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力行远 书韵飘香——记郑州市张贵民名师工作室新学期教研

亚丽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又到了不觉春风换柳条的季节, 2021年3月11日下午,春光无限好,张贵民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齐聚互助路小学工作室,开启了新学期第一次教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今天的教研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寒假读书交流和研讨新学期教研计划。</span></p> <p class="ql-block">  新学期工作室还迎来了新成员———建设路二小的袁艳主任,欢迎袁主任的加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蹉跎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span>主持人赵爽老师用“<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书香浸润心灵,阅读丰富人生”开启了读书分享会的交流。</span></p> <p class="ql-block">  张淑娴老师分享了孙建锋的《发现语文》,她谈到: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努力成为一名“杂家”;教师要不断的突破与尝试,争取成为一名“创课”;教师心中要时刻装着学生,成为“四有教师”。</p> <p class="ql-block">  刘霞老师分享了《培养真正的阅读者》,她提到了自己阅读后的思考和困惑:一年级的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相应的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如何在亲子共读中创设多种方式,使学生家长由被动完成任务布置,变成积极主动享受阅读乐趣,实现无压力亲子阅读,营造温馨和谐的书香阅读环境,切实提高亲子阅读质量。</p> <p class="ql-block">  付真真老师分享了《教室里的正面管教》,她谈到:孩子们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对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p> <p class="ql-block">  闫亚丽老师也谈到了《培养真正的阅读者》,学校教育背景下的阅读,应该是为获得乐趣而读,为获取信息而阅读,为语文学习而阅读。阅读策略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建构的。</p> <p class="ql-block">  邢月娇老师分享了《养育男孩》,书中给出的“尊重话语术”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更多地用尊重的话语和男孩子交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张亚培老师为一年级整本书阅读提出了可行实用的实施建议,她谈到:《读读童谣和儿歌》这本书,儿歌篇幅短小,读来朗朗上口,可以根据主题和内容划分时间读,如:班级轮流养习惯(指名分享);以图为伴读深入(画一画);视频分享邀他人(和别人一起读);拍手读书激趣味;题目竞赛读透彻。</p><p class="ql-block"> 亚培老师还分享了自己读《培养真正的阅读者》 的点滴收获。要培养真正的阅读者,至少应该觉得阅读像玩耍一样自然,甚至像呼吸、睡觉、喝水一样自然;我们能理智地规划阅读进程,要怎样去读,要读些什么才能够有更好的阅读收益,获得阅读本身带来的获得感和成就感;要借助阅读走向更好的自己,一个真正的阅读者,他会在阅读的过程中看到别人的世界,看到别人的思想,看到不一样的自然风光,看到不一样的生命和生存的状态,并由此来调整自己的生命状态,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王丹老师分享的是美国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教学,真的需要勇气,打开我们的心灵,唤醒真我的灵魂,在那新课堂的空间,构建一个教学的共同体,在那伟大事物的圆圈,点燃教师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一次心灵之旅,探索教学本质的精神之旅。</p> <p class="ql-block">  雷云老师谈到《增广贤文》,这本书内容涉猎广泛,其内容涉及到珍惜时间、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修身处世等方方面面,这些精辟的格言警句给我们以启示,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古为今用,传承经典,相信多读,定会有更多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  李玲老师分享了《追风筝的人》,是一个关于命运轮回的故事。它可以唤起每个读者内心潜藏的自私,懦弱和自私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  白文慧老师从《正面管教》里得到启示,按照书上教的方法去教育两岁4个月的儿子,发现很有效!</p> <p class="ql-block">  任喜梅老师分享了《PBL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4+1课程实践手册”》无论是PBL课程还是PDC项目学习,他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PBL课程更偏向于教师预设方案,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从而达到目标。PDC项目学习更倾向于学生自主探究,在生活体验中发现问题,以问题为驱动自主探究、设计和体验,更关注学生的主体性。</p> <p class="ql-block">  魏东红老师谈到《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学习整本书教学的思路,从同类文本整合中发现共同点,学习服务于大概念的活动设计。</p><p class="ql-block"> 《教学科学与儿童心理学》儿童智力是由行动得来的,吸收知识都是重新结构化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行方圆老师分享了自己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的收获,每天不闻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李娅老师分享了夏雪梅博士《项目化学习设计》,“让每个孩子成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是项目化学习的宗旨,让孩子会读书、会做人、会做事、会真实的生活是项目化学习的本质目标。让孩子成为一个终身学习的人,心智自由的人,让自己的心灵在各个方向上持续涌动,让自己永葆开放的心态。</p> <p class="ql-block">  岳媛老师说,这个假期读的最多的是荷兰作家马克思·作尔修斯写的绘本《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这一系列,这套书被誉为简笔画世界的杰作,获得“国际安徒生插画奖”,这是一套有助于孩子心灵成长的心理教育故事.讲述的青蛙弗洛格和他的朋友们发生的关于友谊、爱、生命、世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郭春燕老师分享了《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一书,书中提到的全过程阅读指导:预读——怎样让学生关注到一本书,应该推荐什么样的版本、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层次;预读——帮学生做出理智的阅读决定;通读——借助活动引导学生多次走进文本;研读——有针对性的组织活动,增加学生的阅读深度;展示——个性化的阅读感悟、独特的认识和思考。</p> <p class="ql-block">  张静怡老师谈到吴欣歆教授的《培养真正的阅读者》,只有教师无止境的阅读专业书籍,成为资深阅读者,方能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阅读者。</p><p class="ql-block"> 其次,教师要运用多种形式带领学生漫溯阅读深处:可以设计活动搭支架;或是以“资深读者”的身份带领学生深入交流;亦可以利用共鸣式的写作,让阅读走向深处。</p> <p class="ql-block">  常冰潇老师分享了寒假阅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的收获,教师应该主动发现学生的强项,量身定做教学方案。教师要重新认识课外活动的价值,构建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在生活中找春天,亲近自然。</p><p class="ql-block"> 教学改革除了在学科、课堂上做文章,还应当致力于儿童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使教学由课本走向生活,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让学生的生活充满情趣和快乐。</p> <p class="ql-block">  王坤老师谈到读《培养真正的阅读者》的收获,掷地有声地说,要有明确的阅读目标;要有详细的阅读计划;要有正确的阅读方法;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p> <p class="ql-block">  吕孟利老师分享了《一个人的朝圣》,这是英国作家蕾秋.乔伊斯创作的长篇小说,她从创作背景、故事梗概、阅读体会、金句分享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收获。</p> <p class="ql-block">  罗澜读《福尔摩斯探案集》善于观察善于推理,对福尔摩斯的回溯推理法很感兴趣,也就是由果溯因进行推理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试着运用到学生教育上,对学生行为分析有启发。</p>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我的青春期孩子不和我说话?》,孟文婷老师站在教师的角度,从这本书中汲取经验,了解孩子的青春期,理解其实“叛逆”不是孩子的错,引导孩子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努力形成自控力。</p> <p class="ql-block">  郑璐老师谈到《培养真正的阅读者》,吴欣歆教授围绕课标解读,策略建构,指导方案,评价工具和教学设计五方面论述整本书阅读的理论基础,教师不仅要做真正的阅读者,更要做阅读的先行者。让学生掌握阅读一本书的方法,阅读才会在学生的心里留下更多的阳光,我们期望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依然热爱读书,以阅读者的姿态生活在未来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郭萍分享《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情感引导的育儿方法让人受益匪浅,育儿即是育己,学会科学的育儿方法,不仅仅是帮助孩子,更能成为更好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  何小香与大家分享了《如何才能不焦虑》这本书,她主要与大家交流了焦虑的定义,诱发焦虑的十大情景及远离的简易方法。</p> <p class="ql-block">  王小静老师提到,要想帮助学生踏上阅读之旅,教学生看懂阅读的地图,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现在处于什么样的阅读状态,《书语者》把读者分为3个类型,发展型读者,休眠型读者,地下型读者,并针对不同类型解释了原因及解决方法,让我们了解了阅读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计划制定,老师言传身教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张辉老师谈到《文化苦旅》中,余秋雨游历山川江河,每一个名胜古迹、每一处旖旎风光, 都能给他带来不一样的感触和震撼,并从景物中所联系的传统文化,见证历史深处的历史痕迹。</p><p class="ql-block"> 最后,她还谈到了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终身的运动者、问题的解决者、责任的担当者、生活的优雅者。</p> <p class="ql-block">  张贵民主任最后分享了南怀瑾的《论语别裁》,书中谈到,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这样才够君子。君子才够得上做学问,够得上学习人生之道,拿现代的新观念来讲,就是讲究人生哲学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年长而睿智的老者对话,观历史变迁,叹岁月亘古;读一本好书,如同独自攀爬一座齐天又沉默的高山,一路尽是他人风景,却深刻于心.....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书香致远,阅读迎春。翻开一本书,播下一粒种子。让我们成为“资深读者”,也成为孩子读书的陪伴者。</span></p>

阅读

老师

学生

分享

阅读者

教师

谈到

学习

孩子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