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略谈诗外功夫</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高福林</div></h3><h5> 放翁在《示儿》中写道:“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还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都是说要有诗外功夫。况周颐在《惠风词话》中说:词中求词,不如词外求词。同理,诗中求诗,不如诗外求诗。诗外功夫的求取途径主要有:<br></h5><h5> <b> 一、见识</b><br> 刘勰:“神居胸臆,而气志统其关键”,说作诗作文,气与志是其中最重要的,放在现代意义上来讲,就是思想性、见识。“沉吟铺辞,莫先于骨”、“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魏文帝《典论论文》也说:“文以气为主”、“文清骨俊”。<br> 对诗人来说,见识这两个字尤为重要。见是对一个事物、一个事件、一段历史、一个人物的了解,了解的多少全偏、掌握材料的真伪,得出的结论也就存在全偏与真伪了,这就要求有一双敏锐的眼光,能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返事物以本来面目。识除了有认知的含义外,还有评判、肯定否定、决定行为、影响决策之力。你笔下的立论既不能是人云亦云的应声虫,也不能是图解政治或历史的留声机。只有见识高,才能做到自抒机杼,避免他人先我。<br>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原以为,这样的句子在白居易《放言五首》中实属寻常,了无新意。然而一个我近几年才渐渐明白的道理是,一句诗,它从来不仅基于作者存在,同时也由于读者的阅读,与历代读者的再创造而变得更有深意。所有的诗句,被作者创造的刹那,也同时开始被阅读者所重新诠释,一如王国维用了别人的成句去解释自己的“人生三境界”,而使“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们的意思发生了转变一般,这被称为“创造性的背离”。<br> “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这是朱熹为创办白云岩书院题写的一副对联。该联对仗工整,文字优美,充满诗情画意,有着丰富内涵和深刻寓意。上联说儒者肩负社会道义,两袖清风,可昭日月;下联说儒者读万卷、品万物、识时局,身在书斋,心系天下。寥寥数语,把儒者的责任以及应具备的境界和品质说得清楚明白。<br> 其实,朱熹这副联借用了唐宣宗李忱《百丈山》的颔联。全诗为:大雄真迹枕危峦,梵宇层楼耸万般。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长在掌中看。仙峰不间三春秀,灵境何时六月寒。更有上方人罕到,暮钟朝磬碧云端。<br> 李忱为唐朝第十六位皇帝,有“小太宗”之誉。这诗是他为光王时游历江西奉新县百丈山大雄峰时所写。因武宗忌,李忱常晦迹外游,但他对将来登基即位充满信心,故吟出了“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常在掌中看”诗句,流露出欲君临天下的雄心。几年后,他果真登上了皇帝宝座,实现了平生夙愿。朱熹将其颔联借用,巧妙地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化用为儒者的责任担当。这就是见识使然,如没有平时积累,那里写得出此般的句子,何谈活用化用古人!<br> <b>二、才与学</b><br> 古人曰学诗有五要,天分、多观、多写、品高、学富。品高下笔妍雅,不落俗;学富则胸罗万有,书卷气自然溢于行间,断未有胸无点墨而下笔如有神者。用现代话概括就成了:天分、勤劳、学养、品德、知识。<br> 刘勰认为“文章由学,能在天资;才由内发,学以外成”,“才为盟主,学为辅佐”,“表里相资,古今一也”。这就很详尽地说明了才与学的关系,才是天资,学为自力,二者不可偏废。有才无学,其诗必苍白、干瘪;有学无才,其诗必堆砌、陈腐、呆板。只有“主佐合德,文章必霸;才学褊狭,虽美少功”。有才好学,我们叫“操刀能割,必取膏肥”。如果能做到“综学以博,取事以约;校练务精,捃理须核,众美辐辏,表里发挥”则至矣,大矣!<br> 若细分,曹植、李白、王勃等无疑是最有天分的诗人;苏轼是最多观的诗人;陆游是最多写的诗人;辛弃疾是品高的诗人;杜甫是最学富的诗人。我们看李白一首词:<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忆秦娥·箫声咽</b></span></div>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br> 古人把此词与《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一起誉为“百代词曲之祖”。词人反用《列仙传》所载萧史与弄玉的故事。上阕前两句,一个“咽”字,渲染出境界之凄凉;一个“断”字,烘托出秦娥内心的失望。后三句写秦娥从梦中惊醒,眼前只有照着楼台的月色;借着月色向楼下看,只见杨柳依旧青青,一如既往,不禁勾起往年在灞桥折柳,送别爱人那种悲伤情景的回忆。“秦楼月”之反复,本是这个词调的要求;而在这首小令中,不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且加强了对环境气氛的渲染。至于由“柳色”跳跃到“伤别”,既是从汉代以来折柳送别这一传统风尚生发出来的想象,又是对秦娥怀念远人心情的进层刻画。灞陵附近有灞桥,为长安人士送别之所。“灞陵伤别”,是由柳色触发的对当时分别情景的回忆,它既补明了“梦断”之“梦”乃是与远别爱人相聚的好梦,更为下阕结句的描写埋下了伏笔。这一“伤别”,本写秦娥之离愁别恨,而以年年贯之,则把多少年、多少代人间共有的悲剧连类道尽。<br> 下阕前二句紧承“伤别”,描写秦娥登原望信而不得,这里写事发地点。“清秋节”,点明时间,既补写上阕没有明写的季节,又点染冷清寂寥的气氛。此时此地,秦娥满怀愁绪,眼望爱人由此离去的咸阳古道,苦苦等着,然而尘埃不起,音信全无。一个“古”字唤起人们对古往今来多少过客的不尽联想,前人喻之“语境则‘咸阳古道’”,正说出其境界之寥廓。“音尘”本谓声音与尘埃,后借指信息;“绝”,断绝。这三字,不仅写尽咸阳古道寂静冷落的景象,更把秦娥孤独无望、欲哭无声的心境写绝,其“伤别”之情可谓极矣!<br> 下阕后三句,词人依词调的要求,将“音尘绝”三字加以反复,进一步强调从乐游原上远望咸阳古道的悲凉景象,和秦娥哀婉凄切的心境,从而引出秦娥眼前之所见,肃杀的秋风中,落日空照着汉代皇帝陵墓的荒凉。“阙”,此指陵墓前的牌楼。汉朝皇帝的陵墓都在长安周围,而身登乐游原的秦娥凭高瞭望,不见音尘,正将此景尽收眼底,同时秦娥怀古伤今的弦外之音,也借此被表达得淋漓尽致。特别是这结尾两句与上阕的结尾两句前后照应,气象突然为之开阔。<br> 此词意境博大深远,风格宏妙浑厚。句句自然,字字锤炼,沉声切响,掷地作金石声。抑扬顿挫,法度森然,无一字荒率空泛。<br> <b> 三、三无与破解</b><br> 写诗到一定的时候,会碰到没有题材可写、没有词语可用、没有意境可立,出现这三无证明你到了一定境界,证明你真正进步了。其实要破三无只有一法,写眼中所见心中所想,用口中所说周围所谈,略加隐括即可。曾见网上有一问:难道市井泼妇骂街也可以入诗?我说:正是!这其实就是诗外功夫!<br> 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句是全诗的感情纽带和灵魂。白居易没有卖过炭,卖炭翁的心理活动他是推理、联想而得。为什么别人没有推理出来、没有联想得到呢?这就是妙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方能发人所未发,方能有别开之境。杜甫:“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上联是人所共道,下联则是妙悟所得。<br> 就妙悟的内容而言,可以分为三种:感情的妙悟,境界的妙悟,哲理的妙悟<br> 苏东坡《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感情的妙悟。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是境界的妙悟。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哲理的妙悟。<br> 艺术品之所以能引发读者的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就是读者的思维一接触艺术品所蕴含的妙悟,便产生共鸣、便被激发所致。一句“绿肥红瘦”,使多少读者唏嘘再三,过目不忘!<br> 妙悟既来自“天成”,又是可以锻炼提高的。博闻厚积、静思冥搜,是锻炼提高的方式和途径。“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沧浪诗话》),此为博闻厚积;“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此为静思冥搜。所谓“诗思泉涌”,就是妙悟频出,就是锻炼提高的结果。<br> <b> 四、三不重复</b><br> 不重复古人、不重复别人、不重复自己。<br> 其实对诗词的评价应该是综合的,除吸收古人的观念和文化元素外,还要用现在眼光解析作品的肌理、造型以及表达方式。现在的艺术交叉性更强,个人认为谈论“旧瓶新酒”是没有意义的。<br> 一首真正好的作品应该在继承的同时有自己的特点,而且要影响这个时代,而且至少是在你处的时代里是先进的,是引领者,能够影响一部分人,这样的诗人和作品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是嚼别人家的馍,要么重复人家,要么重复自己。<br> 当然有的诗人也很了不起,能固守一个表达方针,穷尽一生地去追求。但以个性来说,诗人都是在挖井,或者是在开垦,而想做一个开垦创新型的诗人,不要畏惧人生的有限,智慧永远是无穷的,而你完全可以像孩子一样,天真烂漫一点,觉得应该怎么去做就怎么去做,这样对你的创作,对这个领域的拓展才是有意义的。<br> <b> 五、捷才与苦吟</b><br> “相如含笔而腐毫”,“淮南崇朝而赋《骚》”,“枚皋应诏而成赋”,“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似宿构”都是说苦吟隔壁捷才,相如含笔腐毫可能夸张,但曹植七步诗的确脍炙人口。但不论是苦吟还是捷才,都得资以学力,难易虽殊,并资博练。积学以储宝、致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br>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世闻道,大笑之”。我很喜欢老子这句话,有时我们缺少的往往不是对“道”的领悟力,而是对“行”的执行力,让你的语言闪闪发光、论证雄辩有力、思考深刻宽广,这些都要靠一点点积累和领悟。<br> 从根本上说,创作是在考查一个生动的人,作者还是要在日常做人、内心修炼上下功夫。我们最脆弱的是那颗心,最坚强的也是那颗心,在人生道路上,你能走多远,关键不在腿而在心……<br> 作诗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在行动之前突击或者借助于一些有形的技巧,只怕收效甚微。求取诗功,惰——肯定靠不住。因此,推荐两个增强写作能力的途径。一是揣摩,揣摩指的是细致地阅读。不妨找到一篇喜爱的作品,反复研读,你会发现每读一次,领悟即深一层,而思考力在不知不觉和充满乐趣中就得到了提高。初读的时候不必下心思揣测作者的写法和思路,因为读得多了你的思维自然会注意到这方面来。二是体悟,体悟指的是体悟生活。作品中的情感和思路是从生活中来的,丰富的生活经历会让你的作品异彩纷呈。作为诗人,我们或许没有太多四处游历或者工作的机会,所以你要勇于和不同的人交谈,这样坚持一段时间的话,你会发现你的作品将充满成熟的睿智而脱去稚嫩和生涩。创作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如果你正在为一天至少有一次练笔而努力的话,这就是你思维能够活跃,情感得到释放的良机。<br> 诗不能直说,不能一览无余,而要委曲尽致,耐于咀嚼。纵观古人对诗艺术性的基本要求,一是形象,所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二是精炼,所谓“片言可以明远意”;三是含蓄,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四是新颖,要写出人人意中所有,而人人笔下所无的情景。这些都与诗外功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