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乡石窑傩戏的前世今生,一一胡宇庭

雪松

<p class="ql-block">文化钩沉</p><p class="ql-block"> 傩戏一一</p><p class="ql-block"> 傩即逐神赛会、驱瘟疫的鬼,起于商周封神——册封为傩神。汉朝以来,发展成具有浓厚色彩和戏乐成分的礼仪祀典,被尊称为“傩愿菩萨”,盖内酬神还愿,好巫信鬼,祀奉傩神。唐、宋、元、明、清时,傩仪受到民间歌舞戏曲影响,衍变为旨在酬神还愿的戏曲中被称为“演傩戏”。时因民间有许多不序心愿的事,如求子、求婚、求福、求寿、求官等,为达到幻想的目的,就唯心的许一堂傩愿。一旦理想实现,兑现金诺,接一堂傩愿戏来了却愿心,称之“还傩愿”。土司制时,盛行在鹤峰五里一带,清乾隆中期由湖南澧阳人曹仁山(法名高法通)传入石灰窑、大河沟等地。民国时期,傩戏演仪较普及,山民有百分之六七十的男工妇孺都会唱上几段。</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七年湖北省民间文艺调演,恩施县就送了红土区大河沟乡傩愿班子,时由长坛师邓超强、梅云清、徐贵荣等六名艺人,赴省都汇演,将《姜女下池》、《将军扎寨》二出文武演完后,受到全场观众的掌声和赞扬。调演闭幕时,被评为二等奖,受到时任省长张体学的接见和鼓励,奖励银幕一幅,锣鼓、戏装等物。省民宗委授予恩施县地方民族文化“傩戏”称号。自此后,傩戏便成为土家族民间戏曲,受到保护。</p><p class="ql-block"> “还傩愿”改称“傩戏”,傩戏在演绎中就有“正八出、斜八出、生旦净丑、道具、脸谱”,剧目多以古典故事,如《打鲍家庄》、《姜女下池》、《胡氏观灯》、《扎寨》、《反五关》、《打金银》等。演出时,佩戴面具,表演宗教祭祀剧,是一种民间风俗文化活动,被称之“中国戏曲活化石”。演场只需农家约二十平米的堂屋,锣停鼓不停,演员轮流登场,唱腔悠扬婉转,表演舞姿婆娑,剧目情节动人,场面非常热闹。活动在晚上,天明安神结束。</p><p class="ql-block"> 二○○七年,恩施市以红土乡傩戏和女儿会发源地向省申报,被省命名为“湖北省民族文化艺术之乡”。二○○八年,“恩施傩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漆树坪、大河沟长坛蒋品三(已故)、邓玉书二位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授予民间艺术大师称号。</p><p class="ql-block"> 时在当今,高科技发达时代,傩戏仪演,乃传不衰,大河、漆树两个剧团数十人,每年演出仍达六十余场。虽然收入不高,只要有求,送戏到户。红土乡傩戏掌坛师魏青国说:“傩戏是传统剧目,这一国家非遗名录,我们一定永远传承下去。”</p><p class="ql-block">&nbsp;</p> <p class="ql-block"><b>胡老在2021年3月10创建青龙山三星洞红色文化广场的动员演讲</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