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不如一抹绿意!

旖檹^_^

<p class="ql-block">  三月的校园,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春风吹绿了柳枝上的嫩芽,春雨叫醒了沉睡在泥土中的虫儿。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树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培养他们从小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美化环境的意义,激发他们对美好家园的热爱。在校党支部和少先大队的倡仪和号召下,孟津县第三实验小学各中队开启了爱绿护绿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  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p> <p class="ql-block">节日起源</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在清明节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中国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是由一位叫韦孝宽的人于1400多年前从陕西首创的。韦孝宽(公元508-580年)是西魏、北周时期的一位名将,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东南)人。据《资治通鉴》所载,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2年),韦孝宽因军功被授予雍州刺史。自古以来,官道上每隔一华里便在路边设置一个土台,作为标记,用以计算道路的里程,也就是现在的里程碑。韦孝宽上任后,发现土台的缺点很多。经风吹日晒,特别是雨水冲涮,很容易崩塌,需要经常进行维修,不但增加了国家的开支,也使百姓遭受劳役之苦,既费时费力又不方便。韦孝宽经过调查了解之后,毅然下令雍州境内所有的官道上设置土台的地方一律改种一棵槐树,用以取代土台。这样一来不仅不失其标记和计程作用,还能为往来行人遮风挡雨,并且不需要修补。韦孝宽的这一做法,无疑是造福桑梓,减轻家乡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绿是春天的衣装,绿是生命的颜色。春</span>未老,风细柳斜的清晨,各班师生开展了有关“植树节”的主题中队会。号召孩子们积极行动起来,爱绿护绿,争做绿色小使者。</p> <p class="ql-block">  碧草青青花盛开,爱花护草蝶飞来!同学们拿起画笔,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描绘出心中的“护树爱心牌”。笔下一抹绿,爱心植心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春天,是给树木涂白的最好时光!树木为什么要刷石灰水呢?原来,石灰具有一定的杀菌、杀虫作用,可以杀死寄生在树干上的一些越冬的真菌、细菌和害虫。由于害虫一般都喜欢黑色、脏的地方,不喜欢白色、干净的地方。树干涂上了雪白的石灰水,土壤里的害虫便不敢沿着树干爬到树上来。怪不得孩子们干的这么激情高涨,原来是想保护树木呀!</p> <p class="ql-block">  哇!这一排排的梧桐树仿佛穿上了雪白的新衣裳!</p> <p class="ql-block">  学校新添了不少的月季花苗,大家填土、浇水……一眨眼的功夫,在辛勤劳动下,花苗便“亭亭玉立”在沃土上。为春天种植希望,也为地球母亲添上了一抹亮丽的颜色。</p> <p class="ql-block">  倾听树林上的旋律,爱护天空下的音符——爱鸟从心开始。孩子们亲手给鸟儿做了鸟窝,从此,鸟声伴晨诵,人鸟共家园!</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还拿起手中的画笔,将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对花草树木的喜欢、对爱绿护绿的热情、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描绘了下来,绘制成一幅幅满含绿意、春意的图画,种植下一个个绿色的梦!</p> <p class="ql-block">  在今天,你种下祝福的种子,历经春雨的滋润,夏日的抚慰,秋风的洗礼,冬雪的恩惠后,将长成一棵挂满吉祥果实的参天大树,给你永远幸福。植树节快乐!</p>

植树节

韦孝宽

土台

爱绿护

春天

一抹

热爱

害虫

树干

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