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记忆中的董家渡

黄山黄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随着南外滩暨董家渡的开发不断推进,这一地区的改造可谓日新月异,街区容貌亦已面目全非。在这城市嬗变的过程中,寻觅或留存董家渡的历史记忆,似乎成了生于此、长期生活和工作于此的本人,自作多情的一项社会责任,将其以美篇形式示人,自然也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本文通过一些图文史料和回忆,以表达一位原住民对以往董家渡的深切追忆之情。希望能得到大家、尤其是董家渡原住民的喜欢。</span></p> <p class="ql-block">  董家渡路中华路口所见之处已面目全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董家渡,泛指董家渡路外马路周围一带的地区,其北部曾是十六铺的一部分。董家渡早先是黄浦江上的一个渡口,据嘉庆《上海县志》记载,初为北仓渡,郑洛书设。后浦东有一董姓船民,用能坐23人的双桨船,在此来回摆渡,故改称为董家渡。</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世纪三十年代的董家渡码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海开埠以后,襟江带海的有利位置,使得黄浦江西岸的港口吞吐量不断超越过往,贸易量也直线上升。千帆林立,百舸争流,百业兴旺。航运的发展,有力催生了黄浦江两岸各类码头的诞生,以及码头业的发展。19世纪末,英商码头实力居上海港公用码头第一,十六铺以南的码头也同步发展。1932年时,董家渡一带码头渡口众多,自北向南分别包括关桥、民生、宁绍、王家、董家渡、会馆、三泰、开泰、丰记、新昌等散装杂货码头。许多路名也因此与渡口码头相关,除董家渡路外,还有竹行码头路、王家码头路、会馆码头路、油车码头街、丰记码头街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早期的王家码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早期的三泰码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早期的开泰、丰记、新昌码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 本人大约二三年级时,全家曾在17号码头(会馆码头)有过留影,照片中可看到当时江中的木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位于董家渡码头的塘董线轮渡站至今仍在,彼时是黄浦江上一条重要的轮渡线。1936年前,该处轮渡皆为民渡,有渡户59人,全靠12艘人力摇橹渡船往返浦江两岸。因摆渡设备简陋,事故不断。1936年,由兴业信托社市轮渡管理处,筹建机动客运航线并开航。初时只有机动船2艘(每艘载客量200人),10分钟一班。1956年公私合营时,董家渡舢板并入,后属市内河航运局管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浦西董家渡轮站设在公义码头街口,浦东塘桥轮站设在塘桥路口。两岸之间航线长410米,1980年代时有渡轮3艘(2艘载客量为1000人,1艘为700人),渡轮双向对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董家渡的轮渡,不仅方便了工作、学习在两岸间的人们的来往(邻居中的同龄人那时都分在浦东的中学,若不在卢湾读书,本人应该也是那支摆渡大军中的一员),而且成了当时许多人“浦江游览”的“观光船”。住在附近的大人会带着孩子、尤其是来那边亲戚家做客的小朋友,花上6分钱,兴致勃勃地乘上渡轮,高高兴兴地坐个来回(机灵者甚至会混在船上坐好几个来回),好好过把穿越浦江的乘船瘾。</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曾经非常熟悉的董家渡摆渡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也曾非常熟悉的渡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驾驶舱前的市轮渡标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轮渡驾驶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轮渡水手系缆绳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渡轮上的骑车乘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还记得那时的塘董线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摆渡过江曾是许多人每天的必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急匆匆下船的乘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董家渡轮渡站进出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轮渡售票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出轮渡后的公义码头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8, 252, 255); font-size:20px; background-color:rgb(3, 14, 76);">  记得,我曾经陪同居住于西区的一位插友乘轮渡过江,进行过用粮票换鸡蛋的交易。那是在大割“资本主义尾巴”的1970年代初期,大约是1972、1973年时,一次我们从董家渡摆渡,经过塘桥路到了浦东南路、浦建路口,塘桥汽车站对面的街口,用上海粮票调换浦东本地农民积攒的鸡蛋。30斤上海粮票,换得30个市场上买不到的新鲜鸡蛋,这种双方都觉得十分划算的交易确实有另辟蹊径之感。至今,对插友背上装有鸡蛋的“马桶包”骑车而去的潇洒劲,仍记忆犹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塘董线塘桥轮渡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董家渡的原住民,应该是如今所谓“亲水”理念的率先实践者。临江傍水的优势,使许多人的愿望得到了很好的实现,技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每到夏季,董家渡附近的浦江,成了天然的游泳场所。尽管那时的黄浦江水又脏又浑,但对游泳池稀缺且囊中羞涩的游泳爱好者来说,那绝不是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酷暑下的南市木材厂码头边的区域内,尽是在此野游的小男孩,许多人在此学会了游泳的本领,并开始向更刺激的水域进发。然而,那里也是一些小男孩的丧生之地。几乎每年的那一时段,都会传来溺毙男孩母亲撕心裂肺的嚎哭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然,对一些游泳好手而言,那里是他们尽情发挥技能的理想场所。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邻居兄长殿凤、殿虎横渡浦江,以及志刚兄夜色中从董家渡畅游至南码头的潇洒情景。还记得,“浪里白条”殿凤、殿虎兄弟俩,在水中截获运输船上西瓜的糗事,以及一些野游者不幸被“港监”(原港务监督,今海事监督)巡逻艇抓获,而被短时关押的窘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董家渡轮渡南侧的交通艇码头,也是许多人经常去的地方。那里紧邻江面,能最佳角度观看黄浦江的江景,以及轮渡停靠和渡客上上下下的情景。记得,从黑龙江农村回沪后,一度没有工作,心烦意乱的自己,经常会来到那里,面对穿梭游弋的过往船只和平缓流淌的江水暗暗发呆……一切,恍如昨日。</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夕阳下的董家渡</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董家渡江边的外马路,也算是条历史久远的道路。最早的外马路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是当时上海华界首筑的近代道路,该路路长804丈(合2680米),宽3丈(合10米),石块路面,名外马路,亦称大马路。不过,当时的那条外马路并非如今的那条。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工程局沿黄浦滩筑路,因靠近江边故命名为外马路,遂将原先的那条路改称为里马路,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改为中山南路。</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 后筑的外马路,北起十六铺,南至国货路,全长3120公尺,宽5.2-27.7公尺,为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灌入式沥青路面。当时的外马路东侧多为轮渡站、客运站、码头,西侧多为仓库或堆栈。</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果市场即将关闭时的外马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世博会前的外马路</p> <p class="ql-block">  世博会前的外马路万豫码头街口</p> <p class="ql-block">  外马路整治前的董家渡轮渡站北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滨江步道建设前的塘董线轮渡口</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由于外马路紧靠江边和码头,过往的车辆非常繁忙,加之道路狭窄且路况不好,使得那里的交通秩序显得比较混乱。再加那里的码头都是些装运水果、杂货、木材、煤炭、泔脚、污泥、垃圾粪便的,故而使得那里的环境非常之差。尤其是每逢夏季台风季节航运停运,那里的情况更糟。是时,堆积在路边的垃圾绵延百余米,受高温炙烤的垃圾污水流淌、苍蝇乱飞,所散发出的阵阵恶臭更是难以抵挡。</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 以后,随着码头功能的调整,那里成了水果和水产码头的天下。这两样东西搅和在一起,再加上管理的失位,使得外马路一度成为环境脏、乱、差的代名词。虽屡经整治,但景况仍是堪忧。直至世博会召开前,那里的市容环境卫生状况才得到根本性改变。</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改造前的原水产二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外马路653号的最后留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外马路药材仓库的历史行将结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与保险大楼永别的邻居</p> <p class="ql-block">  后面的保险大楼是董家渡留存不多的建筑之一</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董家渡路是上海的一条老街,以往许多老上海熟知它,或许是因为位于该路东段的天主堂。董家渡天主堂是鸦片战争后西方在中国建立的第一所规模巨大的教堂,也是当时上海最大的天主堂,曾是罗马天主教上海教区的主教府,统辖江苏、安徽两省的各级天主教堂。该堂于1847年(道光27年)11月奠基,1853年(咸丰3年)3月建成,堂地约30亩,有大礼堂一所,花园一座和堂屋三进,各大小房屋200多间。后又附设正修、仿德等两所中学及附小。</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主堂对面天生港东街附近</p> <p class="ql-block">  董家渡天主堂是该地区为数不多的幸存者</p> <p class="ql-block">  曾是天主堂的教会学校,解放后曾先后为蓬莱中学、董家渡路四小、志新职校。</p> <p class="ql-block">  万裕街由原万裕码头得名,图为天主堂西侧的董家渡路万裕街路口。</p> <p class="ql-block">  董家渡路197弄,是距天主堂最近的弄堂,弄内有不少虔诚的教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万裕街132弄弄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万裕街北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万裕街王家码头派出所</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以渡口命名的董家渡路,东起黄浦江岸边的外马路,西至原为上海老城护城河的中华路,全长963公尺。该路与上海拆城填浜筑路的城市沿革紧密相关,清光绪33年(1907年)辟建,西段(外仓桥街至中华路)曾为黄浦江支流薛家浜的一部分(如今董家渡路沿线的小普陀街、外仓桥街、小石桥街都与当时浜上的小桥同名),后填河筑路,因紧邻上海老城厢的小南门,故取名为小南门外大街。</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董家渡路同泰弄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同泰弄东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董家渡路221弄(同泰弄)西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屋斜对面先前开过饮食店</p> <p class="ql-block">  后来的晓贤生煎曾在董家渡路做得风生水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生煎店拆除后的那地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屋对面的街景</p> <p class="ql-block">  世博会后的董家渡路247—251号(铁门里)</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我家的老屋人称铁门里,铁门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铁门里是指原董家渡路249号,广义的则包括247、249和251三个门牌号以及它们分属的三幢楼。铁门里,顾名思义应该是指铁门内。早先董家渡路251号的过街楼下,曾有过一扇大铁门,大铁门内就是249号的住户。那些住户,住在过街楼下过道后面的一栋新式石库门房子中。1958年,大炼钢铁那阵,大铁门被拆了用去炼钢。那钢炼没炼成大家都知道,然大铁门却是实实在在没有了,只留下了个铁门里的名称。</h1> <p class="ql-block">  那过街楼是我的出生地,是街坊中一位助产士将我引入人间,楼顶是我们为解决住房问题自搭的大阁楼,也是我结婚生子之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世博会前后的铁门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世博会前老屋两边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时日不多的老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形单影只的我们的老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家老屋已不见踪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唯有这门牌号成了永久的纪念物</p> <p class="ql-block">  老屋西边的大福饭店和灯笼店旧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里是董家渡路的交通瓶颈口</p> <p class="ql-block">  曾经生活气息浓浓的董家渡路梅家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世博会前的梅家弄</p> <p class="ql-block">  因原有硝皮作坊得名的老硝皮弄,图为不同季节的该弄弄口。</p> <p class="ql-block">  拆迁前的老硝皮弄,右面的行人是老邻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硝皮弄的最后归宿</p> <p class="ql-block">  充满活力和烟火气十足的董家渡路中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董家渡路中段的小普陀街,北起董家渡路,南至裘家弄、大水桥交接处。路长只有194公尺,宽5.5~9.9公尺,片弹街路面。宋代有僧人从海外奉观音佛像在此修建寺院,取名小普陀庙。庙门外薛家浜上有小普陀桥,地名亦称小普陀。1906年(光绪32年),小普陀庙改建为城厢总工程局南区分办处,遂将佛像迁出,并开始填浜拆桥筑路。1907年(光绪33年)翻砌小普陀桥到小南门大街一段的道路,并取名小普陀街。</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普陀街口</p> <p class="ql-block">  曾经蛮有气派的董家渡派出所和街道办事处办公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董家渡路牌楼弄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家码头路蔡阳弄</p> <p class="ql-block">  小普陀桥街南区街口的王合兴食品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区街口的董家渡菜市场</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董家渡路中段,有一条外仓桥街,该街于1908年(光绪34年)开辟,因在原中心河上的仓桥外侧(向城外)故得此名。说起那条街,前些年的上海人,尤其是顾家的上海家庭主妇,知道外仓桥街的肯定不多,但若说起王家码头(董家渡)布料市场,知道的应该不会少。</h1><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这里是王家码头(董家渡)布料市场(如今的南浦大桥布料市场)的起源地。二十多年间,经过两次搬迁(先是搬至董家渡路、中山南路口,后搬至如今的陆家浜路、南仓街口),已从原先的路边小摊登堂入室,最初入行者也早已改头换面逐步升级。但那里虽几经整顿,却是一番“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景象,长期以来是一片摊头林立、占路经营的乱象。直至去年那里居民搬迁完以后,这一情况才得到了根本性改变。</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当年的外仓桥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董家渡西面有一条很有诗意的小马路,名为荷花池弄。该路东起王家嘴角街,西至篾竹路,长约100公尺,因原浙宁会馆中的荷花池而得名。浙宁会馆,旧址在该弄31号,初名天后行宫,1819年(清嘉庆2年)由甬商董萃记记创建。1853年(咸丰3年)毁于战火。1855年(咸丰5年)由董椿记、方振记、李慎记、赵巨康等商号集资重建之。1859年(咸丰9年)竣工,改名浙宁会馆,后厅题额为正谊堂。1881年(光绪7年)会馆以历年所积捐款增置基地(时基地合前共计为9亩许),重建大殿、戏台及看楼。“八·一三”战事后,馆门内的荷花池为日寇填平,馆屋受损,抗战胜利后重加修葺。1954年会馆宣告结束,原大殿等房屋旋改作印花被单厂的厂屋,厂屋于1957年遭受火焚。1958年重建新屋后,改为荷花池幼儿园,原后厅等房屋亦改设为新兴针织厂,余屋改作民房。</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家嘴角街荷花池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曾经的王家嘴角居委会</p> <p class="ql-block">  万豫码头街,东起外马路,西至老硝皮弄,曾称万裕码头街,由原万裕码头得名。图为万豫码头街旧影。</p> <p class="ql-block">  万豫码头街的走向蛮奇特,不长的道路居然有两个九十度直角,此为西向转南的第一个直角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万豫码头街218弄4号后门</p> <p class="ql-block">  万豫码头街北侧的王家码头路210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家码头路定福弄口</p> <p class="ql-block">  王家码头路花衣街(由早先的棉花行、即花衣得名)口</p> <p class="ql-block">  王家码头路花衣街口遭拆的老建筑沈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董家渡区域内的薛家浜,曾是上海城内外的一条重要河道,城外走向为:浦水流经薛家浜桥(今油车码头街外马路处)、里薛家浜桥(今中山南路处)、青龙庵(原薜家浜路218号,1979年拆庵建楼为向阳无线电厂)前,过求新桥(今多稼路口)、青龙金带桥(原青龙桥街)、小普陀桥(又名南区桥,今小普陀街南区街口),折北向西过圣贤桥(今董家渡路南区街处)、外仓桥(今外仓桥街南端)、里仓桥(今篾竹路南端)、小石桥(今小石桥弄),入朝阳门(俗称小南门)水关(今中华路乔家路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入城后,过永兴桥(今乔家路水泰街处)、陈箍桶桥(又名广济桥,今光启南路处),西至今凝和路处,这段河流称乔家浜。经渡鹤楼(原凝和路小学南侧)南折至薜家桥(今黄家路尚文路处),此处名也是园浜(又名凝和浜),迤西过守备署(今敬业初级中学)前至城根止又称薛家浜。</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薛家浜路马路市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旧时上海为水乡,县城的柴草、粮食、大粪、豆渣等运输,以及民间灌溉用水均靠浜水。清朝末年以前,薛家浜曾在人民生活、交通运输等方面起过重要作用。开埠后,陆上交通逐渐发达,县城河道作用随之消失,河身月久淤塞,行舟不畅,且有碍卫生。辛亥革命前后,遂拆城、填浜筑路,发展交通。1906年至1914年间填中心河筑今小桃园路、河南南路(曾名西仓路)等。清光绪、宣统年间,填乔家浜、也是园浜,筑今乔家路、凝和路,填城内薛家浜筑今尚文路。1935年民国《上海县志》载:南区(城外)跨薛家浜诸桥填浜毁去,江边至中山南路一段填筑油车码头街,迤西北填筑薛家浜路、南区街,过董家渡路至旧城根填筑赵家湾街、小石桥街。至此,薛家浜和中心河及其支流,均填筑为通行车辆的“现代马路”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开始冷落的南区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以青龙桥命名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位于董家渡地区多稼路1号的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1909~1911年(宣统年间)由地方绅士李平书,将地方积谷移用于创办医院,初名“公立上海医院”,是上海由中国人投资、创办的唯一的一所医院。1934年改为“市立沪南医院”,抗战胜利后改为“上海市立第二医院”,原占地11亩8分。解放后,改为上海市立第二人民医院,后为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占地约24亩,有病床420多张,为设备齐全的综合性医院。如今该院已与黄浦区中心医院等合并,组建为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二人民医院旧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255, 255, 255); font-size: 20px; background-color: rgb(91, 90, 101);">  董家渡地区改造过程中,只留下了为数不多的几栋保留建筑,其中有位于会馆街的商船会馆,占地近 20 亩,曾被誉为“极缔造之巨观”,是上海最早建立的同业行会组织,也是上海最大的会馆之一。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 年),上海、崇明、锡金船主和商号,集资在上海县城东马家厂(今会馆街一带)兴建了商船会馆。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重修,添建南北两厅。</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255, 255, 255); background-color: rgb(91, 90, 101); 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建看楼,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建拜厅、钟鼓楼、后厅。同治元年(1862年),英法军队入城协防抵御太平军,在商船会馆内驻扎,撤防后,为江南制造局使用,殿宇多毁。光绪八年(1882 年)沙船商重修商船会馆,天后神像加戴重 48 两的点翠金冠。光绪十六至十八年(1890~1892年)因飓风损坏戏台,进行修理,并维修其他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商船会馆董事绅商李厚祐等筹款创设商船初等小学于会馆内,以供同业子弟就读。宣统二年(1910年)增办高等小学。</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 建国后,商船会馆一度驻有部队,大殿为街道办托儿所、幼儿园,一部分作为海运局职工宿舍。“文革”中,这一建筑群改变甚大,一部分被用作街道工厂,但大殿、戏台等尚保留原有结构。</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59年,商船会馆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大修时,屋顶精美雕饰悉毁,南厢房亦被拆除。2010年,董家渡旧区改造实施后,破败不堪的商船会馆在已拆除旧房的地块中,茕茕孑立,满目凄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世纪50年代的商船会馆大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世纪50年代的商船会馆大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商船会馆戏台曾用作工厂办公室,台口搭起了面板和窗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正在拆除的商船会馆大殿前简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重新修缮后的商船会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董家渡路西端便是小南门,为上海旧城东南的朝阳门,城门在今中华路、黄家路处,因城垣正南有大南门,故新开的城门称为小南门。拆城后,居民仍把原城门一带地区称为小南门。小南门一带曾是南市的一个商业区,有食品、饮食、百货、棉布、五金等商店,如今这一带的商业已完全凋零。</span></p> <p class="ql-block">  清同治年间上海地图中的小南门位置</p> <p class="ql-block">  曾经商业繁荣的小南门和环城行驶的11路电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如今同一位置所摄的小南门</p> <p class="ql-block">  中华路乔家路口,右侧建筑曾是南市区少年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小南门警钟楼 ,习称小南门火钟楼。位于中华路581号,楼址原是清代水次仓敏、惠二廒房(仓房、粮库)的仓基。1884年(光绪10年)后,因米价日昂,尽完折色,廒房不复修理,日就倾圮,废后变为大高泥墩。1908年(光绪34年)知县李超琼将廒基拨给救火联合会,随之建起了警钟楼。警钟楼于1909年(宣统元年)落成,耗资一万二千元。警钟楼高10.58丈,分作六层,每层相距百级,设小平台三,大平台一;第四层悬警钟,纯用响铜铸成,高3.9尺,下口6尺,重4800磅,鸣时响振云表,声达数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外楼全用铁质制造,结构玲珑,装配合理;中为螺旋梯,可迴环拾级而上;梯之四围皆用网柱,重重密布,若网罗状。楼之顶部建有瞭望室,穷睫所至,毕观无遗;又有站台,尤足高瞻远瞩。楼内设望警4人,日夜轮流驻守,遇灾鸣钟报警,各方得以迅赴施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彼时但凡遇灾,先鸣警钟二十五下,旋照各段(将城区分为五块,并以鸣钟记数表示相应地区)记数鸣钟。钟楼上日间用旗,夜间用灯,亦照鸣钟数自一至五分别悬挂。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时,曾于警钟楼频频鸣钟作为起义开始的信号。以后,自南市设置电话后,警钟楼的功效即行废止。</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南门警钟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董家渡开发规划效果图</p> <p class="ql-block">  看似简单的拆字后面有着太多内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如今,但凡进入将改造旧区,便随处可见一个醒目的“拆”字,这一简单的拆字,虽拆掉了逼仄简陋的旧里危房,却也拆掉了在此处延续了几百年的人间烟火,拆掉了留存在许多人脑海中的美好回忆,拆掉了这座城市一路走来的诸多历史记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尽管,董家渡已开始旧貌换新颜,但是“高大上”、现代奢侈的董家渡,还与我们那些原住民有何关联?那里会是我们的诗和远方吗?以往的董家渡已经翻篇,曾经与那片土地息息相关的原住民,也将在人生的舞台陆续谢幕,但愿董家渡的历史记忆不会轻易湮没!</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写于2021年8月22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中部分照片取自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