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认识平遥缘于一块小小的牛肉干。</p><p> 遥远的记忆里,应该是朋友出差路过平遥,临时驻足,在古城徘徊了半天,顺便带回来了几包牛肉干给我。那时的平遥牛肉干味道很足,深红色的带有大理石花纹质感的牛肉干总是能深深的挑逗你的味蕾,能让你在咀嚼过后口舌生香回味无穷。</p><p> 后来,当这一块小小的牛肉干升华为平遥的一张名片时,那味道已经干涩的让人味同嚼蜡了。</p><p> 年轻时,追求浮华,喜欢沉迷于现代科技打造的高楼林立的都市,对于那些有年代感的古建筑很是不屑,甚至觉得粗鄙。及至人到中年,当自己的外在形象也开始如同那些饱经沧桑的古城墙般具有些许年代感时,才忽然对那些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迹有了诸多感触。</p><p> 从此那座座落在晋中平原的平遥古城就在我心里有了一席之地,成为了此生必去的地方之一。</p> <p> 辛丑年正月十八,与友夜宿太原,是夜晋中大雪纷飞。次日天刚放亮,我便与朋友乘火车赶往平遥,欲赏新年第一场雪中的古城。</p><p> 到达平遥古城时已正午时分,屋顶上的积雪已经在春日暖阳中荡然无存,只有城外女墙边还遗留着几许残雪。或许是因了疫情刚刚解禁的缘故吧,古城格外热闹,那些专门载客的电动游览车在摩肩擦踵的人群中来回拥挤穿梭,不断的迎来送往远道而来的游客,颇有点人满为患的感觉。</p> <p> 从上海出发时,我在网上特意浏览了一些平遥古城当地的民宿,发现一家叫做“紫荣阁客栈”的民宿口碑不错,于是就跟掌柜的取得联系。掌柜的很热情的告诉了我一些关于平遥古城的风土人情,顺带着也做了点推广——发了几张客栈的实景图片。我感觉还不错,就在手机上下单订了个房间。还在去平遥古城的火车上,我就和掌柜的联系,她让我们在古城北门等候,她过来接我们。</p><p> 客栈掩藏在城内一大片古建筑群落里,如果没有向导,外地游客是很难在鳞次栉比的古院落群里找到指定的目的地。幸亏有电子地图,到了古城北门,我们没有惊动掌柜的,打开地图,沿着迷宫般的巷弄街道。没费多大功夫就找到了这家客栈。</p><p> 客栈的院子不大,属于典型的晋中明清时期民居风格,南北走向的四合院,粘贴剪纸的窗棂,遒劲有力的中堂匾额,高悬的大红灯笼,描龙绘凤的雕梁画栋,无一不透露着屋主那个时代的奢华与高调。</p> <p> 客房内的摆设也相当考究,雕花大炕与榻榻米还有檀木椅是房间的标配,床上手绣的缎被面和火红的枕头以及屋子四角悬挂着的暗含隐喻的印花灯笼,无不充满了人间烟火气,让你在一瞬间突然就有了做俗人的满足与幸福感。</p> <p> 走在古城的街道巷弄里,犹如走进了一卷厚重的历史长卷。有着两千七百多年历史的平遥古城,经过数十个世纪的沧海桑田演变,历经无数风雨和战争洗礼,迄今依然屹立不倒,已经算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奇迹了。</p><p> 公元前八二七年,大周朝的第十一位天子姬静,于其父周历王姬胡暴毙十四年之后,在召穆公等大臣的极力辅佐下,终于成功继位,史称周宣王。宣王继位之初,励精图治,意气风发,力挽狂澜,欲扶周室之即倒。彼时大周王室,因历王暴政,致使大周天下民不聊生,烽烟四起,民间暴动不断,西周王室摇摇欲坠。</p><p> 平遥古城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大背景下初具规模的。早期的平遥古城面积并不大,它的功能其实就是一个军事驻防营地,属西周大将军尹吉甫管辖。</p><p> 明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一三七零年,平遥古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自此以后的各朝帝王均进行过多次的修葺和扩张。公元一七零三年,康熙大帝行经平遥,命臣工重筑四面大城楼,从而使得平遥古城池更加宏伟壮观。</p><p> 一九三八年二月十三日,是平遥古城近代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这一天,侵华日军二十师团进犯平遥,国民党第七十五军五零一团骑兵营营长史殿杰,冒着枪林弹雨,与守城的兄弟们一起,击退了日军的多次强攻,后因寡不敌众,城破,史营长饮弹而亡。日军恼羞成怒,屠杀我军民一千多人泄愤,那一天,平遥城里尸山血海,惨不忍睹。时至今日,在那些历经沧桑的古城墙上,当年日军强攻留下的弹孔和炮坑依然历历在目。</p> <p> 历史的血雨腥风已随着岁月的变迁,渐渐被一代又一代人淡化,最终只能从后世的故纸堆里去探寻那些若有若无的蛛丝马迹。而现时中的平遥古城却在一片祥和里独自沉醉。从日升昌到同兴公,从南城门到北城楼,百年老字号和千年古城墙交相辉映,硬生生把一座进入耄耋之年的古老城市带入旭日初升的现代社会。而杏花村与老陈醋的缠绵悱恻,却又让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街巷弄堂多了另一种唯独平遥古城才有的无法言喻的况味。</p> <p> 我们下午饭是在一个叫“复兴公”的老字号饭店吃的,与古城其他商铺一样,饭店的装修很古朴内敛,和古城的环境丝毫不起冲突,八仙桌与长条櫈似乎又把我带入了儿时的记忆。</p><p> 我们临窗而坐,下午的阳光慵懒的照在街道上,把此时的古城映照成了一张怀旧的老照片,一如那些泛黄的记忆,虽然波澜不惊,但也刻骨铭心。</p><p> 我们叫了一份平遥牛肉,两份时令小蔬,一瓶杏花村,坐在窗前,坐在暖阳里的平遥古城,饮一杯岁月,咀嚼一段人生,说些许悲喜,论几分古今。不知不觉,窗外的风景已然改变。沿街的大红灯笼如同暗夜的玫瑰悄然绽放。</p><p> 夜色中的平遥古城,多了几分静谧,少了些喧嚣 ,白天如潮水般的人流,也渐次退却。游客少了,一些店铺早早打烊,只有酒吧和特色菜馆里依然人声鼎沸。</p><p> 沿着笔直的明清一条街直向南行,灯火虽阑珊,人却游兴正浓,置身其间,仿若隔世。</p><p> 走过南城门,远远见一女子,着汉服,身姿妙曼伫立城头,飘飘欲仙。不觉诗由心生,随即缓缓吟道:</p><p> 我欲骑乘白马/独饮你的双十年华/千杯不过杏花村/不相问牧童/何处酒旗斜插/那日你独凭高楼/忽闻城头暮鼓寒鸦/城外长亭更短亭/飞雪不掩窗下的梅花/我欲赴那西风古道/待我归来时/我为你画眉/你为我研墨/那一世的笔墨丹青里/只有伊人巧笑嫣然/可有谁见你暗自嗟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