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点开百度找旺家桥,全国共有三百多处。而我这里所指的旺家桥是无锡市锡山区厚桥街道嵩山村的旺家桥。</p> <p class="ql-block">旺家桥既是桥名又是村名。桥在村中,村在桥畔。踰鸿山而北岀桑圆桥之西有旺家桥。</p> <p class="ql-block">据万历邑志载,旺家桥原名王家桥。明华允和妻蔡氏创建。是单孔石拱桥。桥建成后:民人负贩委轮往来於锡虞间。</p> <p class="ql-block">从始建至今已有450年时间了,其中历经了三次重大的修建。图中的平板水泥桥是现代产物了。</p> <p class="ql-block">我在离平板桥西十几米的地方,找到了老旺家桥的遗址,桥墩和石材遗存尚在。</p> <p class="ql-block">筑沙结构的桥墩坚如盘石,经四百年风雨纹丝不动,不得不赞叹先人工匠们技艺的精湛细腻。桥旁原有一块镌刻捐赠记载的石碑已不见踪影了。</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中叶,桥久不治遂圯,学士华察修之。</p> <p class="ql-block">华察字子潜,号鸿山,生于隆亭(今东亭)。12岁能作诗文。因当过翰林院待读,辅导过皇家子弟读书,因此"华太师"称谓在吴地都耳熟能详。特别是以此为背景创作的《唐伯虎点秋香》被摄制成电影、电视连续剧、评弹等形式广为流传。</p> <p class="ql-block">华察为官正直,平素以"五不欺"自慰。即不欺天、不欺君、不欺亲、不欺友、不欺民。竭诚为锡地百姓理政办事,在荡口建了"三公生祠";在无锡城乡建了数十座桥樑,其中有江溪桥、学士桥、砖桥、鸭城桥、冷新桥、旺家桥……这些桥名现在大多还延用,只是桥改建了。</p> <p class="ql-block">因华察在隆亭建了“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的豪宅,加上隆亭的“隆"与"龙”谐音,恐朝廷追究,便有了"隆亭一夜改东亭"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旺家桥其北不半里,是乡贤二田先生(即浦起龙)旧居所在。二田先生及他的父亲一涧公直至他的五世孙玉堂君,继承族风,慷慨好施。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二度重建旺家桥,获利济乡人靡不颂之。</p> <p class="ql-block">桥名也由"王家桥"改名为"旺家桥"。期望着家族兴旺,地方倡盛。这是在二田公故居老宅上建造的近代民宅,保留着面山临水,前院后溪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这是二田公故居所在地</p><p class="ql-block">——安基里唯一存在的古迹。长达四米多石板桥,贯穿于老宅厅堂与后院之间。这样的石板桥原来在宅间有二座,现仅剩一座了。</p> <p class="ql-block">当然,二田先生主要的业绩是教书育人,著书立说。他曾先后任扬洲府学教授,云南五华书院山长,苏州府学教授,主持紫阳书院。清代著名学者王昶、钱大昕、王鸣盛等都受业于他门下,故苏郡学士赠额"范胡师道"。</p> <p class="ql-block">他著《读杜心解》二十四卷,《史通通释》二十卷,被清廷《四库全书》录藏。《古文眉诠》七十九卷,《三山老人不是集》、《酿蜜集》、《二田尺牍集》、《读书知又说》等著作享有盛名。</p> <p class="ql-block">晚年,他还接受无锡知县王镐邀请编撰《无锡县志》四十二卷;同时历时三年完成了《前涧浦氏家谱》的续编工作。北京图书馆岀版社《2004年地方文献国际学述研讨会文集》有述:"……以浦起龙、朱筠、朱硅、康有为、王季烈、鲁迅、周作人等人家谱为代表的近200部名人家谱,不仅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宝贵资料,也展示了家谱发展的历程与范则。"“这里提到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名人家谱例子,有浦起龙的家谱,还排在第一……”</p><p class="ql-block">家乡人为纪念他,在他墓地的西南宛山荡口建了一座桥,叫作"大成桥"。岀自《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集大成者也,金声而玉振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民国十七年,漱荡剝蚀倾圯尤甚,里人议兴修。族人维周在本乡向慈善家劝募;凤来君则在上海同乡中劝募。共化费银洋2415元,由此年九月鸠工。这是石拱桥的最后一次修建。</p> <p class="ql-block">前涧浦氏家谱载有《重修旺家桥记》,撰文:苏高鼎,常熟人。先后任兰溪县、长兴县及常熟县知事。</p> <p class="ql-block">这是康有为当年送给他的墨宝。</p> <p class="ql-block">苏高鼎缘何为厚桥浦氏作文?从《前涧浦代家谱》获知,他是厚桥女婿。浦氏二十九世孙举人浦同瑞之二女婿。大女婿华南圭是法国留学生,土木工程师。曾担任交通部技正科长,京汉铁路、汴洛铁路、北宁铁路总工程师。苏高鼎在《重修旺家桥记》篇尾述:高鼎与浦有连,虞锡往来輙道於此,承里人之请乐为之誌,其颠未俾后有考焉。</p> <p class="ql-block">浦同瑞,字子颁,号祝春。清同治举人,揀选五品知县。因母亲病逝,他遵守朝规家训,在家守孝三年,错失了升官机会。遂决定留在家乡为乡民办亊。</p> <p class="ql-block">他躬身亲饲,种桑养蚕。学习种、养知识,积累经验,从而说服动员乡民效仿,增加了乡民致富门路。</p> <p class="ql-block">为了便于乡民们售茧,他又伙同族人,引进西法,开设泰丰茧行,烘茧缫丝。不数年,东乡养蚕之风日盛,茧出日繁。</p> <p class="ql-block">他思想维新,1906年变卖家产利用浦家祠堂创办新学。即:北让小学,后改名为厚桥小学。图为现厚桥实验小学的新校区。校名为著名雕塑艺术家钱召武题写。</p> <p class="ql-block">一座小桥牵连了多位名人。可见历代为官者、名人志士,都热衷于为民办事,造福乡梓,现代人尤盛。在习近平主席要青山绿水的号召下,各级各地都积极响应,创造美好家园。</p> <p class="ql-block">旺家桥、东塘泾、时马巷、南西街、安基里、低埧上等自然村落,经过治理,村头巷尾处处是景,让人耳目一新,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治理和创建工作还在进一步深入提升。</p> <p class="ql-block">如今这里再不是仅靠旺家桥与外连接的穷乡僻壤。高等级的道路四通八达,公交车连接城乡,高铁、机场与世界缩短了距离。</p> <p class="ql-block">"和谐号"动车在村西的高铁线上呼啸而过。</p> <p class="ql-block">如果浦起龙、苏高鼎等名人再世,一定会写岀更多、更加脍炙人口、流芳百世的诗篇,来欧歌生活,来祝福世界。</p> <p class="ql-block">"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未必志"。这是习近平主席喜欢的典古。在其思想的指导下,乡人们凝心聚力共同努力,家乡一定会更加美好、彪炳史册!</p><p class="ql-block"> 浦定颐于2021.3.11</p><p class="ql-block"> ( 部份照片采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