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3月9日上午第三节课,前去听了王老师的一节组内教研课,王老师上的是第一课时。因为课堂的后四分之一时间只用来写4个生字,所以,我个人认为这是一节没有上完的课,那么我也就先对前四分之三的课进行一下个人听后评吧!</h1> <h1>优点之处可圈可点:<div> <font color="#167efb"><b>1.课堂节奏得当</b></font><font color="#9b9b9b">(前四分之三课中)</font>。作为第一课时,王老师将课堂主要分为“扫清学习障碍、理清文章脉络、厘清人物特点”。在导课到入课阶段,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在检查识读记字词阶段,容易识记的一带而过,对于难识记的生字多下了功夫;在初步理解文章阶段,读、思、议、评,节奏合理,环节明晰;讲解完课文2-9自然段陶罐与铁罐相互对话阶段,又通过抓住语言来了解人物特点。环节设计还是比较清晰的。<br> <font color="#39b54a"><b>2.教学重点突出</b></font><font color="#9b9b9b">(前四分之三课中)</font>。“抓住语言对话,勾勒人物特点”,这个应该是本节课最为突出的教学重点了。课中,王老师紧紧抓住陶罐与铁罐之间的对话,采取多种朗读方式,深挖主人公说话时的神态,想象主人公说话时的心理状态,从而对比、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点。<br> <font color="#ff8a00"><b>3.朗读形式多样</b></font><font color="#9b9b9b">(前四分之三课中)</font>。这节课中,当进入到理清课文内容阶段时,王老师以人物对话为抓手,以人物对话时的神态、语气为切入点,通过默读、自读、指名读、同桌读、想象读、分角色读等多样式朗读,从而为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人物特点做了不少的铺垫。<br></div></h1> <h1>提两点个人认为值得再好好思考的地方:<br> <font color="#ff8a00"><b> 1.环节设计。</b></font>这节课应该是在备课之初的时候,对教学环节设计可能没有做过多细致深入的考虑,以至于留下了10分钟的时间来写四个生字,这是语文教研课,我们不能活生生地给变成为写字课、练习课甚至书法课,其实可以以一个、顶多两个特点突出(或结构、或笔划、或部首)的字为代表,做好示范书写,同时在让学生写完后,一定要进行讲解反馈,否则练写的意义会被大打折扣。这样一安排,就可以把省下的时间做一些比如知识延伸、练笔等训练。<br> <font color="#167efb"><b> 2.课堂角色。</b></font>课堂中,教师是主导地位没错,但主体地位还是学生。课堂开始,在讲到“蔑”时,老师直接告诉学生组词与意思;提及“懦弱”的意思理解时,老师也是直接说出意思,都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学生加入动作与想象朗读铁罐“傲慢”“恼怒”等语言后,老师是直接解说这个学生为何这样来朗读。虽然还只是三年级孩子,但老师要能有意识地适当放手,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主动来表达,借以让他们学会思考和表达的方法。</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