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3.12-3.13 严重雾霾</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来沈阳已经是20年前的事了,当时由于时间关系只匆匆去了趟怪坡,其它已毫无印象。这次来沈阳出差,工作完成后利用周末时间逛逛沈阳城,根据时间和网友建议,依次游览了沈阳故宫,大帅府,中街,刘老根大舞台和北陵公园。</p><p class="ql-block">PS:为了文章的完整性,这篇游记加了好多我在网上查的资料和照片。</p><p class="ql-block">第一站:沈阳故宫</p><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为清朝初期的皇宫。总占地面积63272平方米,是北京故宫的十分之一。是中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关外唯一的一座皇家建筑群。</p><p class="ql-block">共经历努尔哈赤、皇太极、乾隆三个建造时期,历时158年。入关以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诸帝,相继十次“东巡”时作为驻跸所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分为东路、中路和西路三部分。西路是清朝皇帝“东巡”盛京时,读书,看戏和居住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东路:为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于天命十年(1625年)开始创建,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大政殿俗称八角殿,是清太宗皇太极举行重大典礼及重要政治活动的场所。顺治元年(1644年)顺治皇帝福临在此登基继位。</p> <p class="ql-block">十王亭位于大政殿两侧八字形依次排列,是满族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的反映。其东侧五亭由北往南依次为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侧五亭依次为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p><p class="ql-block">十王亭是清初八旗各主旗贝勒、大臣议政及处理政务之处。</p> <p class="ql-block">中路: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是皇太极续建,是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后妃居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俗称午门。</p> <p class="ql-block">崇政殿在中路前院正中,俗称“金銮殿”,是沈阳故宫最重要的建筑。此殿为清太宗皇太极陛见臣下,宴请外国使臣以及处理大政的常朝之处。崇德元年(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大典就在此举行。“东巡”诸帝于此举行“展谒山陵礼成”等庆贺典礼。</p> <p class="ql-block">凤凰楼坐落于沈阳故宫中路建筑群的中轴线上,共三层。此楼为盛京最高建筑,故有《盛京八景》之一“凤楼晓日”、“凤楼观塔”等传称。凤凰楼上藏有乾隆御笔亲题的“紫气东来”匾。</p> <p class="ql-block">清宁宫为五开间前后廊硬山式。是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居住的“中宫”。皇太极就驾崩于此。</p> <p class="ql-block">关睢宫位于帝后寝宫区域清宁宫之东,是清太宗皇太极最宠爱的宸妃所居住的寝宫。</p> <p class="ql-block">永福宫坐落在沈阳故宫凤凰楼高台之上,清宁宫西侧,是孝庄文皇后(庄妃)居住、辅政和养育皇子福临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皇帝净房,这么看来当年的皇帝还是很文明的😀,难道说现在的马桶就起源于此吗</p> <p class="ql-block">总结沈阳故宫和北京故宫的十大区别:</p><p class="ql-block">区别一:</p><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的大政殿和十王亭组合来源于满族传统,建筑形式来源于汉族民间传统。</p><p class="ql-block">北京故宫主要建筑形式,以及组合皆来源于中原传统宫殿建筑,正殿没有八角攒尖亭式建筑。</p><p class="ql-block">区别二:</p><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宫高殿低”,清宁宫建于高台之上,高于崇政殿。</p><p class="ql-block">北京故宫三大殿都建于高台上,高于寝宫。</p><p class="ql-block">区别三:</p><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主要建筑皆采用民间硬山式,等级比较低。</p><p class="ql-block">北京故宫主要建筑则采用传统宫殿建筑的庑殿顶,属于最高等级。</p><p class="ql-block">区别四:</p><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建筑采用黄琉璃瓦加绿剪边。</p><p class="ql-block">北京故宫都是黄琉璃瓦。</p><p class="ql-block">区别五:</p><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建筑受喇嘛教影响明显,比如方柱柱头兽面,檐下装饰,藻井彩色绘画等。</p><p class="ql-block">北京故宫建筑装饰都属于传统特色。</p><p class="ql-block">区别六:</p><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受山西建筑影响,主要宫殿以五彩琉璃装饰为主。</p><p class="ql-block">北京故宫的建筑装饰全为黄琉璃瓦。</p><p class="ql-block">区别七:</p><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的清宁宫,主要体现满族的建筑习惯,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建在地面上。</p><p class="ql-block">北京故宫只有坤宁宫仿清宁宫,其他寝宫皆为中原传统形式。</p><p class="ql-block">区别八:</p><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的大政殿和崇政殿都是“彻上明造”,在梁架上彩画。</p><p class="ql-block">北京故宫的三大殿都加装了天花板不覆顶。</p><p class="ql-block">区别九:</p><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门额上的字,都是满文在左,汉文在右。</p><p class="ql-block">北京故宫的正好相反。</p><p class="ql-block">区别十:</p><p class="ql-block">沈阳故宫皇后妃子都住一个院落。</p><p class="ql-block">北京故宫皇后妃子各有自己的寝宫。</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张氏帅府</p><p class="ql-block">又称“大帅府”或“少帅府”,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少帅府巷46号,是张作霖及其长子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等四个部分组成。主要有大青楼、小青楼、西院红楼群及赵四小姐楼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大青楼是张氏帅府的标志性建筑,作为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两代主政东北时期的重要办公场所。历经两次直奉大战、东北易帜、处决杨、常、武装调停中原大战等重大历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老虎厅就位于大青楼一层,震惊全国的杨常事件就发生在老虎厅。</p> <p class="ql-block">小青楼位于张氏帅府的东院,因其采用青砖青瓦建筑而成,俗称小青楼。是张作霖为他最宠爱的五夫人寿氏专门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边业银行,共四层,呈手枪式,实际就是张氏父子的私家银行。一层大厅的业务办理及人员非常逼真,像是置身其中。</p> <p class="ql-block">赵一荻故居,俗称“赵四小姐楼”,位于张氏帅府的大院的东墙外,赵四小姐在此居住两年,其中一层一房间真实还原了张学良和赵四小姐老年在美国夏威夷时的居住环境,非常简单。</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九一八纪念馆</p><p class="ql-block">非常不巧的是去后发现由于修缮最近闭馆,本想进行一下爱过教育的,只能远观一下外观了。</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中街</p><p class="ql-block">由于九一八的闭馆而富裕出了时间,临时更改路线先去沈阳中街步行街逛逛,然后去看有名的刘老根大舞台😊</p><p class="ql-block">沈阳中街号称“亚洲最长步行街”,可能是疫情原因,略显冷清。两侧商铺多为金店。</p> <p class="ql-block">听了朋友的建议,中午吃了中街上沈阳传统特色名菜:老边饺子,味道的确不错,价格也合理,极力推荐来沈阳的朋友尝一尝。</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刘老根大舞台</p><p class="ql-block">刘老根大舞台是外地朋友领略东北娱乐文化的一个常选地。在这里运气好时可以看到一些知名的二人转演员登台表演,纯粹为了感受一下现场气氛,我们买了最便宜的门票,180元一位,二层15排(北京最便宜680)。当晚叫上名的演员有闫光明(刘一水),赵海燕和文松。看完后总体感觉一般,真正表演的时间不多,调侃的时间太长,登不上大雅之堂,看一次体验一下足矣!</p> <p class="ql-block">第六站:北陵公园</p><p class="ql-block">北陵公园占地330万平方米,是沈阳市最大的公园。1643年(清崇德八年)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昭陵建成。1927年,奉天省政府将昭陵辟为公园,因位于市区北部,故得此名。昭陵是沈阳名胜古迹之一,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精华,也是汉满民族文化交融的典型。</p><p class="ql-block">这是北陵公园南门。</p> <p class="ql-block">进门后是一条笔直的油漆马路,沿着马路向前走几百米,就看到了一座皇太极的立像,一身戎装的皇太极手握宝剑,望向远方,像是在思索着怎样进军关内。</p> <p class="ql-block">绕过雕像继续向前走几百米,就看到路的两旁树立着两块下马碑,上面用满、蒙、汉三种文字书写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在昭陵里面,这样的下马碑一共有六块。</p> <p class="ql-block">牌坊是明清时代特有的装饰性建筑,整个石坊雕琢精细,刀法粗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堪称一件石雕艺术精品。</p> <p class="ql-block">穿过石牌坊,就来到了正红门。在正红门前的东西两侧各有一组院落。东侧的叫更衣亭,是皇帝谒陵时进祭时更衣、洗漱的地方。按照清代惯例,皇帝谒陵时,第一天行“展谒礼”,要穿素服,第二天行“大飨礼”,要穿朝服。衣服不能在来前就换好,需要在正红门前的更衣亭内更换。后面的小亭为净亭,是皇帝的御用厕所。西侧的叫宰生亭,又称省牲亭,是祭祀时宰杀猪、牛、羊的地方。院内北侧的房间是安置锅灶的,用来收拾上祭用的猪、牛、羊等。</p> <p class="ql-block">正红门也叫山门,是陵寝的总门户。它是一座单檐歇山式三洞拱门建筑,楼顶铺满黄色琉璃瓦,中门脊上刻有“宝瓶”一个,取“保护陵寝平安”之意。门的东西两侧墙壁,叫做“袖壁”,外呈海棠形。袖壁上镶嵌着五彩琉璃行龙,所以“袖壁”又叫做“龙壁”。</p> <p class="ql-block">穿过正红门,正前方是一座二层建筑,叫做碑楼。碑楼到正红门之间由石板条隔开的路叫做神道,神道的两侧依次是华表1对,石兽6对。华表的历史久远,其来历说法不一。其中一种说法是它从古代的“诽谤木”演变而来,是供人们传递意见或冤状的工具;还有一种说法是它来源于立在交通要道上的“路标”。后来用石材制造,因此也叫石柱或“表柱”。在华表柱的顶部端坐一个石兽,因为它生性喜欢瞭望,所以也叫“望天犼”。相传这种怪兽骨瘦嶙峋,但是非常凶猛,所以把它放在华表顶上,让它来守陵。华表的后面,依次排列着6对石兽,第一对是石狮子。狮子是百兽之王,所以把狮子放在首位,作为威振八方、惟我独尊的王权化身,也是守护陵寝的“御林军”中的排头卫士,更是威严、尊贵、崇高的象征。第二对是头上长着独角的怪兽,叫獬豸。据说,它能辨别是非善恶曲直,在我国古代,执法官头上的帽子就叫獬豸冠,表示他能象獬豸一样执法严明。第三对就是麒麟,是一种祥瑞之兽。第四对是立马,这一对石雕最能引人注目。满族是一个有着骑射传统的民族,因而才会雕这立马。第五对是石骆驼,这是用黑色石料雕造成的。相传此骆驼在皇太极生前的征战中立下大功,所以后来建陵时,把它列在陵寝,表示它的功绩与主人同在。最后一对是立象,以白色石料雕成,大象高大威严,是天下太平祥和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穿过碑楼,面前隆恩门,后面就是北陵的主体建筑--方城。隆恩门是方城的正门。</p><p class="ql-block">隆恩殿又称“享殿”。昭陵隆恩殿是祭祀陵墓主人太宗皇太极及孝端文皇后神位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地宫的入口就在这琉璃照壁后面,在照壁上按照一定的顺序按那些红花绿叶,就可以开启地宫。但为了防止有人盗墓,在地宫入口处安装了许多暗器,如果按动错了,就会有毒箭飞出。还有传说,皇上怕陵工们泄密,当他们把棺椁抬入地宫之后,立刻把地宫入口堵死,将所有的陵工活活埋葬在地宫里殉葬了。</p> <p class="ql-block">城墙</p> <p class="ql-block">宝顶,也就是坟茔。昭陵的地宫因为在关外,伪满洲政府时期日本是把东三省当自己的国土经营的,对昭陵也是保护的态度,所以从没有被盗过,建国后也曾想过挖掘,但后来因技术原因停止了,所以地宫没有开放</p> <p class="ql-block">走到这里,沈阳之行也就结束了,说真心话,沈阳真不是一个适合旅游的地方,好玩的少,好吃的少,空气也不好,来一次足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