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们仨》有感

娟子

<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 忙碌的日子里,忘记了东西南北,也迷失了自己,我还是愿意有空的时候读点书,哪怕是一篇简短的文章,心灵沉浸在书里,才找到自己存在的一点点感觉,踏实的感觉。</p><p class="ql-block">周六上完课,也许因为是周末,便不再想再备课,再批改作业人。拿起一本小书,看书吧,看自己喜欢的书,就等于给自己的脑子放个小假,让自己在喜欢的天地里驰骋一会儿。</p><p class="ql-block">慵懒的躺在床上,随意翻着杨绛老人的《我们仨.》,看着看着,就有点小喜欢了,看着看着,就动起情来了,边看边哭的稀里哗啦。这些年,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内心反而更柔软起来了,看世间的人和事,情绪瞬间就被带进去了,感动的不能自已。</p><p class="ql-block">《我们仨》,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没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那它凭什么触动我的情感,让我快速被它俘虏的呢。《我们仨》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散文的最大魅力是抒写作者独特的感受。语言朴实,情真意切,情感真挚,是这篇散文集的最大特点吧!</p><p class="ql-block">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两相许,世间最大的悲哀,恐怕是看着她生,看着她死吧。杨绛老人,在她80多岁的高龄,亲历了女儿的死亡,丈夫的去世,这是何等的打击,这样大的悲痛,杨绛老人没有哭天喊地,嘶声力竭,长吁短叹,只是淡淡的写道:“女儿自己说,,她得的是一种很特殊的结核病,潜伏了几十年又再复发,就很厉害,得用重药。”她很坚强,只是她一直惦记着她的爹妈。说到妈妈就流眼泪。想想也是,一个60多岁身患重病的老人,工作她可以放下,孩子她可以放下,丈夫她可以放下,唯独放心不下的一定是她年迈的父母。人老的时候,孩子就成了自己的主心骨,很多事情都依靠着孩子,孩子就像他们的顶梁柱。杨绛老人也不例外,有什么大事,有什么重要的事,等着女儿来了再说,就连找个复杂的地址,也幸好有女儿在。这样的一个老人,在听到女儿去世的消息时,内心该是怎样的煎熬和悲痛呀。而杨绛老人怎样的形容丧女之痛呢,她写道“我觉得我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读到此,我的内心柔软的像一团棉花,情感的栅栏再也关不住翻滚的浪潮,丧失亲人之痛,还有比这更刻骨铭心的吗?我深深地被打动了。她又接着写道:“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啪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东西揉成一团往胸口里塞,幸亏血很多,把滓杂污物都洗干净了。我一手抓紧裂口,另一手压在上面护着,觉得恶心头晕,生怕倒在驿道上,踉踉跄跄,奔回客栈。”这恐怕是每一个白发人送黑发人切肤之痛的感受吧。丧女之痛,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流淌在字里行间,读之,是那么容易唤起每一个曾亲历过失去亲人之痛的共鸣。</p><p class="ql-block">哽咽之余,看完了《我们仨》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部分主要回忆了杨绛老人和钱钟书先生相识,相爱,相知,以及有了他们的爱情结晶女儿钱媛。从女儿的出生,成长,以及一家人相伴相亲相爱的度过了大半个世纪。</p><p class="ql-block">她在书中写道:“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钱钟书和我一同承担,苦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苦的事,都能变得甜润。”当下的中国,当下的家庭,有多少个“我们仨”,可是,大多数家庭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摩擦系数很大,稍有不慎,一言不合,就家庭解体分崩离析甚至脱离亲子关系。究其原因,我们是不是太功利啦,太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啦,看看杨绛先生,看看他们仨,所有的身外之物置之度外,只剩下一家人的亲情,这样的家庭,是不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温馨的家之内涵呀.</p><p class="ql-block">对于国家,对于即将解放的中国,杨绛先生并没有唱什么高调,她写道:“共产党重视知识分子,但我们也明白,对国家有用的是科学家,我们却是没用的知识分子。”这里渗透着知识分子文人的自知之明和自醒。“但我们不愿意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这是多么质朴的话语!这是多么真挚的爱国情感!就是这几句简短的话语,让多少崇洋媚外的中国人汗颜,爱国,从来不是什么豪言壮语,而是看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感情和做人的准则。</p><p class="ql-block">更让我感动的是,这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在女儿和丈夫去世后,生活没有颓废,没有自叹自婉,没有停步止息,而是用了13年的时间整理了丈夫钱钟书的全部手稿集结成集出版,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勇气,我深深的为这位暮年老人所折服了。</p><p class="ql-block">正如她在文章中写到:“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我们仨》这本书,就是杨绛老人用文字和阴阳相隔的亲人再相聚。重温亲情,留下美好,这,也许就是作者创作的初衷吧!</p><p class="ql-block">再读《我们仨》,我读出了世间的亲情,读懂了杨绛先生,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形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