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了发挥名师名课示范效应,探索网络环境下教研活动的新形态,以优秀教师带动普通教师水平提升,使名师资源得到更大范围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021年3月12日,我们三实小新区校区全体数学教师积极参加了“2021全国小学数学网络教研公开课-第三期”直播活动。</p> <p> 本次网络教研公开课有两个内容:专家讲座《小学数学教材与教学改革--以二年级为例》和《空间与图形中的种子课》。听了报告,老师们对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结合着《圆的认识》的课堂教学,老师们都提出了对数学教学的理解。</p> <p> 今天 观看了曹宁宁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课,属于几何与图形范畴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曹宁宁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同学们已经学过的几何图形,简要回顾这些图形的特点,复习旧知,唤起回忆,同时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接着出示圆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同学们观察,思考,比较。提问:“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几何图形有什么不同?”,进而认识圆是平面中的一种曲线图形。然后让孩子们用手摸一摸圆形实物的边缘,感受圆是一种曲线图形,进一步加深印象。在曹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圆心,半径,直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学会了使用作图工具——圆规,来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圆。</p><p> 通过观摩曹老师这节课,我有以下收获①在几何与图形这部分教学中,要引导孩子们多观察各种几何图形的实物,总结它们的特点,拓展空间想象力,培养空间观念,学会在脑海中建立数学模型,并形成一种基本能力和学习习惯。提到圆柱,马上在脑海中浮现出:茶叶筒,饮料罐,蜡烛等圆柱形实物,提到圆锥,马上在脑海中浮现出:圣诞帽,陀螺,漏斗,冰淇淋等实物。②在几何与图形这一部分学习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使用三角板,直尺,量角器,圆规等作图工具,能够正确,熟练的按要求绘图。如绘制垂线,三角形,长方形,圆等。在绘图的过程中,是一个对几何图形特征再认识的过程。</p><p>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一名老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不断吐故纳新,才能适应当前教育形式发展的需要,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师。</p><p> 洛龙三实小 位林虎</p> <p> 张老师这节课,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的教学要时时注意让学生通过直观去体验,去感悟。比如,教学“直径、半径有无数条”这样的特征,学生想象起来会比较困难,因此张老师采用多媒体课件加以直观的演示,从而非常直观地凸显了这一知识点。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也不再一一列举。另外,本节课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启用生活中的素材开展数学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等等方面教师都比较注重,也取得了相应的效果。</p><p> 洛龙三实小 陈利平</p> <p> 今天下午抽空学习了由曹宁宁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这节课在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等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之后,学习由封闭曲线围成的图形。圆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教师的导入新颖有趣,出示古代现代的各种车,让学生们说说车轮为什么都是圆形的,能不能设计成其他的形状,孩子们的兴趣被点燃,说可以设计成正方形,接着老师就展示了一段视频,车轮是正方形的汽车跑起来的视频,看着这台汽车颠簸在道路上,孩子们都笑了。接着老师就问同学们,坐上这样的汽车感觉怎么样。学生们现在明白了车轮只有是圆形的才平稳。轻松愉快的导入环节紧紧的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紧接着就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圆。认识圆要先会画圆,让学生们说一说怎样画圆,让学生自己练习用圆规画圆。学生尝试过之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说一说怎样用圆规画圆,教师一边讲一边进行展示。教师展示后,让学生根据操作要领,在练习本上再次尝试用圆规画圆。那么在操场上要画一个很大的圆,还能用圆规吗?让学生说一说怎么画,用什么来画,接下来又视频展示在操场上用绳子画圆的方法,并让学生在黑板上尝试用绳子进行画圆。让展示的学生说说用绳子画圆要注意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用绳子画圆要注意拉紧绳子。学习完用绳子和圆规画圆,虽然方法不同,但是共同点是都需要定点,这一点就是圆的圆心,圆规两脚尖的距离和绳子的长度不能变,我们把它叫做半径,半径让学生尝试画后发现可以画出无数条半径,紧接着追问学生所有的半径都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很容易想到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相等的两个圆他们的半径也是相等的。直径的教学以及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找到答案后进行汇报展示。圆,一中同长也。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让学生说一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在课的最后,让学生们欣赏生活中的圆。最后又回到课堂导入时提出的问题,汽车的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与课前相呼应。整节课教学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紧扣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尝试和操作中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概念。</p><p> 洛龙三实小 李杏娟</p> <p> 老师上的《圆的认识》让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圆的认识》这节课在这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听了这节课之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主要有以下两点:一、以学生为本,正确把握教学起点。二、直观教学相得益彰。同时,也深刻的觉得课堂的背后还有许多值得我去追寻、思考、学习的地方。</p><p> 洛龙三实小 程梦珊</p> <p> 曹宁宁老师在课堂上的沉稳而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让我大受启发。他的课堂紧密联系着生活,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感知中,体会画圆的方法和技巧。通过一次次对比,归纳揭示出圆的本质属性,进而发现圆的内在特征。</p><p> 细节決定一切,要上一节生动的、令人难忘的数学课,我还需要不断磨练,在未来的工作中,我提高个人理论素养,使自己的教学趋于完美。</p><p> 洛龙三实小 郭晶晶</p> <p> 今天看了曹宁宁老师这节《圆的认识》,收获颇丰。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能够更直观,更形象的了解和认识了圆,比如圆的直径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这样的知识如果只是口述,那么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但是配合多媒体教学的话,生动活泼。</p><p> 通过这节课我也认识到了课堂上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道理,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多尝试,多参与。</p><p>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多多利用科技教学,多媒体教学。</p><p> 洛龙三实小 田亚辉</p> <p> 观看了这节课之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主要有以下两点:</p><p> 一、以学生为本,正确把握教学起点</p><p> 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这节课要让学生了解圆的概念以及直径半径等的概念,所以这是一节概念教学课。生活中,学生对圆已经有了直观感性认识,所以本节课教师没有再绑住孩子的手脚从而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以学生的起点为教学起点,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尝试、验证等活动加深对圆的认识。特别是黑板上画圆,老师用绳子画,学生用橡皮筋画,学生在画的过程中逐步意识到必须固定长度才能把圆画圆,比动手测量更能机会到半径相等的重要性。</p><p> 而关于圆的直径、半径等的特征,也放手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自主探索、发现,符合客观实际,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感悟,并最终理解掌握。</p><p> 二、直观教学相得益彰</p><p> 在教学“直径、半径有无数条”这样的特征,学生想象起来会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就采用多媒体课件加以直观的演示,从而非常直观地凸显了这一知识点。在板书画直径,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步修正概念的错误理解,从而构建正确的概念,相信会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从而加深对特征的理解和掌握。</p><p> 本节课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启用生活中的素材开展数学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等等方面教师都比较注重,也取得了相应的效果。</p><p> 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也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不同的学习起点,设计切和学生实际的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学有所成。</p><p> 洛龙三实小 白克中</p> <p> 数学课该怎么上,怎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给孩子们尝试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进行数学学习,参与到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数学学习活动中,通过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开阔视野,使学生充满探究的渴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综合程度。</p><p> 网络教研,切行切思。让我们在教改之路上,不断提高,携手同行……</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洛龙三实小欢迎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扫码关注,了解更多学校动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