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月的阳光温情流泻,好似一切美好都将随风而至。3月9日下午,我们五年级数学组的全体老师相聚在一起,进行本学期第二次数学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刘志亮组长主持今天的教研活动,宣布活动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大单元教学设计说课;二、教育信息化2.0交流研讨。</p> <p class="ql-block"> 尚桂芬老师负责大单元备课的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开启课》,她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环节进行了一一阐述。</p><p class="ql-block"> 本节开启课的教学目标有:1.通过观察、讨论、想象等活动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积累“平面——立体”间双向联想的空间经验;2.通过对比、观察,初步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3.在经历不同的问题解决过程中积累联系、转化、推理等思考经验,逐步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数学交流。</p><p class="ql-block"> “整体入手”形成立体图形研究的基本思路,经过前期的单元前测分析情况,先设置第一课时为单元开启课,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和区别,搭建起学生就至于心智的桥梁,知道本单元学习有关长方体正方体的哪些知识,从而开启新单元的学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张菁华老师负责大单元备课的第二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张老师在说课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从本节课设计的背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多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开启课后,通过切拼搭等多种活动,深入认识长、正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以及长、正方体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课上互学张老师先是课前检测,接着设计了示范操作中理清概念,在这一环节里分三步:一、感知长方体面、棱、顶点,通过切茄子活动,面、棱、顶点迎刃而解;二、合作互学中探究长方体的特征;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每一个环节都设计了饶有兴趣的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 刘志亮老师负责大单元备课的第三课时《图形分拆中的学问——展开与折叠》。学生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之后,加入两种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活动课了解展开图的特征,强化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长正方体的立体图形空间观念。</p><p class="ql-block"> 课上互学中的探究活动二:正方体的展开图有什么样的特点?刘老师设计小组合作,通过摆、折、标等活动,探究哪些展开图能折叠成正方体?哪些不能折叠成正方形?最后师生共同整理得出正方体的展开图有11种,这一环节让五年级数学组的老师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马永芹老师负责大单元备课第四课时《趣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马老师的课前检测就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了高潮。问题:要给一个长方体纸盒包上漂亮的彩纸,需要准备多少彩纸?你准备怎样做?同伴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思考:这个长方体纸盒包上漂亮的彩纸实际上就是求什么?如果这个纸盒是正方体又该怎样计算呢?一连串的问题,将问题指向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进而进入课上互学,表面积概念的理解,表面积的计算,以及公式得出水到渠成。</p> <p class="ql-block">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后,又设计了一节《表面积的延伸课》,这节课由唐敏老师负责,唐老师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通过对一张长方形纸的折围,体会不同方法得到的表面积相同,2.对若干个小正方体的拼接,表面积的变化,3.长方体的不同,拼接方法得到表面积的变化。这节课的三个探究活动可以说都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挑战。尤其第二个探究活动:小正方体的拼接活动,要求:1.准备好的两个棱长1厘米小正方体按某一方向拼成一个长方体;2.拼成长方体表面积与原来两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比较有什么变化,增加,还是减少了;3.如果直接从减少的面着手,那么减少的面的个数与正方体各数之间有什么规律?这样的活动有趣,学生跳一跳又可以探究出结果。</p> <p class="ql-block"> 说课结束后,又进行教育信息化2.0视频作业的选择分析,大家观看陈红梅老师录制的《组合图形》一课。</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整个数学团队团结协作,积极探索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背景下,对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进行整合,老师们在自我摸索,同伴互助下引发思考,完善教学设计,希望结出丰硕的果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