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区域活动是一种把幼儿的学习融入到游戏的课程模式,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课程观,是指教师按照教育目标将整体活动范围有意识地划分成多个小区域的活动空间,然后有计划、有目的地投放材料。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游戏伙伴和活动内容,进行主动交往和主动探索。因此,跟集体活动相比,区域活动更能够促进幼儿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区域活动的开展为孩子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环境。区域活动的设置是自由的、开放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区域进行活动。丰富的环境为孩子提供了探索、求知、交往、合作的机会,使孩子的欲望得到满足。在生活区这个角色区中,孩子们可以通过商讨和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和满足,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没有任何约束的和负担的情况下孩子们自由交往,还可以自我调节需求,他们一会儿做厨师煮煮菜,一会儿当老板卖卖菜,高兴时还可以一起去吃饭,孩子在自由、温馨的环境中尽情活动,游戏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也就越投入。</span></p> <p class="ql-block">2.区域活动为孩子提供了广泛的范围。建构区是幼儿通过操作各种基本元件材料进行结构造型游戏的区域。建构游戏是融思维、操作、艺术、创造为一体的活动,是幼儿阶段不可缺少的一种体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3.区域活动为孩子提供了协商、合作的机会。孩子进行协商、合作教育十分重要。在幼儿园的集体教育中,教师虽然注重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但针对性不强,而区域活动的特殊性恰恰弥补了集体教育的不足。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等待,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相互协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4.区域活动有利于孩子社会性的培养,为孩子适应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扮演着各种角色,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span></p> <p class="ql-block"> 1.投放适宜的活动材料,让孩子们尽情地嬉戏。</p><p class="ql-block"> (1)根据主题的变换及时增减材料。每更换一个主题,教师就要根据主题内容变换区域材料,及时地增减材料。</p><p class="ql-block"> (2)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要。层次性是我们一直在探索进行的材料投放方式,由于每个幼儿在发展速度、认知水平、个性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我们投放的材料要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要。</p> <p class="ql-block">2.加强有效的观察指导,让孩子们焕发游戏的精彩。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可见教师的指导对幼儿游戏影响的程度之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细心观察。教师要努力做一个有心的观察者,用欣赏、耐心、研究的态度去观察孩子,关注孩子的表现,观察孩子与材料、同伴的互动情况等,及时调整区域活动的材料或以适当的方式应答,从而促使区域活动更好地开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适时介入。适时地介入和适当的引导,能提升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和操作能力。有的教师在实践中总是存在“急”的心态,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或发生错误时,如果迫不及待地去指导、帮助他们。殊不知这种做法其实剥夺了孩子们思考的机会,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要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学会耐心等待,寻找介入的好时机,给予孩子们一定的时间和自主思考的空间,鼓励他们进行大胆的操作、探索。</span></p> <p class="ql-block">做好记录。日常的观察记录只是教师对某个区域以文字的方式总体地进行记录,虽然也关注到了个别幼儿的状况,但都不够准确细致,记录方法表格十分具有实践意义,从不同层面对幼儿进行及时的记录评价,值得我们借鉴学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