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里的记忆

芳草

<p class="ql-block">  邻居大哥要翻新房子,买走了我们家旧院的三间老祖屋(原来,旧院子是小四合院,是祁氏几辈子留下的祖屋。东西房和南房早些年陆续卖给了现在的邻居大哥,就剩下这三间正房。)趁这次回家,我们回去对屋子里的东西进行了清理,虽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破破烂烂零零碎碎细细小小里,存留着屋子里生活过的每一个人的气息和体温,储存着那么多美好的记忆,还有那么多那么多的动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  红宝书、领袖像章,是那个红色年代里的红色记忆。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时间长河里仍然流淌着如歌的澎湃、似火的浓烈;那是一个有追求有信仰的年代,为了理想可以奋不顾身赴汤蹈火一往无前。</p><p class="ql-block"> 朦胧中记得,小时候戴着像章上学,捧着宝书参加大合唱,也曾背过语录、“老三篇”。比我们大三两岁的哥哥姐姐们背的更多,脱口就是一大篇。</p> <p class="ql-block">  老公小时候用过的石笔、石板、文具盒。记忆中能用上这些东西的,应该还算是殷实的家庭。石板的好处是用起来方便,能擦了再写,重复利用。买不起石板的就用破瓦片代替,没有钱买石笔,就到山上找那种比较柔软且带粉性的青石条代替。</p> <p class="ql-block">  这些书本里讲述着那个年代故事,二姐打开她上高中时写得工工整整的作业本,脸上溢满了幸福的笑容。当时的故事书、连环画,老公小时候看得不少,在我看来全是奢侈品,因为家里穷,没买过一本课外书,家里连一张旧报纸都找不到。先天营养不良成了我这辈子学语文最大的遗憾,也让我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p> <p class="ql-block">  那只白底兰花的大碗,是青城老辈人开煤窑时用的,舅舅他们说起,还是那么亲切,说那年代饭菜没油水,吃四五碗饭的壮劳力,不在少数,还有人一顿吃七八个窝头呢。</p><p class="ql-block"> 那只棕色的小碗,来头不小,看它的碗底“军用品”三个大字,和祁门当兵的三兄弟定有渊源,很有收藏价值和纪念意义。</p><p class="ql-block"> 小油灯,看着非常眼熟非常亲切,我们小时候就是在这样的油灯下写作业的,母亲在油灯下穿针引线,至今历历在目。记得上早晚自习的时候,我们就带着用墨水瓶自制的小油灯,虽是星星之火却点亮了整个教室,点亮了每个孩子心中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  公爹那一辈弟兄三个,老三祁玉堂是个能人,干过铜匠,以做烟袋锅最拿手,图中有不少做烟袋锅用的不知名的模具;当过木匠,那些推刨、角尺、锛头,虽已锈迹斑斑,却是最好的见证。一旁的长辈们还说,玉堂叔厚实的家底,死后遗失了不少。舅舅一一给我们讲述那时的细节,一边摩挲着把每一个小物件如数家珍般放到纸箱里。浑身枪伤的玉堂书不幸的经历,病重时的凄惨景象,英年早逝……令人惋惜。</p> <p class="ql-block">  小巧别致的收藏箱,图案尚清晰;小瓦罐、铁饼鏖、藤条篮,都在默默地讲述着那个年代的故事。想不到,还看见了以前称量粮食用的升,木制的正方形盒子,里面竟然有粮食,还没遭虫害。</p><p class="ql-block"> 外有门柱的出檐大瓦房,木制的镂空窗棂,虽已破败不堪,足见做工的精细。记得小时候,有玻璃的人家很少,窗户上糊上麻头纸,平时破了窟窿,用自己调制的面糊,随手补上一块,到了过年的时候,兴许才能糊上一层白白的新纸。</p> <p class="ql-block">  麻皮,旧时也算是值钱的物品。我记得,家里急需钱花的时候,父亲就剥几捆麻杆,卖麻皮换取一些零花钱。</p><p class="ql-block"> 木勺,我也是第一次看见,我们小时候已经很少有人用这样的勺子盛饭了。听大人们说,木勺除了舀饭,还有一个大用处,那就是小孩儿受到惊吓生病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用木勺拴上红布,给孩子叫魂儿,据说还挺灵。</p> <p class="ql-block">  草蹲,用玉米的外皮编织而成的坐垫。虽然上面积满了尘土,仍能辨出是从没有用过的新品。大家都说,估计是当时婆婆不舍得用,后来就搁置起了,大姐收藏起,说做个念想。</p><p class="ql-block"> 瓜瓢,把硬皮的南瓜蒸熟,吃了瓜瓤,就成了现成的舀水瓢,是穷苦年代勤俭持家的真实写照。就地取材,物尽其用,绝对的绿色环保。</p> <p class="ql-block">  扁仓,旧时储存粮食用的。生产队的时候,用得最多,用藤条(家乡人叫荆条)编制。荆条大都生长在偏远陡峭的半山腰,割回来很费事,中午带上干粮,一整天,割回那么一小捆就不错了。用荆条编制的挎篓、篮子等,都是常用的农用物品,挎粪、掏灰、担烧土,秋天往回运粮食,用处大得很。</p> <p class="ql-block">  右边这一捆是席子,竹篾编制,小时候谁家有这么一领新席子,也算富裕之家。记忆中,多数人家的席子都很破旧,漏出土炕皮的不在少数。顶好的,在破窟窿处糊上一块牛皮纸,光光净净,睡上去,不扎人。</p><p class="ql-block"> 左边这两小捆,就是荆条。</p> <p class="ql-block">  大家谈兴最浓的是公爹存放了三十多年的粮食,我们小心翼翼的一一打开,不禁惊叹老辈人存粮的技巧,不潮湿,没糜烂,没虫害,“肤色”尚好……老人从旧社会走来,苦尽甘来不易,为避旱涝天灾,“家有存粮,心里不慌”,当时国家百废待兴,内忧外患,“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大政尚且如此,老百姓的做法更不难理解了……只可惜这些粮食,现在只能做饲料了。</p> <p class="ql-block">  积满尘土的老屋,无声地述说着老辈人的故事,每一个小物件都是一段历史,带着时代的烙印和主人的体温,缓缓地流淌在时间长河里……</p><p class="ql-block"> 原文写于2017年3月</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