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优良的种子从选地、播种、发芽、长叶最终长成健康的植株,开出娇艳的花朵,一路下来少不了雨露和阳光、修剪和除虫。就好比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一不可一样。<br>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两会中也讲到:“教育,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分数是一时之得,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如果最后没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那是不合格的。”可以看出国家对家庭教育和学校的教育的重视。也正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家校共育的问题。<br> 从孩子入学到现在作为第一次当母亲的我说,有点举手无措。不知该如何和学校教育相结合起来。学校推行的“家长空间APP”给我带来的极大的帮助,找到了如何和孩子沟通、学习的方法。即使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来学习平台的内容,结合自身,学以致用,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才能达到和学校共建目的。 通过各种各样的文案、案例学习,结合自身和孩子也发表了一些心得。也慢慢的掌握了家校共育的目的。也深刻理解的学校的良苦用心。家校共育,并不只是表面简单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如果两者不能良好的形成默契,家长不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中来,不配合学校为孩子建造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而学校也只管埋头教书,不关心孩子各自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干涉家庭教育,两者各行其是,各自为政,这样的教育模式并不能达到我们理想状态。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孩子到学校,老师承担更多的是书本知识的授课。而家庭教育更多的是除了校内学习外的教育。作为家长的我们更应该把“传道”放在教育的首位和学校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知识过关的人才。平时为了孩子也养成了记笔记的好习惯和孩子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法国大文学家歌德曾讲到:“读一本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再交谈”。读书有益于育德,读书有益于励志。在读书中更能助于自己弥补的不足。 通过学习也获得了一点小小成绩,比较欣慰。只要努力肯定有收获,当然与学校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即使再忙,也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和学校教育衔接的更好。 在工作之余,也积极的投入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来,协助老师完成学校各项活动。 一粒种子从播种到绽放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一个孩子的成长也是同理。教育孩子、培养孩子、任重而道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愿家校共育的理念能够深入人心,为每一粒种子、每一个孩子都营造出一片优美芬芳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