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王故里千家洞,瑶乡奇洞甲桂林

佬株

<p class="ql-block">  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可在桂林北部山区,隐藏着一爿秘境。与其说是一处洞奇水秀的世外桃源,不如说是一幅浓缩了瑶家千年迁徙发展史的精彩画卷。</p> 灌阳县城向北9公里的桂林千家洞文旅度假区,就是这样一处所在。 <p class="ql-block">  千家洞——世界瑶族的发祥地。</p> <p class="ql-block">  千家洞原是一片与世隔绝的山间盆地(小龙村),只有一条石洞通向外界,自古瑶民在此繁衍生息,后发展成千户人家,人称“千家洞”。</p> <p class="ql-block">  在著名的<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千家洞古记》</span>等历史文献中,详细记述了瑶族的起源、历史迁徙以及各种不幸的遭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 一、盘王洞</span></p> <p class="ql-block">  由于是盆地,为孕育溶洞提供了自然条件,因此。千家洞溶洞众多,洞洞称奇。穿过这片古银杏树,就到了“亚洲第一水洞”——盘王洞。</p> 一孔玲珑洞,千年瑶家史。 <p class="ql-block">  在那洪荒战乱的年代,洞既可为通道,也可是庇护所,有洞就意味着生存。</p> <p class="ql-block">  盘王(盘瓠)是瑶族、畲族共同的始祖。《后汉书·南蛮传》:远古帝喾高辛氏时,盘王为御前龙犬,因战功卓著,高辛皇许三公主与其为妻,后在公主协助下变成人。</p> 这悠长的甬道里,你可否能感受到远古飘来的盘王气息:生为雷电开天辟地,死为雨露润及万物。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 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theme-font: 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 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 minor-latin;">  盘王和三公主婚后生有六儿六女,平王各赐一个姓氏,成为瑶族最早的十二姓。盘瓠虽已为王,但仍过着俭朴的生活,教子女耕种狩猎,制陶筑屋。 </span> <p class="ql-block">  相传盘王死后化身龙犬石,卧守黑岩水洞。若遇天灾,龙犬石消失时,即盘王出巡日。后人为纪念盘王,称黑岩水洞为“盘王洞。</p> <p class="ql-block">  盘王的神灵遍游子民居住地,或赠医送药,或留衣予粮。巡后回盘王洞,又化身犬石。从此,瑶族人视千家洞为始祖圣地。</p> <p class="ql-block">  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的“盘王节“,是世界瑶族祭祀盘王、庆祝丰收的重要节日,瑶族人用最隆重的仪式祭拜他们心中的神。</p> <h3><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 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theme-font: 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 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 minor-latin;">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 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theme-font: 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 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 minor-latin;">盘王洞,有“亚洲第一水洞”之美誉,全长二十七公里,目前开发的游览长度约</span><span lang="EN-US">4</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 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 宋体; mso-fareast-theme-font: 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 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 minor-latin;">公里,一半旱路(含栈桥)一半水路,是千家洞文旅度假区的核心景点。</span></span></h3> <p class="ql-block">  与其它溶洞不同,经历了亿万年沧海桑田变化的盘王洞,见证了瑶族千余年的发展历史。</p> <p class="ql-block">  盘王洞的景点有:瑶族12姓文化长廊、盘王像、时光隧道、盘王大厅、许愿池、梦幻秘境、瑶山观火、烛照瑶山、瑶民问道、千叮万嘱、瑶童乐园、八卦莲花桩、千年瑶寨、瑶山梯田、神像戏水、云海星空、凉风洞、萤火星空、群龙送客、远古丛林等。</p> <p class="ql-block"> 除此以外,盘王洞还是养生之洞,洞内水质清澈,负氧离子量很高。洞中独有的钟乳细丝、倒挂鹅管林等自然奇观,令人感叹。</p> <div> 什么叫别有洞天,全凭岁月的雕琢。</div>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定会让你目不暇接,惊叹连连。 每一处奇异的造型,都能激起无限遐想。 火树琼花,灿若星河,就像散落在全世界的瑶家儿女,生生不息。 <span lang="EN-US"><font face="宋体"></font> 洞内暗河幽深莫测,清澈见底,保持常年4个流量。<br></span> 悠悠水流在这里五光十色, 蜿蜒前行,川流不息。 游历盘王洞,百转千回,跌宕起伏,似读一部流淌着的瑶族史诗。 盘王洞是难得的全国首家集自然风光、地质科普与瑶族历史文化为一体的主题溶洞。 随着清风冽水,迎接你的是豁然开朗后的明媚。 <p class="ql-block">  上岸后,穿过“四为廊”拾阶而上,亭台水影,尽收眼底。</p> 古道漫漫。从前,这古道翻山越岭通往小龙村,也通了向全州和远方。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 二、盘王古寨</span></p> 一洼清水,一座洞寨。 溶洞冬暖夏凉,俗称”亮岩“的旱溶洞作为瑶寨,有粮有水就易守难攻,以逸待劳,是抵御匪患天灾的理想场所。 在没有热兵器的年代,土匪毛贼们想攻下一座洞寨,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p class="ql-block"> 背负悬崖面临水,前拥苏东一片沃土,盘王古寨选址占地利、应人和,成为众寨之首。</p> 遥想当年,盘王古寨定是气势巍峨,名震四方! 进得洞内,眼前的景象使人震撼! 数十米高的穹顶犬牙倒垂,岩石狰狞。 巨大的洞厅可容纳千人,但说话却没有一丝回音,聚有钟灵之气。 可叹,到了元代,原本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瑶民,不满官府逼税,群起反抗。大德王八年(1305),元朝发兵围剿,再牢固的洞寨也以难抵御官兵的进攻。 经众瑶民商议,"官逼粮税,七十二计走为上"。大德王九年三月十九日,众瑶人逃离千家门楼,从此,旷日持久的瑶民迁徙,散落世界各地。 历史的沉积早已消失殆尽,古寨唯有洞壁滴水叮咚,苔蕨茵茵。 为传承瑶家的优秀文化, 今天,盘王古寨成了瑶族歌舞演绎厅,每天定时为游客表演。 "瑶俗最尚歌,男女杂沓,一唱百和"。 瑶族山歌内容十分广泛,从天文地理、盘古开天、历史变迁,到凡人琐事、婚丧喜庆,皆随口而出,自成文章。 瑶歌一般为七言体,不讲究押韵,但强调对比与排比。曲调多样,喜、怒、哀、乐无所不有。 <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Calibri; font-size: 14px; -ms-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宋体; -ms-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影响深远的《盘王歌》,现存于世的歌本约八千行,它记录了瑶族的神话、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等内容,号称瑶族的</span>“<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宋体; -ms-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懂宗收</span><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s-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span><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宋体; -ms-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百科全书。</span></span> 盘王古寨上演的瑶家歌舞由瑶民参演,原汁原味,再现了瑶族的信仰和生活,瑶族的勤劳和抗争。 瑶族人相信:盘王作为始祖, 永远会庇护勤劳勇敢的瑶族人民。千家洞作为瑶族发源地,始终是瑶族人的精神家园。 在瑶家山歌《三妹》中这样的叙述: "孔子造书颜回教,三妹有名天下传"。可见,孔子的儒家思想在瑶家的传播是有迹可寻,正好切合了景区酒店“三圣文化”主题的初衷。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 三、酒店揽胜</span></p>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能是梦想,但旅游确是修身养性之道。亲近自然,放松心情,感悟山水之灵性,千家洞适合这样的文化旅行。 <p class="ql-block">  与其他景区不同,千家洞<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作为文旅景区,配有酒店、中西餐厅和会议中心等系列休闲度假设施,其</span>完善的接待能力令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  酒店区依势而建,亲山近水,将地利之气融入山水情调。</p> <p class="ql-block">  酒店区渗透着瑶族文化、国学精华、养生理念,求人和之脉造世外桃源。</p> 雨后的廊桥下,飞瀑惊鸿,水声轰鸣。 淡淡晨曦,临溪小筑,仙气缭绕。 岸柳微霞,天水一色,时光停滞,春秋不知。 雨天,可凭栏听蕉声,声入耳,意入心。 傍晚,月上西楼星稀远,呆看橙红换黛青。 在千家洞,你饮水时,能感到甘冽爽口。 在千家洞,负氧离子量高达23000/cm³,你深吸一口气时,要当心醉氧。 不管是酒店的“明德大楼”,还是“至善楼”的宴会厅,“闻道阁”的国学堂,以及“盘王府”、“五伦府”、“正心府”、“修身府”等别墅群,建筑与山水和谐,风格简约稳重,足见匠心。 还有这典型潮汕传统风格的“下山虎”-——知止居,在暮色中禅意十足。 千家洞,欲承三圣文化之脉,育养生修身之源,扬牧心塑德之旅,初见端倪,其路远兮,其志可敬。 作为景区的重要组成,“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小龙村四季分明,青山秀水,阡陌纵横,是难得的一片净土。 这里民风朴实,静谧安详。好山好水滋养出闻名乡里的“双胞胎村”。 经典的古民居静静地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由于凹在群山之中,崖洞众多,保留不进行旅游开发的自然野洞,正是高素质年轻旅游者向往的圣地。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 四、盘王密洞</span></p> <p class="ql-block">  盘王密洞,位于小龙高空滑索台下方,修有台阶通达洞口老寨门。</p> 洞口石寨墙厚近二米,高数米,工艺考究,成为洞口的坚固屏障,至于修于何时,已无从考究,村里老辈人也讲不清楚。因此,平添许多神秘感。 巨大的洞口成喇叭形,无数钟乳石倒挂如刺,狰狞无比。 洞内空间巨大,光线灰暗,岩石呈多种颜色。洞有近百米深,好像是死洞,未见有支洞相连。由于地形复杂,游客进洞要慎重前行,注意安全。 听从导游指挥是游客的基本素质,在没有专业人员指导下,不要攀爬岩石,谨防跌落。 野游很好玩,生命更重要,且游且珍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 五、野洞探秘</span></p> 一条弯曲的小河穿过小龙村,从田园蜿蜒而过,流进山崖下的岩洞。 这座山崖高数十米,巨大表面留下亿万年水蚀的痕迹,压迫感扑顶而来,触目惊心。 常年的不见阳光,使得另类植物茂盛过膝。 细流渗出山崖,形成带着湿雾的水帘,阴湿之气侵肤入骨,有点瘆人。 崖下的岩洞黑黝黝的,地面布满淤沙和卵石,溪流潺潺,隐约有瀑布之声,洞内定有地下河。 因不知地下河入口位置,我进洞后不敢贸然前行,虽就此作罢,但也已心满意足。 在景区1号观景台不远的山坡上,有一个天坑,似是山中溶洞塌陷而成。由于有树丛荆棘遮挡,不有意找寻,不易发现。 天坑很深,崖壁同样都是水蚀的痕迹。虽说一侧缓坡可下到坑底,其实也不容易,主要是荆棘丛生。如果是在春夏秋季进去,最好能持一木棍,既能探路,又能驱虫蛇。 天坑底部有数个溶洞,形状各异。 裂缝型的洞穴一般比较危险,最好不要轻易进入。 由于淤积堵塞,有的洞不大,需匍匐才可进入,究竟有多深,不得而知。听当地人说,这里进去可通小龙村,细想也不是不可能。 作为游客,找找感觉就好,不必深入探险。 大自然是奇妙的,广西是美丽的。千家洞景区有瑶族文化、自然山水和奇洞资源的共同加持,更显魅力。<div>  短暂小游,虽未见全豹,也不虚此行。</div> <h5><font color="#167efb">桂林千家洞文旅度假区地址:桂林市灌阳县灌阳镇苏东村</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