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阳春三月,万物竞发! 大黄山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迎来了第三周教研活动!</p><p> 本期教研围绕“聚焦运算能力,夯实计算课堂”这一主题展开,旨在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师对计算课型的理解与把握。</p> 集体备课篇 <p> 课前集体备课时,主备人李孟娣老师和刘露老师先从课标对本节课内容的要求、学生学情的分析、教学的重难点以及自己的教学设计等一一阐释,然后各年级组老师再给提出建议,主备人通过修改之后再进行执教上课。</p> 课堂教学篇 <p> 第一节课由李孟娣老师执教的二年级课程《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p> <p> 李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面对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讨论中探求解决的方法广泛交流,体会并发现计算方法"过程,自己去探寻、体会算法,通过自己的建构学会计算。</p> <p> 在探索口算方法的教学中,李老师通过登录验证信息中的口算导入新课,采用了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交流,学生间的引领,找出不同解决的方法。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取长补短,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在相互补充中得到最佳的方案。在分组交流时,尽量让学生来交流总结,并适时进行引导。</p> <p> 本课的设计紧扣重点、难点,在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后,又设计了一系列的巩固练习,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巩固了口算方法,在练习中,先通过对比题等进行基本训练,分清进位与不进位两种情况,提高口算正确率,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再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运用数学。</p> <p> 第二节课由刘露老师执教的三年级课程《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p> <p> 刘老师以复习练习为导入,以大家熟悉的知识为切入点,接着呈现例题情境图,要求学生自行列出分步算式,然后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尝试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出综合算式。通过对例题及试一试算式的比较,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p> <p> 刘老师始终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地位。不管是例题还是后面的练习,都能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适时点拨。</p><p><br></p> <p> 本节课节奏紧凑,容量较大,通过一系列有层次、有坡度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算理,掌握了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刘老师尤其注重细节的处理:规范递等式的书写格式,通过找错的方式,再次巩固了新知。</p><p><br></p> 听课评课篇 <p> 大家融入课堂,近距离观摩2名教师的精彩课堂,听有所得,得有所思,思有所长!</p> <p> 课后老师们齐聚一堂,本着“多说缺点,少说优点”的真教研精神各抒己见。依次对李孟娣老师和刘露老师的课进行点评,分别阐述了各自听课后的感想,大家指出本节课的亮点的同时,对于不足之处也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青年教师们也从本次教研活动中获益颇丰!</p> <p> 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一项基本能力和核心数学素养,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始终,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p><p> 本次计算课教研活动对全体教师而言是一次理念的革新、思想的洗礼。我们必将学而知之,知而力行,扎扎实实教研,认认真真育人!</p> <p><span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图片:刘敏 李敏</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文字:李敏</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编辑:李敏</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审核:胡彬彬 邓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