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来富诗歌品读

沙飞扬

<p class="ql-block">自从职业分类,农民的主业就是种地,纵使搞些副业,也应当是养点鸡鸭牛羊,种些梨果山珍,均与土地或食物有关。偶有做铁匠、木匠、石匠、泥瓦匠的,便是人才。总之,农民是专做粗重活儿的人,换句话说,农民就是粗人。但我的身边偏偏有些人违背世俗的认知,他们一手挥锄头,一手玩笔杆,把粗重的农活与精细的文字完美地结合,做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汗水和墨水融合,乡土与远方共存。杨凤楼是这样的人,申建鹏是这样的人,贾来富也是这样的人。他们是农民中的诗人,是诗人中的农民。他们的笔尖上不仅长着苞米、谷穗,长着锄头、露珠,长着钢钎、铁锤,长着酸枣的歌声、岭上的路,也长着丹河的旋律和春天的号角。贾来富,一位忘年朋友,他一生热爱土地,热爱诗歌,最大的梦想就是将农田里的五谷,嫁接成生长诗歌的树。</p><p class="ql-block">贾来富居住的村庄叫孔家湾,史上曾经冠名孔雀湾,“孔雀湾没有一只孔雀/但我相信/孔雀湾曾经有过孔雀/我相信/一个名字的根/不管是宝藏引来了孔雀/还是孔雀点亮了宝藏……/孔雀不落无宝之地”。他把家乡看成一块风水宝地,因为那里承载着他浓浓的乡情。他生于斯,长于斯,焉能没有特殊的感情?“我的童年/是戏文里的卖唱女/委婉的歌音/是雨后的乡村土路上/深深的脚印/是父亲恨铁不成钢的/一声叹息/是母亲/爱也不是恨也不是/眼眶里/涌满的泪滴/我的童年/是父亲推着一车/装满牛粪,也装着/微薄的希望,行走在/田间小路上的独轮车/我的童年/是一棵撑破肚皮的/老桑树/结满枝头的桑葚/是我们一群小伙伴/吃桑葚压折老桑树/坐着土飞机落下/惊心动魄的记忆”。这样的童年,五零六零后绝不陌生;但这样的童年,又有多少人把它变成惊心动魄的记忆?</p><p class="ql-block">贾来富的诗丰富多彩,既有童年的苦涩,也有成年的憧憬。《看晒铺》写幼年贪玩,不小心让生产队的牛闯入晒铺。在粮食万分紧缺的年代闯了大祸,“父亲满街追着打我/一砖头飞来/狠狠地砸在了大地上/秋阳隐退秋风凛冽/一个深坑让大地/只微微颤抖了一下/让一颗少年的心/却颤抖不止”。《走亲戚》写七月十五母亲去给姥姥送面羊,“我要跟母亲就是不让/那时我不知道/我身上穿着的破旧衣裳/脚上一双露着脚趾头的解放鞋/它会影响母亲心中的风景……”《扁担的畅想》,把一曲古老的乡音,写出了脚步生风的节拍,唱出了大山移动的旋律:“我是一支无孔的笛/我是一把无弦的琴/我歌唱劳作流淌的汗滴/我歌唱大山追梦的艰辛/我歌唱身边每一棵小草/我歌唱眼前每一片绿茵/我是扁担/也是一支无孔的笛/我是扁担/也是一把无弦的琴……”</p><p class="ql-block">贾来富不喜华丽的辞藻,语言朴实生动,意味深长。他的《饭》寥寥六十一字,从一岁写到年老,句句动情。“我一岁/母亲的奶水是饭/我十岁/母亲的教诲是饭/二十岁/我已长大/母亲的欢乐是饭/痛苦也是饭/如今/母亲离我远去/年年岁岁的思念啊/是我一生的饭”。诗歌里承载着多深的内涵、多重的分量,只有品味过他诗歌的人才能体会。我不善写现代诗,但对贾来富的诗,从不吝啬时间。因为,这口饭,我也品了一个花甲。</p><p class="ql-block">劳动是艰辛的,也是美好的。贾来富锄过庄稼,也当过石匠,在别人眼中最糟糕的营生,他却写成了诗,如同收获一地甘蔗。“我喜欢听雨/我喜欢雨声洗亮的耳朵/我喜欢这来自/天堂的音乐……/我感觉那雨点不是落在地上/而是落在我的心里/我的心里有好大一片庄禾啊/那庄禾是我梦想的天地/我感觉听雨就是吃馍/我感觉听雨就是喝酒。”“又有好长一段日子/没下雨了/我看见地里的庄稼/蔫得都快撑不住了/再看看天上如火的太阳/忽然,我想起了父亲/说过的一句话/锄头上有水。”“从庄稼地里走出来/一条小路伸进山里/一群年轻的后生/目光穿透岩层,诠释/点石成金的神话/这个世界需要石头/汗水算什么/这个世界需要石匠/风雨算什么/这个世界需要/石头之上的宣言。”铿锵之音穿透耳鼓,激人奋进。</p><p class="ql-block">“如果小村/是严冬封冻的疆土/那么村姑/就是/悄然开放的梅朵/也是春心也是情钟/如果小村/是春晖沐浴的花丛/那么村姑/就是/花枝招展的牡丹/也爱蜂飞也爱蝶舞。”“闭上眼睛/就看见那对小酒窝/睁开眼睛/还是那对小酒窝/闭不闭眼睛/你都在我眼里/睁不睁眼睛/我都在幸福里。”农民有情也有爱,现代农民大胆地用那三个字喊出了自己的心声,贾来富却不会。他的爱委婉而含蓄,重于诚而表于行:“在都市捡回三个字/我爱你/在心中默默祈祷苍天/赐我良机/与生俱来的羞涩/这一次会不会突破/那一吐为快的潇洒/是不是也属于我/当你站在我面前/我却依旧面红耳赤沉默如牛/那背了又背的三个字/只在额头沁出/好在/我有使不完的力气/我选择改用力气说话/我选择改用日子传递/你终于心领神会。”“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古人示爱在字里,老贾藏爱于行间,异曲同工,同样美妙。</p><p class="ql-block">贾来富对家乡的热爱几乎是融进骨子里的,在乡村倍受冷落的今天依然痴迷,连《岭上的路》都成为他礼赞的对象。“九曲九弯/步步登高/一条土路通往岭上/通向小村/魂牵梦绕的地方/走在路上/你可闻见小村/劳作的汗味/你可闻见牛羊/来去的粪味/你可闻见农田/诱人的禾香/你可闻见脚下/花草的芬芳/走在路上/如果你用心去闻/你还可以闻见小村/一辈一辈脚印的艰辛/追梦的传奇……”远离家乡的人,喜欢用“乡愁”表达对家乡的思念。贾来富没有那种遥远的思乡情,却有植根太行山的爱。这爱哪怕是牛羊的粪便,也透出五谷的芳香,饱含着山里的农民们一辈一辈的艰辛与向往。</p><p class="ql-block">“是谁说/吃一口大黄梨五味齐香/是谁说/喝一口丹河水荡气回肠/最深的感触/莫过于喝着丹河水长大的儿女/沿着历史的长梯攀援而上……”母亲的针线、父亲的拳头、丹河流淌的波涛,都化作老贾的诗歌滔滔不绝。那浓浓的情、深深的爱,如同一壶老酒,非细品慢咂不能体味其中甘醇。</p><p class="ql-block">我憧憬“诗和远方”,更企盼丹河岸畔生长出更多的像老贾一样的诗人,让我嗅到诗里浓郁的泥土的芬芳。因为泥土生万物,不沾泥土,哪有芳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年2月19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