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茶事——“松子茶”

不言

<p>午间茶事——“松子茶”</p><p>昨日读书,偶知韩国有饮“松子茶”的习俗,摘录发于茶友密斯张,今天中午便受到“松子茶”之约。好友好茶,人生幸事。</p><p>喝茶就是这样,赶数时的路,不过就是为了寻找一杯心仪的好茶和某种心中的味道。一杯好茶,能将眼中之茶、手中之茶、口中之茶、心中之茶融而为一,再有心灵契合的茶友对饮,所有的浮华和喧躁瞬间被茶汤、茶气融化成喜悦,欢喜心刹时升起,天地清明。</p><p>密斯张判断,韩国人的“松子茶”应该是用绿茶或红茶和生松子调配。但熟松子的香味和油性已被焙出,香气应该比生松子凸显,所以在我匆匆赶到之时,竹叶青、松烟小种、茯茶分别和熟松子调配的“松子茶”,已经在竹质茶席之上氤氲待赏了。松子则是密斯张怀着虔诚和欢喜的心,在对我的期盼和等候中,一一剥就。</p> <p><br></p><p>绿茶如春,清丽柔活,锤纹玻璃的茶具,民国青花的壶承。一水,松子便沉于茶叶之下,竹叶青的形状,像极了松针,如松子落松间,松子的香味在茶之前,层次了然,如风自松间过,又如松花落茶间。二汤,绿茶的素涩和松子的油脂开始消融。再汤,茶汤完全融合,仿佛置身月夜松下、松露风间。正合了“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之韵。</p> <p>红茶如夏,莞媚香郁,选用武夷山松烟小种,玻璃锤纹盖碗和公道杯,大国工匠徐建华手制铁陶窑变深蓝满天星壶承,琥珀色的茶汤则最适合用德化白瓷小缸杯盛来品玩。还未及品,我们就笑说松子配松烟,这下子找到家人了。果然,一水,就分不出何为茶味、何为松子味。“松烟香,桂圆汤”,松烟小种本是爱憎分明的茶,由于松子的加入,二水,没有强烈的味觉冲击和前后调的反差,味蕾完全被幽油的香气打开,纯、醇、顺、鲜仿佛被松子的油脂定格了一般,在舌面一起缓缓游走,《送你一朵小红花里》的一个片段突然从记忆中冒了出来:“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平行时空里的自己,没有疾病和痛苦,静守岁月。”</p><p>茯茶如冬,陈厚醇久,粗陶壶煮茶,盛茶依然是锤纹玻璃公道杯,品茗杯则选了两只建盏。不同于前,松子是最后投入茶汤的,飘在茶汤之上,松香在茶汤的回甘和余味中隐现沉浮,菌香、花香、松香在舌间和喉间起起落落,好像世间种种因缘,缘分一到,自然而然从天而降,让人喜出望外,又怕稍纵即逝。一茶三品,茶未及醉,已是三界清香!</p><p>由于赶着上班,我又要匆匆辞别。临行前,我们共饮了一杯竹叶青“松子茶”,一场茶事,以朦胧和憧憬开始,经历了喜悦和沉浮,用淡淡的清香收尾,余味会把一个下午拉得很长很慢、也很美吧。密斯张说:“你进来时,带着满脸的匆匆,人是灰蒙的,经过了茶的洗涤,现在坐在我面前的你,淡然从容,就是一个茶女子本来的模样。”</p><p>我常把茶比作女子,或清丽、或可人、或温婉、或浓艳,都是尘世中靓丽的风景。更多的则会把茶比作人生,一场虔诚的茶事,就像我们虔诚地安驻于当下,不计过往,不畏归途,百般滋味,总能品出到心中想要的那般果味。</p><p>因眼疾,密斯张赠黄山毛峰以清心明目,和同事分享共饮,诸事清明。</p><p>(2021.03.11,午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