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追记的是我小时候在农村老家过年的事。</p> <p class="ql-block"> (一) 吃腊八面</p><p class="ql-block"> 腊八节,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百度小编说是北方人的节,南方人少提。是不是这样,孤闻寡陋的我不知道。</p><p class="ql-block"> 听说,腊八节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的祭祀仪式。又听说,吃腊八饭的时间不过上午,这已口口相传。是的,腊八这天,村上的人,早上早早就吃饭,有的家人天不亮就端上了饭碗。</p><p class="ql-block"> "五谷杂粮豆腐面,风霜雨雪味齐全。" 过腊八节,我家乡的人们吃的是腊八面,不是腊八粥,这可能与当地物产内容与生活习惯有关。村上人吃的腊八面,有面条,有蔬菜,只是菜的种类比平时多一些。特色的是,在面锅里下点小米或玉麦珍,让饭更好吃。</p><p class="ql-block"> 我妈做的腊八面里放的东西比平时样数多,除了面条和小米或玉麦珍,里边还有豆芽和菠菜,还有豆腐和红萝卜,它们荟萃一体,色靓味香,让人看了舌底生津,食欲大起。要说吃腊八饭,我会比平时吃的多。</p><p class="ql-block"> "碎娃碎娃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家家腊八饭,步步近年关。"说的是从腊八节就拉开了过年的序幕。</p><p class="ql-block"> 吃饱了腊八面,我碗一放,嘴一抹,就掐指头数,数着离过年的天数。对过年,心切切,情切切,迫不及待,觉得年前的二十多天,好遥远,好漫长,心恨时光老人步履蹒跚,走的好慢……</p><p class="ql-block"> 小时侯,我爱过年!</p> <p class="ql-block"> (二) 祭灶</p><p class="ql-block"> 老人说,张王李赵,腊月二十四日祭灶,其它姓氏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后者包括我的姓氏在内。</p><p class="ql-block"> 祭灶是汉族祭拜灶王爷的做法。腊月二十三,"灶君朝天欲言事",灶王爷要回天庭给玉皇大帝进行述职,禀告人间善恶,提供惩罚依据,除夕返回,奉旨给世间人或赐福或降灾。故在灶王爷回天庭前的这一天,人们摆上贡物,企求灶王爷上天美言,保佑平安。</p><p class="ql-block"> 对神,小时候我是半信半疑。成人后,不信了。</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年的烟熏火燎,我家在锅灶旁边墙上供奉的灶王爷像,旧了脏了,要更换了。不知是我大(父)还是我妈几天前从集上买回一张新灶王爷像,是一张套印木刻版画,色泽鲜艳。</p><p class="ql-block"> 腊月二十三日这天,我妈用面粉和些浆糊,让我站在櫈子上将灶王爷的像平平展展贴在锅门口旁边,这是我家敬拜灶王爷的老地方。贴好一瞧,我觉得新像比旧像就是好看,显得灶王爷也精神了许多。接着,我给灶王爷敬点了一炷香,献上了应时食品。</p><p class="ql-block"> 小时侯,常听我妈和村上老人说祭灶的事,我记住了"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平安"的说道,祭灶时,我面对灶王爷像虔诚地让它要说我家的好话,不说坏话。</p><p class="ql-block"> 看着灶王爷的像,我也想过,纸纸上的灶王爷到底上没上天?到底说没说好话?这谁知道呢?怀疑过,思忖过。但祭灶敬神,这也许是人们追求美好和平安的一种善良心理的需要。</p><p class="ql-block"> 我祈祷灶王爷真的去上天,真的言好事!</p> <p class="ql-block"> (三) 扫扬尘</p><p class="ql-block"> 扫扬尘是年前家庭的一次大扫除,也是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年的惯例,这叫"辞旧迎新"。</p><p class="ql-block"> 扫扬尘,是辞旧的一个部分。扫扬尘,就是清除尘垢蜘网,清理死角旮旯,清洗落灰器具,清扫屋内庭院,把“陈旧""穷运""晦气""忧愁"清掉扫出,让来年美好、顺意和辉煌。</p><p class="ql-block"> 腊月二十三到过年除夕间,那一天都可以扫扬尘,没有规定专门的日子。从腊月二十三起,村上家家户户,陆陆续续开始了扫除扬尘,这活路几乎都是"屋里人"干的。</p><p class="ql-block"> 扫扬尘,是一件费力吃灰的事情。特别是房屋四处透风、尘土飞扬的北方农村,一年间在一些角落和物什上肯定落了不少的灰尘,一年不扫一次,心里都过不去。要彻底扫除一次,需当一项系统工程去准备,去完成。</p><p class="ql-block"> 我妈选定一个天晴无雨的日子,并用一整天时间去完成。</p><p class="ql-block"> 扫尘这天,我妈用大铁盆装上水,再把干土块泡进去,作为后续刷墙面使用。随后,我帮我妈把炕上的席子、被褥,一个一个地抱到院中,又和妈把灶房的碗盆坛罐、辣盒子、醋瓶子、架板子等,一件一件小心谨慎地搬到院中。摆放院中的东西,一眼望去,灰尘多多。</p><p class="ql-block"> 我帮我妈给竹子竿竿绑上一把桃粟扫把,我妈用这个扫把把滴水(下雨房瓦淌水处)、屋樑、房角的蜘蛛网、椽头的马蜂窝和墙面的大灰尘,一一清理……</p><p class="ql-block"> 土块融化,再三搅和,生成泥水。接着,我妈又用泥水一扫把挨一扫把地刷墙。把人常见的、比较脏的地方,刷一刷,涂一涂。一番劳苦,一身泥水。我看我妈累了,我就拿上扫把刷低处的墙面……</p><p class="ql-block"> 墙刷完后,又除尘涤垢。我妈用小扫把扫去落在碗碗盆盆、坛坛罐罐上的灰尘,我用抹布再擦一遍。你可知道,经常用到的坛子罐子,相对干净一些,一年四季不动的坛子罐子,上面的灰尘就很厚。清理时,扬尘飞起,弄得我和我妈灰头土面,特别是我妈已浑身泥点,素衣化缁,满脸汗津……</p><p class="ql-block"> 擦碟子抹罐罐是个细活,需慢工。完后,我和我妈又一起给炕围子上刷贴了几张干净报纸……</p><p class="ql-block"> 北方农村扫扬尘,只能是相对平时干净一些,绝对做不到窗明几净,一尘不染。</p><p class="ql-block"> 我帮我妈扫扬尘,一可体现我的能干,二可体现我的勤快,三可体现我对老人的孝敬。</p><p class="ql-block"> 扬尘扫后的屋子,仍很简陋,"景色虽不艳丽",但它像洗了一把脸,搽了一次粉,干净了许多,让人的心里也亮堂。</p><p class="ql-block"> 家新了,窝变了,我更加爱它!</p> <p class="ql-block"> (四) 剃头</p><p class="ql-block"> "有钱没钱,不能带毛过年",这是一句俗语。是说穷也罢富也好,过年前都要修理一下头发。过年前的理发,一般在腊月二十几的时间里进行。</p><p class="ql-block"> "曲颈低腰水泼头"。小时候的剃头用刀子刮。先用有点温度的水把头焖湿,用羊肚毛巾擦干水气,圪蹴在地上,由有经验的爷辈或叔辈给剃。剃头时,耳闻到"噌噌噌“刀子割发的响声,感觉到刀子在头上像犁地一样,一刀连一刀的走,一下跟一下的剃,一刀一次疼,一刀一钻心,有时疼的呲着牙,咧着嘴,强忍着。剃完后,一个现实版的头顶碟碟发型的"小兵张嘎"产生了。</p><p class="ql-block"> 那时剃头挤窝窝,有时几个碎娃一块剃,有时大人剃完碎娃剃。挤窝窝剃头,大家几乎用的一盆子水焖头,都是为了省水省烧柴,都是因为那时日子穷。</p><p class="ql-block"> 说真的,那时我对发型是否美观好看,瓜坎不瓜坎,没有在意之心。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慢慢小有了讲究。</p><p class="ql-block"> 稍大后,有人买了手工推子,我需要理发了,就去求人家给推一下。推子理的发型我们叫"洋楼",比刀子剃的形状好看多了,也少去了剃头时的疼与痛。</p><p class="ql-block"> "修来净面换新颜"。年前发一理,人利落了,过年也有了新模样。</p><p class="ql-block"> 我是"人物不强,心里好洋",灵魂深处喜欢新鲜事物!</p> <p class="ql-block"> (五)蒸年馍</p><p class="ql-block"> 腊月二十八或二十九,我妈要发面蒸年馍。</p><p class="ql-block"> 只见我妈先一天用碗化泡酵面,待酵面泡开后和面,把和的面盆用棉被裹起来,放在炕头,这样做,面有温度发的快,当发面起了蜂窝就开始搭碱、蒸馍。"历经水火却中笑,舒展熟香满灶头",这是蒸年馍时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年馍比平时蒸的多,数量大,费时长。一是要蒸过年走亲戚的礼馍,这是重点,这馍用面白,蒸的要皮光、好看。二是要蒸过年吃的馍,这馍包括家人吃来客吃,要做到正月十五以前馍不断,讲究十五以前不蒸馍。三是要蒸包子,这包子,走亲自吃两都有,菠菜豆腐菜包子多,油包子、糖包子少,甚或不蒸,因为肉贵,所以沒有肉包子。礼馍和包子特别是礼馍,走完亲戚剩下的才能吃。</p><p class="ql-block"> 蒸年馍不是件轻松活,我妈独军作战,一人完成。她先洗菜切菜拌好包子馅,后给发面搭碱,然后去揉。这种揉,要让馍和包子,出锅后馍相好,吃起来口感好。这种揉,需要时间,需要力气。</p><p class="ql-block"> 我妈包子包的细致,蒸馍攒的稀样(漂亮)。蒸包子时,我妈一个一个的去包,包子的褶子捏的匀称、秀气。蒸蒸馍时,我妈一个一个的去攒,蒸馍大气、形好。</p><p class="ql-block"> 包子,蒸馍,一锅子,又锅子,再一锅子……。包子出锅了,早已急不可待的我,用脏脏的手抓上一个就吃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云蒸霞蔚满天处",小小的灶房,充满了不少烧火的热气,蒸馍的蒸气,加上揉面、攒馍、捏包子使出的力气,我妈已是满脸汗水,她太辛苦了……</p><p class="ql-block"> 经过我妈的劳作,蒸出了好几锅子蒸馍和包子,几乎装满了我家的大笸篮。</p><p class="ql-block"> 蒸馍时,我是有时帮忙拉个风箱,烧个锅,加个柴禾;为防馍粘净板(篦子),馍出锅了我帮忙扳个馍。那时我干活是"小猫钓鱼"……</p><p class="ql-block"> 帮大人干活,我心甘情愿!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