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自从陶渊明写下《桃花源记》,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找寻——哪里才是他笔下描绘的真正世外桃源?于是,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很多有关“正宗桃花源”的争论。陶渊明的家乡江西庐山、湖南常德、湖北十堰、江苏连云港、安徽黄山、河南南阳、重庆酉阳、甚至台湾基隆等地声称都有桃花源,而且一个个都有令人信服的理由。</p><p class="ql-block"> 春暖花开,亲友相伴,说走就走,我们来到了重庆酉阳的桃花源景区。</p><p class="ql-block"> 学者专家们从地理、路线、景物、历史、距离、环境等六个方面考证认为,酉阳的大酉洞与陶渊明《桃花源记》原型相似。清《四川通志》说:“酉阳汉属武陵郡之迁陵地,渔郎所问之津,安知不在于此?清《酉阳州志》也称此洞“与陶渊明桃花源者,毫厘不爽”。</p><p class="ql-block"> 酉阳本属于武陵山的腹地,溶洞、溪流、桃花林、良田、美池……《桃花源记》中的主要景致这里几乎全有且和文中对应。游人完全可以一边背诵《桃花源记》,一边寻访游玩:“缘溪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p><p class="ql-block"> 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就在这里的大酉洞里,有“太古藏书”的真实历史事件发生。北宋《太平御览》卷四九之《荆州记》记载:“大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酉阳直隶州总志》也记载:“有秦人,负书笈,辗转来酉”。</p><p class="ql-block"> 相传,秦始皇统一后,为巩固他的政权,曾“焚书坑儒”。那时有咸阳儒生数人,相约远逃蛮荒,离咸阳、经汉中、出剑门,循嘉陵江、长江、乌江,沿枳城(今涪陵)、龚滩,负笈来此绝境,将商周经典古籍藏于洞中石室。这个传说一直在酉阳地区流传,直到清朝才有人根据这个 线索,终于在山洞的高处发现了秦竹简,现在收藏于博物馆。大酉洞口高三四十米,宽二三十米,长一百八十余米。山洞崖壁上还留有今天很多人难以辨认的先秦篆体古字,洞尾左侧高处的崖石上,刻有清代酉阳知州罗升梧手书的“太古藏书”四个大字,两边有题为“陶翁传记成玄景;秦儒藏书隐洞天”的对联一副。这不就刚好暗合了《桃花源记》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记录吗?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p><p class="ql-block"> 此外,加上当地政府打造世外桃源景区,建有入迷津、秦乐坊、廋辞亭、归园田居、忘归廊、陶公学堂、命子堂、躬耕园、桃汁坊、秦趣苑、桃源茶坊、九氏嘉谷、麻布记忆、大秦食客等与秦晋生活元素紧密相联的景点,置身其中,让人恍惚“问今是何世?”感觉完全可以“不复出焉”。</p><p class="ql-block"> 其实,哪里是真正的桃花源不重要,因为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桃花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p> <p class="ql-block">无影无踪渔郎路誌</p><p class="ql-block">有根有据陶令文章</p> <p class="ql-block">落英缤纷</p> <p class="ql-block">林尽水源</p> <p class="ql-block">山有小口</p> <p class="ql-block">仿佛若有光</p> <p class="ql-block">桑竹</p> <p class="ql-block">美池</p> <p class="ql-block">良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