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又是一年二月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二月二,没什么节日气,什么炒豆子都是到超市买现成的,想念儿时的二月二。</p> <p class="ql-block">在我的故乡,二月二是个隆重的节日。记得小时候,每当二月二这天,爷爷便早早地起来,手里拿着一根棍子敲打着房梁,嘴里念叨着:“二月二,敲过梁,虫子蚂蚁不下房。”因为家家户户住的都是土炕,自然容易生虫子,像蜈蚣、蝎子这样的虫子如果爬到炕上会蜇伤人的。为了检验这个习俗是否灵验,二月二过后,我们每天都会看看有没有虫子从房上爬下来。也许是灵验吧,还真没有虫子下来!</p> <p class="ql-block">童谣曰:“二月二,炒豆个儿”。家家户户都会炒豆、面旗子,炊烟缭绕了农家小院,香气弥漫了整个村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月底,母亲便让我和弟弟到河堤上去提一篮子黄沙土,仔仔细细地晒干,又用细箩筛过。提前几天,母亲把家里的各种豆子翻找出来晾晒。先把豆子在开水锅里煮一煮,软硬要适度,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否则炒出的豆子要么软得没嚼劲,且不好剥皮;要么太硬,嚼不动。有时候为了调味道,在煮豆子的水里加把盐。家庭条件好的,去村里买点糖精融进水里。那种糖精形状像一个白色小"药饼"。调皮的孩子有时偷放到嘴里一颗,会被甜到发苦。接下来,把煮好的豆子捞出盛在筛子里,上面用一层厚布捂严实放置一夜,待第二天水份完全滋润豆子后才开始炒。除了炒豆子,还有面旗子或玉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炒豆子、玉米或面旗子时,首先把筛好的沙士放到大锅里,锅就是我们农村那种生铁大锅。然后点燃柴禾,柴禾要硬一点的,我家一般烧豆秸或棉花秸。这时,要两个人配合,一人填柴,另一人要在锅台旁不断地搅拌沙土,使沙土受热均匀。等沙土到了一定温度,就要把豆子,玉米或面旗子放进去,继续翻炒。什么时间放豆,什么时间出锅,全凭经验。出锅凉温后,母亲把炒好的豆子用捻好的细棉线串起来,给我们挂在脖子上,如同佛珠一般。我们戴着它,出门炫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伴着铃儿叮当,从教室里飘出阵阵清香,谁的口袋里不是装得鼓鼓囊囊?课间、饭后,你给我,我给你,相互交换,嘴里还念着一句"二月二,炒蹦豆,谁不给是小气猴。"洋洋得意地张大了口,捏起一粒料豆,远远地扔到嘴里,或抛到空中,用嘴“叭”地一声接住。</p> <p class="ql-block">这一天,也是传说中龙抬头的日子,都要理发。按习俗,在这一天理发叫“剃龙头”,会使人鸿运当头,福星高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俗话云:“二月二龙抬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小的时候,老家没有理发店,都是老人拿着剃须刀剃头。也不讲究发型,刮个光头,明光闪亮,大人孩子都一样的。不同的是,大人可以拿我们小孩子的光头开心,他们会出其不意地猛弹我们的光头,并说:“试一试,西瓜熟了没有?”我们痛得嘴直咧咧,眼含泪花,但只能陪着大人笑。后来,有了理发店,就开始扎堆理发,有时候甚至等到大半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天过去,农民就要正常上地干活了。一年的辛苦又开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