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那年味

千年一叹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那年味</p><p class="ql-block"> 腊月二十几,临近过年,家家户户准备年货:打豆腐、捕鱼、杀猪、买糖等,年味越来越浓了。</p><p class="ql-block"> 对小孩来说,年味是一年的期盼。乡村有句俗语:大人盼插田,小孩盼过年。对大人们,尤其是一家之主来说,只有耕耘,才有收获。插田,意味着播种,意味着丰收。只有好收成,才能让一家人吃饱肚子,过上好日子。对小孩子们来说,过年意味着穿新衣服,有好吃的,还有好玩的,家景好一点,可能还有压岁钱。我也得到过几次两毛钱的压岁钱,只是过完年,又被收走了。</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只有过年才会置一身新衣服,这也是家景好一点的人家,家里人口多的,条件差点的,不是每个人都会置新衣。但新鞋是必定有的,家家户户的女人们早早地准备着耐鞋底,做鞋面,一过年,全家老少都会穿上新布鞋。讲究一点的,鞋底子再钉上橡胶底,在下雨天也能穿。</p><p class="ql-block"> 平时,一年到头,难得吃回肉。过年,是可以吃顿饱肉的,敞开肚子放肆吃,精肉、肥肉那个香、那个甜是现在的小孩子体会不到的。</p><p class="ql-block"> 过年,不要捡柴,不要扯猪草,不要读书,可以尽情地玩耍。可以从东家串到西家,从南家串到北家,家家户户讨糖吃。可以举着灯笼随着耍龙舞狮的到处跑,要有多快乐就有多快乐,要有多嗨就有多嗨!</p><p class="ql-block"> 年味更是父母的叮咛。看方清平的相声段子《吉利话》:过年时把两小孩取吉利的名字,大哥叫发财,小弟叫高升,为的是过年叫他们图个吉利。过年时,父母很讲究吉祥如意的。往往在过年前千叮咛万嘱咐,过年时,一定要讲吉利的话。叫起床时,要响亮的回答,什么都要说有……</p><p class="ql-block"> 年味是天还未亮的年饭。老家过年风俗是大年三十早晨吃年饭,往往天还没亮,就已经吃完年饭了。年饭,又称团圆饭,是一家人团圆在一起,快快乐乐吃饭,是不允许外人打扰的。如果被外人打扰,称为踩了团圆饭,预示着来年会带来坏运气。老家约定成俗的习惯是别人家没有吃完团圆饭,是不去他家串门的,别不带外相。其实天不亮吃团圆饭是来由的。古时候,大年三十,是每年讨账的最后时间,过了三十,新年是不能去别人家讨账了,现在也是如此。欠账的人家,为了不被踩了团圆饭,于是天不亮就吃完了团圆饭。这风俗也流传下来。</p><p class="ql-block"> 年味是那一大锅鱼萝卜。过年吃鱼是必不可少的,寓意着年年有余。但鱼也是稀罕物,不是经常能吃上的。过年煮鱼时会炖上一大锅萝卜,每餐热一碗,正月来了客人也一样来一碗,这一锅鱼萝卜要吃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如此。</p><p class="ql-block"> 年味是走家串户的热热闹闹。正月初一,早早地吃过早饭,大人们、小孩子们开起了串门的模式。首先要去给长辈拜年,大人会坐下来,喝杯茶,吃杯酒,就着瓜子花生,饭点了,吃完饭再走。这只是男人们的事,女人呆在家里,招待串门的乡亲。小孩子们,是不可能坐下来的,女主人会给来拜年孩子两颗糖,有时是四颗糖,孩子们接到糖,就跑了。初一,会把村子里的家家户户跑个遍,收获也是满满的,口袋装着上百颗糖,够吃上一阵子了。也有小孩把讨来的糖上交给妈妈,而妈妈又把糖散给来串门的孩子们。初二,该走亲戚拜年了,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寄娘。初二,往外婆家拜年,应该是孩子们最向往的了。去外婆家,变成了客人,会受到特别的招待,外婆也把保存了一年,平时舍不得吃的饼干、法饼、桔饼都拿出来。这些东西是放在生石灰坛里保存的,很干燥,不要担心变质。</p><p class="ql-block"> 走完亲戚,大人们空闲了,就会以生产队为单位,或以族为单位,开始长达10多天耍龙舞狮文娱活动。</p><p class="ql-block"> 所以, 年味更是一场耍龙舞狮的文化大餐。耍龙舞狮一般是上午10点开始,首先是去每家每户拜年,一定要到每家的厅屋里三个叩头,主人家会放炮仗迎接,并挨个散烟。这是每家必去的,不能忘了哪家不去,否则会认为不懂礼数,坏了规矩,要挨骂的。如果当年有乔迁新居、结婚、生小孩、祝寿、上大学等喜事的,那必须得贺贺。耍龙舞狮的会在主人家厅屋表演节目,把式们轮流打拳、耍棍、玩春凳,虎虎生威,大约持续一个小时。整个过程,气氛热闹,主人家端茶、敬烟,完了,送上一个2至5元的红包。闹完本村后,去外村闹。去外村,不需要每家每户拜年了,只找有喜事的人家送祝福,顺便捞点外块,这样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p><p class="ql-block"> 而今,年味越来越淡了。2020年过年,我要值班,按老家的习俗,我7点起床煮了点面条,叫起家人,一起吃个面,算是吃了团圆饭,然后,我出门上班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