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论道 立德树人——情景教学主题研讨

R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蒙以养正,圣功也。”要实现这一目标,对我们教师,特别是思政教师来讲,就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乐教善教、潜心育人。为了开启思政教学的新篇章,打开思政课程的新格局,2021年3月10日,政史地教研组召开情景教学主题研讨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开学初的培训会上,冯迎利老师以“北斗之光,照亮中国人的前行之路”的例子,将课堂一线贯之,精心设计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励学生努力做创新发展的拓荒牛,讲好了中国故事,传承了中国精神。</p> <p class="ql-block">  针对这节课,我们政史地组老师在教研组会上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一致认为这节课有三大亮点:</p><p class="ql-block"> 教学有法:情景教学法是课本知识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可以避免教学空洞化、理论化。</p><p class="ql-block"> 课堂有形:巧妙的问题设计,能够激发兴趣,引起思考,达到让学生掌握并理解知识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思维有度:这里的“度”指的是问题设置有“梯度”,学生学习有“深度”,老师点拨有“高度”。问题之间形成有梯度的逻辑链条,循序渐进,逐层深入,将学生引向深度学习;老师点拨,让思维得到活化,潜能得到挖掘,课堂迸发出火花,真正落实了学科素养。</p>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思政课老师一定要善于讲中国故事,鲜活的思政课素材,我们要善用之。”</p><p class="ql-block"> 通过讨论,教研组明确思政课程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同时还应该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找准重点、阐明规律,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p>

思政

学生

教研组

教学

老师

思维

课堂

政史

这节

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