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中共中央国务院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将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使劳动教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重要内容。</p><p>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学习和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的会议精神。我校结合实际,在3月13日上午,全体教师与全国近50万教师齐聚网络,通过线上学习《劳动教育,新时代全面育人的助推器》,学习专家先进理念,借鉴他校劳动教育优秀经验。本次会议由吴忠魁教授主持,吴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p> <p> 此次会议采取线上直播形式,由吴忠魁教授和郑琰副院长主持,会议主要分两大部分:</p><p>一、专家报告</p><p>二、经验分享</p> <p>(一)开场讲话</p><p>特约国家督学、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基础教育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刘坚教授为论坛开幕致辞。</p> <p> 刘教授指出劳动是人类特有的基本实践社会活动,劳动教育是丰富有趣、高质量的体力劳动、智慧劳动。学生在亲身实践体验中,有利于学生远离手机电脑的危害,促进亲子关系,增强劳动技能。因此现在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要引起高度重视,通过教育活动让劳动成为习惯,让劳动教育典型成为学校劳动教育的基因。</p><p>(二)领导致辞</p><p>教育部领导、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基教二司原副司长申继亮致辞并演讲。申司长提出下步工作的“三有”想法:一是劳动教育要有旗帜;二是劳动教育要有位置;三是劳动教育要有机制。</p> <p> 申院长指出现在的劳动教育与过去的教育方式、方向、道路并不是一样的。现行劳动教育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劳动教育作为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其地位不可忽视,要在各学科教育中有所融合,在实施过程虫既要避免有教育无劳动,也要防止有劳动无教育,应该注重劳动过程性的展示和评价,不断反思,积累成果。</p><p>(三)专家报告</p><p>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徐长发演讲。</p><p>徐书记的演讲涉及劳动教育文化缺失的背景、优秀传统劳动文化的时代意义、新时代优秀劳动文化内涵与意义及劳动教育是新时代优秀劳动文化的关键机制四方面。</p> <p>二、经验分享</p><p>各个学校的优秀劳动教育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激发了我校教师开展后续劳动教育工作的激情。</p> <p> 此次全国性网络会议为我校教师打开了全新视角,专家高站位的方针政策解读为学校今后的劳动教育注入了新理念,指明了劳动教育方向。</p> <p> 这场论坛既提高了我们对于劳动教育理论层面的认识,又提供了各具特色的典型案例,有理有据,异彩纷呈。通过本次的学习知道了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让学生在系统学习文化知识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日常生活、生产和服务性劳动,即在将教育与生产劳动作为两个独立系统的基础之上,通过科学技术将二者有机结合,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具有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的时代新人。</p><p> 劳动创造幸福,勤奋铸就伟大。劳动是世界上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教育青少年热爱劳动,培养爱劳动的习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今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亦是成就青少年幸福美满人生的有效途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