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我又恰逢居住在原卢湾区,也就是百年前的法租界,值此党的一百周年生日之际,让我拿手机用镜头去探寻百年前的红色地标和值得纪念的历史遗存,用今日的影像记录下百年前的红色足迹。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百年前的革命知识分子,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毅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h3> <h3>沿着经典步道,探寻红色足迹。</h3> <h3> 1920年4月,经共产国际批准,维经斯基作为俄国共产党远东局海参崴分局外国处派出的全权代表,与翻译杨明斋一起来推动中国共产党的组建工作。</h3> <h3> 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共产国际的推动和帮助下,在上海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组建了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社会共产党”,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革命的薪火在此燃起。</h3> <h3>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的寓所。</h3> <h3>国内第一本《共产党宣言》在此编排出版</h3> <h3>中文版《共产党宣言》的翻译者——陈望道</h3> <h3>如今的南昌路100弄2号</h3> <h3>昔日法租界霞飞路渔阳里,如今的淮海中路567弄。</h3> <h3>新渔阳里6号一幢二层楼的石库门房子,原来是戴季陶的寓所,戴迁出后,由陈独秀和杨明斋继续租赁,在此开展革命活动。</h3> <h3>新渔阳里</h3> <h3>1920年8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领导下,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在这里成立。</h3> <h3>当年发起人有俞秀松、施存统、陈望道、李汉俊、叶天底、沈玄庐、袁振英、金家凤等8人。</h3> <h3>红色教育展厅</h3> <h3>为了培养干部和输送青年团员去苏俄学习,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在这里创办了外国语学社。</h3> <h3>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h3> <h3>外国语学社的教师</h3> <h3>在此学习的学员有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萧劲光和柯庆施等杰出的革命领导人。</h3> <h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当年的贝勒路树德里(现在的黄陂南路374弄)四幢相同的石库门楼房中西首二幢的客堂间召开。</h3> <h3>1921年7月22日—30日在当年的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在的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在此召开。</h3> <h3>这里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人之一李汉俊与其兄李书城的寓所。</h3> <h3>李汉俊(1890年-1927年12月17日),牺牲时年仅37岁。原名李书诗,字人杰,号汉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启蒙者之一</h3> <h3>中共一大会址</h3> <h3>一大会议在李汉俊寓所的一楼客堂间召开</h3> <h3>参加会议的十三个全国代表和二个共产国际的代表</h3> <h3>博文女校位于白尔路389号(今太仓路127号),是一所私立女子学校。1921年7月中共一大会议期间,除上海代表李达、李汉俊和广东代表陈公博外,其余代表均以“北大师生暑期旅行团”名义居宿在这里。</h3> <h3>中共一大代表宿舍旧址</h3> <h3>太仓路127号</h3> <h3>博文女校</h3> <h3>博文女校校长黄绍兰</h3> <h3>有关代表的回忆表明,代表们都住沿马路二楼,毛泽东、何叔衡住西半间,王尽美、邓恩铭住西间,董必武、陈潭秋住东半间,包惠僧、周佛海、刘仁静住东侧北半间和中间。会议期间,邓中夏路经上海,也在此住过几天。李达、李汉俊各住自己家中。陈公博携新婚妻子住在大东旅社。</h3> <h3>1922年7月16日—23日中共二大在当时的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h3> <h3>这里是中央局宣传主任李达的寓所</h3> <h3>李达(1890年10月2日-1966年8月24日),名庭芳,字永锡,号鹤鸣。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和教育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者和早期领导人之一。</h3> <h3>现在是老成都北路7弄30号</h3> <h3>中共二大在李达寓所的客堂间召开</h3> <h3>百年之前中国共产党在法租界的革命活动的红色足迹和历史遗存</h3> <h3>渔阳里到一大会址距离是827米,距离二大会址是906米,距离博文女校是964米。</h3> <h3>1920年5月毛泽东到上海,在安义路63号的居住地。他经常从这里步行到老渔阳里2号陈独秀的寓所,探求马克思主义。</h3> <h3>茂名北路120弄的甲秀里7号,是毛泽东1924年携杨开慧与毛岸英、毛岸青及岳母一起居住的旧址。</h3> <h3>思南路73号 周公馆 中国共产党驻沪办事处旧址</h3> <h3>青春跨越百年,梦想点亮未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