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行动计划,推动学校智慧课堂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全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方式,推动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2021年3月9日,陆川县第二小学对全体教师召开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微能力点测评解读会。</p> <p class="ql-block"> 解读会准备开始啦,我们亲爱的党总支部书记、校长陈晓玲对该工程的精神解读做出强调,她希望二小的全体教师能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通过微能力点考评的完成过程,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面提高信息技术素养。</p> <p class="ql-block"> 首先,教务处丘小芬副主任分别对A1、A2、A4、A5这四个微能力点进行了解读。</p> <p class="ql-block">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p><p class="ql-block"> A2:数字资源获取与评价</p><p class="ql-block"> A4:数字教育资源管理</p><p class="ql-block"> A5:技术支持下的课堂导入</p> <p class="ql-block"> 丘小芬副主任还以小学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猴王出世》为例,向老师们展示了完成A2微能力点的技巧,讲解详细到位,流程清晰明了。</p> <p class="ql-block"> 接着,英语科科组长曾春芳老师就A3演示文稿的设计和制作、B31网络支撑下的远程协同教研方面给大家进行了生动而又形象的范例展示。</p> <p class="ql-block"> 曾春芳老师告诉我们,在演示文稿用图片、视频、表格、思维导图来呈现内容,可以让学生对于我们的授课内容一目了然;用思维导图呈现分类知识,用课堂活动检验学生对于教师讲授内容的掌握程度,丰富师生互动形式,这样就是一个优秀的演示文稿制作。</p> <p class="ql-block"> 知识活动使课堂更加丰富</p> <p class="ql-block"> 思维导图使学生一目了然</p> <p class="ql-block"> 看,老师们听得津津有味,正认真做笔记呢!</p> <p class="ql-block"> 最后,四年级语文科科组长梁晓老师从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实操培训。</p> <p class="ql-block"> 微课的类型与能力描述</p> <p class="ql-block"> 梁晓老师还告诉我们,微课设计与制作考核的是我们老师需要具备以下三种能力:</p><p class="ql-block"> 1.熟练使用录屏软件;</p><p class="ql-block"> 2.使用剪辑软件对视频加工;</p><p class="ql-block"> 3.资源使用恰当,讲解生动。</p> <p class="ql-block"> “站着不动,永远是观众,好学才能博学。”梁晓老师以一句话结束了本次信息技术2.0工程的解读会,激励我们的老师要不断向前、不断进步!</p><p class="ql-block"> 学校将会继续开展有关信息技术的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现代化技能应用水平,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尽快掌握这些技术,并把它们应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去,使每位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如鱼得水、使我们水韵二小的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p> <p class="ql-block">编辑:陈月林 </p><p class="ql-block">摄影: 梁冬梅 全体教师</p><p class="ql-block">审稿: 陈永旋 </p><p class="ql-block">校对:宣传组全体成员</p><p class="ql-block">终审: 陈晓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