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王朝(八) 吴哥窟 (Angkor Wat)-- 下部

惜福.培福

<h1><br></h1><h1>廊外绿树草地白云蓝天,映衬着斑驳变色的回廊,向世人缓缓诉说着历史岁月的变迁沧桑。</h1><div><br></div> <h1><br></h1><h1>幽深的廊道中,各色游人熙熙攘攘。吴哥寺浮雕壁画主要有8个长幅和2个小幅组成,每幅浮雕高2米多,长幅的近百米,全长达800多米,绕寺一周,叙述着印度的两大史诗«摩柯婆罗多»与«罗摩衍那»。</h1><div><br></div> <h1><br></h1><h1>因有廊顶密闭覆盖,使浮雕壁画得以完善的保护下来。长廊延伸的尽头仿佛是通往另一个未知世界的入口,充满庄严的神秘感。</h1><div><br></div> <h1><br></h1><h1>双排石柱把回廊分成了内外廊,日照使回廊下的阴影和回廊外的日光形成鲜明对比。内廊是精美的浮雕,光线稍许昏暗,外廊可以欣赏风景,光影在不断地演变,展示着永恒不变的故事。</h1><div><br></div> <h1><br></h1><h1>这幅49米长的浮雕,描绘的是史诗«摩柯婆罗多»中的场景,展现的是俱卢之野战役,宗教老师德罗那(Dronacharya,图中头发盘在脑后,手里挥动着弓)在毗湿摩(Bhisma)死后接管指挥权。</h1><div><br></div> <h1><br></h1><h1>这幅94米长的浮雕,图中描绘的是吴哥寺的建造者苏利耶跋摩二世和他的军队,国王有着15顶伞盖,他站在华丽装饰的战象上,象的头上戴着皇冠,象牙也被套上金套。</h1><div><br></div> <h1><br></h1><h1>回廊里不经意的一个转身,遇见了美丽的女神阿普莎拉(Apsara)。雕刻在石柱上的女神,在迷离的光影中仿佛苏醒了,头上戴着花冠,颈间绕着璎珞,臂上带着臂环手镯,腰间缠着流苏腰带,手中拈着莲花,提着裙摆姗姗走来,莞尔微笑。</h1><div><br></div> <h1><br></h1><h1>回廊延伸至前方,灿烂的阳光照射下来,双廊的设计轻轻将阳光过滤 ,古代工匠顺应生态环境的绝佳方案,也是现代的建筑设计师们应该效仿的。</h1><div><br></div> <h1><br></h1><h1>从第一层须弥台的西门出来,就进入了“千佛阁”的田字阁,即四个圣池。圣池为国王沐浴的设施,同时也是将宗教的世界观具体体现在实际生活中。四个圣池代表的是地面世界的圣池,而位于三层须弥台中央殿堂的四个圣池,则代表了天界的圣池。</h1><div><br></div> <h1><br></h1><h1>回廊内侧墙壁上有浮雕壁画,外侧有两排并列的方石柱,其中内排支撑着回廊的拱顶,并把回廊分为两列,外排支撑着半边顶边廊。延伸出去的二重檐拱顶,保护回廊壁上的浮雕不受风雨日晒。</h1><div><br></div> <h1><br></h1><h1>在回廊的内壁上,有许多精美的女神雕像,整个吴哥寺内大约有2000多个。据说这些女神都是“搅拌乳海”产生的一朵朵浪花变成的。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阿普莎拉”。</h1><div><br></div> <h1><br></h1><h1>第一眼看的时候,你会觉得每个雕像都差不多,其实每个女神的姿态、服饰、发型都不一样,每一尊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身姿曼妙,美丽动人。</h1><div><br></div> <h1><br></h1><h1>这微笑是有力量的,神秘、安详,令人动容。那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微笑,不禁想听她将千年的故事娓娓道来。</h1><div><br></div> <h1><br></h1><h1>这些美丽的女神,让整个的空间环境变得生动喜悦起来,她们姿态各异优雅动人,望着她们恬淡、精美的微笑面容,感觉一切都那么美好,时间仿佛停止了。</h1><div><br></div> <h1><br></h1><h1>当然也有不太雅观的画面,有些女神的胸部和胳膊被游客摸得油光锃亮的,咳,咳咳···</h1><div><br></div> <h1><br></h1><h1>但也有学者不同意这个观点,他们说很多浮雕在身体暴露在外的地方涂抹过什么特殊的涂料,所以很光亮,这种说法还有待考证,不过我还是更相信“咸猪手”的说法多一些。</h1><div><br></div> <h1><br></h1><h1>如此巨大的建筑空间,因为这些美丽的女神在里面翩翩起舞,就有了更多的美好和期待。</h1><div><br></div> <h1><br></h1><h1>阳光照射进来,形成几何图案,墙壁上出现好像织毯的雕花,有点像波斯地毯,又有点像中国的织锦缎,美不胜收。</h1><div><br></div> <h1><br></h1><h1>吴哥寺中心建筑采用了“曼陀罗”的格局,共三层。第一、二层台基为长方形,第三层即主殿的台基为正方形,层层收拢,每层台基四周都有石砌回廊,这是第一层回廊通向第二层回廊的出口。</h1><div><br></div> <h1><br></h1><h1>第一二层回廊之间有很大的一片空间,出了第一层回廊便是吴哥寺内的各处神殿,在蓝天白云之下更突显出庄严。</h1><div><br></div> <h1><br></h1><h1>此时站在空地上,已经可以近距离仰望高高在上的第二层回廊,及露出来的莲花蓓蕾塔,也意味着你开始接近最神圣的地方。</h1><div><br></div> <h1><br></h1><h1>这是第二层的须弥台(东西长115米,南北长110米),第二层须弥台比第一层高出7米多,四周也有一圈长方形回廊,墙壁是白色的,没有壁画。四角有四座小塔,回廊两壁有葫芦棂窗,窗户间刻有女神阿普莎拉的浮雕像。</h1><div><br></div> <h1><br></h1><h1>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南面的塔门楼梯相对比较好走一些,石梯上面都铺上了木板。</h1><div><br></div> <h1><br></h1><h1>西面的塔门就看起来很陡的样子,完全是走在石梯上面。从回廊走过来的每一步都是在做信仰的一种准备,信仰必须要攀爬。</h1><div><br></div> <h1><br></h1><h1>东面的塔门禁止行人通行。</h1><div><br></div> <h1><br></h1><h1>四个角上各有一座比塔门稍矮一些的亭阁。</h1><div><br></div> <h1><br></h1><h1>第二层的须弥台,正西、正东各有三座廊门,正北、正南各有一座廊门。</h1><div><br></div> <h1><br></h1><h1>仔细看回廊窗户上的石头栏杆形状,一节一节的很像棕糖树的树干,这种栏杆的设计等同于我们现在的一种过滤热度的设备,当阳光照射进走廊的时候就会被过滤掉强光,走在长廊里面会觉得非常地凉爽。</h1><div><br></div> <h1><br></h1><h1>各种窗棂大多都是7根竖立(图片中少了一根),每根竖立柱生有9个圈,也就是说都是阳数,印度教的数字崇拜是不是与中国的八卦有点相似呢?立柱上面有细眼,是用当地的砂岩制造的,大部分都是红色的。</h1><div><br></div> <h1><br></h1><h1>穿过第二层的须弥台,就可以看到吴哥寺的中心建筑群---中央殿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堂。</h1><div><br></div> <h1><br></h1><h1>也有人将吴哥寺的三层须弥台的建筑构思形象地称之为地狱、人间和天堂。</h1><h1><br>最高平台上的庙顶犹如待放的莲花,五座塔庙排列成为梅花形状,象征山上五座高峰。</h1><div><br></div> <h1><br></h1><h1>吴哥王朝的建筑理念来自印度教的信仰,空间在严格的方正中追求一重一重向上的发展。通常寺庙建筑以五层坛城的形式向中心提高,由平缓到陡斜,角度逐渐加大,最后逼近于90度仰角。</h1><div><br></div> <h1><br></h1><h1>第三层须弥台上有一圈正方形回廊(东西75米,南北75米),叫巴甘(Bakan),它比第二层要高出13米,其中东、南、北面的楼梯非常陡,坡度也大,得有70度以上,以前攀爬得手脚并用才能上得去,它象征登上神的王国之艰辛。</h1><div><br></div> <h1><br></h1><h1>回廊的四个角各有一座塔门,门的上方立有一高塔,回廊正中心矗立一座高42米的主塔(顶端安装避雷针的),也是神庙的最高建筑,象征印度庙宇崇高的“山”,内部是供奉神像据说也是绝对圣地。</h1><div><br></div> <h1><br></h1><h1>攀爬而上,不仅必须手脚并用,五体投地,而且也要专心一意,不能稍有分心。在通往信仰的高度是要如此精进专一,使物理的空间借建筑转换为心灵的朝圣。</h1><div><br></div> <h1><br></h1><h1>各塔门之间、塔门与主塔之间有“田”字走廊相连,走廊的房檐由蛇身、狮头或伽鲁达(Garuda)头等装饰。吴哥寺的崇高,是在人们以自己的身体攀爬时才显现出来的。</h1><div><br></div> <h1><br></h1><h1>在通向心灵修行的阶梯上,匍匐而上,因为愈来愈陡直的攀升,知道自己必须多么精进谨慎。</h1><div><br></div> <h1><br></h1><h1>没有攀爬过吴哥寺庙的高梯,是不会领悟到吴哥建筑里信仰的力量。你要到达信仰的中心,就必须慢慢的一步一步的走,不可以掉以轻心,必须要有心理上的准备。暹粒当地的建筑法规定,所有建筑物的高度不得超越天堂的顶层。</h1><div><br></div> <h1><p><br></p><p>通往“天堂”的道路只有一条,东北塔建有一个双向铁梯供游客登顶,很多书中提到这是一位法国老人因爱妻在攀爬中央塔时不慎跌落去世,为了纪念爱妻而修的“爱情梯”,令人动容。</p><div><br></div><div>你要把这一天的旅游当成一个信仰的挑战,这是信仰的路途,信仰的路途本来就不容易。<br></div><div><br></div></h1> <h1><br></h1><h1>排队上塔的人非常多,为保障古迹安全及游览舒适度,实行限流参观,一名游客下来才能上去另外一名游客。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尽头,由于当天还有计划要去其它地方观看,这次就很遗憾没有登上天堂,也算是给下次再去留个借口吧。</h1><div><br></div> <h1><br></h1><h1>通常会有两个最佳的时间去看吴哥寺,一个是早上去看它的日出和黎明,还有一个就是黄昏的时刻去感觉阳光在这些空间里面移动的那种变化的美。<br><br>有心事的人,要去一趟吴哥寺,找到了那条回廊,把心事全留在那里,回来的时候,就是满身的轻松。</h1><div><br></div> <h1><br></h1><h1>吴哥寺是世界上少有的一个地方,可以把信仰转化成建筑。这个地方很适合静坐冥思,时间会在不经意间流淌而过,然后穿越空间定格为永恒。</h1><div><br></div> <h1><br></h1><div><br></div><h1> 未完待续</h1><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