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同是追梦人

晚秋

<p class="ql-block">很多人从农村走了出去,但总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时代楷模”黄文秀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p><p class="ql-block">看完大型现代锡剧《追梦路上》,观众们走出剧场,有还在抹泪的,有红着眼圈交谈的,看得出来,大家还深深地沉浸在剧情中,仿佛没有过足戏瘾。</p><p class="ql-block">我没有资格去评论该剧,毕竟专业的事情要由专家去做。但看到那么多戏剧界的前辈、专家对《追梦路上》交口称赞,亲眼目睹了演出过程中广大观众及戏迷的满堂喝彩和阵阵掌声,我相信这是对该剧最好的褒奖。真的很高兴,也很欣慰。</p><p class="ql-block">今天我讲的一些幕后故事和自己的一点感受,或许能够起到加深剧情印象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很多人都不清楚剧中主人公黄文秀与我们无锡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有的甚至对剧情产生了质疑。</p><p class="ql-block">故事一开始,企业家吴和枫手捧“善”字折扇与黄文秀的一场隔空对白,其实就是在告知我们:从大学到研究生毕业,再从百色市委宣传部到百坭村去担任第一书记,黄文秀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步,都与现实生活中的恩人一一爱心企业家吴敏杰(剧中吴枫和的原型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p><p class="ql-block">黄文秀出生在贫困山区,她从小目睹大山的穷,也尝尽了大山之苦。</p><p class="ql-block">父辈和乡亲们与贫困作斗争的情形,使她切身感受到了山区群众生活的艰辛,许多孩子上不起学,交不起学费,但自己的父母却倾其所有,供她上学,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她刻苦学习,成绩一路拔尖。捧着来之不易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她不是喜上眉梢,而是愁容满面。父母瞒着黄文秀去银行贷了款,帮她缴了学费,这才成全了她的人生第一个梦一一大学梦。她切身体会到父母亲供养自己读书是多么的艰辛和不易!</p><p class="ql-block">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大学期间,每年的寒暑假,她舍不得购买回家的车票,而是选择留校勤工俭学,或多次去边远贫困地区参加支教活动。升大二那年的暑假,她在山西长治市的一家企业打工时,与在此投资一个项目的无锡企业家吴敏杰结识了。吴总了解了她的情况后,当即表示愿意资助她完成大学学业。从此黄文秀成了爱心人士吴敏杰的帮扶助学的对象,并顺利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学业。</p><p class="ql-block">在研究生毕业回家乡百色的途中,为了答谢恩人,黄文秀专程来到无锡,行前精心制作了一把戏中多次呈现的折扇,扇面上她用心题写了一首内容悲壮的古诗,并写了一个大大的“善”字,到锡后她亲手将折扇赠与恩人吴敏杰老总。也就是在赠扇的晚宴上,吴总把中国好人俞斌老师及俞斌爱心工作室的几个主要成员介绍给了黄文秀,并说回到百色老家后,可以把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推荐给工作室,黄文秀欣然答应,从此她也成为了俞斌爱心工作室的一名成员。</p><p class="ql-block">在支教及与吴总长达数年的思想交流过程中,黄文秀逐渐明确了自己人生努力的方向,那就是回到家乡,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回馈家乡。</p><p class="ql-block">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黄文秀,骨子里流淌着对祖国对家乡对父母最赤诚的热爱和对吴总深深的感恩之心。</p><p class="ql-block">在相互交集的八年中,吴总与黄文秀通过微信谈学习、生活,谈理想、事业,建立了亦师亦友、亦兄亦父的深厚情谊。</p><p class="ql-block">无锡之行后,黄文秀怀着感恩的心,踏上了扶贫工作的第一线,来到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与村支书石大山一起,去实现她的人生第二个梦想一一带领乡亲们,摘掉贫困帽,共走致富路。</p><p class="ql-block">剧情由此展开,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紧扣,壮乡浓郁的民族风情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黄文秀百折不挠,克服重重困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挥洒青春热血,直到献出年轻生命的动人故事令人感动,催人泪下,而又令人深思。</p><p class="ql-block">不得不说,《追梦路上》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传递正能量,催人奋进的精彩大戏!</p><p class="ql-block">作为《俞斌工作室》的—员,黄文秀不忘自己的责任与诺言,回到家乡百色后,在那满乡挂职任党委副书记期间,深入基层,走村串户,并向工作室推荐了三名品学兼优的贫困生。</p><p class="ql-block">黄文秀因公殉职后约一个月,我受爱心企业家吴敏杰之托,与“中国好人”俞斌老师一起,专程去广西百色寻访黄文秀生前推荐给俞斌爱心工作室的三名贫困学生。</p><p class="ql-block">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在黄文秀亲哥亲姐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我们顺利找到了三位贫困生。现在,这三位学生在俞斌爱心工作室的精心安排下,成为了我们大爱之乡善心人士的帮扶助学对象,完成了黄文秀生前的夙愿。</p><p class="ql-block">惠山区文体旅游局符志刚局长慧眼识珠,在第一时间了解了黄文秀与无锡企业家及俞斌爱心工作室的爱心故事后,以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敏感性,当即决定将这个感人的故事改编为大型现代锡剧《好人俞亦斌》的姊妹篇,并取名为《追梦路上》。</p><p class="ql-block">脚踏实地,说到做到,是符局长的一贯工作作风,他当即与惠山区锡剧艺术传承中心负责人、有着“铁娘子”之称的孙雪琴主任当面磋商,决定先从排一出小戏《采访》开始,看一下群众反应,听一下专家意见,待条件成熟后再上大戏。</p><p class="ql-block">几场演出下来,群众反应良好。从爱心企业家默默无闻资助黄文秀完成学业→文秀成为俞斌爱心工作室的一员→推荐品学兼优的贫困生给俞斌工作室→去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整个剧情脉络清晰明了,富有故事性,完全具备创编成大型舞台剧的条件。于是,由著名编剧孙智宏主笔,符局长出谋划策,强强联手,一次次的座谈,一次次的修改,经过十二易其稿,终于大功告成。</p><p class="ql-block">从联排到公演,每次观看我都会流下感动的眼泪,不仅是被剧情感动,更是演员们真情倾心的演出深深打动了我。担任女一号主角的季春艳不愧为国家一级演员,凭借着深厚的艺术功力,将黄文秀演活演绝了,其舞台形象气质酷似生活中的黄文秀。“老姜”钱伟的戏份虽然少了点,但重量没减,如果剧本能够增加“赠扇”一节,或许会更加生动。石书记扮演者缪玉华曾亲口对我说过,他被剧中人物一次次地感动,演一场眼泪流一场。有一次在市大会堂演出结束后回到宿舍,他拍了—个视频给我,里边的演出服装居然绞出了一滩汗水!张祖良也是个演啥象啥的演员,把一个穷山民演得活脱活象,直到后来黄文秀喝下那口“水酒”揭开真相的一霎那,才发现“刁民”的本质原来是那么的善良与淳朴,使人泪奔。</p><p class="ql-block">无锡与百色的故事还在继续。。。</p><p class="ql-block">接任百坭村第一书记的杨杰兴来了。</p><p class="ql-block">与黄文秀并肩作战的村支书周昌战(剧中村支书石大山的原型)来了。</p><p class="ql-block">他们走进了刘仓社区,相约共建友好社区。</p><p class="ql-block">他们走进了堰桥工业园区商会、与企业家们互动,畅谈合作前景。</p><p class="ql-block">堰桥街道党工委郑德友书记对堰桥与百坭两地的交流与互动寄予厚望,他表示,文秀的光与热,在她牺牲后,仍然在无限传播。舍身忘我,用生命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应有的担当和责任。</p><p class="ql-block">两位书记也带来了许多有关百坭的好消息:路修通了,沙糖桔丰收了,销路也畅通了,村里多种经营搞起了养鸭场,白茶园,甚至建起了矿泉水厂。名字只有一个,都叫“秀起福地”!</p><p class="ql-block">百坭村的村民们永远不会忘记,是美丽爱笑的文秀书记带领他们,把原来的穷山村变成了现在的福地。</p><p class="ql-block">一部好戏让我们看到了黄文秀对于理想与信念的绝对忠诚,对于初心和使命的不懈坚守,对于梦想和未来的美好期待。</p><p class="ql-block">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文秀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