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座红砖墙围起来的院子,院墙上写着太原市历史建筑,据说是修建正太铁路和同蒲铁路时外籍工程师、筑路专家住的宅院,现已改造成山西早期铁路主题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院内有一座中日合璧的红砖小洋楼,室内展出了一些历史照片、筑路工具,并实景复原了当时的办公住宿场景,蜡像栩栩如生,木地板嘎吱作响,彩色玻璃光影交错,置身其中,仿佛时光倒流穿越回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p><p class="ql-block"> 在太原市教场巷22号,院子里有一座同样用红砖建造的二层楼房,细高的窗户、曲坡型的屋顶、虎头图案瓦当,非常明显的中西合璧风格,一看就有年代感。我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以前一样并不知道它早期是做什么用的。在一次古建摄影展上,无意中发现了它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工程师楼正面</p><p class="ql-block">这座楼的全称叫“铁路工程师楼”,坐北朝南,为地上两层,地下一层,日式花园洋房式建筑,距今约有一百年历史。上世纪二十年代,为了修建同蒲铁路,专门为德国工程师建造的办公和休息的地方,所以大家称之为工程师楼。当时院子的大门朝东开,大门出来的路就叫工程师路。</p> <p class="ql-block">在院子西侧是一排后建的平房,现作为展厅,展览的名称叫“硝烟中的黑金动脉--山西早期铁路旧影展”。第一展室展出的是正太铁路施工及峻工时的照片;第二展室展出的是晚清、北洋政府、南京政府、抗战等各时期国内修建铁路的一些照片。其中比较有名的有京张铁路、陇海铁路等。</p> <p class="ql-block">在楼外刚上台阶准备进楼门时,看到门里面两个工作人员在伏案工作,愣了一下,再定睛一看,原来是蜡像。楼上楼下的每个房间的所有设施,包括木地板和办公、生活用品都是旧物件,人物用蜡像代替。蜡像做的惟妙惟肖,完全还原了当时的工作场景。置身此地,仿佛时光倒流,让人有一种穿越回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一层各房间场景展示(依次为办公室、工作室、总理室、文秘室)</p> <p class="ql-block">▲楼梯及二层房间场景展示(依次为楼梯间、卧室、客厅)</p> <p class="ql-block">在一楼上二楼的楼梯旁的墙上,挂着几幅当时关于爱路护路和宣传铁路作用的标语,许多内容放到现在也还有现实意义。如“国家命脉、交通利器”,“发展经济、富国要道”,“出产外运、价值增高”,“外货输入、用品价廉”......用现在的话简单概括就是六个字“要想富、先修路”。</p> <p class="ql-block">在二层朝东的两个房间,现在开辟为展室,展出的内容是本次参观的重点。那就是解放前山西建造的两条主要铁路线:“正太铁路”和“同蒲铁路”的基本情况和修建过程,展览的名称为“硝烟中的黑金动脉”……</p> <p class="ql-block">正太铁路是山西修筑最早的铁路,说起正太铁路,不得不提当时的山西巡抚胡聘之。胡聘之(1840-1912)湖北天门人,是清末继曾国荃、张之洞之后主政山西的封疆大吏。从1891年到1899年,在山西前前后后在任有近八年时间。在职期间,他积极推行洋务运动,兴办企业,修建铁路,是山西近代工业的奠基者之一。同时,他在文化教育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为山西新式教育的发展开创了先河。</p> <p class="ql-block">同蒲铁路 ,同是大同,蒲为蒲州,即今天的永济蒲州镇。1933年阎锡山在向国民政府提议修建同蒲铁路反复受挫后,设立“晋绥兵工筑路局”,亲任总指挥。采用兵工筑路的方式,举一省之力,开始修建贯通山西南北的同蒲铁路。工程从太原开建,分南北两路,向南的叫南同蒲,向北的叫北同蒲。除了石工外所有工程由三万名工兵完成(这也许是解放后成立铁道兵的先例吧)。历经四年,到1937年9月日军侵占大同时被迫停止,全程83%的铁路通车。</p> <p class="ql-block">在修建之前,阎锡山经过细致计算,整个同蒲铁路800多公里。如果用标准轨共需要投入9000万银元,如果用窄轨则需要7000万元。这些钱都需要贷款,再加上利息,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阎锡山不顾众人反对,决定采用窄轨。他的原则是“中西结合、土洋并重”,“先简陋后先进,由窄轨而若干年后向标准轨迈进”的谋略。此外, 火车途中需要经过一些桥梁,他也是采用便宜的木桥,候车室基本上是就近租平房,火车内部没有座位,他就放置了一些木板凳,总之一个目的:少花钱,多办事!就这样,建成了既坚固又省钱的同蒲铁路。 国民党中央政府也不得不称赞说:“费用之减,修筑速度之快,实为世界各国铁路史上未有之纪录。”</p> <p class="ql-block">1940年10月,北同蒲铁路由窄轨改为标准轨。1956年1月,南同蒲铁路也由窄轨改为宽轨。至此,结束了山西窄轨铁路的历史。</p><p class="ql-block">许久以来,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当年阎锡山建窄轨铁路是为了阻止外省火车进入,隔断与外界的交流,而自己的火车要出去只要加宽轮距就可以了。这也成了人们嘲笑阎锡山狡猾和保守的有力证据。</p><p class="ql-block">通过上述我们可以看出:阎锡山修建同蒲铁路用一米窄轨,而不是用1.435米的国际标准轨,并不是人们所想的那样。原因之一是正太铁路就是用的窄轨,同蒲用窄轨可以和它进行接轨。原因之二是为了省钱,低投入、高产出,达到利益最大化。这也是阎锡山的精明之处,不像现在有些做生意的,刚开始就把摊子铺的那么大,最后回本都成了问题。</p> <p class="ql-block">▲工程师住宅俯视图(翻拍于摄影展)</p><p class="ql-block">上面这张照片也是在古建摄影展上看到的,作者拍的非常漂亮。这四座房子在工程师楼北边不远,中间隔着两栋住宅楼。保安大哥告诉我,这几座房子和工程师楼是同时建的,是为修同蒲铁路的中外工程师和家属住宿用的。原来在它们中间还有两座,后来被某个单位拆了盖了现在的宿舍楼。占用那几座房子的单位没钱,不然也拆了盖宿舍了。</p><p class="ql-block">保安大哥还说,为啥工程师楼修成日式的,原因是阎锡山在日本留过学,和日本人打交道多,关系不错。当初建同蒲铁路准备请日本工程师来设计,但是正好爆发了“九一八事变”,从民怨的角度考虑最后换成了德国工程师。</p> <p class="ql-block">绕着围墙转了一圈,想看看哪里能够进去。每座房子各成一座小院,朝东边的军区家属院开有门,但是都紧闭着,看来没有对外开放。南边的一栋住宅楼与它一墙之隔,从单元门进去,上到顶层的楼梯窗户下,搬了个垫脚的东西踩上去,从栅栏伸出相机拍下了上面这张图。</p> <p class="ql-block">▲工程师住宅院子外面 </p><p class="ql-block"> 人们能够从中了解到山西铁路的发展历史,能够记住胡聘之和阎锡山这两位曾经为山西作出过贡献的官员就好。</p> <p class="ql-block">摄影 天马行空 </p><p class="ql-block">编辑 天马行空</p><p class="ql-block">时间 202103</p><p class="ql-block">文字 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