”孝公第三次召见商鞅,两人谈得很投机。退出后商鞅对景监说:“这次我说的是称霸之道,正合大王心意,看来大王必定还会召见我。”。果然孝公对景监说:“你的客人还真有点本事,寡人还要和他继续深谈。”孝公第四次召见商鞅,大有相见恨晚之意,言谈中孝公不知不觉地向前移动膝盖,凑近商鞅听,商鞅谈得投入,孝公听得入神,一连几天都不觉得疲倦。<br> 景监好奇地问商鞅:“你都说了些什么?大王如此高兴。” 商鞅回答说:“称帝、称王之道,大王嫌用时太长,等不及。那我就告诉他称霸之道,大王对此极感兴趣。可是这样一来就没法和商周盛世的仁德相提并论了。”<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73)<br>【变法之争】<br>三朝礼制不相同,五霸强国各有成。<br>旧法难求新伟业,改革大斧要高擎。<br></b></div><b> 孝公任用商鞅就是打算要实行变法,但是又顾虑朝中维持旧制的传统势力很顽固,阻力一定会很大,因此专门召开了一个朝会商议此事,让商鞅来堵住他们的嘴。<br> 大臣甘龙说:“圣人不用改变成法,不用费力就能成功,官吏习惯百姓也安定。”<br> 商鞅说:“那是和平时代的世俗说法。三代礼制不同而都能统领天下,五伯法制不一而都能登峰称霸。有作为的君主能够因时制宜变更或重新制定更好的法度,被法度制约的君王是不会有作为的。”<br> 大臣杜挚说:“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变成法;没有十倍的功效,就不能更换旧器。仿效成法不会有过失,遵循旧礼不会出偏差。”<br> 商鞅说:“聪明的人能够预见未来的事情,愚钝的人事后都弄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新法初始肯定会受到各种非议。这有什么呢?要想成大事不必和不会变通的人商讨。”<br> 在商鞅与大臣们辩论的时候,孝公屡次为他的精彩论断叫好,有了君王的撑腰,虽然大臣们心里并不愿意,但也勉强接受了商鞅要在秦国实行大变法的主张。<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74)<br>【赏厚而信】<br>徙木南门到北门,酬劳约定五十金。<br>出言兑现无折扣,示与国人要认真。<br></b></div><b> 解决了朝中大臣们的抵制,还要考虑新法能否在全国顺利迅速地推行,因此商鞅在新法起草定案之后,并没有急于公布实施。<br> 他叫人在雍城的南门竖了一根圆木,发布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奖励十两金子。”不一会,圆木前围了很多人,大家都议论纷纷:“这根木头并不是太重,有点力气的人就能扛到北门去,会有十两酬金的好事吗?”“开玩笑吧。”大伙儿只是围着议论,没有人信实当真。<br> 商鞅又把奖金提高到五十两。看热闹的人没想到酬金竟会又提高了,而且高得这么离谱,更没人相信这是真的。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个年轻人说:“闲着也是闲着,我来试试。”只见他没费多大力气就把圆木扛了起来,一直扛到北门指定地点。商鞅随即派人付给他足足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br> 这件事立即轰动了全城,很快就波及到全国。百姓也认识到朝廷的话是认真的,是算数的。<br> 商鞅见南门徙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即刻把新法令大张旗鼓地颁布出去,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75)<br>【罚严而必】<br>罪及太子也无情,该打该罚按律行。<br>决意实施新法度,若非如此必难成。<br></b></div><b> 新法在民间实施了一年,由于秦国的地缘关系,长期与戎狄少数民族的混处与交往,民风彪悍百姓散漫,对严格的约束不习惯,尽管有严厉的惩罚手段,触犯新法的事件还是常有发生,朝野也多有对新法的非议。<br> 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新法,商鞅说:“新法之所以不能顺利推行,就是因为显贵阶层还有人恃权敖法,不在乎它。”于是就决心处罚太子。太子是储君,是不能施以刑罚的,商鞅就转而处罚了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一个被割掉了鼻子,一个刺字于面,这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整个秦国又一次被震动了。当时商鞅深得一心强国的秦孝公宠信,权势极盛,太子拿他也没有办法,其他人对新法再也不敢掉以轻心了。新法所行,令行禁止,再无障碍。<br> 商鞅变法大获成功,秦国在短时期内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稳定,兵强马壮,让天下刮目相看。周天子特意赐胙肉予以褒奖,诸侯也都来祝贺。<br> 但是秦国保守的权臣贵胄并不开心,太子帮更不开心,他们失去了利益和颜面,这就为商鞅之死埋下了伏笔。<br><br></b><br></h1> <h1><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76)<br>【商鞅受封】<br>行兵也宰熟,假意举觥觚。<br>帐外藏杀手,无情大丈夫。<br></b></div><b> 秦孝公曾委任商鞅为大良造伐魏,取得胜利。桂陵、马陵两战魏军被齐军打得丢盔卸甲,商鞅建议秦孝公趁火打劫再次伐魏,先夺取魏国河西地区,以利进一步向东扩张。秦孝公遂再派商鞅率兵攻打魏国。<br> 魏国派公子卬领兵应敌,两军垒营对峙。商鞅以前在魏国与公子卯相识,派人给他送信说:“当初我与公子相处得不错,如今却要阵前对决,实不忍相互残杀。可否与公子见个面,痛快地喝几杯,立个盟约,然后各自撤兵,让秦魏两国相安无事。”魏国接连几败,实力大不如前,公子卬也知交战并无胜算,就接受了商鞅的建议。公子卬如约来见,两人言情叙旧,酒正酣时,商鞅事先埋伏的甲士突然闯进来押走了公子卬,秦军趁机向魏军大举进攻,魏军失去了主帅无人指挥溃败而逃,商鞅得胜,即押着公子卬班师回国。<br></b><div><b> 魏国又遭受如此重创无力再战,只好接受秦国的罢兵条件,把整个河西大片地区都割让给了秦国,秦国名声大振。以前一直不被看好的西秦一下跃居成为七雄大国,秦孝公痛快地兑现了《招贤令》的承诺,把商於十五座城邑封给了商鞅,赐予商君封号,因此他才被后人称为商鞅。</b></div><div><b><br></b></div><div><b><br></b></div><div><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77)<br>【赵良劝言】<br>莫怪商鞅法太严,孝公一步要登天。<br>仁德礼义全不顾,打马飞车使断鞭。<br></b></div><b> 商鞅铁腕变法速见成效也暗藏危机,赵良看在眼里去见商鞅。两人坦诚相见,商鞅说:“在下与五羖大夫相比,谁更有才干?”赵良并不正面回答,说:“五羖大夫出任秦相六七年,内修德政,外服诸侯,功勋不可谓不高,可他依然勤勉用事,累不坐车,暑不张伞,走到哪里都不用武装护卫,都可安心处理政务。他名声载于史册,传于民众的口中,他去世时,秦国朝野都为之痛哭。这就是五羖大夫的德行啊。”赵良接着说:“如今先生身为国相不知教化民众,为民众造福,却把残酷的严刑峻法施与民众,现在先生权威如此之大,先生的法令比国君的话传播得更快,执行的更彻底,这不是在积怨积患吗?所以先生一出门,身后必有数以百计顶盔贯甲的卫士,这样的处境和早晨的露水何异?国君一旦撒手,想置先生于死地的人,随便找个借口就可以让先生丧命。先生何不急流勇退,再做些善事,以保全余年。”<br> 这个道理,商鞅不是不知,但是既然驰入变法这条快车道就难以再调头,他只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命运来安排。因此商鞅没有听从赵良的劝告。<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78)<br>【商鞅之死】<br>推行变法要图强,开罪凶顽太子帮。<br>等到时来得继位,急无可耐裂商鞅。<br></b></div><b> 在刚刚颁行新法时,太子触犯了新法,商鞅就处罚了太子傅公子虔和太子师公孙贾,四年后公子虔本人再次犯法,又被惩处。一个被割去了鼻子,一个脸上被刺字,两人深感羞耻和愤怒,他们从此深居简出,谋划有朝一日报仇。<br> 秦孝公去世后,太子继位,是为秦惠文王。公子虔一班人就告发商鞅谋反,这可是罪中最重的罪了,商鞅百口莫辩,为保全性命就逃跑了。商鞅逃到边境关口,天黑了想住店休息一下,因不能出示证件,店主拒不接待,说:“商君颁布的新法有规定:客店不可接纳没有证件的人,如违犯,我们会被连累受刑的。”商鞅暗自叹息:自己制定的法令,如今竟让自己无处容身。<br> 商鞅辗转逃到魏国,魏国人怨恨他以欺骗手段绑架了公子卬而打败魏军,又把他赶回了秦国。商鞅无奈只好潜回他的封地商邑,组织他的部属和邑中士兵向北攻打郑国谋求趟出一条生路。<br> 秦惠文王派人追杀到郑国黾池,最终杀死了商鞅,并把他五马分尸示众,之后又诛灭了他的全家。<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79)<br>【苏秦】<br>虎贲百万逊一舌,善辩苏秦走六国。<br>说险说夷说利害,比强比弱比失得。<br>诸王颔首频称是,秦惠收眉又想辙。<br>原本屏西初见效,终因偷巧毁联合。<br></b></div><b> 苏秦早年投在鬼谷子门下,出山后四处游历多年谋求发展,结果一事无成,还受到家人的奚落。后来,他又刻苦攻读周书《阴符》,根据天下形势揣摩出纵横之术,并以此再一次游说列国。他先到秦国献言秦王发展国力,兼并列国,独得天下,称帝而治,秦王并没有任用他。这条路没走通,他就开始周游六国极力说服六国合力抗秦。在秦国咄咄逼人扩张的形势下,各国认识到了联合的必要性,先后都接受了苏秦的合纵主张,最终组成合纵联盟,苏秦也顺理成章地身佩六国相印,担任了这个合纵联盟的首席联络官。合纵联盟的建立一度使秦国十五年都不敢兵出函谷关。<br> 针对六国合纵联盟,秦国采取了连横策略,用利诱与恫吓手段一个个拉拢分化合纵成员国,撬动了本不牢固的合纵关系,挑起貌合神离的合纵联盟内部产生矛盾甚至互相攻伐,最后硬生生把合纵联盟拆散了。<br> 后来苏秦到了齐国,被刺客所杀。<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80)<br>【坎坷之路】<br>学成四处去周游,盼有东家肯款留。<br>献策多方虽碰壁,依然不信不出头。<br></b></div><b> 苏秦早年到齐国求学,与张仪一道拜鬼谷子为师。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未得发迹,穷困潦倒,狼狈而回。全家人都讥笑他不治生产而逞口舌之利,是不务正业。苏秦不为所动,于是闭门不出,遍观所藏之书,觉得不过瘾,又找到周书《阴符》,伏案钻研。一年后,根据天下形势揣摩出纵横之术,认为凭此就可以游说当世君王了。 <br> 苏秦首先来到洛邑,求见周显王,声言要为周显王献策。但是周显王周围的大臣都听说过苏秦,认为他说的都是一些空话,不愿和他搭腔,自然周显王也没理睬他。 <br> 苏秦西行至秦国。这时秦孝公已死,继位的秦惠文王刚刚处死商鞅,对能说会道的辩士有点厌烦。苏秦为秦惠文王设计了一套宏伟规划:快速发展国力,伺机兼并列国,独得天下,称帝而治。秦惠文王虽然认为苏秦描绘的前景很好,但是觉得时机还不成熟,也就没有任用他。 <br> 苏秦又东行来到赵国,为赵国的发展建言,因为赵国的国相奉阳君不喜欢他,也同样遭到冷遇。<br> 但是苏秦并不不气馁,继续他的游说活动。<br><br><br></b></div></h1> <h1><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81)<br>【燕赵起步】<br>西边不睬向东方,辨术学成赌两厢。<br>一手能托六国印,青云平步好风光。<br></b></div><b> 苏秦到了燕国,干等了一年多才见到燕文公。苏秦力谏燕文公联手赵国进而联手天下诸侯合力抗秦。燕国在七雄中相对最弱,苏秦的一番话点中了燕文公一直对自身安危的忧虑,燕文公允诺苏秦“如能维持燕国安定,愿举国相报”,并资助苏秦车马金帛,返回去游说赵国。<br> 苏秦又回到赵国时讨厌他的奉阳君已经死了,他就趁机劝谏赵肃侯说:秦国是个非常危险的邻居,一直没有停止向外扩张,已经从被中原鄙夷为“西戎”的荒蛮之国发展成了强悍的野心大国,是赵国的最大强敌。他分析了秦国可能采取的各种扩张策略,也论证了不管哪一国单挑秦国都不会取得最终胜利,即使亲附讨好秦国也不会有好结果,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唯有六国结成合纵同盟密切配合才能打败秦国,让秦国不敢东出函谷关。赵肃侯终于被说服了,并为苏秦提供了一百辆车,一千镒黄金,一百对白璧,一千匹锦绣,支持苏秦继续游说他国,以促成联合抗秦大计。<br> 苏秦由此公开打出了合纵抗秦的大旗,走上了他人生辉煌的顶峰。<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82)<br>【合纵六国】<br>要阻强秦也简单,六国合纵抱成团。<br>坚决抵住黄河口,勿使擅出函谷关。<br></b></div><b> 苏秦游说赵肃侯合纵抗秦,赵肃侯从切身利益考虑,积极支持苏秦的主张,于是赐予苏秦豪车一百辆,黄金一千镒,白璧一百双,绸缎一千匹,资助他继续游说其他诸侯加盟。苏秦接着先后又到了韩、魏、齐、楚,苏秦每到一国就能准确指出他们的特点和弊端;在扩张和反扩张斗争中的优势和劣势,并设想了针对秦国可能采取的各种军事行动,各国如何携手协作战而胜之。当时各国已看到了秦国的强大和野心,也感受到了本国的明患和隐忧,独箸易折的道理很浅显,六国一致同意合纵抗秦,都授予苏秦一枚本国相印,任命他为名誉国相,公举他作了合纵联盟的首席联络官。<br> 苏秦回到赵国,向赵肃侯复命。赵肃侯非常高兴,封他为武安君。随后苏秦正式向秦国宣告:东方六国合纵联盟已经形成,为此秦国十五年不敢擅出函谷关。<br> 可是好景不长,这次合纵,六国虽然形成了统一的认识,建立了联盟关系,但是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军事协调合作,一牵扯到本国利益就放弃了联盟利益,最后被秦国略施小计将其瓦解,也就不足为怪了。<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83)<br>【荣归故里】<br>曾是乡间落魄人,尖言刺耳痛于心。<br>而今衣锦身如故,四面笙歌响入云。<br></b></div><b> 苏秦只身游说六国,成功建立了合纵联盟之后,由楚北上返赵,途经洛阳,气派非凡。苏秦锦衣华服,随行车马浩浩荡荡,车上都满满当当地装着受赠的各种贵重物品,沿途接送的诸侯特使络绎不绝,堪比帝王出行。<br> 苏秦途径周王室的地界,连周显王都急忙布置为他清街扫路,并专门派人到他的歇脚处送礼犒劳。<br> 苏秦回到家乡,当初看不起他甚至曾奚落他的兄弟妻嫂都俯伏在地不敢仰视,只能互相侧视,根据对方的眼神来揣测苏秦的脸色。苏秦笑着对他嫂嫂说:“先前你是那样看不起我,如今又为何如此恭敬呢?”他嫂嫂再一次压下身子,脸都几乎贴到了地面,向他谢罪,说:“因为小叔现在官位高、钱财多呀。”<br> 苏秦听了感慨万千:“同样的一个人,贫贱则被人鄙视,富贵则被人敬畏,连家人亲戚都是如此。假如当初我有两顷良田辛勤耕作,现在还能佩带六国相印吗?”于是他就地散金,赏赐给他的家人、亲戚和邻里朋友,见者有份,尤其厚赏了当初曾帮助过他的人。<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84)<br>【合纵瓦解】<br>各怀目的暂相联,暗里频拨小算盘。<br>只想沾光不尽力,终究散伙作云烟。<br></b></div><b> 针对六国合纵联盟,秦国也想出了对策,那就是连横。秦国摸透了东方六国各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合纵的根基很不牢固,就以利益诱惑及铁拳威胁为手段一个一个地拉拢分化合纵成员国,使他们互不信任产生矛盾甚至互相攻伐,最后脱离合纵联盟而分别亲附秦国。<br> 首先秦国胁迫齐国、魏国配合自己一道去打赵国,为此赵王很生气,就责问苏秦。苏秦也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就向赵王申请出使燕国。燕国曾与齐国有过结,苏秦想利用燕国惩办一下齐国,避免合纵联盟进一步分化。<br> 这时却赶上燕文侯去世,燕易王即位,齐宣王又趁这个机会发兵来攻打燕国,夺去了燕国的十座城邑,燕易王见苏秦到来,气愤地说:“当初你四出游说连番碰壁,来到燕国,是先王率先支持你的主张,资助你继续游说诸侯,最终使六国签订了合纵盟约。而现在齐国却来攻打燕国,让燕国失地受辱,让天下讥笑,都是拜先生所赐啊。”<br> 苏秦无话可说,只好再出使齐国,想办法挽回燕国的损失。至此,他发起的这次貌合神离的合纵联盟也就解体了。<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85)<br>【智劝齐王】<br>一张巧嘴震齐廷:不可贪心去掠城。<br>大度施恩绝后患,还能赚个好名声。<br></b></div><b> 苏秦拜见了齐宣王,先是对齐国的战事表示祝贺,紧接着又表示齐国接下来会有祸事了。齐王不解,问:“战事如此顺利,何患之有?”苏秦说:“燕国弱小,大王夺取了他十座城邑,燕国也无可奈何。可是难道大王忘了吗?燕王是秦王的小女婿,秦国一直对中原虎视眈眈,如果燕国就此倒向秦国,这不等于送给秦国一个伐齐的口实吗?当今天下哪个诸侯愿意得罪这个秦国呢?因为十座小城而得罪秦国代价是不是有点大了?”<br> 齐王听到这里脸色沉了下来,说:“事已如此,该怎么办呢?”苏秦说:“善于处理事情的人,总能够化险为夷,在不知不觉中把不利因素转化成为有利因素。微臣的意见:莫不如把十城归还给燕国。燕国失而复得十城,一定会感谢齐国的大度;秦国知道齐国是看在秦国的份上才归还的十城,也一定会觉得很有面子,没有理由再找齐国的茬;此举还会在天下诸侯面前立德扬威。不知大王意下如何?”齐王听了转忧为喜,连声说;“好!就这么办。”<br> 随后齐王归还了夺来燕国的十城,撤兵回国了。<br><br></b><br></h1> <h1><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86)<br>【智解谗陷】<br>往来奔走恁积极,不免燕王也起疑。<br>侃侃出言皆有据,苏秦借典破难题。<br></b></div><b> 苏秦说服了齐宣王把抢去的十座城邑又还给了燕国,但是燕易王却并没有再像以前那样信任他,开始冷落他。<br> 苏秦知道有人嫉妒他腰佩六国相印,诋毁他品行不端,恐有他图。于是苏秦求见燕王,说:“曾参的孝顺天下闻名,他不会离开父母在外边过一夜,像这样的大孝之人会千里迢迢来侍奉困境中的燕国吗?伯夷的清正天下闻名,他宁肯饿死也不会服侍二主,像这样的专一之人会费尽苦心去为燕国讨回失去的城邑吗?尾生的守信天下闻名,他没见到相约的人,即使被淹死也不会离开约会的地点,像这样的诚信之人会冒险去劝退齐国庞大的军队吗?微臣不敢与这三位贤人相比,但微臣所做所为难道是罪过吗。”<br> 苏秦也知道燕王怀疑他对燕不忠,与齐王私下或有交易,就继续说:“有个妻子因外遇想用毒酒药死丈夫,把调好的毒酒让侍妾端给丈夫喝,侍妾知道酒中的秘密,在端进来的时候就故意跌倒弄洒了这碗酒,这个侍妾甘愿受惩罚,却用心既保护了丈夫,又给了妻子一个改过的机会。” <br> 燕王明白故事的寓意,又开始厚待苏秦。<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87)<br>【苏秦之死】<br>私敌下手不留情,策划谋杀匿影踪。<br>大智苏秦施小计,遗言数语逮真凶。<br></b></div><b> 苏秦重新取得了燕易王的信任和重用之后,竟与易王的母亲产生了私情,易王知道了也没有声张。苏秦感戴当初燕文公的知遇之恩,也觉得愧对易王,对易王说:“我在燕国也没多大用处了,不如我再去齐国,做些对燕国有利的事。”于是,苏秦假装在燕国犯了事而逃到齐国,侍奉齐湣王。<br> 苏秦来到齐国,一直找理由鼓动齐湣王大把大把地花费钱财耗损齐国的国力,齐湣王对此却浑然不觉。<br> 苏秦才思敏捷能言善辩,使齐国大臣都显得黯然失色,尤其是他竟然又深得齐湣王的宠信,更让殿下群臣嫉妒万分,于是他们就暗中收买刺客刺杀了苏秦。苏秦伤得很重,临死前对前来看望他的齐湣王说:“看来我是不行了,等我死后就把我拉到刑场车裂,然后公开宣称说我是替燕国谋乱齐国的间谍,死有余辜。这样刺杀我的凶手就不会刻意隐藏了,大王也就很容易捉住他为我报仇。”齐湣王依计行事,凶手果然放松了警惕被捉住杀掉了。<br> 苏秦死后不久,齐国因过度用财而捉襟见肘,这时齐湣王才恍然大悟,明白了苏秦的真正用意。<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88)<br>【关于合纵与连横】<br></b></div><b> 战国中后期七雄之间的战争越来越残酷,动辄攻陷一城血流满街,两军交战伏尸遍野。惨烈的战事让七雄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亦敌亦友,时战时和,都在处心积虑地图谋兼并他国或不被他国兼并。在实力对抗之外,又衍生了由纵横家策划实行的“合纵”与“连横”两大谋略,这两种谋略针锋相对,都会对战争的走向和结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br> 所谓合纵,是由苏秦等人分别倡议组织的,即由弱国结成联盟共同对抗一个强国。由于弱国南北分布,故曰合纵。<br> 所谓连横,是由张仪等人提出并实施的,即迫使弱国分别亲附于秦国,阻止破坏六国形成合纵联盟。秦国与六国大体东西相对,故曰连横。<br> 当时秦国在七雄中实力最为强大,齐国次之。由于秦国的兼并野心过于裸露明显,多次合纵行动主要都是针对秦国,但是诸侯联手对付齐国也属合纵行为。<br> 诸侯的合纵联盟是松散的,相互之间的矛盾也并没有化解,依然各打各的算盘,即使签订了合纵盟约,说变卦就变卦,最终被秦国分化瓦解了。当然秦国的连横也是权宜之计,一旦对方失去了制约合纵的作用,秦国也是翻脸不认人。<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89)<br>【张仪】<br>浑身解数扣连环,满口红舌任意翻。<br>诱魏逼韩频戏楚,捧齐嚇赵又迷燕。<br>莫讥一相多欺诈,只叹六王无远瞻。<br>久战民心思大统,违人违事不违天。<br></b></div><b> 张仪和苏秦早年一起在鬼谷子门下求学,学成先后出山谋求发展。几经周折,当苏秦受到赵王赏识并委以重任出行诸国游说合纵联盟事宜之时,张仪还是一事无成。后来在苏秦暗中帮助之下,张仪投奔到秦国,终于被秦王认识到他的价值,先被收为客卿,后被擢升为国相,受封为武信君。<br> 到了秦国,张仪走上了与合纵针锋相对的连横之路。在兼并与反兼并的拉锯战中,苏秦从北到南一国一国地游说合纵抗秦,张仪就从西向东一国一国地游说连横分化诸侯。最后张仪背靠实力强大的秦国,瓦解了各怀心腹事的六国联盟。但是张仪和苏秦这两个师兄弟始终没有发生过直接冲突。<br> 由于张仪在分化瓦解诸侯的过程中树敌太多,就连秦国国内也有很多怨敌。秦惠文王死后,秦武王继位,告他御状的人很多。张仪失去宠信,自知再难在秦国立足,就主动要求到魏国去,并为自己能够安全地呆在魏国,使用了他生平的最后一计。一年后张仪在魏国去世。<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90)<br>【张仪受辱】<br>身贱遭疑枉受刑,牙关紧咬未吭声。<br>西出得势为秦相,舔墨修书震郢城。<br></b></div><b> 张仪是魏国人,曾在鬼谷子先生那里拜师学艺,出山后就去游说诸侯,立志干出一番事业。到了楚国,一次楚相大宴宾客,他也应邀赴宴。席间,楚相一块玉璧不见了,他的门客们都怀疑这个外来的张仪,都说:“张仪家贫,品行不端,一定是他偷的。”于是,大家七手八脚把张仪按倒在地,拷打逼问,张仪始终坚口否认,门客们把张仪浑身上下里外都搜遍了也没搜出那块玉璧,只好把他放了。<br> 张仪回到家后,他的妻子见他被打的鼻青脸肿,又悲又恨地说:“唉!你不出去四处游说,怎么会受到这般屈辱呢?”张仪并不沮丧,笑着对他的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的妻子也笑了:“舌头咋能不在?。”张仪说:“有舌头在,这就足够了。”<br> 后来张仪投奔到秦国,他雄辩的口才大视角的谋略深得秦惠文王的赏识,被委任为国相。张仪得势后即给楚国国相修书一封,信中说:“当初酒宴上你说丢了一块玉璧,满堂宾客你却只怀疑是我偷的,鞭打我,令我受辱。现在你可要好好地守住你的国家,小心我偷走你的都城。”<br></b><br></h1> <h1> <b><font color="#ED2308">这部分介绍了一些战国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很多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font></b></h1> <h1><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91)<br>【同门兄弟】<br>下山事主各西东,武略文韬已在胸。<br>困窘时分暗相助,同门兄弟有真情。<br></b></div><b> 苏秦已经说服了赵肃侯合纵抗秦,准备继续南下游说其他诸侯合力抗秦。但是苏秦也担心如果秦国这时攻打赵国,赵国顶不住,就会动摇他在赵国立足的根基。恰逢张仪在楚国受辱,仕途维艰。他就派人暗示张仪到赵国来找他,等张仪来了之后他却一连几天闭门不见。后来接见张仪时也是让他坐在堂下,吃奴仆侍妾一样的饭菜,且言语傲慢。张仪前来找苏秦,以为都是同门兄弟,苏秦会帮他一把,不料反而被羞辱,更是恼怒,便只身去投奔秦国。<br> 张仪一路西行,路上有个同行伙伴一直热心地关照、资助他。张仪到了秦国,被秦王聘为客卿,张仪一心要报答这位朋友,这位朋友却向他辞别说:是苏秦让他这么做的,苏秦知道张仪才高于己,前途无量,不愿张仪委屈在自己手下,所以用怠慢来激发张仪去寻找更好的机会。张仪这才明白自己错怪了苏秦,说:“唉呀,这些计策我都研究过,苏先生用在了我身上,我却一点也没有察觉,苏先生真是高明啊!请替我感谢苏先生。”张仪也清楚苏秦的使命和担心,说:“只要苏先生身在赵国,我张仪绝不会去攻打赵国。”<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92)<br>【初辨朝堂】<br>初辨在朝堂,居高看远方。<br>秦王心暗喜,国相可担纲。<br></b></div><b> 秦惠王正要出兵伐蜀之时,韩国前来侵犯。是先打蜀还是先打韩,秦惠王犹豫不决,就找大臣们商议。在朝堂上将军司马错和张仪两人意见正好相左,争论不休。<br> 张仪认为:蜀国地处西南,像戎狄一样偏僻落后,道路艰辛难走,大军远征得不偿失。不如目光紧盯东方,先打韩国,拉拢威慑诸侯,然后陈兵周廷城郊,逼迫周天子交出传国九鼎宝器,大秦即可挟天子以令诸侯。<br> 司马错反对张仪的战略,认为:目前秦国的土地还不够大,国力军力还不够强,先攻打韩国如果又引起诸侯联合对抗秦国,秦国就很难应付。不如先完成一个小目标,去攻打蜀国,不必大动干戈就能尽收其地。疆土大了秦国会更加富足,兵源会更加充足,西南安定了也就没有了东进的后顾之忧,而且日后顺江而下攻打楚国就更容易了。<br> 最后秦惠王采取了司马错的意见。事实证明司马错的意见是正确的,拿下了蜀国,奠定了秦国在七雄中的优势。<br> 这是张仪初次参加朝辨,虽然他的意见并没有被采纳,但是他的大视野、大战略、大气魄同样受到秦惠王的赏识。<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93)<br>【撬动魏国】<br>寻机破合纵,分化搞连横。<br>先撬东邻魏,接着套楚荆。<br></b></div><b> 秦惠王非常赞赏张仪威胁拉拢六国的连横谋略,这事还非张仪亲自出马不可,他首先选择了东邻魏国。<br> 秦国曾夺取了魏国的濮阳,张仪说服秦惠王把濮阳又还给了魏国,魏国自然很高兴。为了进一步拉拢魏国,秦国罢免了张仪,张仪便投奔到魏国,魏惠王闻知张仪才智过人,任命他作了国相。张仪先劝魏惠王背弃合纵而连横,魏惠王没同意,秦国就派兵攻魏施压。魏惠王去世后张仪又劝魏哀王背弃合纵而连横,魏哀王还是没同意,这次秦国攻魏消灭八万魏军,魏哀王害怕了,诸侯也都感到震惊。<br> 张仪借机再劝魏哀王,魏哀王只好利用张仪的关系向秦国求和,表示愿意脱离合纵联盟而亲附于秦国。张仪完成了使命又回到秦国继续作相国。<br> 三年后,魏国又反悔,脱离秦魏连横重新加入合纵联盟。秦国仍然咬住魏国不放,发力攻打魏国,夺取了曲沃重地。魏国再次屈服于秦国,诸侯也都开始算计如何保全自己。<br> 就这样,对于六国联盟,秦国首先把魏国分化出来,然后张仪又南下奔赴楚国。<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94)<br>【张仪戏楚王】<br>张仪信口耍花舌,愚弄楚王随便说。<br>六百居然成六里,使臣竟是赖皮哥。<br></b></div><b> 张仪出使到楚国,楚怀王热情地接待了张仪,张仪对楚怀王说:“齐国一直对秦国不友好,秦国也讨厌齐国。楚国如能和齐国断交,秦王愿献出商於六百里土地,与楚国永结兄弟之好。”楚怀王一听欣然应允。随即通知齐国废除了盟约,然后派了一名楚将跟着张仪到秦国去接收土地。<br> 张仪回到秦国,称病一连三个月没上朝,无法交割土地。楚怀王却糊涂地认为张仪嫌楚国和齐国断交的不彻底,就又派使者到齐国去辱骂齐宣王。齐宣王受辱盛怒,为了报复楚国转而和秦国结交示好。这时张仪才上朝拿着地图对楚将说:“可把这六里土地划给楚国。”楚将忙纠正说:“我奉楚王之命,来接收的是商於六百里土地。”张仪说:“我明明说的是六里嘛,哪里来的六百里?”楚将回报楚王,受到如此戏弄,楚王怒火中烧,不顾实力差距,也不顾大臣谏阻,急促派兵伐秦。齐国余怒未消,也出兵帮助秦国作战,结果可想而知,楚国一败涂地。气头上的楚王失去了理智,又调集更多的兵力出击秦国,又遭惨败。楚国接连两战皆败,兵力难以为继,只好再割两城忍辱求和。楚王贪利,被张仪弄得鸡飞蛋打。<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95)<br>【金蝉脱壳】<br>明知此去鬼开门,险处求生有信心。<br>软肋之间戳一指,玩须虎口又脱身。<br></b></div><b> 秦国早已看中楚国的黔中之地,乘两胜威风张口提出,要用秦国武关外的一块土地与其交换。楚怀王被张仪戏耍,落到这个地步,恨张仪恨得牙根直痒,就说:“只要能得到张仪,宁肯白送黔中之地。”秦王见有这等好事动心要遣送张仪,又不好意思开口。张仪看出了他的心思就主动请求入楚。秦王说:“先生入楚不就是去送死吗?”张仪说:“即使楚王把我杀了,能为秦国取得黔中之地,也值了。”张仪一到楚国,即被囚禁起来,楚王捉摸要让张仪怎么个死法。<br> 张仪也早已想好了对策,他事先用重金收买了楚王的宠臣靳尚,让靳尚对楚王的宠妾郑袖说:“秦王特别看重张仪,为了能把他救出去,秦王打算用上庸六个县的土地和绝世美女作为交换条件,并且还会陪嫁一大批漂亮的宫中歌舞乐人。楚王一向贪恋美人儿,到那时他还会再独宠你一人吗?”郑袖哪会容忍这样的局面出现,就在楚王面前梨花带雨地借题发挥,说错杀张仪楚国将会大难临头。这时张仪又威胁一番然后对楚王说,若是楚国亲附秦国,秦国就不会再讨黔中之地。楚王也是个没有主意的人,就又把张仪放了。</b><br></h1> <h1><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96)<br>【连横破合纵】<br>黄尘蔽路未稍停,又奔四国舌有鋒。<br>抚慰吹嘘施假象,威胁恫吓露真功。<br>说荤道素操盘手,策反逼亲驻界兵。<br>利齿轻开戳软肋,张仪巧嘴贩连横。<br></b></div><b> 张仪这一招把作为合纵盟约长的楚国坑惨了,之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先后到了韩、齐、赵、燕四国。张仪熟稔纵横之术,清晰天下形势,了解各国恩仇的历史渊源,也摸透了诸侯王的贪婪和欺弱畏强的本性,特别是张仪还有一颗奇计百出的心和一张能言善辩的嘴,摆平魏楚后,使他在接下来的四国之行就更加游刃有余了。<br> 当然张仪手里还拿着秦军特别强悍善战的这张王牌,每到一个国家,他都会细致入微地替国君分析连横与合纵对当事国的利弊,都能准确地戳到当事国的的痛点,让人感到他说的都有无可辩驳的道理和话音之中咄咄逼人的压力。他的利益诱惑和武力威胁终于获得了成功,韩、齐、赵、燕这四国也不再顾及盟约的约束,虽不情愿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只能转而向秦国示好。<br> 苏秦联络构建的这次合纵,还没来得及组织什么联合军事行动就这样不了了之了。<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97)<br>【最后一计】<br>耀眼光芒遭嫉恨,朝堂无地再容身。<br>为能自保留一策。不愧纵横天下人。<br></b></div><b> 张仪的存在使秦廷大臣黯然失色。秦惠王去世,秦武王继位。武王尚武,不喜欢口舌之臣,于是大臣们就经常在武王面前毁谤张仪,诸侯也前来责备张仪行为越矩。<br> 张仪失去了靠山,知道身边危机四伏,就对武王说:“连横已获成功,我为秦国而得罪了天下,现在齐国最恨我,我在秦,齐不敢动秦,我若去魏,齐必然会去伐魏。趁齐魏在东面交兵,大王可迅速出兵沿魏国南面边境直抵洛邑,逼迫周天子献出镇国宝器。大王不可失去这一天赐良机。”<br> 张仪到了魏国,齐国果然出兵伐魏,魏国临危无策。张仪早已料到会有这一步,拜见魏王说:“大王勿忧,我会让齐国罢兵。”于是魏王按照张仪的计策,派张仪的门客到楚国,说服楚国派使臣到齐国,对齐王说:“大王攻打魏国,正中了张仪的计策。”齐王说:“何以见得。”使臣说:“齐魏交战,魏国无力后顾,秦军必会从魏国背后直逼周都洛邑,夺取周天子的镇国宝器,这不是白白让秦国又捡了一个大便宜吗?”齐王一听果然撤军回国了。<br> 张仪由此再次被魏国任命为国相,一年后死在魏国。<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98)<br>【关于士人的兴起】<br></b></div><b> 春秋后期大范围长时间的混战,胜败存亡不但使诸侯国的版图不断发生大幅度变化,也逐渐催生了一个新兴的阶层——士人阶层。到了战国时期,这一阶层的重要人物甚至能够主导一场战争一个国家的走向。<br> 从孔子的私学到齐国的稷下学宫,尤其是百家争鸣的大环境,给一些社会底层人士提供了接受教育研习各种本领的机会。他们学成之后,或者以士为知己者死的气概游走天下推销自己;或者投到名人门下寻求发展机会;或者赋闲隐居静候知遇之人来邀。<br> 其中涌现出一大批有眼光有魄力有担当有手段的佼佼者,他们能够解决君主急于解决的大问题,而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和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构不成对君位的威胁,因此他们深受君主的青睐,只要被确认是个人才,就会即刻授予相应的大权,给与施展才干的广泛空间。如:孙膑、吴起、乐毅、蔺相如、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等莫不如此。<br> 士人也是一个广大的群体,他们或文武兼备,或专营一技,各有所长,在不同领域都发挥了很大作用,成为战国时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冯欢、虞卿、毛遂、侯嬴等等所体现的睿谋和胆谋,以及鸡鸣狗盗的偏门左技。<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399)<br>【苏代谋齐留齐】<br>原本欲东袭,精心做布局。<br>姻亲却添乱,避风暂留齐。<br></b></div><b> 苏代是苏秦的弟弟,苏秦死后,苏代去求见燕王,打算承袭苏秦的旧业,建议燕王结好楚、秦、韩、魏,合纵伐齐。燕齐两国久积宿怨,燕王自知能力不足,始终不敢轻举妄动。苏代进一步给燕王出主意,一边主动讨好齐王,一边贿赂齐王身边的大臣,目的是让齐国放松对燕国的警惕,放手去攻打宋国。当齐国国力受到严重消耗时,再出兵伐齐必胜。<br> 燕王的欲火终于被重新点燃,按照苏代的计策,他先安排自己的一个儿子去齐国作人质,表示结好齐国的诚意。<br> 燕国国相子之和苏代是姻亲,子之暗存篡权之心,他担心苏代在燕王身边出谋划策会妨碍自己的大事,就借机把苏代也派到齐国去陪伴燕王的儿子。<br> 苏代、燕王都未察觉子之的阴谋,在苏代回国述职时,还向燕王提到要充分相信子之,燕王实在就把国家大权一并都交给了子之,结果子之随后就挑起了一场持续数月之久的大动乱,齐国乘机进犯燕国,交战中燕王和子之都被杀死。<br> 苏代没想到他的合纵计策还没展开就弄成这个样子,眼见在燕国混不下去了,就权且留在了齐国。<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00)<br>【二番陈辞伐齐】<br>频摇筹码望西东,诱使秦国也入盟。<br>原本两强能对峙,由来苏代破平衡。<br></b></div><b> 苏代策划燕国合纵伐齐,由于燕国内乱,反倒被齐国乘机侵伐,致使燕王阵亡。但是他并没有就此罢手。<br> 苏代到了宋国,恰逢齐国攻打宋国,宋国形势十分危急,苏代就给燕昭王写了一封信,大意是:如果齐国灭掉了宋国,国力必然骤增,对燕国不利。燕国目前又无力与齐国抗衡,莫不如就公开联络各诸侯结盟,公开支持齐国。然后再暗中派人到秦国去告诉秦王,若是秦国愿意和诸侯联盟一起讨伐齐国,那么这些诸侯就会反过来站在秦国一边,合力打败齐国。否则,这些诸侯就会和齐国结盟了。苏代最后断言:这样一来秦国必定会参与伐齐,只要有秦国参与,齐国必败。<br> 燕昭王非常欣赏苏代所谋划的策略,说:“先君有恩于苏代,后来因为子之生乱他离开了燕国,但是他还在想着为燕国报仇的大事。”于是燕昭王召回苏代,优待有加。<br> 燕昭王和苏代继续策划联合伐齐之事,后来在乐毅的统领下五国联军大举进攻齐国,齐军惨败,齐湣王狼狈出逃。<br> 这次苏代策划的合纵伐齐,大大地削弱了齐国的实力,使秦国这个最强劲的对手从此失去了与秦国抗衡的能力,无疑在客观上帮了秦国一个大忙。</b><br></h1> <h1><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01)<br>【未竟的合纵】<br>重走胞兄路,又邀合伙人。<br>诸侯生畏惧,难再组联军。<br></b></div><b> 苏代首倡燕国联络五国联军把齐国打得惨败,给燕国报了仇,也给他哥哥苏秦报了仇。但是齐国是秦国的头号对手,遭此重创,秦国自然更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br> 过了一段时间,秦王约燕王会面,燕王准备应邀前往。苏代劝阻说:秦国崇尚武力动辄用拳头说话是天下皆知的,秦国以武力威胁楚国,楚国就屈服了;秦国以武力威胁韩国,韩国就屈服了;秦国以武力威胁魏国,魏国也屈服了。接着苏代又一一举例,说明秦国贪而无义言而无信,随便找个借口就对诸侯大打出手,诸侯屡屡吃大亏。<br> 听了苏代这番话,燕王就取消了与秦王会见的行程,也更加信任苏代倚重苏代。<br> 苏代倡议合纵伐齐的成功使他在燕国站稳了脚,而后他又效仿他哥哥四处奔走联络合纵抗秦。但是七雄的实力对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秦国独大令诸侯畏惧,而昔日较强的齐国和楚国的实力经战损大大衰弱了,因此诸侯虽然都赞同这一主张,但是有的加盟了,有的却没有加盟。不管怎么样,苏代还是受到诸侯的尊重,最后得以善终。<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02)<br>【陈轸】<br>江河有水自生鱼,鲤鲋鲑鲟鳝鳄鯢。<br>战乱之年多辩士,推波鼓浪搅时局。<br></b></div><b> 陈轸也是一位思维敏捷口才极佳的谋士,与张仪同在秦国奉事,同在秦惠王面前争宠,最后秦惠王选择张仪为国相,陈轸就投奔到了楚国。<br> 楚怀王不太重视陈轸,又派他出使秦国。秦惠王见陈轸作了楚国的使臣,就问:“你离开了秦国,还想过我吗?”陈轸借用越人庄舃的故事说:“一个人生病的时候不由自主地会呻吟,这时他呻吟的腔调若是家乡的口音,就说明他是眷恋家乡的。我虽然被秦国弃用,不得已投奔了楚国,难道大王没有听出我说话仍然带着秦国的口音吗?”听陈轸这么说,秦惠王很高兴。<br> 适逢秦国东邻韩、魏两国打了起来,一年也未见胜负,到底帮助哪一方对秦国最为有利?秦惠王就此顺便向陈轸问计。陈轸又引用卞庄子剌虎的故事,回答说:“两虎相斗往往会是一死一伤,只要坐山观虎斗,待到小虎死大虎伤,届时只需再刺死一只伤虎,即可得两虎之利。”<br> 秦惠王尊从陈轸的策略,没有干预韩魏的战事,而是静观其变,最终坐收渔人之利。<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03)<br>【陈轸献策】<br>腹里诡肠多,条条了不得。<br>出言献一计,即可救侯国。<br></b></div><b> 陈轸善于出谋划策,诸侯也都愿意向他请教。陈轸一次出使齐国时,恰逢楚将昭阳破魏之后又来伐齐,齐王对战局很忧虑,问计于陈轸。陈轸说:“大王勿虑,我去让楚国罢兵。”于是陈轸拜见昭阳说:“将军在楚国已是居功至伟,官职爵位都已到顶,此战即便得胜,你也没有升迁的余地了;若是一旦战败,名誉尽毁,甚至性命难保。这一仗就跟画蛇添足一样多此一举。何不找个借口撤兵,齐国会感激你,楚国也会继续倚重你。这可是居高不衰之道啊。”昭阳权衡再三,选择了撤兵。<br> 秦伐韩,韩不敌,为了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韩国派使臣赴秦求和,表示愿意与秦国结盟,配合秦国去南征楚国。楚王闻讯忙向陈轸求计,陈轸献策:通告全国调兵遣将声言要去援救韩国,同时派使臣到韩国去表明楚国救韩的决心。这样我们即做好了充分的战争准备,又离间了秦韩的关系。楚王连声说好,依计行事。韩王果然信以为真,中断了与秦国的合作。韩国出尔反尔,秦国愤怒,加力攻韩,而楚国始终坐视不救,韩国只好让太子到秦国去作人质,再次求和。<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04)<br>【秦武王】<br>武王好勇斗赢输,巨鼎难擎泄汗珠。<br>过力失衡折胫死,竟杀孟说灭全族。<br></b></div><b> 秦惠文王去世后,太子继位,是为秦武王。<br> 秦武王天生力大形象威猛,他争强好胜,崇尚武力。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看不上能说会道的张仪,继位后他所倚重的朝臣在他面前自然不会说张仪的好话,张仪为了自保,就投奔到了魏国。<br> 秦武王在位仅四年,在这四年中他也频繁对外征伐,取得不错的战绩。他曾派甘茂攻下韩国的宜阳,迫使韩王向秦国求和;也曾派樗里子率领百辆战车进入周天子的王城显示实力,都欺负到家门口了,周天子还得恭敬迎接。<br> 秦武王没事的时候常常喜欢与人角力作乐,因此身边总会有一些力气大的人陪伴,其中就有当时秦国最著名的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等人,被他看上眼的都擢升作了高官。<br> 有一次秦武王又和孟说比力气,打赌举一尊硕大的铜鼎,秦武王虽然力大,无奈巨鼎过重,他竭尽全力拔鼎上举,由于臂力难支失去平衡折断了腿骨,不久不治身亡。<br> 秦武王去世后,秦昭襄王继位,他把秦武王的死归罪于孟说,竟灭了孟说全族。<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05)<br>【樗里子】<br>三朝显贵不骄矜,辅政深知笏板沉。<br>慧眼能察身后事,王宫侧畔睡安心。<br></b></div><b> 樗里子是秦惠文王的同父异母弟弟,文武双全,先后侍奉过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他足智多谋且能征善战,三代秦王都很重视他。当时秦国有句谚语说:“力大任鄙,谋多樗里子。”可见秦国人对他的推崇。<br> 在秦惠文王时,樗里子多次统兵外伐,先后攻打魏国、赵国、楚国,攻城掠地掳将都取得了显赫战绩,被秦惠文王封为严君。<br> 在秦武王时,樗里子率领百辆战车开进周天子的王城,周天子列兵欢迎,态度甚为恭谨,楚王对此既羡慕又嫉妒,以至于恼恨周天子没有给他这样的待遇。<br> 在秦昭襄王时,樗里子被任为国相,更受重视,他带领部队出征也更让诸侯畏惧。<br> 樗里子临终前要求把他葬在渭水之南章台之东,他说:“一百年之后,这里会有天子的宫殿矗立在我的身旁。”到了汉朝,所建的长乐宫就在他墓地的东边,未央宫就在他墓地的西边,贮存军械的武库则正对着他的墓地。樗里子的预知着实让后人折服。</b><br></h1> <h1><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06)<br>【甘茂讨约】<br>领兵在外惮君疑,话比曾参点破题。<br>承诺得来无后顾,一心扣阵战顽敌。<br></b></div><b> 甘茂是平民出身的秦国名将,一次秦武王派他去攻打韩国的三川,他对武王说:“曾参是出名的孝子。一天他母亲在家里织布,不一会儿功夫接连进来三个邻居都说‘曾参在外杀人了’,他母亲虽然非常了解她的儿子,一开始根本就不信,可是当第三个人进来说‘曾参杀人了’,他母亲就信以为真了,害怕官府来捕人,扔下梭子就逃跑了。”甘茂话锋一转继续说: “三川宜阳是韩国重点防守的要地,长途奔袭难能速取。为侍奉大王,我在朝中结怨不少,如果在战事胶着的时候,有人说我的坏话,大王还会相信我吗?” 武王说:“寡人不会听他们的胡说,你放心吧,寡人与你盟誓。”<br> 随后甘茂率兵猛攻宜阳,打了五个月也没有拿下来。果然朝中有人说甘茂无能,听的多了,武王也没了信心,便要召甘茂回国。甘茂回复说:“大王还记得当时说过的话吗?”武王自然不会忘记,于是又继续调兵,支持甘茂在前方作战。不久秦军杀敌六万,攻克宜阳。<br> 后来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继位。有人经常在昭襄王面前诋毁甘茂,甘茂恐遭不测,逃亡国外,最后死在魏国。<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07)<br>【甘罗】<br>莫把孩童俯看轻,名门一个小人精。<br>权臣吕相挠头事,张口甘罗就摆平。<br></b></div><b> 甘罗是甘茂的孙子,才十二岁就事奉国相吕不韦。<br> 秦国派张唐去燕国任国相,张唐求见吕不韦说:“因为我以前攻打过赵国,赵王非常恨我,这次去燕国必然得途经赵国,这对我来说太危险了。”吕不韦一时不知怎么处理。甘罗说:“我能说服他。”甘罗拜见张唐问:“你和白起相比,谁的功劳大?”张唐回答:“白起战必胜,攻必克,谁能跟他比呀?”甘罗又问:“范雎和吕不韦相比,谁的权势大?”张唐回答:“当然是国相吕不韦。”甘罗接着说:“当初白起想为难一下范雎,范雎不高兴,结果白起就死在杜邮。如今你让吕不韦不高兴…”不等甘罗说完,张唐即刻接着说:“谢谢小老弟的点拨,我收拾收拾,马上赴燕。”<br> 在张唐出发前,甘罗对吕不韦说:“请允许我先去赵国为张唐借路。”甘罗到了赵国对赵王说:“要是秦燕联手伐赵,大王挡是挡不住的,莫不如先送给秦国五座城邑,使秦国解除与燕国的盟约,然后你再放手去打燕国,肯定会大有收获。”赵王领教过秦军的厉害,听从了甘罗的建议,结果攻打燕国得到了三十座城邑,并把其中的十一座送给秦国做为答谢。<br>为此,秦王封甘罗为上卿。<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08)<br>【胡衍】<br>两面察颜探口风,一张巧嘴退敌兵。<br>拈来顺手盆钵满,暗喜归乡作富翁。<br></b></div><b> 秦王派樗里子率兵攻打卫国蒲城。守将惶恐,便请来胡衍商量对策,胡衍满口应承出面去讲和。见到樗里子,胡衍说:“秦国攻打蒲城的目的是什么呢?卫国的确很小,军力很弱,但它毕竟是一个诸侯国,有它的体面。如果把卫国逼急了,他一定会投靠西邻魏国寻求庇护,而绝不会屈服于遥远的秦国。这样魏国的实力就会增强,这会是秦王所要的结果吗?如果出现这种局面秦王不会怪罪你吗?”樗里子说:“先生的意思是…”胡衍说:“你若放弃攻打蒲城,卫侯必定会感谢秦王。你把道理向秦王说透,秦王也必定会同意。”樗里子说:“先生的建议可以考虑。”<br> 胡衍回到蒲城,对守将说:“樗里子的攻城布署已经就绪,他声称拿下蒲城易如反掌。”守将焦急地说:“难道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了吗”胡衍不紧不慢地说:“不过我也知道他心有所想,我可以说服他退兵。”守将一听连忙对胡衍拜了又拜,请求胡衍务必出手相救,并献上黄金三百斤。<br> 不久樗里子果然撤兵离去,胡衍也因得到了重金而成为卫国的富翁。<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09)<br>【穰侯魏冉】<br>踞势挟功老舅亲,三番起落有原因。<br>伐齐意欲谋私地,撞到南墙也犯晕。<br></b></div><b> 秦武王没有儿子,去世后,权臣魏冉帮助武王的弟弟自己的外甥清除了争位对手顺利继位,是为秦昭襄王。由于昭襄王尚年幼,其母宣太后主持朝政,其舅魏冉执掌军政大权。不久,昭襄王把穰地封与魏冉,故魏冉被称为穰侯。后来昭襄王又把与齐国接壤的飞地陶邑也封给了魏冉。<br> 魏冉三次出任国相,他保举白起为将领兵出战,也曾亲自领军或与白起一道多次攻打赵、魏、韩、楚,战绩卓著,威震诸侯,迫使诸侯放弃合纵而与秦国连横。<br> 陶邑这块飞地远离秦国本土,与齐国刚、寿两地接壤,魏冉一直在谋划夺取这两个地方,他认为事成之后昭襄王必会把刚、寿两地也加封给他。范雎看出了魏冉要跨越韩魏两国劳师远征伐齐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领地,便上奏昭襄王挑明此事。昭襄王对太后在宫内专制,魏冉在外专权早已不满,就否决了魏冉的伐齐计划,免去了他的国相职务,责令其回到封地陶邑去。魏冉的车队出关时,装载财物的车辆延绵不绝竟达千乘之多,可见他的富有。<br>魏冉死后,昭襄王把陶邑改制为郡。<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10)<br>【范雎】<br>范雎蓄志佐明君,浊浪难淹大智人。<br>侍魏无辜遭相辱,投秦有幸受王尊。<br>直言疆土须蚀进,警劝国权莫寄存。<br>位显适时轻放手,远离险地入凡尘。<br></b></div><b> 范睢先前曾在魏国大夫须贾门下做事,须贾出使齐国无功而返,就向国相魏齐打小报告说范雎有通齐嫌疑,受到魏齐的拷打和侮辱,后来在好友郑安平和秦使王稽的帮助下才死里逃生,辗转来到秦国并见到了秦昭襄王。<br> 范雎向秦王指出国相魏冉跨国远袭齐国怀有私心,不符合秦国的总体战略,明确提出了远交近攻逐步蚕食的扩张方略,并指出了太后干政国相擅权的危险。秦王找到了有智慧有魄力的助手,果断终止了太后干政行为,罢免了魏冉国相职务并逐出都城。随后任命范雎为国相,封为应侯。<br> 范雎也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有了话语权,他就举荐郑安平做了将军;王稽作了河东郡守。有了实权,在接待须贾出使秦国的酒宴上,他让两个强壮的服刑犯人夹持着须贾强行喂他吃草料,也逼得魏齐走投无路而自杀。<br> 后来由于他所举荐的郑安平在战事不利时投降了赵国,王稽由于私自勾结诸侯被处死,范雎知道自己的仕途已经走到了尽头,于是就举荐蔡泽做了国相,自己托病引退了。</b><br><br><br></h1> <h1><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11)<br>【范雎受辱】<br>受辱胜极刑,污身弃厕坑。<br>清白何处洗?一吼众神惊。<br></b></div><b> 范雎跟随魏国大夫须贾出使齐国,须贾事没办成,回国后就对国相魏齐说事败因为范雎私通齐国。魏齐命左右拷打范雎,只打得他肋折齿断,气息奄奄。范雎装死,魏齐叫人用草席把他卷了扔进厕所里,让宾客轮番往他身上撒尿。后来范雎侥幸逃脱,不久在好友郑安平的帮助下。化名张禄见到了秦国访魏的使臣王稽,并随王稽辗转来到秦国咸阳。<br> 到了秦国范雎经王稽引荐见到了秦昭襄王,凭着犀利的洞见和过人的胆识得到秦王的重用,官拜国相,权倾朝野。<br> 后来须贾代表魏王出使秦国,范雎向秦王说出了他在魏国遭受的侮辱,秦王就让范雎来接待须贾。须贾绝没想到他要拜见的秦国国相张禄竟是曾被他陷害的下属范雎,顿时魂飞天外。在隆重的酒宴上,范雎让须贾坐在堂下,命两个强壮的刑徒在左右夹持着他,强行喂他吃草料。范雎历数他的恶行之后,喝道:“给我转告魏王,赶快把魏齐的脑袋送过来!不然的话我踏平你的国都大梁。”须贾回到魏国,把情况一五一十地向国相魏齐做了汇报,魏齐大为惊恐,知道魏王也保不了他,便仓皇逃到了赵国,赵王迫于秦国的势力也要捉拿他。魏齐又逃,最后竟无处可逃而自杀。<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12)<br>【范雎三嗯】<br>秦王三问只回嗯,言必伤及太后心。<br>这是悬头夺命剑,难能开口再沉吟。<br></b></div><b> 范雎到了秦国,虽经王稽引荐,秦昭襄王并不想见一个地位这么低下的人。范雎便给秦王写了一封信,信中他先讲了一些为君之道,然后说:“浅白的话不值得大王一听,要紧的话我又不敢写在纸上,恳请大王能赐我一面。”<br> 秦王被打动,遂召见范雎,期间秦王多次诚恳地向范雎请教,每涉及到最敏感的问题,范雎都只以“嗯嗯”作答,因为他知道帷帐后面必会有人偷听。范雎试探性地指出秦国跨越韩魏远袭齐国战略不当,继而提出了远交近攻逐渐蚕食的扩张战略。只这一条,秦王就大为赞赏,遂聘范雎为客卿,经常与他一起谋划军事要务,范雎每出一策都有胜果。<br> 范雎终于取得了秦王的足够信任,才说出了最关键的问题:“我本不敢插言大王家中和朝内的事。但是如今太后干政无所顾忌,国相擅权党羽极多,以致国人只知太后和国相姐弟二人,竟听不到大王的政令。如此下去将来主宰秦国的恐怕就不是大王的子孙了。”秦王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终止了太后干政,罢免了魏冉的国相官职,同时把魏冉和他的主要亲信都逐出国都,返回到各自的封地。<br> 而后任命范雎为国相,封与应城,封号应侯。<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13)<br>【范雎引退】<br>奉主能谋天下事,报恩未料变节人。<br>知危果断低姿态,举荐交班善退身。<br></b></div><b> 范雎的才干在他担任国相之后得到了充分展示,著名的长平之战前对赵国实施的离间计,诱使赵王用毫无大战经验的赵括代替了久经沙场的老将廉颇,同时秦军暗中用更擅长野战的白起替换了先前的统帅王龁,都是出自范雎的谋划,结果四十五万赵军被全歼。<br> 当初郑安平帮助范雎隐藏起来,并牵线让他与王稽相见,范雎就举荐郑安平做了将军,郑安平在领兵攻打赵国时用兵不当,被赵军反包围,危急时刻他竟带领二万人马投降了赵国。当初是王稽偷偷地把范雎带出魏国来到秦国,并引荐给秦昭襄王,范雎就举荐王稽作了河东郡守,结果王稽不守本分,因私通诸侯而被诛杀。<br> 按照秦国法律,官员犯罪,举荐者同罪。秦王舍不得范雎,格外关照他,把这两件事的追责都免了,还示意范雎该做什么就继续做什么。但范雎心里清楚自己该及时退场了。<br> 这时恰逢燕国人蔡泽来拜访范雎,交谈中他觉得蔡泽是个人才,在言语中故意显露出一些迟钝,来映衬蔡泽更加高明。随后他把蔡泽引荐给秦王,自己就托病引退了。<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14)<br>【蔡泽】<br>自信将成富贵身,盘桓坎坷到西秦。<br>说得国相连称喏,无怪当年算命人。<br></b></div><b> 蔡泽出仕前曾请相面大师唐举给他相面,唐举笑着说:“先生是朝天鼻子端肩膀,凸前额头塌鼻梁。老话说圣人不在相貌,大概说的就是先生吧?”蔡泽回答说:“富贵那是我命中本该就有的,不用你算。我是来让你算算我的寿命。”唐举说:“先生的寿命,从今以后还有四十三年。”蔡泽也笑了,说:“我还有四十三年享受荣华富贵,知足了。”<br> 起初蔡泽游说各国并不成功,这时他听说应侯范雎举荐的郑安平和王稽都犯下大罪,就扬言说自己可以取代应侯范雎,并来到秦国拜见范雎。对于蔡泽的挑衅言语,范雎有些生气,在交谈中,蔡泽用自然规律、历史教训暗示范雎应该激流勇退,并暗示秦王现在不追究你不等于日后也不追究你。而范雎也明白自己的仕途已接近终点,希望自身性命与功业名声都能得以保全。所以他也很尊重直率的蔡泽。<br> 几日后上朝时,范雎大加赞扬蔡泽,把蔡泽推荐给秦王,借机称病引退。秦王也很赏识蔡泽,任命他担任了国相。<br> 后来朝中有人谗陷蔡泽,他也托病辞去了相国职务,但蔡泽号称纲成君,依然留在秦国,继昭襄王之后,他又侍奉过孝文王、庄襄王,一直到秦王嬴政。<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15)<br>【白起】<br>白起出兵有神助,交锋总是占头筹。<br>拔城设郡时方盛,猎地推疆势未收。<br>叫阵营前拎铁斧,坑俘野外垒荒丘。<br>君恩赐剑非褒奖,百胜将军死杜邮。<br></b></div><b> 白起善于用兵打仗,从左庶长一路升为将军,屡战屡胜,被封为武安君,居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首。<br>白起为秦国的扩张率兵四处征讨,夺旗斩将攻城掠地,每战必胜,立下卓越无可比拟的战功,多次击败韩、魏、赵、楚,动辄歼敌几万、十几万乃至几十万。尤其是白起指挥的长平一战,射杀赵军统帅赵括,全歼四十五万赵军,其中的四十万降俘全部被坑杀,此役震惊天下也饱受指责。<br> 白起在外战功赫赫,国相范雎担心他功劳太高会威胁自己的地位,就以多年征战需要休整为由,向秦昭襄王建议撤兵。白起在打得顺风顺水的时候却接到撤兵的命令,心生不满。后来昭襄王两次请他领兵出征,他都托词不出。昭襄王生气,就解除了白起的兵权,将其逐出国都。昭襄王深知白起的本事,担心日后他要造反没人能打得过他,便追赐他一把利剑,令他自杀。白起离开国都刚走到杜邮就接到了这把赐剑,不禁仰天长叹:“长平之战,赵军四十万降俘全都被我坑杀了,单凭这一点我也够死罪了。”随即拔剑自刎。</b><br></h1> <h1><div align="center"><strong>诗说《史记》(416)<br>【虎狼之师】<br>都言好战属秦兵,手握长戈往死冲。<br>入阵争先斩敌首,攀堞抢上立军功。<br>尽收天下八千地,横扫东方六百城。<br>惜墨史书着一笔,虎狼锐士谓其名。<br></strong></div><b> 秦兵好战在战国时期是出名的,齐兵善技击,但是打不过威猛的魏兵,可魏兵一遇到不怕死的秦兵就败下阵来。<br>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废除了宗亲和卿相的爵位世袭制,一切从军功着眼,实行二十级军功爵位制,不论出身贵贱、贫富,都要严格按照这个军功法晋升。只要在战场上能够杀敌立功,即便是奴隶、囚徒也能够按照规定晋级爵位,同时配给相应的田宅、奴仆及其他物资,而且军功可以承袭,父亲战死疆场,军功可转记在儿子头上,一人获得战功,全家都可以受益。从而大大激发了秦兵作战立功的欲望。<br> 这只是商鞅变法之一斑,而这一斑就足以打造一支不顾死活好战争胜的队伍,秦兵一听说要打仗个个摩拳擦掌,机会又来了,只要能够多杀死一个敌人,即便战死,也能给家庭带来别的途径无法带来的利益,因此他们打仗敢于拼命,为了开阔视野利于奔跑,甚至索性抛盔弃甲,腰里挂着一个人头还要拼命冲杀。战斗结束则是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回来登记记功,这样的虎狼之师能不让对手胆寒吗?<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17)<br>【关于西周东周】<br></b></div><b> 一脉相承的周朝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从周武王到周幽王时期,天下局面稳定,诸侯共尊周天子,周天子有权威,能够掌控天下局面;从周平王到周赧王时期,诸侯开始混战兼并,不再服从周天子,继而欺凌周天子,周王朝逐渐衰落直至灭亡。前一时期周朝国都在镐京,后来周平王把国都迁到洛邑,镐京在西方,洛邑在东方,后人为了讲述方便,就把前一时期的周朝称为西周,把后一时期的周朝称为东周。东周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br> 当时的周朝就称作周,不叫周国,诸侯的封地才叫国,周把它所有统辖的范围包括诸侯国统称为天下。<br> 巧合的是,在周朝还真有一个西周国和一个东周国。<br> 周朝实行的是分封制,有事没事就封个诸侯国,所以周朝直属的领地自然就越来越少。到周考王登基时,周天子的地盘仅剩国都洛邑周围一小块区域,这个周考王心恤其弟,又拿出洛邑西边的一小块地封给其弟,建立一个小诸侯国,叫作西周国,首位君主称作西周桓公。西周桓公去世,其子西周威公继位,西周威公去世,他的二个儿子争位,把西周国一分为二成为两个诸侯国,分别称作西周国和东周国。<br> 这两个诸侯国,建国晚,国又太小,没有什么作为,为诸侯所不屑,所以史书记载的不多,后人也知之不多。<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18)<br>【分封惹的祸】<br>划地分封为保周,屏藩供养靠诸侯。<br>谁能料到八百载,唯见赧王双泪流。<br></b></div><b> 初周天子有绝对权威,领地广袤,封诸侯以爵位,赐诸侯以土地,目的是让诸侯在四面拱卫周王室,年年不断地供养周王室。由于分封了很多诸侯国,周王室的直属领地就不大了,但是相对于每个诸侯国,周王室还是有绝对的经济和军事优势,诸侯也不敢有二心,只能服服帖帖地恪守作诸侯的责任和义务,周天子不用费心劳力就可以安享天下。<br> 到了春秋时期,诸侯开始连年混战兼并,逐渐不再服从周天子,也不再给周王室进贡了。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只靠直属领地的税赋,周王室难以维持庞杂的开销和有威慑力的六军,开始日趋衰落。即便如此,周王室依然继续分封,来保持自己的面子,来收买人心以求保护和供养。<br> 到了周考王时,他又封了一个西周国,大约七十多年后西周国又分裂出去一个东周国。这时周王室已衰落得连自己都无栖身之地,只好寄居在东周国。到周赧王时,东周国无力供养周王室,周王室又不得不搬到同样拮据不堪的西周国寄居。最后被不讲情面的秦国轻而易举灭掉。<br> 分封兴周,分封灭周是也。<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19)<br>【周的覆灭】<br>走上分封路,实难再调头。<br>西秦终做大,轻易灭成周。<br></b></div><b> 当初周武王定都镐京,周公按照周武王的遗愿又营建了东都洛邑,经犬戎之祸,周平王放弃了西都镐京,东迁到洛邑,周王室的直属领地大为减少。又正值诸侯混战兼并的时代,诸侯纷纷摆脱了周天子的控制,不再朝贡,面对这一尴尬的局面,周王室既没有能力让诸侯继续依例进贡,也没有实力讨伐不进贡的诸侯,仅以自己直属领地的赋税远远不够供养六军和其他庞大的开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就这么一直衰落下去。<br> 由于周王室的不断分封和诸侯的蚕食,到周赧王时,周王室已经没有了栖身之地,只能寒酸地寄居在同样寒酸的西周国勉强度日。周王室也完全没有了天子的尊严,还不如一个小诸侯,只能看大国的脸色行事,被大国驱使玩弄。<br> 天子毕竟是天子,放不下身份。后来周赧王在楚国的唆使下,以天子名义约集六国出兵抗秦,结果激怒了秦国,秦国发兵攻打周赧王栖身的西周国,西周国君举国投降,不久周赧王在孤独的王宫中去世,周朝随之灭亡。<br> 周朝共有37位君王,历时790年。<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20)<br>【东周简况】<br></b></div><b> 国都镐京被攻破,周幽王被杀,在遭受一系列重大打击之后,继位的周平王没有能力复仇雪耻,也没有能力重振雄风,只能屈辱地采取了回避的东迁以及日后的沉默,使犬戎之祸成为周王室由强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诸侯看到了周王室的无能和虚弱,也开始有了非分之想,逐渐摆脱了周王室的控制,走上了自我发展之路。<br> 从周平王到周赧王共有二十五位君王,竟没出现一位贤明有志的君王,他们都是苟且现状得过且过,从没有进行复兴大周的策划,更谈不上行动,而王室的内斗却时有发生。如:在周庄王、周惠王、周景王、周哀王、周思王时期王室都曾发生过内讧,使周王室步步走向衰落。<br> 在周王室衰落的过程中,分封制的弊端就凸显出来了,周王室越封越弱,它所分封的诸侯却越来越强大,周天子的天下共主身份化为虚名,甚至形成了君臣倒置的局面,最后周王室竟沦落到需长期寄居在一个小小的诸侯国苟活。<br> 到周赧王时,他明知不可为却勉强为之,回光返照般号令天下诸侯合纵抗秦,结果引来秦国对他所寄居的西周国讨伐,西周国君闻讯即降,举手献上了他的区区可数的全部土地和子民。随着周赧王的去世,东周也走到了尽头。</b><br></h1> <h1><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21)<br>【连代强主】<br>临图画个圈,定要霸中原。<br>连代不歇手,年年抢地盘。<br></b></div><b> 战国初期魏文侯率先变法,带领魏国成为七雄中的强国,到了魏惠王,经桂陵、马陵两败魏国就再没有翻身;而齐国顺势而起,一直保持着强国地位,当齐国兼并了宋国惹起天下众怒,诸侯联手伐齐,齐国大败,从此一蹶不振;楚悼王拜吴起为相治楚,楚国再度强盛,吴起一死,楚国依旧,也只能靠辽阔的幅员和诸侯周旋;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建立了一支威震天下的赵军,但是到了赵孝成王,经长平惨败,损失惨重,从此失去了争雄的本钱。他们都只是称雄一时。<br> 当初秦国仅是一个西陲小国,在整个春秋时期都在艰辛发展,到了战国前期,其实力还是与魏国、齐国、楚国、赵国无法相比,大片河西之地还在魏国手里,成为东出函谷关的障碍。直到秦孝公时,他通令招贤,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快速强盛起来。而后,秦国连续七代君王明智,在国内都一直继续秉持商鞅制定的新法,对外通过蚕食战略,逐步向外扩张,越战越强,终成一国独大。秦国一直攻伐在外,即使阵容强大的合纵联军曾一度推进到了函谷关前,秦国敞开函谷关,诸侯也不敢踏进关中,只好撤兵了事。<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22)<br>【秦昭襄王】<br>函谷关开屡过兵,频繁掠地又拔城。<br>六国心散难联手,眼见西秦作大亨。<br></b></div><b> 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其间秦国几乎是无年不战,动辄拔城几邑,杀敌几万,这样的记载充斥着秦国的史书。他先前任用魏冉、白起为将对外征讨,收得大片土地,确立了七雄老大的地位;后期又任用范雎为相步步为营对外蚕食,到他晚年,秦国的版图面积几乎达到了其他六国的总和,为秦国最后消灭六国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基础。<br> 在秦昭襄王十四年,白起领军在伊阙一战斩杀二十四万韩魏联军,使经桂陵、马陵惨败之后的魏国刚刚有些恢复,又遭受一场毁灭性的打击,从此难再翻身。<br> 在秦昭襄王二十三年,秦国参与了燕国发起的五国伐齐,齐国一败涂地。齐国一直是秦国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这次战败损失极大,再也无法和秦国抗衡。<br> 在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又是白起领军在长平一战消灭了四十五万赵军,其中有四十万降俘统统被白起坑杀,天下诸侯无不惊惧。<br> 经此三个重要关键大战,此消彼长,秦国已经完全不把六国放在眼里,可以随心所欲地向前推进。<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23)<br>【都江堰】<br>排沙控水出奇策,筑堰凿石玉垒山。<br>从此岷江惠天府,清流哺育蜀平原。<br></b></div><b>秦惠文王派司马错占领了西南的蜀国,把蜀国并入了秦国版图,到秦昭襄王时,他任命李冰担任了蜀郡太守。<br> 蜀地处在成都平原,雨季岷江常有山洪倾泻,是一个水患十分严重的地方。李冰精通水文及水利工程,他经过仔细勘测,选择了在岷江出山口的拐弯处,在江心筑了一条长堰,把岷江一分为二,外江流入长江,内江流入成都平原。<br> 由于内江的河床低于外江河床,在岷江水量少的时候流入内江的水量就会多一些,以保证有足够的水源灌溉成都平原。当汛期水量大而急且带有大量泥沙,这时在出山口的弯曲处形成巨大的离心力会使流入外江的水量多一些,这些水都被导入了长江,从而避免了成都平原的内涝。<br> 此后成都平原不再有大旱大涝的灾害,逐渐成为一个广阔富庶的产粮基地,为源源不断出战的秦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粮食供给。<br> 因而成都平原被后世称道为天府之国。<br> 这个水利工程就是举世闻名的都江堰,虽然已经使用了两千多年,至今还在发挥作用。<br><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诗说《史记》(424)<br></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b>【秦王嬴政的身世】<br></b></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b>庶生遗外默无闻,金主投资巧变身。<br></b></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b>递进中宫登大位,遂成千古第一人。</b></span></h1></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b style="color: inherit;"> 安国君是秦昭襄王的太子,子楚是安国君庶出的儿子,先前不受宠爱,被派去赵国作人质,自然赵国也不看重子楚。大商人吕不韦却看准了子楚是“奇货”,给了子楚不少钱财,让他在赵国撒钱广交朋友,提高身价。安国君宠爱的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吕不韦就重贿她的姐姐,终于曲线说动了安国君,刻下玉符,立子楚为他的继承人。</b></div><b><div style="text-align: left;"><b style="color: inherit;"> 吕不韦又找了一个绝美多情的邯郸女子同居,刚刚怀孕,吕不韦就把这个邯郸女送给了子楚,邯郸女生了个儿子,子楚为这个儿子取名嬴政,并把邯郸女立为夫人。</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left;"><b style="color: inherit;"> 秦国围攻赵都邯郸时,赵国想杀掉子楚,情急之下吕不韦只带着子楚一人匆匆逃回秦国。不久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是为秦孝文王。赵国权衡利弊,把当初没来得及逃出邯郸的子楚夫人和儿子嬴政一起送回了秦国。</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left;"><b style="color: inherit;"> 秦孝文王在位仅一年就去世了,太子子楚继位,是为秦庄襄王,立嬴政为太子,封吕不韦为文信侯,官拜国相。</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left;"><b style="color: inherit;"> 秦庄襄王在位三年去世,太子嬴政继位,是为秦王嬴政。当年嬴政只有十三岁,尊吕不韦为“仲父”,继续担任国相,主理朝政。</b></div></b></h1><h1><br></h1><h1><br><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25)<br>【秦王嬴政亲政】<br>腰挂追魂剑,临朝怒眼横。<br>出言两侯惧,下手六国惊。<br></b></div><b> 秦王嬴政十三岁登基,吕不韦任国相辅政,迎来的是一个多事之秋,这对年轻的秦王来说确实是一场严峻考验。<br> 三年、四年,秦国接连发生了饥荒、蝗灾、瘟疫,秦国的赋税收入锐减,朝廷急迫,只好用封爵来鼓励百姓尽量多纳粮。后来黄河又泛滥,百姓纷纷外出逃难求食,秦国经济更加拮据。<br> 元年,晋阳造反;八年,其弟长安君成蟜利用带兵伐赵之机在外造反,先后都被平定。<br> 六年,楚国春申君联络五国伐秦,一度攻占了寿陵,兵至函谷关被秦军击败而退。<br> 即使面对如此内外交困的局面,秦国也一直没有停止征伐六国的脚步,二年,攻魏,斩首三万;三年,攻韩,取十三城;五年,攻魏,取二十城;接着又攻卫、攻赵。前面“仲父”国相主政,后面年轻的秦王嬴政跃跃欲试。<br> 九年,秦王嬴政行成年加冠礼,他开始亲政后,立即铲除了淫乱后宫、伪造印信叛乱的长信侯嫪毐,罢免了放纵嫪毐的国相文信侯吕不韦,然后就开始向六国痛下杀手。</b><br></h1> <h1><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26)<br>【清除内患】<br>加冠更老成,理事贯雷霆。<br>长信和文信,一拂挥手轻。<br></b></div><b> 当初的邯郸女喜淫乐之事,虽然已贵为太后,依然与吕不韦私情不断。吕不韦担心事发祸及其身,就暗中找了一个善于房事叫作嫪毐的人,对外假称他已受过宫刑,带入后宫,专门伺候太后。主仆相见相欢,太后格外喜欢嫪毐,嫪毐借势高升,被秦始皇封为长信侯,个人的权势也一天比天显赫,后宫的大事小情都由他来做主。<br> 秦始皇亲政之后,有人告发嫪毐根本就不是什么宦官,还常常与太后有淫乱行为。嫪毐见事情败漏,自知死罪,索性发动叛乱。秦始皇轻而易举地平定了叛乱,车裂了嫪毐,灭了他的三族。<br> 此事的始作俑者是“仲父”文信侯吕不韦,秦始皇不忍杀他,免去了他的国相职务,让他回河南的封地去静养。由于吕不韦长期把持重权,多年精心培植了众多心腹亲信,虽然被罢官,前去探望他的人依然络绎不绝。秦始皇闻讯怒火中烧,就给吕不韦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寡人尊你为仲父,你却干出这等事情来,至今非但不知悔改,反而还在向寡人炫耀你的个人势力,你想干什么?你远远地离开寡人,到蜀地去居住吧。”吕不韦感到翻身无望,遂喝下鸩酒自杀。<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27)<br>【嫪毐】<br>粗糙嫪毐够张狂,竟在后宫欺正堂。<br>事败情急摔破罐,三族老少尽遭殃。<br></b></div><b> 嫪毐经国相吕不韦推荐,假冒太监进入后宫专事伺候太后。他不但暗中满足了太后的性欲要求,而且察言观色处处讨太后欢心,深受太后宠爱。由于太后的关系,嫪毐被封为长信侯,短短几年时间嫪毐手中权力急剧膨胀,后宫凡事都要取决于他,他更是作威作福,坐拥数千奴仆、千余门客,他也更加嚣张,背后竟以秦王继父自居。<br> 太后怀了身孕,为了掩人耳目,佯称经占卜,需要回避凡事,就搬到雍地幽居。嫪毐依然时时伴随在太后的左右,还把生的两个儿子都藏了起来,不让外人知道。<br> 秦王嬴政成年到雍地举行加冕礼开始亲政,有人告发嫪毐并不是什么宦官,至今还常与太后淫乱。嫪毐见事情败漏,自知死罪难逃,索性与党徒宗亲串联,假造秦王和太后的印信,突然发动叛乱攻打蕲年宫。紧急时刻,秦王嬴政遂令昌平君、昌文君领兵平叛,并通令所有参加平叛的官兵都进爵一级,一举平定了这场叛乱。嫪毐及其余二十个同谋均被车裂悬首示众,同时夷灭了他们的族人。嫪毐的众多门客,根据罪行的轻重也都分别判处了劳役和流放。<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28)<br>【吕不韦】<br>经商交易逐红利,人事投资候预期。<br>献妾捐金能舍本,行权揽政要登梯。<br>朝来殿上拥新主,晚进宫中侍前姬。<br>变乱时局难自控,倾杯有酒却无席。<br></b></div><b> 吕不韦原本是一个大商人,积累了不菲的家财。当初秦庶出公子子楚在赵国作人质,吕不韦独具慧眼看好子楚,把自己刚刚怀孕的美貌小妾送给了子楚,并花了大量金钱和心思包装子楚,提高子楚的形象和地位。后来子楚如其所望成功继承大位,是为秦庄襄王。吕不韦如愿以偿得到厚报被任命为国相,封为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秦庄襄王在位仅三年就去世了,太子继位,是为秦王嬴政。秦王嬴政年幼,尊吕不韦为“仲父”,继续委任他为国相主理朝政。吕不韦也趁机扩展自己的势力,培养了大量心腹亲信。<br> 秦王嬴政成年亲政时,嫪毐淫乱后宫事发被灭族,吕不韦是始作俑者,被免官。吕不韦回到河南封地后,仍然不断有各国使臣前去慰问,探望的宾客更是络绎不绝。秦王嬴政见吕不韦的势力还是如此强盛,担心日后生乱,就写信给吕不韦,命他迁到偏僻的蜀地去居住。吕不韦知道自己已被彻底抛弃,翻身无望,遂饮鸩自杀,半世心机终是自毁。<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29)<br>【吕氏春秋】<br>纂毕春秋挂市门,增删一字奖千金。<br>都言吕相藏心计,刀墨着竹也认真。<br></b></div><b> 吕不韦担任了秦国的国相,权倾朝野,志得意满,但是他心里也有一件遗憾的事。<br>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书立说流行天下,各派学说交辉共荣,各国君主大臣也都十分推崇他们所钟情的著作。吕不韦是商人出身,他很羡慕那些闪烁着光芒的文字,自己却没有撰写的能力。于是他也效仿战国四大公子,大量招揽门客,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吕不韦尤其注重招揽有才华的文人学士,凡是有写作能力的门客,吕不韦都让他们提笔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都写出来,古往今来、上下四方、世间万物、各种学说、兴废治乱、士农工商什么都可以写,然后再反复筛选修订分门别类编纂成册,共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取名为《吕氏春秋》。<br> 吕不韦很得意,认为这部书无所不包,是一部奇书,他认为书中内容所言所述准确精炼,十分完美,也想让这部书籍能够流传百世。他自信满满地将《吕氏春秋》刊布在咸阳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并声言谁若能增删一字,这一千金就归谁。<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30)<br>【郑国渠】<br>疲秦使计反成拙,修罢水渠增产多。<br>手里有粮能养战,东出先灭是韩国。<br></b></div><b> 郑国渠是当时秦国兴建的一个著名的引水灌溉工程,它始建于秦王嬴政即位之初,历时十年而成。这条渠道是引泾水向东注入洛水,全长一百五十余公里,流经区域可灌溉二千七百平方公里的农田,这对促进土地贫瘠降雨量少的关中平原的农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br> 然而这条著名渠道的修建却源于一桩著名的间谍案。韩国是秦国的东邻,国势较弱,饱受强国侵伐之苦,深为自己的处境忧虑。于是韩国指使一个精通水工的叫作郑国的人进入秦国,让他说服秦王来开凿这条庞大的引水工程,目的是大量消耗秦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使秦国再无力东出伐韩。秦王也一心想发展农业却被缺水所困扰,一听这项建议非常高兴,当即委任郑国全权督造这项引水灌溉工程。<br>在工程进行中秦王发现了背后的阴谋,但是秦王并没有处理郑国,而是让他继续把水渠修完。<br> 由于这条渠道是由郑国主持修建,被人称之为“郑国渠”。泾水带有淤泥,长年浇灌带来的淤积,使土地逐渐肥沃起来,最后造就了这块广阔富庶的关中平原。</b><br></h1> <h1><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31)<br>【李斯谏逐客书】<br>秦王怒气逐门客,斗胆李斯说不该。<br>君主能纠出口错,接连大戏竞登台。<br></b></div><b> 吕不韦和嫪毐显赫以后,都广招天下门客,培植自己的党羽。当一个被罢官,一个被灭族后,两个人还有大量门客滞留在秦国四处游荡。秦王嬴政被这两个人欺骗多年,余怒未消,就通令全国非秦人的门客限期离境。当时李斯也是吕不韦的门客,正在驱逐之列。李斯早就看准了秦国是他可以施展才能的大舞台,他不想离开秦国,于是就写了一文《谏逐客书》呈递给秦王嬴政。<br> 《谏逐客书》的大意是: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商鞅、张仪、范雎等都不是秦人,他们来到秦国,为秦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有哪一点对不住秦国呢?现在大王享用的珠宝、玉器、佩剑、锦服、骏马等等都不是原产于秦国,就是后宫里的女人也不都是秦人呐,难道都要摒弃吗?再说把门客都统统驱逐了,他们不会去帮助秦国的对手吗?<br> 秦王嬴政听取了李斯的意见,遂撤销了逐客令,还任命李斯为长史,并按照李斯和尉缭的谋划,在军事征伐的同时,辅以收买和暗杀的手段,彻底破坏诸侯之间的结盟合作,以利对东方六国各个击破。<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32)<br>【王翦】<br>拔营未战话当先,巨口频开索苑田。<br>都啐贪得求大富,秦王笑允两心安。<br></b></div><b> 王翦领兵打仗屡战屡胜久战成名,是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被秦王尊为太师。在计划攻打楚国前夕,秦王问年轻气盛的将军李信:“攻取楚国,你需要多少人马?”李信说:“最多二十万。”秦王又问王翦,王翦说:“最少六十万。”秦王说:“王将军老喽。”于是就派李信和蒙恬统兵二十万去攻打楚国。结果李信先小胜后大败,秦王极为不满。<br> 秦王亲自来见王翦说:“由于寡人没有采纳你的建议,使秦军战败受辱,这次就给你六十万兵马,请将军统兵再战。”王翦率军出发,秦王亲自送行,临行前王翦一再请求秦王能多赐与他一些良田房宅林苑,秦王也都痛快地一一应允。有人讥讽王翦挟兵索财,王翦说:“大王向来多疑,我把秦国的主力部队都握在手里,大王能那么放心吗?竭力为子孙争财产就是为了向大王表明,我再没有其他非分之想。”<br> 王翦代替李信再次进击楚国,大败楚军,斩杀了楚将项燕,俘虏了楚王负刍,最后平定了楚国各地,分设为郡县。<br> 秦灭六国,除韩国外,其他五国都是王翦或他的儿子王贲率军所灭,可见他的能力与功绩。<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33)<br>【荆轲】<br>一颗悬首一张图,直入咸阳备不足。<br>勇气可嘉情可叹,惜无天助剑尤疏。<br></b></div><b> 燕太子丹从秦国逃回来,就开始谋划刺杀秦王,这就需要一个胆大心细剑术高超的刺客,最终他找到了荆轲。<br> 荆轲清楚一个生人要想接近秦王,就得给秦王献上他非常感兴趣的礼物。前不久秦将樊於期叛逃到燕国,秦王赏千金、封万户要他的头颅。荆轲找到樊於期委婉地透露他要去刺杀秦王,樊将军明白此意,遂拔剑自刎献上了自己的头颅。太子丹又为荆轲准备好了一张地图和一把锋利的匕首。<br> 荆轲还要等待一个他所信赖的朋友做助手,太子丹担心荆轲胆怯反悔,就给荆轲找了一个叫秦舞阳的武士作帮手,再三催促荆轲动身。荆轲无奈只好诀别出发。<br> 秦王听说燕国使者不但带来了樊於期的首级,还要献上大片土地,自然十分高兴,隆重地接待了荆轲。荆轲走上前来慢慢地展开地图给秦王看,突然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抽出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奋力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飞快躲闪。荆轲见秦王逃脱,又把匕首掷向秦王,未中。此时最需要助手帮助的时候却不知秦舞阳在哪里。等秦王和侍卫们缓过神来,荆轲在遗憾的大笑中被砍杀。<br> 荆轲虽未成功,但他仍不愧为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刺客。<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34)<br>【高渐离】<br>情深挚友感别伤,洒泪悲歌易水旁。<br>壮士荆轲折使命,渐离捧筑掷秦皇。<br></b></div><b> 当荆轲动身去刺杀秦王,其好友高渐离在易水边击筑为荆轲壮行,他知道此去无论成功与否荆轲都难以再回,声音苍凉悲壮,荆轲和着旋律头也不回边走边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送行的人无不感动落泪。<br> 荆轲刺杀行动未能成功,当场被秦王和他的侍卫们杀死。秦王暴怒,随即下令攻打燕国,终将燕国消灭。秦王继续在各地通辑太子丹和荆轲的亲友。高渐离躲到一个大户人家做帮佣。主人家好乐,常有宾客在堂上击筑,高渐离听了情不自禁地会评论几句。时间久了,主人知道高渐离也会击筑,就请他到堂前来当众表演,满座宾客无不叫好。因此远远近近都知道这里有一个击筑技艺高超的人。<br> 这个消息传到秦始皇的耳朵里,秦始皇也召他进宫表演,有人认出了他说:“他就是高渐离。”秦始皇喜欢欣赏击筑之音,就赦免了他的死罪,但却薰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常来宫中击筑。一来二去秦始皇渐渐放松了警惕,高渐离觉得时机成熟了,便把铅块藏在筑中,在与秦始皇近距离接触时,他突然举起筑循声砸向秦始皇,因为他看不见没有砸中。秦始皇异常恼怒,遂杀了高渐离,终身不再接近东方六国的人。<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35)<br>【秦灭六国】<br>见王随便逮,东土尽西归。<br>四顾提刀问:接着再灭谁?<br></b></div><b> 公元前256年,秦国攻打西周国,西周国君献出全部土地和子民向秦国投降,西周国灭亡。<br> 公元前255年,寄居在西周国的周赧王去世,周朝民众向东逃亡,秦国取走九鼎宝器,周朝灭亡。<br> 公元前249年,秦国攻打东周国,杀死东周国君,东周国灭亡。<br> 大势已定,秦灭六国,摧枯拉朽,只用了十年时间。<br> 公元前230年,秦国攻打韩国,俘获了韩王安,韩国灭亡。<br> 公元前228年,秦国攻打赵国,俘获了赵王迁。公子嘉逃到代地自立为代王。公元前222年,秦国攻打代国,俘获了代王嘉,赵、代灭亡。<br> 公元前225年,秦国攻打魏国,俘获了魏王假,魏国灭亡。<br> 公元前223年,秦国攻打楚国,俘获了楚王负刍,楚国另立新王,第二年新王也战死,楚国灭亡。<br> 公元前222年,秦国攻打退守辽东的燕国,俘获了燕王喜,燕国灭亡。<br> 公元前221年,秦国攻打齐国,俘获了齐王建,齐国灭亡。<br> 至此,秦国用战争终结了华夏大地长达五百年的诸侯混战乱象,统一了中国。</b><br></h1> <h1><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36)<br>【六国灭亡】<br>原本轻松六打一,各怀心事弃先机。<br>到头祖庙无存处,野荡游魂傍鬼栖。<br></b></div><b> 单箸易折浅显易懂,面对秦国的急速扩张,危机日益迫近,东方六国哪一国都不是秦国的对手,唯有合纵抗秦才是生存下来的出路。当初苏秦联络六国达成合纵盟约,苏秦只是把六国已结盟的消息告诉了秦国,秦国竟有十五年不敢轻易东出函谷关,可见秦国对合纵是非常忌惮的。<br> 除了苏秦,其他有识之士也都先后提出过合纵抗秦的主张,虽然也确实有多国多次合纵抗秦,也取得过两次胜利,一次止步于盐城,一次止步于函谷关,但是都没有重创秦国的主要作战力量。而秦国则不然,动辄斩敌几万、十几万,尤其是伊阙之战秦军斩杀韩魏联军二十四万,长平之战秦军坑杀赵军降俘四十万,极大地震慑了东方六国。<br> 合纵有的是虚张声势,有的是草草收场,有的甚至是胎死腹中,都没有大的作为。各国貌合神离,犹豫摇摆,没有大局观,只想在合纵中得利却不想出力,心怀侥幸,最后合纵联盟被秦国以利诱威胁手段一一分化瓦解,六国纷纷放弃了合纵,转而与秦国连横以求自保,结果都被秦国各个击破掳君灭国无一幸免,<br><br><br></b><div align="center"><b>诗说《史记》(437)<br>【秦国简况二】<br></b></div><b> 秦国僻处雍州,虽然秦穆公已称霸西戎,但是中原诸侯还是看不起秦国,认为秦国与戎狄无异,诸侯会盟也从来不请秦国参加。<br> 君位传到秦孝公,他奋发图强,通令招贤,依靠商鞅在秦国实行严厉的新法,秦国迅速崛起。商鞅死后,新法不废,秦国后继几位君主都一直连续坚持实行商鞅的新法,使秦国日益强盛起来,逐步成为战国七雄之首。<br> 秦国通过军功法打造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军事力量,在残酷的混战中,秦国胜多败少,从未受到过重创。而其它六国几乎都曾受到过致命的打击,如:魏国的桂陵、马陵两败;魏韩联军伊阙之败;燕国内乱引来齐国入侵,燕王战死;楚国屡次战败,国都屡次被攻陷;五国联军伐齐,齐国几乎全境沦陷;赵国长平之败。此消彼长,六国实力的步步削弱,使秦国越战越强,无人能敌。<br> 面对生存危机,六国曾多次结成合纵联盟共同抗秦,由于各怀心机,不能形成一致对敌的战力,最终合纵解体。<br> 秦王嬴政亲政后,秦国更是空前强大,面对一盘散沙的东方六国,秦军没费多大力气就用十年时间把六国一一消灭,完成了一统大业。</b><br></h1> <h1> <font color="#ED2308"><b>诗说《史记》从2020年元旦开始发表,到2021年8月31日历时一年另八个月共发表了437篇。讲叙了从中华始祖黄帝直到战国结束秦始皇统一中国前的这段历史风云</b>。<b>感谢这期间一直关注跟读诗说《史记》的朋友们,并希望今后大家能继续关注。</b></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