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3月11日,杏雨梨云,春色撩人。在吕书记的主持下,王霞主任和<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六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就</span>"立足语文教材,深度解读文意,精准把握教材,全面提升素养,打造高效课堂"的理念引领下,如何提升课效率,开展了一次教学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吕书记讲道:“语文教学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教材是教学的核心和统帅,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span style="font-size: 18px;">对教材的精准把握,科学使用,方能</span>更好的促进我校语文老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p><p class="ql-block"> 因此,学校要求全体教师以课标为宗旨,教材为依托,教师的专业成长为途径,将设计理念为理论引领,明确教学目标,精准把握教材重难点,不仅做好一次备课,更要完善二次备课,才能实现教学相长、相得益彰的美好图景。</p> <p class="ql-block"> 首先,六年级语文教研组长张虹老师对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的内容进行了分析,重点剖析了《北京的春节》一文,特别强调了以学定教,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性。</p> <p class="ql-block"> 亢笑潇老师着重对《鲁滨逊漂流记》一文进行解读,遵循了二单元语文要素“跟随文学名著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同时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在统编教材双线组合的教材特点启发下,吕书记提出了整本书阅读要求要落地,就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p> <p class="ql-block"> 辛艳芳老师针对第二单元内容做了整体介绍。大家一致认为:阅读名著要有指导,让学生课内得法,课外用法;精读和泛读相结合,多次阅读,理清故事情节,准确把握人物形象,深刻理解名著的主题和意义。</p> <p class="ql-block"> 白如镜老师对第三单元这一特殊单元一一习作单元中的《匆匆》一文进行了解读。 </p><p class="ql-block"> 《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散文。语言诗般优美。所以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文本美,特别是语言美,引导学生品尝“语言美”,酿造课堂的“语文味”。如品味抓住重点词语分析推敲,体会时光匆匆等,这样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训练,落实工具性的目标,也让课堂充满着语文味。特别用课文诗般的语言改成小诗,《匆匆》的第一自然段,朱自清在倾吐自己对时日匆匆这一瞬息间的感受时,依托于大自然多种可感的景象之中,一开篇就以独特的诗意创造,产生动人的效果,语言像诗般优美,读起来像一首流淌着的小诗。挖掘到这一文本美的特点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品味文中排比、比较、追问等精妙的表达方法,进而发现文本诗意的美,然后顺学而导,将课文那诗意的语言变成一首小诗,最后通过学生个性化朗读、师生合作朗读,配乐朗读等美读积累和升华。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文本美。而优美的语言中蕴含着真挚的情感,各种形式的朗读刚好突破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余巧梅老师针对第五单元入编的新课文《表里的生物》谈了自己的见解。</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表里的生物》是一篇回忆儿童生活的散文,贴近儿童生活。</span>文章线索清晰,层层推进。全文以第一人称的写法,以儿童的眼睛观察世界,以童的思维认识世界。文章的时间线索明晰,文中多次出现时间词语,如“小时候”“天”“ 许多天”“以后”“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的发展,“我”的心理和情感也变化。“我”对父亲的怀表从疑惑、好奇、(清测到终于证实了自己的猜测,但又产生的疑问,然后又用自己的想象解答了这个疑问。“我”的推理过程充满了想象,但也没有道理、不讲逻辑。作者展示了一一个孩子“胡思乱想”的过程,也体现了探究和思考的过程,是一篇很好的习作范文。</p> <p class="ql-block"> 一次解读,一次成长。今后,我们将立足教材,钻研教材,创新教法,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p><p class="ql-block"> 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昂首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