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br><font color="#ff8a00"><b>64 北方革命</b></font><br><br> 阎锡山(1883.10.8-1960.5.23)是北洋政府唯一历经磨难而不倒的多年“都督”。</h1> <h5><b>阎锡山</b></h5> 辛亥革命前,他是清朝新军的日本留学生,在日本加入孙中山同盟会。回国后,先加入清廷新军,官至“标统”。<br><br> 辛亥年间,反对袁世凯复任清廷内阁总理,带领山西新军43协85标攻入太原,杀死巡抚成立以其为首的太原军政府,一举成功。<br><br> 袁世凯任民国临时大总统后阎锡山倒向袁,获北洋政府“山西都督”的正式承认。此后,他察言观色,顺应时势,退出国民党并杀害同盟会员,拥护袁世凯称帝,被袁封为“同武将军”“一等侯”。继而反对“护国运动”(后自称系奉孙中山指示“保存革命实力”)。袁去依段,以段祺瑞弟子称,保住了其督军位置并兼任山西省长。 <h5><b>阎锡山的晋军</b></h5> “护法运动”中立场北军,派商震率部赴湖南镇压南方势力。<br><br> 其后,见天下大势不容忤逆,遂高举“保境安民”旗号,奉行“三不二要主义”(不入党派,不问外省,不为个人;要服从中央,要保卫晋省),拒绝混战,推行经济,发展农桑,使山西维持数年安定,成为民国“模范省”。<br><br> 1926年阎锡山选边入伙吴佩孚张作霖,倚靠直奉,绞杀冯玉祥国民军。<br><br> 与吴佩孚、张作霖联手打垮国民军后,占领绥远。“晋军”就此改为“绥远军”。<br><br> 阎锡山行事精明,好诗文通军事,善辩风向寻契机,纵横捭阖几无失手。共产党,大家两好搁一好他也设法亲善。 <h5><b>晋绥军</b></h5> 抗日战争时期,第十八路军(八路军)就是属于他的第二战区领导。“平型关大捷”“夜袭阳明堡”的抗战案例,算是第二战区“太原会战”的一部分。此为后话。<br><br><br><br> 段祺瑞后,阎锡山与吴佩孚、冯玉祥、张作霖均有联系。自我中心,若即若离,相机行事,他瞄准的是京津地区。经二次直奉大战、驱逐冯玉祥国民军,他在北洋三个军事集团中间游刃有余,进而成为晋绥两省主宰。<br><br> 阎锡山将原有的12个团升格为旅,收编了兵败后无处可去的韩复榘、石友三、陈希圣和国民三军的徐永昌等。<br><br> 截至1927年晋绥军趁着乱世,火中取粟将旅的编制扩充成17个师,组成8个军的编制,总人数达10万余。并且加紧发展军事工业,他的太原兵工厂是他的香饽饽,可以大量制造枪炮弹药、军事装备。 <h5><b>前排阎锡山、冯玉祥、蒋介石、李宗仁、鹿钟麟</b></h5> <h5><b>冯玉祥、蒋介石、阎锡山</b></h5> <br> 1926年冯玉祥“五原誓师”后,寄居晋绥军的韩复榘、石友三等旧部又回到西北军旗下,他乐得做个顺水人情;眼下奉张和革命军都在笼络他,冯玉祥也与他相约联手。阎锡山秉坐山观虎斗立场,不到最后时刻绝不公开选边。他甚至还向走下坡路的吴佩孚、靳云鹗伸出橄榄枝,邀请去他那里容身以图再起。 吴佩孚当然不会屈就阎锡山。放弃河南后,吴佩孚向四川乌江方向移动,最后寄身杨森部。<br><br> 与张学良一番较量,靳云鹗被彻底击溃,剩下的残兵败将已经信心全失,无所适从。被逼迫得无所归依的靳云鹗没处可去,亟待援军,寻找靠山。<br><br> 3月24日,阎锡山、冯玉祥、靳云鹗联合设立办公处于陕西赵村镇。 <h1><div><br></div><div><br></div><font color="#ff8a00"><b>65 北伐崎岖</b></font></h1> 4月2日,广州“中山舰事件”后被蒋介石排挤出国的汪精卫应武汉政府的邀请,离开法国经苏联并与斯大林会见后回国。<br><br> 抵达上海后,汪与蒋介石晤谈不睦,但他代表国民党与陈独秀发表《国共两党联合宣言》,表示坚决维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br><br> 几天后汪精卫拒绝蒋介石挽留,悄然乘船前往武汉,去当他的武汉国民政府元首。 <h5><b>汪精卫</b></h5> 4月6日,武汉国民政府分别任命蒋介石与冯玉祥为国民军第一、第二集团军总司令,正式将冯玉祥纳入国民革命军阵营。与此同时武汉政府还拟任命阎锡山部为“第三集团军”,唐生智部为“第四集团军”。阎锡山正在辨识风向,未敢遽然接受。<br><br> 4月12日,上海发生“四·一二事件”。<br><br> 白崇禧指挥北伐军解除了中共控制的上海工人纠察队武装,取消暴动工人成立的市政府,国共分裂开始。几天后“南京国民政府”宣告成立,以胡汉民为主席改组国民革命军军委和政治部,与汪精卫为主席的“武汉国民政府”、军委及政治部形成对峙,宁汉正式分裂。 <h5><b>汪精卫和陈璧君</b></h5> 4月19日,武汉国民政府宣布以冯玉祥、唐生智为“国民革命军”正副总司令,准备东征讨伐蒋介石。<br><br> 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冯玉祥所部和阎锡山所部分别为“西北国民军联军”和“北方国民军联军”,分别授予二人总司令称号。<br><br> 按照陇海线归冯玉祥,京汉线归唐生智,津浦线归蒋介石,华北让阎锡山与张作霖周旋的部署,国民政府的北伐仍箭在弦上。<br><br> 4月29日,刘湘、刘文辉、杨森、田颂尧等西南地区军队,通电拥护南京国民政府,支持蒋介石。 <h5><b>刘湘</b></h5> <h5><b>刘文辉</b></h5> <h5><b>杨森</b></h5> <h5><b>田颂尧</b></h5> 5月1日,参加革命的冯玉祥谁也不得罪。他在西安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和“西北国民联军”总司令,出潼关与靳云鹗“保豫军”联手,正面迎击奉军。<br><br> 冯玉祥以自己为中路军,分右(孙连仲)左(徐永昌)和南(岳维峻)北(宋哲元)四路进兵。冯部国民军获靳云鹗部积极配合,5月26日拿下洛阳;30日占领郑州;6月1日夺回开封。<br><br> 靳云鹗彻底放弃“河南保卫军”名义,全力配合“西北国民联军”。 <h5><b>冯玉祥1925年就任西北边防督办(张家口)</b></h5> 军事形势明显对奉军不利起来,张作霖决定放弃陇海、退守河北。<br><br> 面临北伐军四个集团军的强大攻势,安国军不得不一步步压缩战线,先是弃江移淮,后是弃淮保河。<br><br> 张学良部5月28日从豫南驻马店、豫西洛阳撤退,压缩战线回到黄河以北。奉军兵锋最远就到驻马店,尚未至信阳。<br><br> 靳云鹗虽兵败犹荣,窃喜自己把冯玉祥迎回河南。 <h5><b>1924年冯玉祥(前左1)张学良(前左2)在北京慈善寺</b></h5> 坐镇武汉的唐生智“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命其鄂豫边境线部队重开北伐,发动沿京汉线前进,以攻击残留豫南的奉军。<br><br> 唐生智以“第四集团军”名义收编了许多北洋小军阀的残余,其部已达七万余人。受北伐军总司令部指派,其部第一军与陇海线上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遥相呼应,第一军军长张发奎率部出师跨过信阳浉河,北上直击驻马店,相继占领临颍、许昌。<br><br> 此际,坐镇北京的张作霖曾接到阎锡山的谏言,劝其顺应时势与蒋介石合作以遏制冯玉祥及汪精卫等国民党左派。<br><br> 奉军内部也有分歧,年轻一代将领张学良、韩麟春主张改旗易帜,老一辈张宗昌和孙传芳则强烈反对。<br><br> 张作霖最后决定破釜沉舟,与北伐军一决雌雄再次展开决战。 <h5><b>冯玉祥(左2)张作霖(左3)在华北</b></h5> <h5><b>张作霖就任“安国军”陆海空大元帅</b></h5> 6月18日,张作霖在老将们的鼓噪下就“陆海空军大元帅”,令潘复为国务总理,在怀仁堂终登北京政府元首大位。 <div><br></div><div><br></div><h1><font color="#ff8a00"><b>66 鱼肉豫南</b></font></h1> 靳云鹗在信阳的旧部尚有“保豫军”第二军高汝桐部(驻中山铺)、第七军田维勤部(驻北关及火车站)、第八军魏益三部(驻游河、平昌关及信阳城区)第九军庞炳勋部(驻洋河、黄家园)、第十军粱寿凯部(驻五里店、双桥)、第十一军任应岐部等残留部队。<br><br> 这些部属以往都是吴佩孚的师、旅级干部,归入“河南保卫军”后,均官升一级被靳云鹗封为“军长”。其实,各军部队实际扩编并没完成,仍是原有人马,徒居虚名而已。 <h5><b>田维勤</b></h5> <h5><b>魏益三</b></h5> <h5><b>庞炳勋</b></h5> 但由于驻军过多,驻地负担极重,这些小军阀军费开支、各种摊派捐税没完没了。信阳史料记载“军费杂捐、勒派支应不胜枚举。稍不遂意,鞭罚随之。微示反抗,又遭焚掠。赭山伐树,竭池捕鱼。”<br><br> 信阳民众对军人反感至极,社会生态极端恶化。<br><br> 除了靳云鹗等“正规军”之外,信阳还有历任军阀混战形成的溃兵败卒、兵痞土匪,又有吴佩孚委任的“豫南剿匪总司令”袁家骥、自树旗号“河南新编第一混成旅”旅长袁英,以及土豪劣绅乡土武装等,兵匪横行,鱼肉乡里,强盗蜂起,敲骨吸髓,豫南人民经受着最为黑暗的煎熬。 北伐军实行的策略是乘胜扩充,凡有意归降的军队军人都可以“参加革命”。<br><br> 于是,这些成建制的军队往往暗中通融敌军,输诚北伐,被北伐军编个名目,就授予了新番号。例如,任应岐获“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庞炳勋获“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军”、魏益三获“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军”,连袁英也获“暂编第二军”称号(驻柳林一带)。 <h5><b>红枪会</b></h5> 1926年10月至1927年4月间,是信阳驻军最多,而最为混乱的时期,也是靳云鹗及北洋大小军阀队伍最为难捱的时光。 <h1><font color="#ff8a00"><b><br></b></font></h1><h1><font color="#ff8a00"><b><br></b></font></h1><h1><font color="#ff8a00"><b>67 信阳肃清</b></font></h1> 这期间,信阳民众被北伐军赫赫声威所鼓舞,承袭着前些年的锐势,在国共党人的策划煽动下,到处发生武装暴动,燃起烽火簇簇,掀起驱赶兵匪的浪潮。<br><br> 1926年9月,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派遣信阳谭家河籍的中共党员饶辉南(一名秉凡),到信阳与信阳当地中共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恢复建立信阳党组织开展活动。10月,在柳林王家店建立了以周叙伦为书记的中共信阳支部,随后柳林、谭家河、当谷山、杜家畈等地分支支部建立起来,并向浉河北岸的平昌关刘湾、高粱店发展。<br><br><br> 信阳各地纷纷组建以农民协会为主体的群团组织,举办读书会,开办平民夜校、识字班、工农运动讲习所等。11月,信阳第一个代表工农利益的人民政权“柳林治安委员会”建立起来。 <h5><b>武装民众</b></h5> 1927年2月,包括红枪会在内的“信阳武装联合会”发动了武装驱逐军阀袁英的行动,用缴获的军阀武装装备工农组织。<br><br> 3月,浉河北岸河南保卫军第九军庞炳勋部欲开拔北移,洋河乡红枪会一夜之间聚集2000余众,将在当地抢劫民众的其44团一部缴械。随后,枪会会众聚集达4000余人,把庞部22旅旅长及其炮兵团机枪连包围在黄院寨内。被围军人开枪,民众冲入黄家桥内,43团团长任子琴及营长1名、连长2名,以及40多名士兵死于红缨枪下。<br><br> 红枪会趁势“传学”(当地红枪会联系方式),聚众万余众,将庞炳勋洋河司令部包围,高呼“与庞瘸子拼命!”并对庞部停在彭家湾车站的八辆给养车发动猛烈袭击,将车中枪械武器、粮食物质哄抢殆尽。<br><br> 4月上旬,驻扎在浉河北岸东北方向洋河乡的河南保卫军第八军魏益三部,也遭到民军的围剿。<br><br> 魏军散据信阳,其司令部设在城区内,部队分散在信阳城四周的十三里桥、平桥、洋河、游河、五里店,北到明港,南到罗山、光山一带。<br><br> 魏部驻扎在游河的卫队团长魏春林部欺压百姓,抢粮拔菜,牵牛赶羊,挖菜专挖菜心;伐木取薪,竭泽而渔,农人稍事反抗即被殴打致死。游河一带农人赖以养家糊口的果树林木被大肆砍伐,祝佛寺一带的参天古木、成片松柏竟至一棵不留。 <h3><b>难民外逃</b></h3> 军队恶行激起民变,乡民一呼百应,聚齐七八十个红枪会,“红学”放高炮招来会众千余人众,将魏春林团团包围。经县长张启堂、本地绅士朱浩然、薛温伯、周少博等调解,魏春林答应撤出游河。<br><br> 随后,魏益三意图武力以对,调来两个团报复,沿途放火焚烧村庄,从八里棚一直烧到信阳城郊。<br><br> 红枪会众愈聚愈多,十里八乡的农民追击至信阳城下,魏军窜入城内紧闭西门。红枪会就在西关安营扎寨,“传檄”四乡。不二日500多堂红学,及罗山、正阳、确山等地农民武装数万之众齐集信阳城下。<br><br> 一时之间号炮震天、旌旗和红缨枪遍地招摇,人群潮涌,声势浩大。魏益三将罗山的克虏伯大炮调来预备守住信阳城,不料30门大炮被红学缴获留滞16门,魏部一个连,在徐家大湾被红枪会悉数缴械消灭。害怕被追究的旅长马秉仁只好带着剩下的12门投靠了任应岐,有2门勉强运进信阳城。<br><br> 十三里桥枪会逼迫贤山,包围了魏益三一个营,将其全部缴械遣散。<br><br> 魏军丢失全部城外防地,龟缩进城内,不敢再出来。 <h5><b>魏益三</b></h5> <h5><b>农民运动</b></h5> 4月中旬,北伐军第四集团军第三十六军军长刘兴部第13团越过浉河,未费一枪一弹占领信阳。<br><br> 靳云鹗在信阳的“河南保卫军”所属部队纷纷改换旗号,输诚国民革命军。<br><br> 4月16日,国民党中执委候补委员于树德(共产党员)率领的国民政府“慰劳河南军民代表团”抵达信南,在柳林的河滩上召开了万人军民大会,标志着信阳政权易手。<br><br> 在北伐军总政治部豫鲁皖特别工作组负责信阳农运工作、先期入信的信阳籍党人饶南辉的斡旋下,庞炳勋部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40师,从洋河移驻信阳城郊三里店。<br><br> 魏益三依仗军力一面与饶南辉周旋,一面从光山、罗山调动部队驰援信阳。增援部队在罗山伍家坡一带遭遇数万民众武装的围困,恰遇天阴下雨,被包围的魏军陷入泥泞之中失去战斗力,伤亡数百,所携武装被悉数解除,24门大炮被拆卸成一堆废铁。 <h5><b>土地革命</b></h5> 东西两路民军会合于信阳城下,将信阳城绕城三匝,围了个水泄不通。魏益三部最后以接受改编“第三十军”名号,接受饶南辉斡旋撤离信阳,移驻湖北广水而结束了这场危机。<br><br> 此后,信阳城内已经没有驻军。<br><br> 信阳境内的驻军也都在名义上成为“国军”,军阀势力就此渐渐归于消灭。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ed2308">【请接下来等待阅读第十八部分】</font></b><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