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是者博闻 不自满者受益

谢天雪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21年3月11日,锦山第三小学五年级语文组开展“一个都不能少”学共体建设读书交流会。张桂英校长莅临指导🌹🌹🌹</span></p> <p class="ql-block">  程晓娟老师通过阅读学习,认真反思了自己的课堂:她提到她们班级虽然实行了小组学习,但仔细观察孩子的学习情况,却不近如人意。1号帮助6号了吗,甚至有时发现1号瞧不起6号的现象,认为帮助别人就是浪费时间,有时,学习是自己孤立的学习,并未建立起真正的协作学习关系。</p><p class="ql-block"> 她认为学校的改革既不是单凭一纸处方能够完成的,也不是照搬某种模式能够成功的。它是一种愿景、一种哲学,唯有借助日常的创造性实践的经年累月的积淀才能实现。在学校改革中,失败的经验比成功的经验更重要。👍👍👍</p> <p class="ql-block"> 从我校进行学共体研究开始,宋晓燕老师就向着学共体课堂努力。她在学共体理念下,按照自主、合作、探究、检测的教学模式,开始了男女混合四人组的协同学习。她每节课都围绕主线问题展开教学,并视图设计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学过程中,她会提醒自己相信学生,少讲多听,并引导学生倾听他人倾听老师的讲话,注意欣赏别人的优点。宋老师的课堂正在悄悄地发生改变👍👍👍</p> <p class="ql-block">  谢天雪老师假期认真阅读了《学校见闻录》这本书,结合学习的内容她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她认为:课堂中出现的所有问题的根源在于课堂设计存在问题。好的课堂设计来源于认真备课,她现在坚持三备原则。一备教材,首先设计原汁原味的教案。二备教参,找到所有能找到的资料,学习比较。三备:课堂实践后反思改进。</p><p class="ql-block"> 通过学习谢天雪老师对学困生的教育方法进行了转变,她经常鼓励、表扬学困生,给问题学生找事情做,让他们把无限的精力发挥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帮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树立自信心。</p> <p class="ql-block">  魏静宇老师认为学校是“教育的现场”。教育改革的一切答案在学校这一现场,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力,提供每一位学生高挑战、高水准的学习机会。&nbsp;</p> <p class="ql-block"> 张晓飞老师的分享使我们明白了: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学习权力的落实问题。学生越是陷入困境,教师越应当专注于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创造出任何一个学生都不被忽略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学校必须是民主主义的场所。荒废的学生也是学校的主人翁之一,而课堂里那些安静的学生,同样也是学校的主人翁,学校应当保障每一个学生同荒废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利得到落实。</p> <p class="ql-block">  张景华老师认为:变革了课堂,教师才会变;变革了教师,学校才会变。这条道路绝不是平坦的,而是需要庞大的能量、精力与睿智。除了这条道路,没有别的学校改革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  交流分享时,张桂英校长全程认真倾听并针对本次读书交流进行了精彩的点评:</p><p class="ql-block"> 首先张校长对五年级语文组此次的读书交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赞扬了五年级语文组每一位教师用心读书,认真研究与反思的务实精神。同时张校长也和我们分享了她的读书收获,指出了在构建学习共同体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于以往的合作学习,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并且学会带着欣赏的眼光,怀着学习的心态去走进同伴的课堂。感谢张校长的精彩点评!🌹🌹🌹</p> <p class="ql-block">  不自是者博闻,不自满者受益!征途漫漫,改革的坚守比改革启动需要更多的能量。但只要找准方向、不放弃,我们终会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nbsp;</p>

学习

课堂

学生

学校

老师

教师

学共体

读书

倾听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