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永泰公主墓九宫女图》<br>唐永泰公主李仙蕙,是唐中宗李显第七女,在公元701年李重润私下诟病武则天面首张易之的事件中,其夫武延也被波及,后来李重润与武延基被双双杖毙,突然失去兄长与丈夫的李仙蕙怀还有身孕,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她在惊惧中难产而死。<br> 现今由永泰公主墓前所立的一对华表可见,同对长子李重润一样,中宗李显对这个小女儿的死,也满怀着深深的思念和愧疚,所以永泰公主墓实际上也是号墓为陵,虽为墓 却有着陵的建制。<br> 1960年抢救发掘此墓时,出土的壁画丰富多彩,布满了墓道、过洞、甬道和墓室,公主墓从第二过洞开始,所绘人物均为女性,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国宝级文物九宫女图就出土于主墓前室的东壁南铺。<br> 此图高176厘米,宽196.5厘米。图中勾勒出了九位风姿绰约的宫女,整体的构图既突出了每个人物的特点,又和谐统一,色彩丰富,线条流畅。九位宫女头梳高髻,着U字或V字短衫,肩披轻纱,半臂,长裙曳地,个个体态丰盈,婀娜多姿。袒露着胸前的肌肤,彰显大唐风化的开放。从人物的装束、服饰方面,首先来说就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br><br> 其次,从艺术角度讲,以此画为代表的唐朝人物画,写实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写真写实凸现个性化,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神态与内心特征都越来越准确且丰富的表达出来。<br> 图中九位宫女,其中为首的一位是较为年长的女官,手未持物,气度不凡,其他八位宫女在女官的引领下款款徐行,手中持物分别有盘、盒、烛台、团扇、高脚杯、拂尘、如意等,分工明确,她们的动作或低语、或回顾、或凝神,画师通过对面部的眼角、嘴角、眼神的细微处理,把每位宫女的心思情绪都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出来,绘画技艺十分高超。<br> 众多宫女中,引人注目的是位于图中部一位捧杯侍女,她头梳螺髻,娥眉朱唇,头部微低,神态十分含蓄,站立成微微扭转的S型曲线,身形纤细,双手柔软自然的捧着一只玻璃杯,显得格外典雅恬美,被誉为东方绘画第一美女。<br> 图中灯上烛已燃起,火苗清晰可见,几位宫女徐步而行,准备侍奉公主安寝。在这理应严肃的气氛下,他们也忍不住左顾右盼,波光流转甚至窃窃私语,一个个形象被描绘的细致入微,生动传神。清晰的刻画出年轻的宫女不谙世事,懵懂而又热情,顾盼生辉;又勾勒出年长的女官洗尽铅华,沉稳而又从容,安详持重。这种对比非常有趣,画工们非常善于用瞬间的表情刻画内心,有天真烂漫,有似喜似怨,还有若有所思的惆怅,宫女们华丽的外表下与空虚的内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让观者有着感同身受的怜惜。在一幅画咫尺方寸之间,却画出了这些深锁宫门的女性们一生道不完的哀怨情仇和喜怒哀乐。<br> 画师们还通过人物的正面、侧面、背面及转身的动作变化,打破了以往构图的平列式,使画面立体感倍增,统一又富于变化。线条平和适中,不粗犷也不纤细,而是细劲有力,流动生姿。色彩上也是典雅含蓄,生动明丽。所有手法都准确的展现出了宫女们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的秀丽身姿和华贵精美的服饰。把一个单调排列的宫女图,变得鲜活生动起来,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br> 所以在这副宫女图中,我们体会到的不是宫廷内的等级森森,而是秩序中有着几分闲适的情趣和优美体态流露出的仪态万方。秀丽端庄的俏丽脸庞,婷婷袅袅得动人身姿,灵动活泼的轻松氛围。既有分工明确的工作,一切井然有序,又有严谨中一丝情趣,张扬了年轻宫女们,应该有的青春与灵秀,是一番不可多得的魅力景象。<br> 此图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极高的美学艺术性,是唐墓壁画展现女性形象最为饱满的,实属一件完美的精品。体现出了大唐女子审美的风尚,华贵艳美,丰满秀丽,真实的展现了唐代皇室贵族奢靡生活的一个精美瞬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