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已立春,万物更新,正是充满希望和建设的季节。“咚咚咚……”3月1日起,在怀化市城北街道附近的小区里相继传来怀铁一小老师们家访的敲门声。“我们学校的家长们都很配合,有时候我们家访甚至都不需要敲门。”陈祝林老师说,“有的家长在接到‘电话预约’后马上和单位请假、调休,有的家长主动等候在路口为登门的教师指路,还有的家长会特意烧好热茶。”<br>教育的叙事,总是在细节处留下深刻的印记。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怀化市教育局率先提出“新时代家庭要大力培育和弘扬优良家教家风”,表示要着力促进学生平衡充分发展,奉行有教无类、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怀铁一小校长陈玉梅也曾多次在教职工大会上主张:“要实现从课堂教学到家校协作的跨越,做有内涵、有温度、负责任的教育。”2020年,着力于家校沟通合力培养的怀铁一小老师们便多次进行家访,时至2021年春季开学,老师们更是积极利用下午和晚上的时间,采取“电话预约、逐个登门”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了家访活动。 家访常态化 一个个提前预约的电话、一次次雷厉风行的拜访、一句句推心置腹的话语,彰显着全体老师在教育事业上的兢兢业业、事无巨细,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指引着方向: 一年级老师和家长交流了学生在学校的方方面面,听家长们描述了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与家长们深度交流,提出了许多具有切实可行意义的方案; 二年级老师认为关心学生生活和关心学生学习一样重要,要求一定要重视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孩子的家访,将这两类孩子的家访与教育放于重中之重; 三年级老师针对不一样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对症下药,以鼓励为主要家访内容,认为老师的鼓励是花朵们急切渴求的阳光,将教育中的耐心和细心同样运用在家访中,给予花朵以健康成长; 四年级老师则认为多数的问题来源于家庭成员内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难于与学校教育配合,在家访过程中不仅访学生,更访家长,希望与家长们形成良好合力; 五年级老师分别就品学兼优的学生、害羞腼腆的孩子以及潜能生进行家访。老师们聆听家长的育儿经验并鼓励家长多进行亲子活动,和家长一起挖掘孩子的可能性; 六年级老师不仅在学习方法上予以指导,还结合自身经验,分享指导方法,鼓励家长树立自信心,引导孩子培养好的习惯,纠正错误的行为,给出针对性建议,帮助家长与孩子沟通; 家访:家长与老师的桥梁 “我们现在也是没办法,得亏老师你们是现在来,再过两天我和他妈又要出去了,以后又只能给您打电话了解情况了。”“我们在外面的最放心不下不下的就是孩子,现在看到老师你们那么负责,做父母的真的只觉得惭愧。”每一次家访的结束,都会涌现各种各样催人泪下的情绪,走近,感受到的是热情;离开,心里装着的是不舍。“老师!谢谢您,也谢谢学校,我们的孩子在您的班里、在铁一小,我们一百个放心。”“你们的放心是对我们教育工作最大的肯定,孩子教到我们手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们一定要说。”朴实的话语最是体现心与心的贴近,一句肯定,一句承诺,铺陈着同心合力的底色,凝聚出鼎力担当的精神。 教育之功在课外 沟通与交流,带来的是感受与感触。“要关心孩子们的生活。”“在家访前自己要做好功课。”“亲情是教育的桥梁。”...... 杨老师会亲切地在学生面前加一个“小”字来称呼学生,在七站家访后,她写下长篇感受 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 <br>“不平衡,有参差”不仅是一个相对概念,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不管如何向着“共同进步”努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这就要求老师向家长做好沟通工作,缓解焦虑情绪。相信只要沿着正确的教育道路行走,怀铁一小一定不会出现哪怕一个掉队的孩子。 每一次尝试,都是新的开始 <p class="ql-block">怀铁一小坚持不懈把家访作为家校共育的一部分,通过后续的家访、家长开放日活动、家校共育常规培训例会、优秀家长育儿分享等倾心为他们营造一个充满温情的教育环境,家校共育永远在路上。</p><p class="ql-block">“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怀铁一小家访周活动不仅是一场对抗家校共育难以落实的有益尝试,更是一场家庭与学校协同共筑孩子美好小学生活的接力。家访时走过的每一条小路已经变成老师们积极建设教育事业的昨天,属于所有学生的璀璨大道才是怀铁一小勇毅担当携手家长不断开拓的明天。</p> 文字:刘蕾<br>图片:各年级教师<br>编辑:宋紫衡<br>审核:贾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