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17年12月9日晚约9点,接到了邢庭玲同学的电话,告知黄晓华等同学从外地回无为了,明天在无为聚会欢迎,邀请我们从上海赶去参加。</p><p class="ql-block"> 目睹遥远的距离、时间的仓促和孙辈的托管等实际情况,犹豫不决。在夫人的大力支持下,临时决定俩家一到,赶去参加这个分别40多年后的聚会,踏上了一次说走就走的回乡之旅。</p> <p class="ql-block"> 在飞速的高铁列车上,想到即将面对分别多年的老同学,情不自禁的打开手机,在微信同学群里搜寻和回忆着老同学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中午12点左右到达酒店时,看到了一张张陌生而又熟悉的面孔,激动、兴奋难以掩饰。久别重逢,握手、拥抱,嬉笑怒骂,既如山间清泉汩汩流淌,又如火山爆发一泻千里。好在做了些准备,对分别40多年的老同学,还是一一准确的报出了姓名。</p> <h3> 参加聚会的原无为一中七0届301班同学共有25人,有成都回来的黄晓华、深圳回来的钱玉兰、内蒙回来的秦来喜、长沙回来的汪月英、合肥赶来的刘梅生 张勇、芜湖赶来的周群,无为的同学有肖本质 杨向荣 李良俊 周宗广 洪晓明 程志芳 许业霞 赵必霞 朱晓琼 李德凤 王劲松 侯家如 朱立国 程斌 王良琼 陈和秀。同时还见到了朱晓琼 程志芳 赵必霞三同学的老公和杨向荣同学的夫人。</h3> <h3> 当年的腼腆大姑娘和毛头小伙子已变成头发花白、年跨甲子、“三代人”阶层的中老年人。同学们相见都努力回想对方当年的模样,讲述学生时代的童年趣事。<br></h3> <h3> 一幕幕往事浮现在眼前,40多年前我们在一中相遇,彼此都曾用好奇而又陌生的眼光打量着对方,甚至还带有戒备心理彼此揣摩。随着时间的推移,日长天久,渐渐的相互认识,甚至用雅号加深印象。三五成群成为好友,形影不离。成立毛著学习小组、争做好人好事,到工厂农村学工学农。从小学到初中,后来到高中大学,分分合合。同学们的悄悄话,依然说不尽道不完。</h3> <div> 我们这些花甲之年的中老年人,出生于五十年代中期,归属“50后”,我们毕业的“无为一中”当年的校名是“无为县农业机械修造厂中学”,我们实际在校仅一年半时间。记得入学不久,恰逢党的九大召开,经历了备战备荒、反帝反修、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学工学农学军,目睹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每节课前学语录,每个星期讲用会,忆苦思甜阶级教育。所有这些,在我们的脑海里,文革的烙印太深太深。</div><div> 毕业时四个面向,工厂农村、军垦和高中或留校。很多同学刚满16岁就被迫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特殊的时光铸就了特定的人才。</div> <h3> 孩提时代我们相遇相识,为手足情深种下了坚韧的种子。我们有着太多的相似经历,稚嫩幼年饱受饥饿煎熬,毛头少年目睹文革动荡,中学毕业面临“四个面向”,跨入成年迈向农村课堂,事业起步遇上企业改制改革开放,结婚添子赶上独生子女,刚刚退休又遇“老年化”------,所有这些与我们中学时代的学工学农学军,组成了一代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特群体,这就是中国现在最能吃苦、最勇于奋斗的一代,是共和国的脊梁。再苦再难我们都经历了,人生无悔。</h3> <h3> 我们“50后”,对同学的寓意理解更深,无论什么职业、阶层的同学,见面总是直呼其名。需要帮助,直截了当,能办就办,办不到直言相告;校庆、聚会一声通知,都会尽可能赶到;个别同学英年早逝,不约而同默默送行------。我们深深懂得,天籁之音不如身体力行的行动,世俗偏见也动摇不了我们的同学情谊。</h3> <h3> 我们“50后”,有着太多的相同经历、太多的共同语言、太多的感同认知------,我们的同学情谊,如窖藏的美酒,久远陈香。已自然升华为兄弟姐妹情,倍加珍惜、呵护。40多年的坎坷人生、岁月洗礼、心灵凝聚,我们的同学,已成为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h3><div> 短暂的相聚交流,是浓浓的、炙热的、真诚的手足情,此情是四五十年前同学情的沉淀、浓缩和真诚演绎,是同学情深意长的释放。此情此景,用人世间最优美的文字难以描述,用最动听的语言难以表达,她已铭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div><div> 最后再次感谢组织聚会的东道主们和参会的每一位同学。</div><div> </div><div> 写于2017.12.12日晚</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