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海原是红色革命老区。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军汇聚宁夏海原县关桥堡,并在关桥堡老屋召开了军事会议。这次军事会议意义深远,中共党史上称其为“关桥堡会商”。至此,红色种子撒遍海原大地。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中,很多海原县的仁人志士为此浴血奋战,给这一片土地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建党百年之际,作为一名海原文化工作者,站在六千多平方千米的海原大地上,沐浴着中华民族在漫长岁月里积累的文化养分,并将宁夏及海原党史办前辈们长年奔走在乡村间打捞的红色历史碎片,以及结合自己多年的采访调研,带着对红色文化的敬仰和执念描绘历史真相。同时,也祈盼更多同行者一起拿起笔来,共同重温已往峥嵘岁月,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艰辛历程和那些遥远的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以期成为激励我们在新时代踏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的精神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双河情</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其实,在去采访双河之前,仅凭媒体的宣传,我也是半信半疑,认为这只是媒体营造的美梦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直到真正走进双河村的那一天,我才相信美梦早已成真。村民一口一个国家好,一口一个政策好,亲切的话语里透着无尽的美好与憧憬。可以说,双河村的每一项政策,每一个细微变化,在老百姓眼里都是新鲜的。土房变成了瓦房,土墙全部换成了砖墙,昔日里坑坑洼洼的土院子全部抹成整洁光滑的水泥院,一条条平展的硬化路通往各家各户门前,牛羊成栏,鸡鸭成圈,种种超越历史的新变化与新成果,早已在村民心头燃起一团旺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那些传说中的悬崖沟壑,如今也都被风雨雕琢成令人叹为观止的奇景,逆着黄昏的霞光望过去,充满了诗意的想象和浪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双河在2003年以前叫双河乡。是一个深嵌在黄土丘陵深处的乡村,好几次这个贫穷的山村差点被自然灾害给吞噬。如今,双河已撤乡并入贾塘乡,身份由乡变为行政村,但它的气势并未因建制的改变而减弱,反而作为行政村它因此变得更大更与众不同了。行走在两河中间的石桥上,流水从马营河与杨坊河流下来,在村北的黄土峡谷里交汇。交汇后的细流沿着峡谷壁静静潺湲,一直潺湲至石峡口。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双河的两条河瘦得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以维持,更别说能造福一方百姓了。双河的水也曾清澈绵长过,但那样的情景很短暂,只在每年的秋冬里能看到。而秋天之前双河的颜色泛黄,无声无息,缱绻憔悴,仿佛一位因光景不好而愁容满面的村妇,在比人低矮的峡谷里卑微地流着。平时,如果不到峡谷岸边伸长脖子,你是看不到这股河水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或许,很多人会问,有两条河的地方,怎么还会缺水?原因在于双河处在残垣和丘陵坡地处,这里沟壑纵横,有河但水量不足,且人和土地全部搁在川台上面,距离水源比较远,多年来人和水只能默默对望,不能相互依赖。因此,人和土地因够不着水源而失去了应有的灵性。但不管怎样,双河的水还是坚持流着,像西海固大地上的人一样,自强不息,充满着希望。河两岸的土崖上,那些祖先于上个世纪抛挖的窑洞在新世纪的黄昏里稳稳地睡着,陈旧不堪但不失沧桑美。东边山腰处,一条鲜绿色的公路护栏蜿蜒而上直通村外。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我问自己。我估计,好多人都不信,除非他们最近也来过双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双河的村史,没有多少文字记载。甚至在民国以前的志书里都没有找到双河的影子。只有在(1991-2008)海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的《海原县志》2003年合并乡(镇)的简介中,关于双河乡的辞条如下:“位于贾塘乡北部。东李旺镇,西关桥乡、史店乡,北高崖乡。乡政府驻地双河堡,西南至县城26公里。因地处杨坊河与马营河交汇处,故得名双河。1984年6月,设立双河乡。2003年11月,双河乡撤销,整建制并入贾塘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没有找到双河的村史,只能听口述了。村民告诉我,双河村曾有红军来过,而且还在这一带打过仗。我翻了一下海原县委和海原县人民政府编著的《西征红军在海原》和政协海原县委员会编著的《海原·红色记忆》,1936年,红二方面军指挥部和第二军团从关桥乡贺家堡撤离后,迁移至双河堡执行关桥堡战役计划时曾驻守于双河堡。为此,我打电话采访了海原县文史专家李进兴先生,且专门去了一趟位于双河村杨家湾(今贾塘乡)面积大约1200平方米的红色遗址。我到来时,一切只剩下了回顾,昔日的荒草在土崖上孤寂地摇着。一排洞开的窑门,静静守望着对岸的烟火人间,虽然它们已被时间遗弃,但至今仍保存完好。由此可以看出,双河村并不是没有来头,在历史的长河里,它也曾是一叶漂浮着的红色小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在闽宁帮扶前,双河是海原出了名的贫困村。当然,我没有亲眼见过双河最贫困时的样子,我只是在一些被遗弃的老屋和老屋里那些旧物上感受到而已。早些年也曾听人说起过双河。记得刚毕业分配到海原县贾塘中学任教,常听身边老同事说起在双河教学的情景。说双河是一个山大沟深、坐落在几十米高的悬崖上的村落,黄土漫卷的乡道又陡又险,一年四季都有沙尘飞扬。一所不大的乡村中学更是穷得可怜,几间摇摇欲坠的土坯房,三五个老师和总共不到十个学生组成的教学点,曾是多少毕业生梦破碎的地方。学校的教学条件差到体育课上除了学生自制的一根跳绳和两把铁环,再没有一件像样的体育器材,更别说有篮球和足球之类洋气的东西了,就算有他们也不敢随便玩。凡在双河教过书的老师都这样说,说要在双河玩踢足球,一脚踢出去,足球就掉下悬崖再也找不见了。双河的山大,但贫困更是双河人难以翻越的大山,多少年来牵绊着无数渴望翻越深壑的身影。这里信息闭塞不说,连条像样的土路都没有,因村民们的目光和脚步长期被横绝于眼前的大山阻隔着,活动范围越来越小,他们从心理上产生了更多的自卑感和封闭意识。所以,作为哺育这一方百姓的两条河,心中一直是有很多愧疚的,不仅仅是对人的愧疚,还有对土地的愧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如今,双河能得到国家特别的关注和帮扶,可以说,这是冥冥之中的恩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现在与以前相比就是天上跟地上的差别。“那时候的人穷着睡觉连个多余的被子都没有么,生的娃娃多了尽量把娃娃顾及好,大人们不脱衣服就囫囵身子睡了,唉。”双河村民老马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双河属于黄土丘陵区,年均降雨量不足300毫米,蒸发量却超过2000毫米。有时候,一年都等不到一场雨,地里的庄稼还没有开花结果就被晒枯。再加上这一带是盐碱水,不仅不适合人饮用,也无法灌溉农作物,老百姓只能靠天吃饭。脱贫前的双河是这样的:双河共有11个自然村,1011户3760人,建档立卡户284户938人。其中,因上学致贫19户,因残致贫18户,因病致贫63户,因缺技术致贫101户,因劳力不足致贫46户,因其它各种原因致贫37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因此,从以上原因出发,政府开始想方设法帮村民找出路。下面是双河村一份汇报材料中的移民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14年,泉河自然村共移民15户48人,搬迁到青铜峡市莲湖农场;2017年往县外移民3户16人,县内移民10户44人。20年来共自发移民209户863人。其中,省内有中宁县渠口农场、大战场;贺兰县玉泉营、南梁农场;吴忠市红寺堡区、同心县兴隆;兴庆区月牙湖。省外有新疆乌鲁木齐、巩留县、米泉、伊犁。截至2016年11月底,全村贫困人口约1000人。就这样的变化,也是海原县政府长期努力的结果,贫困人口比原来下降了许多,贫困面在闽宁扶贫政策到来之前已得到了有效控制。可想而知,以前的双河是怎样的贫困。恐怕四野八荒里,到处是一片苍凉、孤寂和悲壮的样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三年后的今天,当导航将我领进双河村的村部大院时,我为我的低落和孤陋寡闻而感到不好意思。其实,我是怀着看看双河贫困程度的心情来的,但展现在我眼前的却是一幕异样的景象。干净的村部大院被红色砖墙围着,村部办公室前墙上红色的党徽下印着“双河村”几个字,一块长方形宣传牌上赫然写着:“贾塘乡双河闽宁示范村。”抬头,仰望村部上空,一面鲜艳的红旗在蓝天下来回翻卷着新年的喜庆。旗杆旁,一对崭新的篮球架立在阳光里,几个孩子在球场上投篮。村部南面一排白色平房的墙面上写着“闽宁协作,漳浦援建”八个红色大字。望着眼前的一切,我心中又惊又喜:真所谓人们常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呐!双河早就变了,河已不再是当年那个苍黄的河滩,山也不是当年那些光秃秃的大山,一切都已被闽宁那双温暖的大手,从贫困线上拉到通往幸福的生活轨道。站在村部大院,一阵清风吹来,强劲有力,底气十足。村民的幸福感洋溢在孩子们玩耍篮球的笑声里,飘荡在风中传来的哞叫声里。村主任杨小回还坚守在办公室坐班。“春节放假其他人都回家过年了,我值班。”杨小回亲切地说。当我问起双河村的整体情况时,他三两下抱来一摞蓝色档案盒,同时又拿出手机忙给村支书打电话说明我的来意并快速启动办公桌上的电脑找电子版材料。电话打完没几分钟,隔着窗玻璃一个身影急匆匆地向村部办公室赶来。“你好!你好!今儿两天春节放假呢”。村支书田格一边掀门帘一边打招呼问候。然后接过村主任杨小回手中的电脑鼠标,不一会,总结、汇报、养殖、劳务输出、基础建设、产业培训、医疗、扶贫等各方面的材料全部摆在了我面前,这一幕给人感觉就像是到了乡镇或县政府办公室。来之前,我的妄想是能有一份关于双河村的简介就足够,至于总结、汇报等,这么全这么详细的材料根本没敢奢望过。因为双河只仅仅是个村子,在我的想象中只有一个村支书,两个兵,哪有如此齐全的档案资料?“我先简单把我们村的实际情况说一下,然后咱再去入户看看。”村支书田格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这两年,我们按照县上的‘两不愁三保障’等一系列政策,围绕‘有土’和‘离土’两大产业,根据实际情况对全村实施了脱贫产业培育,我们想办法将整个村分为两个种植片区,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培育新业态,种植覆膜秋杂粮、马铃薯和青贮玉米等,完成“坡改梯”项目近4千亩;帮村民赊销了50多头华润基础母牛;在劳务输出方面奖补了近80户;为了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我们专门筹集资金,把全村所有自然村的村道都给硬化了,一会儿咱出去开着车到村子里看看。另外,对一些水毁路段也进行了加固维修,雇了几辆大卡车,投入大量人力把河道的垃圾都给清理了,清理了大概有二百多车,争取让村民住得舒心。唉,这几年上面检查组盯得紧,检查的次数也多,苦是真把人给苦累了,不过挺幸福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是的,苦是苦了些,但很幸福。这句话说得真好,真正的幸福肯定是装不出来的,是踏踏实实奋斗出来的。入户采访中,我们走进村民田彦明家,他正在牛棚给牛填草,他告诉我说,这几年在村部的帮助下,通过贷款养了18头牛,如今他和妻子除了种地就是专心养牛,其它活都顾不上干了。说这句话时,田彦明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幸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说句实话,我们养牛的人走到人跟前身上全是一股牛粪味,不过虽然不好闻但心里觉得踏实,吃菜不愁,吃肉更不愁,手头也宽裕多了,好得很,比起那些年了简直就是天上跟地上的差别。”田彦明笑着说。要知道,在双河像田彦明这样的养牛户不止一家,如今他们也像田彦明一样幸福溢满心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从牛棚出来,再走进田彦明家的院落,女主人热情有加。“你们看看我浑身上下到处都是土,那时候穷得连肚子都吃不饱时,人光想着吃点什么,如今有了新房子,家里通了自来水,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日子确实是好过了,但人忙的把自己都顾不上收拾,连个好衣裳都穿不了,不是没有,而是顾不上穿么。”田彦明的妻子调侃说笑的同时,将花儿一样的笑容用一个聪明的眼神投递给了丈夫田彦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这几年,县上乡上一直检查,我们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忙是忙但村子里发生了很大变化。你看,沿路两旁这些新盖的民居,全都是从这个湾那个坳搬来的,而且这些人基本都是建档立卡户,我们村的重点帮扶对象。村子里人居住的人多了,管理也得跟上。所以,我们通过外出务工增收等方式,特设立了将近30个公益性岗位,聘用产业发展能力相对弱的贫困群众担任村部保洁员。过去农村哪有什么保洁员,都是各扫门前雪。现在我们村光保洁员就有几十个!也好嘛,顺便能帮助这部分在脱贫增收方面比较弱的村民解决了增收的难题。现在,一切基本理顺,不像一开始那样艰难了,相比前些年老百姓过得舒心多了。我们村是闽宁帮扶示范村,在闽宁的携手关心和帮扶下,我们建成了一个扶贫车间,买了两辆专门清理垃圾的叉车,在秋杂粮和青贮玉米饲草基地建设上投入大量资金,今年为村里年纪大一点的村民又发放了棉衣,让这些年纪大一点的老人暖暖和和过个冬。这些好政策在过去是老百姓都不敢想的、也是无法想象的。如今,却真真实实地发生在我们村里,这是我亲眼所见和亲身体会到的。在我们村里,你可以随便进那一户或随便挑一个人进行采访,他们肯定与我有着同样的感受。政策的确是越来越好了。”村支书田格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是啊,连双河都已脱贫,海原确实退出贫困序列了,我亲眼所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20年8月4日,《中国经济时报》向全国宣布海原县已通过各级检查验收,退出贫困县序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b style="font-size: 15px;">宁夏中卫市海原县,地处宁夏中南部,曾是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国定贫困县,曾因100年前的8.5级大地震,被外媒形容为“山走动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作家梁衡笔下“地震能摧毁一座山,却不能折断一株柳”的500年树龄的柳树,如今依然空谷挺立,华盖如云。百年震柳,见证着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功业无涯的脱贫奇迹。</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b style="font-size: 15px;">2020年3月,海原县通过检查验收,脱贫摘帽出列,完成了从不适宜人类居住到走向小康的历史跃迁。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近日走进海原,这里的“小康”,是富裕进行时,是民生系统工程,是百姓有希望、有盼头的好日子......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摘自 何玲: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⑦《宁夏海原:百年震柳见证脱贫跃迁》刊于《中国经济时报》2020年8月4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当这个链接在微信上大量转载时,许多海原人在激动的同时,也很不解,甚至是半信半疑:一个地处中国西北部最干旱、宁夏西海固地区最典型的国家级贫困县,这么快就脱贫了?人们理不出头绪更无法相信。要知道,让西海固退出贫困序列,不仅仅是光解决吃饭穿衣那么简单。还要在饮水、生产、通信、交通、生态等各方面都要下大功夫,才算是真正的脱贫。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海原人,我目睹了这一切,想象这期间从上到下的艰难付出,不光靠的是苦口婆心,还有扶贫践行者的智慧和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仅仅三年多时间,就让一个“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变成一处水草丰美的梦境,村民都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感觉贫穷就在一瞬间褪去了,这是怎样的一种速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采访完返回时,隔着车窗我看到家家户户房顶上的热水器,屋檐下架着的自来水杆。穿过小巷时,感觉到处是卫生室,说一个巷子一个卫生室有点夸张,但整个村庄起码有两、三个卫生室。学校崭新的墙上写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样的景象仿佛命运整整跨越了几千年。我憧憬着,今年夏天一定要来双河走走,重新领略一下双河的青山绿水,感受感受双河农牧业发展的方兴未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通过这次采访发现:其实,近两年我已来过双河很多次了,只是因为这里变化太大,所以才没有停下脚步打听它的名字,也确实没想到这里就是双河,但我的确是被它的雄浑和多彩吸引了。</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双河情》刊发于2021年3月10日《中卫日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简介:白鸽,女,回族,中共党员,宁夏海原人。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第19届全国散文诗笔会代表。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宁夏散文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视觉宁夏》签约摄影师。在《人民日报》《作家报》《散文诗》《星星》《诗潮》《朔方》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入选《中国散文诗100年大系》《中国21世纪散文诗年鉴》《微观宁夏》(中英文版)《宁夏文史资料》。著有散文、散文诗集《望海原》,散文诗集《震柳》。参与编著的《海原大地震(连环画系列丛书)》荣获全国科普作品优秀奖,散文诗作品曾获全国散文诗征文大赛一等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