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先生二三事

张艳

<p class="ql-block">“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人间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胡适先生曾有言:“看他这个人,梳个辫子,样子很难看,但读了他的诗词,一定会以为他是个风流才子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人,就是民国大师之一王国维。他的诗词,常透出宇宙悠悠,人生飘忽的意境,这种宿命感,和他的人生经历和所做学问息息相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幼体弱,继而丧母、丧父,成家后,又丧妻丧子,历经至悲至痛,深感人生无常,也许正是这些,经史人文也成为他终其一生研究的对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幸第二任妻子像苏东坡的第二任一样,踏实能干,把家庭的一切打理得周到,可以让王国维专心治学,在文史哲、戏曲、美学、古文学等多方面贡献了广博精深的学术财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国维的父亲也是个博学多才之人,让王国维幼年时期拥有了一个富有文化修养的家庭氛围,在父亲的指导下,从小就博览群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仅涉猎多领域的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接触到近代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维新思想,逐步形成了求学志向,对史学、校勘、考据等产生了极大的兴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有着自己的一套读书方法,他认为一天犹如一生,都是从朝气到暮气的过程,他安排上午读经典考据,午后读史传,晚间读诗词札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说,民国时期的大师之所以迷人,学术精益之外,其性情更是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南海圣人康有为是怎么读书的呢,每天拿出一摞书,用锥子一锥子扎下去,扎通几本读几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比康有为的率性,王国维先生的读书方法算是理性靠谱的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方法,他也有自己的读书理论,他提出的读书三境界,一直被后人津津乐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求学途中,因为读书出色,结识了一个影响一生的人——罗振玉,罗欣赏他的才华和志向,资助王国维去日本留学。回国后,基本上就是俩人携手一生,一同办学,一同教学,一同做官,辛亥革命后,又一同侨居日本,共同埋头做学问,出著作,还结了儿女亲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以说,侨居日本期间,是王国维潜心治学收获最丰的时期。这一时期,生活安定,专心致力于研究新发现的史料,与日本专家广泛交流,从甲骨文、建筑、服装到戏曲,所猎甚广,著述颇丰,他自述此间:“生活最为简单,而学问则变化滋甚,成书之多,为一生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的《宋元戏曲考》被誉为“戏曲研究史上一部带有总结性的巨著”,他的考古研究也曾被郭沫若极为肯定:“没有王国维的发现,就没有殷墟的发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学界影响力够大,回国后,曾官至五品,任南书房行走,溥仪待之以帝师之礼,受到足够尊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是时间不长,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溥仪被赶出紫禁城,王国维认为此乃奇耻大辱,“退位优待条例,岂是你一介莽夫所能撕毁的”。几次要与罗振玉跳河自尽,以死明志,皆被家人劝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许,自此开始,他那颗向死的念头就没有彻底断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政变后不久,清华筹办国学研究院,胡适建议的导师制,为清华带来了著名的“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p><p class="ql-block">这里顺便提一下,一开始被邀有章太炎,但他一直视甲骨文为伪学,不愿与王国维为伍,竟将邀请函踩在足底,这才有了梁启超推荐的陈寅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学问和脾气不能成比例,但学问大的发起脾气来,被包容理解的几率就大多了。试问,没学问还脾气大会怎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华园里当导师,王国维的生活也算安稳。大师的教学也各有特点,王国维一般是不讲,由学生讲,他在一旁点拨,梁启超是一讲到底,学生没机会讲,陈寅恪是讲一半,学生问一半,赵元任是年轻导师,文理通吃还会音乐,他的课堂就更随意了。</p><p class="ql-block">但也就安稳两年多,1927年的北伐战争,保守派的知识分子处于危境,叶德辉等人的被害让知识界人人自危。留着辫子的王国维,很难不被列入杀害名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留有遗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他,还是没能放弃那个向死的念头。颐和园的昆明湖,水并不深,但淤泥过深,先生的衣服都没湿透,他是因淤泥堵住口鼻窒息而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国维的死,在废清廷、在中国学界、在日本学界都引起了震惊。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猜测,但先生的死给清华的师生带来了巨大的悲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梁启超和陈寅恪等在王国维的葬礼上都行的跪拜大礼,他们的心目中,先生一生待学问如生命,如今又用生命殉了学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梁思成设计的墓碑上,有陈寅恪撰写的碑文:“先生之着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于他的辫子,并非如辜鸿铭那样刻意而为,他只是“既然留了,又何必剪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