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艺术中心张光宇展——20210216

Nonie Luo

<p class="ql-block">张光宇</p><p class="ql-block">1900年8月25日-1965年5月4日</p><p class="ql-block">江苏无锡人</p><p class="ql-block">中国现代漫画家、工艺美术家、设计大师</p> <p class="ql-block">可以说,他是中国现代视觉、城市文化、大众传播的先行者;是中国漫画、中国动漫电影的奠基人之一;是“美猴王”之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国家核心形象的主要设计者之一……</p><p class="ql-block">你也可以引用众多文化“大佬”的话,来佐证他的地位:</p><p class="ql-block">叶浅予:他一直是我心目中最有威望的艺术家兼大哥。</p><p class="ql-block">黄苗子:张光宇是中国式现代艺术的创造标志。</p><p class="ql-block">张仃:他是我们同时代中,最值得深入研究、最具有独创性的装饰艺术家。</p><p class="ql-block">黄永玉:光宇先生一生创作数不尽单幅或系列大作,从年轻到暮年,风神从未衰颓,是我们晚辈一直交谈尊敬所在。</p><p class="ql-block">丁聪:他把装饰带进了漫画,即使是变形,即使是讽刺,也是以美为目的的,是平凡的事物向美的升华,哪怕是丑的夸张,也充满辩证的美感。</p><p class="ql-block">廖冰兄:你或许应该超过他,但你无法绕过他。</p><p class="ql-block">胡考:他是位十足中国气派的画家,善于吸收外来艺术的优点,正反映了他的中国气度。他值得我们在全世界面前引为自豪。</p><p class="ql-block">阿城:光宇前辈是中国造型因素现当代转型最强的实践者、推动者,也是中国动画影像的永垂不朽者。</p><p class="ql-block">陈丹青:光宇先生的真价值、真贡献,一语道破,应在中国现代商业美术。</p><p class="ql-block">邱云光(说得更“夸张”):我认为张光宇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功绩可以与齐(白石)、黄(宾虹)并举。</p><p class="ql-block">一言以蔽之,正如夏衍所说:“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这位很有创新的艺术家,说明对他的宣传太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他以稿纸、铅笔、毛笔、橡皮、大头针为马,以墨水瓶为甲,以蘸水钢笔为矛,以三角板为盾,始终驰骋无惧。</p> <p class="ql-block">此次展览共展出展品500余件,包括张光宇的珍贵原作288件,时间跨度从1918年到1963年,涵盖了张光宇的整个艺术生涯。</p> <p class="ql-block">以下,我将按照9个板块来呈现部分展品,借此管窥张光宇艺术的驳杂多样,也作为我的艺术家专辑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No.1</p><p class="ql-block">世界·生生</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上海连接着世界,在那个没有手机电脑的时代,纸质印刷品曾是最具有普遍影响的大众传播媒介,人们通过书刊报纸了解世界,而张光宇就是为这些书刊报纸绘制世界图景的人。从1918年开始,张光宇相继给《世界画报》《影戏杂志》《三日画报》《上海画报》《上海漫画》《十日谈》《时代漫画》《万象》《独立漫画》《十日杂志》《泼克》等杂志、报纸、书刊画过风格多样的封面和插图,这些图像是摩登上海都市百态的一面面镜子,并广泛影响了后来的沪上漫画家群体。独具风格的封面装帧及字体设计,开创一代新风。1936年,张光宇为《新诗库》画的全套封面画,更是一组具有先锋性的现代主义风格作品,与诗集堪称珠联璧合,也是他在书籍装帧艺术上的代表作品。</p> <p class="ql-block">No.2</p><p class="ql-block">48个表情</p><p class="ql-block">张光宇是不折不扣的摄影发烧友,民国期刊里不时刊载有他的摄影作品,1924年他曾与友人联合发起中国美术摄影学会。三十年代他衣着旧式长袍,以自己的摄影肖像连排并置,无意间比安迪·沃霍尔的图像并置早了二十多年,亦可谓当代社会社交媒体的表情包鼻祖。</p> <p class="ql-block">No.3</p><p class="ql-block">情感·须知</p><p class="ql-block">近代以来,风气渐开。早在1918年,张光宇就画了描绘女性日常的水彩画,她们骑马、画西画、独自泛舟,形象自由洒脱。到他1920年代中期的白描画里,女性的形象更具时代性,她们剪短发、画人体、拍电影、听留声机……这些白描画语言干净,趣味浓厚,甚至启发了当代新文人画画家的创作。1931年,邵洵美出版《小姐须知》,这本小书站在男性视角,以善意的姿态为情窦初开的少女写下许多行为指南。张光宇为这本书设计了插图、封面和版式,书中的绘画简洁灵动,其中一些图式,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的时尚行业。</p> <p class="ql-block">No.4</p><p class="ql-block">家居·东西</p><p class="ql-block">约1930年前后,张光宇设计过一系列朱砂红洒金家具,这个系列的家具既使用了西方现代设计的手法,又将中国传统的工艺和样式融入其中,其风格超越了单纯维度的东方或西方的审美,被称为“Moden Chinese”。此外,他还曾设计过灯具、织物等各类家居用品。</p> <p class="ql-block">No.5</p><p class="ql-block">民间情歌</p><p class="ql-block">20世纪30年代,张光宇亲自搜集整理出76首民间情歌,并为之绘制插图,这套《民间情歌》纯真、隽永,展现了鲜明的民间趣味和独特的艺术性,并传达出真情实意的感染力,正如他在民间情歌集结出版的自序里所写:“从别人的眼光看来,藏一点民间艺术算得了什么,多么的寒酸相,也配得上说‘收藏’吗?在我却津津有味,认为是一种极好的寄托。我从这里面看出艺术的至性在真,装饰得无可再装饰便是拙。”</p> <p class="ql-block">No.6</p><p class="ql-block">泼克·讽刺</p><p class="ql-block">漫画是张光宇最精彩和最早被社会熟知的作品,他在《时代漫画》创刊号画的那幅封面,用墨水瓶、三角尺、铅笔和橡皮等文具缀成的战士形象,象征漫画家以笔墨为兵器突进,正如他自己所言:“漫画是一幕严重(严肃)的喜剧”。他的漫画创作,将中国的漫画提到极高的艺术水准。他对中国漫画事业的贡献,远远超过了他的漫画艺术本身的范围。</p> <p class="ql-block">No.7</p><p class="ql-block">大地·星岛</p><p class="ql-block">1937年“八一三事变”,张光宇到了香港,从事抗日宣传工作,与香港同仁合作的《星岛日报》成为出色的报纸。1940年他同徐迟、丁聪等一起赴重庆参与抗日救亡,“皖南事变”后经仰光返香港。1941年冬香港沦陷,他携家人逃往桂林,亲历“湘桂大撤退”,吃尽苦头辗转到了重庆。抗日战争胜利,垂死挣扎的王朝挑起内战,媚外卖国,压制民主。光复回沪的张光宇,在严重的政治压力之下,又只得香港去养家糊口,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终于回到大陆。</p><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张光宇的漫画,更加面对现实,向迫使他离乡背井的侵略者和权威挑战,他说:“这是一个漫画时代!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疯狂相,毕竟倒在漫画家的笔尖下,这一个时代,过去了吗?没有!……不过我们的笔尖,终能为你们写下结局,而完成时代的使命。”</p> <p class="ql-block">No.8</p><p class="ql-block">《西游漫记》与《大闹天宫》</p><p class="ql-block">《西游漫记》是中国现代美术一部代表性的作品。张光宇于1945年夏秋,在“陪都”重庆,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一部讽刺性极强的彩色神话连续漫画。内容主要是讽刺当时重庆反动的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全部作品共六十幅,每幅均附文字说明。1945年冬、1946年春和1947年夏分别以展览的方式展出于重庆、成都和香港。在创作这部作品的同时,张光宇还绘制了一部稍简化的《西游漫记》的黑白稿。《新西游漫记》创作于1954年,是《西游漫记》续集,本着“嬉笑怒骂皆成漫画”的想法,这部续集描写孙悟空与朱八戒再走西天路的故事,人物形象更卡通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光宇担任动画片《大闹天宫》的美术设计时,正是他教学和各项社会工作最繁忙的时期,也是他身体最劳累、病倒前不久。作为有担当的美术家,他还是不辞辛苦,把毕生从事动漫实践所取得的丰富经验,都投注给了《大闹天宫》的拍摄工作,设计出众多人物造型和场景。1960年张光宇出差时看到《上影画报》杂志刊载的“闹片”宣传图画,觉得“悟空战二郎”的形象太忠实于他的设计原图,特地写了回信加以说明。</p><p class="ql-block">张光宇曾做过大量的动漫艺术实践,除彩色连环漫画《西游漫记》和《新西游漫记》外,1946年至1947年在香港期间曾试拍黑白卡通实验片《敲钟男孩》,编写《西游外记》剧本、《花果山》剧本,绘制黑白连环漫画《朱八戒漫游香港记》等,这些经历都为张光宇对《大闹天宫》众多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了一定影响。</p> <p class="ql-block">No.9</p><p class="ql-block">衣食住行</p><p class="ql-block">1935年,张光宇负责指导“实用美术图案画函授班”,巧妙设计“衣食住行”标志。在1950年代初,张光宇设计全国民间工艺品展徽章标志时,将图形分解为四个独立图标构成的“衣食住行”标志。他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还在做服装设计、海报设计、装帧设计、家具设计、舞台美术与电影动画设计等,蔚为大观。1958年他设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标志“衣食住行”,参与《装饰》杂志的创办工作。</p> <p class="ql-block">择二副编号原作送朋友:</p><p class="ql-block">1,宝葫芦:5/25,贺李新搬通州新居</p><p class="ql-block">2,孙悟空:42/50,贺孙大圣本命年</p> <p class="ql-block">从2012年到现在已经为张光宇先生做了九次展览,嘉德艺术中心的本次张光宇先生120周年的纪念展是第十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