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余片 再次神游尼泊尔

杨时明

<b style=""><font color="#333333">宅在家中,翻出近3年前赴尼泊尔旅游的余片,发现不少还有用的片子,幸亏没有删除,在出国无门的当下,颇现珍贵,当初片子多,整理了一部分,现在,慢慢地在余片中寻找记忆,每天整理几张,写点拍摄经过及感悟,权当再次故地神游!</font></b> 面对小女孩,我双手合一,用尼泊尔的见面语“namaste”(意为“吉祥如意”)打招呼,主人马上示意小女孩回礼,尽管小女孩动作还不到位,口齿还不清楚,但意识已经有了。尼泊尔人的礼貌,就是从小在大人的引导下培养起来的。 这是一家路边杂货店的女主人,尼泊尔人大致可分为两种人种:印度人种和中国人种,区别也简单:大眼睛可以认为是印度人种,小眼睛为中国人种。这位女主人显然是印度人种。 夜幕降临,一群僧人手拿莲花灯,夹着席子,列队准备参加夜晚的诵经活动,两只狗狗大摇大摆,出现在队伍中央,毫不客气地当起了检阅官。 人的肤色与建筑物的色彩浑然一体、高度统一,实属难得。<br> 2015年,尼泊尔遭遇大地震,很多历史建筑也难逃厄运,有的坍塌,有的裂开,由于财力不济,时至今日,一些受损的历史建筑只能靠几根大木柱作支撑,实在有碍观光。 这是一张本该报废的片子,我对焦于静坐的老人,在按下快门的瞬间,一个手端贡品盘、赤着大脚的汉子突然从庙里出来,影响了原先的构图。事后仔细看看这一动一静的画面也蛮有趣的,同时也展现了进尼泊尔寺庙必须赤脚的场景。 <br><div>两个身背书包、手提饭盒的女学生,面对我的镜头,又想表现自己,又有点腼腆,扭扭捏捏,嘻嘻哈哈,煞是可爱!<br></div> 尼泊尔经常能见到特殊的僧人——苦行僧。他们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脸上画着五颜六色的条纹,他们没有家庭,有的没有固定住所,每人除了一个碗以外几乎一无所有,他们把对生活的需求降低到最低的限度。他们被看成是来凡尘普度众生的“神的使者”,受到人们的尊重。如要近距离拍照,一定要记得给尼币,这是规矩,也是对苦行僧的尊重。<br><div><br></div> 了解时事新闻,相比手机,老年人还是喜欢选择看报。 我们这边不常见的曼陀花,在尼泊尔经常能看到,以悠闲的人群作陪衬,画面还是蛮好看的。 尼泊尔是全民信仰宗教、并以印度教为国教、容纳佛教等一切宗教的国家,戏称:“庙比屋多,佛比人多”,不论男女老少,贫富贵贱,祭拜“神”是每天必做的功课。 在一所破落的小屋的窗前,一个女人在发呆,忧伤的眼神,显示出生活的不易,仿佛在为明天的生计发愁。快门声使她发现了我,我便按当地的礼节致意。她朝我露出笑容让我拍,我不得不再次按下快门,其实这笑容并不是我想要的。(见小图原片,窗框下面的铁皮彰显了小屋的破落,大图后期作了处理) 尼泊尔人传统吃饭不用工具,直接用右手抓来吃。饭煮得较硬,菜烧得糊状,用右手搅拌,这样饭不显得硬,又便于用手抓。尼泊尔人左右手分工明确,左手用来上厕所,右手用来吃饭,尼泊尔人认为左手是肮脏的,右手是干净的,因此,待人接物必须用右手,千万不能搞错! 我久久地注视着这贩卖拖鞋的地摊,母亲捡起别人扔掉的烂香蕉,分别给儿子、女儿,女儿很懂事,分一半给母亲。母亲仰望苍天,欲哭无泪,是无奈?是无助?还是求助?…… 尼泊尔几乎没有工业,一切日常用品全依赖进口,施工场地常见劳动工具的缺乏,导致的结果是劳动强度极大。一堆水泥卸在村口,离施工场地还有一段路,全靠几个妇女用背筐运输过去。有人负责铲,有人负责背,右边一个妇女干脆自己往身后的背筐里铲,水泥溅满全身。运输工具之落后,劳动强度之巨大,令人咂舌。 在一个小小阴暗潮湿的寺庙地下室里,一群孩子在一个长者的带领下诵经。见到来访者,有的目不斜视,有的有点惊喜,有的无动于衷…… 我们尽量不打扰他们,轻轻按下快门,悄然离去。 尼泊尔的动物蛮幸福的,除了狗狗、鸽子满街可见外,牛在大街上自由自在闲逛,猴子在寺庙称大王。<br> 尼泊尔人的前额上,常点着浓浓一团红色的蒂卡Tika (类似中国的朱砂痣,也称吉祥痣),蒂卡蕴含着尼泊尔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两样东西——信仰与大米,点红是神佑和赐福的标志。据说,眉心那殷红的蒂卡印记是尼泊尔人看清世界的第三只眼。男人也有点蒂卡的,不过数量比较少。 左图是丈夫为妻子点朱砂,一抹朱砂,一份祝福。 油画般的宗教场地,虽然没有好的光影,色彩却赏心悦目。 母亲与儿子不知为什么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母亲一气之下带着女儿离开,儿子望着母亲与妹妹的身影,不知所措…… 在一幢住宅楼的平台上,一群孩子在做课外作业,有老师辅导,类似我们以前的学习小组。 尼泊尔水资源很丰富,但无论地表水还是地下水,金属含量过高,饮用有损健康,因此,饮水问题竟是尼泊尔人日常生活中的一大难题。由于财力有限,即使在首都加德满都,也不是家家都有自来水,要到公共的供水地方打水。因此,每天早上,大街小巷到处可见一手提着抽水泵,一手提着盛水器皿的人群。 这两个应该是中学生吧!左图:在公交车站,男生正在系领带。右图:女生走在堆有建筑垃圾的路上。他两有个共同点:衣着整齐、打扮得体。<br> 现在尼泊尔年轻的僧人也与时俱进,居然也有玩长枪短炮的了。 尼泊尔资源缺乏,几乎没有工厂,一切工业品全部依赖进口,常见买不起运输工具的尼迫尔人利用一根绷带,借助头部的力量,用最原始的方法进行货物的运输。 当地人理发、修脸,多数还是选择路边的理发摊或简易的理发店。 皮肤黝黑、生活较贫困的尼泊尔人很爱干净,当街沐浴是一道风景线,他们毫不避讳行走的游人,这些让游客叹为观止的画面,在朴素的尼泊尔人纯净的心灵里,却是家常便饭。 当地人喜欢三五成群地闲坐在路边看热闹,你在路旁看风景,看热闹的人在屋檐下看你。<br> 尼泊尔党派纷争,有11年换10个总理的奇闻,但尼泊尔人一般不太关心政治,也无动于衷,偶尔他们也会以各种方式表达心声,我在尼泊尔旅游期间,就曾遇因加油站工人罢工,大巴士连续4、5个小时加不到油的窘境。图为民众呼吁社会重视女孩接受教育问题的小规模游行场面。 <p class="ql-block">当地人喜欢喝奶茶,就像西方人喜欢喝咖啡一样,街头到处可见人手一杯奶茶的场景,由于水质不好,饮用水稀缺,导游千叮万嘱,除了水果,不让我们吃喝当地的饮品、小吃。我们的吃喝问题,一切在旅行社安排的酒店餐厅解决。对于喜欢每到一处必去品尝当地的特色小吃、饮品的人来说是一种遗憾。</p> 漫步在一个小镇的住宅区,抬头看到的是丰富多彩的窗口。<br> 走进一家小店,发现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我与其母亲互相致意后按下了快门,眼看这次拍摄结束了。按惯例,结束拍摄前,我拿出了糖果给孩子,表示谢意(我一般拍摄前不给孩子糖果,以免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小男孩跳下凳子,接过糖果,表情一下亮了!我急忙再次举起相机按下快门…… 这是我在尼泊尔唯一的一张摆拍的片子,模特是餐厅服务员。在去某个景点的途中,到这家餐厅用餐,只见这位服务员长得小巧玲珑,态度和蔼可亲,饭后通过当地导游与老板沟通,请这位服务员当一回模特,老板欣然同意。姑娘也许第一次面对二十几个镜头,有点受宠若惊,但很快就进入状态,配合我们完成拍摄。第二天原路返回,又到这家餐厅用餐,摄友们又去找这位姑娘,遗憾的是,这天是姑娘的休息日…… 喜欢人文拍摄的朋友,尼泊尔一定是绝好的选择。这是喜马拉雅山脚下的一个宗教小国家,这个国家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与富裕又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尼泊尔微不足道,然而这个国家竟然也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虽然它很穷,落后,社会资源匮乏,环境也糟糕,全民教育水平有限,但谁能想象,这个热爱微笑的国度享誉全球。当你拿着相机,穿梭在大街小巷中,得到的一定是惊喜!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唠唠叨叨写下以上这些文字,仅为留存愉快的记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谢谢浏览!</span></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