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楚愁苦 催人泪下----沈园掠影

雪域之城

实在是孤陋寡闻,到了绍兴,进入沈园,方才知道这个地方蕴含深厚的文化和情感。 对中国诗词稍有了解的人,均知著名的词《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这首词的发源地,就是沈园。 故事发生在一千多年前。 宋高宗十四年,长大成人的陆游,迎娶了比自己小五岁的唐婉。婚后两人亲密无间,发誓不离不弃、白头偕老。这原本是童话故事般的开始,却最终走向了悲剧收尾。<br> 封建礼教之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同样才华横溢的唐婉,却不能生育,陆游即便万般不舍,也不能违背母亲的意愿,只好眼睁睁看着妻子被逐出家门,心中几多无奈与痛苦,却只能闭口不言。<div> 或许,是想逃离这个伤心的地方。陆游此后离开绍兴,独在异乡,漂泊十年。<br> 在一个繁花渐醒的春天,三十一岁的陆游,回到了家中。郁郁不得志的他,一天独自在沈园游荡。一杯苦酒下肚,愁绪依旧难解。然而,他万万没想到,在此遇到阔别十年之久的唐婉,他曾经的妻子,他的最爱。<br> 不幸的是,此时的唐婉,已经改嫁,身边站的正是她的夫婿。两人相遇,寒暄几句,黯然离开。<br> 望着昔日的爱人,渐行渐远,陆游不禁悲愤中来,无法自己。他挥毫泼墨,在园壁写下这首千古绝唱,经典爱情诗词,令人肝肠寸断的《钗头凤》。<br><br></div> 沈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鲁迅中路318号,鲁迅故里东侧,为宋代江南园林。<br> 南宋时期,沈园原为南宋时期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园,占地70余亩,又称“沈氏园”。<br> 1945年,绍兴解放之时,沈园占地面积仅余4.6亩。1962年,郭沫若游历沈园时,斯地仍是荒凉不堪。<br> 1994年后,沈园经过多次扩建,全园占地扩建到57亩。沈园主要由古迹区、东苑和南苑(陆游纪念馆和连理园)三大部分组成,形成了“断云悲歌”、“诗境爱意”、“春波惊鸿”、“残壁遗恨”、“孤鹤哀鸣”、“碧荷映日”、“宫墙怨柳”、“踏雪问梅”、“诗书飘香”和“鹊桥传情”等十景。<br> <br> 陆游纪念馆位于沈园古迹区南侧;由陆游史迹陈列(安丰堂)、碑廊、务观堂和雕塑等组成。馆内展出大量手迹、照片、画幅、善本、托拓片、实物模型等,反映了陆游爱国忧民和作为一代文豪的辉煌成就。<br><br><br> 孤鹤轩位于沈园中部,是新辟建园林部分的景观中心。北临大荷花池宋池,与东北边滨水小榭遥相对应,西边紧靠六朝井,南边是遗物壁和明池。轩为单檐歇山顶两面带廊的敞厅,平面为倒“凸”字形,宽而临水。构架为仿宋式木构,下为青石栏板围起的挑空平台,造型秀丽曲雅。孤鹤轩亦称“孤鹤哀鸣”处,是陆放翁的自喻。伟大爱国诗人陆游因南宋朝廷昏庸,壮志难以实现,发出孤鹤的哀鸣,以孤鹤自喻,隐喻诗人在人生中痛失伴侣,事业上报国无门、爱民有罪、屡遭贬职的坎坷一生。亭内有“亭池”遗址,1985年考古发掘时在此发现唐亭阁和明代的假山、鱼池遗址。“孤鹤轩”匾额分为内外两块,内匾额由著名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谢稚柳题写,亭外由大康敬书 。 双桂堂是一处仿宋建筑庭院,庭院建筑,屋宇两楹,古雅幽静。天井内植有两棵桂树,一棵金桂,一棵银桂,故称“双桂堂” 。 东苑为园林。 走出沈园,来到熙熙攘攘的大街,心中沉闷之气渐渐平息。今日走入沈园,方才略知伟大诗人的生平。<div> 陆游(1125—1210),宋代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宋高宗年号,1131—1162)年间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1172)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工诗、词、文,长于史学。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br></div> 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 ,存世有九千三百余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46岁入蜀以前,偏于文字形式;入蜀到64岁罢官东归,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也是诗风大变的时期,由早年专以“藻绘”为工变为追求宏肆奔放的风格,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晚年蛰居故乡山阴后,诗风趋向质朴而沉实,表现出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 坊间传闻,陆游一生著名的十首诗是:<br><br>  1,七绝·剑门道中遇微雨<br>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br>  2,七绝·梅花<br>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div> 3,七绝·示儿<br>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br>   4,七律·游山西村<br>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br>  5,五律·假山拟宛陵先生体<br>  叠石作小山,埋瓮作小潭。旁为负薪径,中开钓鱼庵。 谷声应钟鼓,波影倒松楠。借问此何许,恐是庐山南。<br>  6,七绝·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br>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br>  7,七律·书愤<br>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br>  8,七律·临安春雨初霁<br>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细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br>  9,七绝·梅花绝句<br>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br>  10,七绝·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br>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b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