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古建筑 | 房屋架构之“柱”

老海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b>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它依旧还在诉说。</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 <b>&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nbsp;——果戈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古代房屋的主要建筑特征之一就是采用"构架制"原则,形成梁柱式结构。也即在四根垂直柱的上端,用两横梁两横枋周围牵制成一“间架”,再在两梁之上筑起层叠的梁架以支横桁(也称檩或榑),桁上并排钉椽,以承瓦板。中国古建筑所以能千年不倒,其“架构制”的建筑结构使然。在“架构制”中,柱是用来承托房屋上部重量的垂直主构件,是宋《营造法式》“大木作”构件,也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重要的构件之一。有关“柱”的知识学习如下。</p> 柱的分类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柱的功能和所处的位置来看,大体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立于地基之上的立柱,是建筑的主要承重部分,常见的有檐柱、角柱、金柱、中柱、山柱等;另一类是置于梁架之上较短柱子,承托上方物件的重量,再把这重量透过梁架,传递至主柱之上,例如瓜柱、脊瓜柱、柁橔等。此为还有一类因构造需要而设置的柱子,或用于防雷,或出于装饰,常见有雷公柱、垂莲柱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檐柱:</b>又称廊柱、外柱,是建筑物檐下最外一列支撑屋檐的柱子,多用于重檐或重檐带平坐的建筑,支撑挑出较长的屋檐及角梁翼角等。宋式建筑中为了加大使用面积,在殿身檐柱前多一道柱子,称为“副阶檐柱”,而两列柱之间的空间和梁架即为“副阶”。檐柱由当心间(房屋正中的一间)向两端升高,使檐口呈一缓和曲线,其中当心间两侧的檐柱不升高,是最短的檐柱,称为平柱。这一做法称作“生起”,在明清建筑中少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角柱:</b>位于建筑物四角、与柱的正交的两个方向各只有一根框架梁与之相连接的框柱子。角柱对结构的薄弱部位可给予加强。所以角柱在计算、抗震构造等方面都有特殊规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金柱:</b>宋代称风柱。位于檐柱以内的柱子,除顺建筑物面阔方向中线上的柱以外,都叫金柱。金柱依位置不同又有外围金柱和里围金柱之分。相邻檐柱的金柱称外围金柱(又叫"老檐柱"),在外围金柱以内的金柱称里围金柱。若一座建筑中没有用里围金柱,则外围金柱即简称金柱。金柱承受屋檐部分以上的屋面重量。在重檐建筑中,金柱上端向上延伸,直达上层屋檐,并承受上层屋檐重量,这样的金柱叫重檐金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18px;">山柱:</b><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硬山或悬山式房屋建筑的山墙内,正中支撑屋顶的柱子。民居中常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中柱:</b>也称脊柱,宋代称分心柱。在建筑物纵中线上,除山面二端外,顶端支承脊槫(桁、檩) 的通柱称为中柱。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建筑物中线上支承屋脊的柱子,除山柱外统称为中柱。</span>中柱将建筑物进深方向的梁架分为两段,常用在门庑建筑中,以扩大室内空间,<span style="font-size: 18px;">而殿堂建筑一般少用。</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瓜柱:</b>又称童柱。下端立于梁、枋之上用来支撑上面梁架的短柱,其断面或方或圆,其高度超过直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脊瓜柱:</b>宋代又称蜀柱、侏儒柱,在屋脊部位的三架梁上,用来支撑脊檩的短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柁橔:</b>宋代称驼峰。系用在两层梁之间的垫块,配合斗拱承托梁栿的构件,因外形似骆驼之背,故命之。其高度小于直径,当高度大于直径时,则为“瓜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雷公柱:</b>主要用在庑殿顶和攒尖顶建筑中的一种形体较短小的柱子,也是建筑的避雷装置 。在庑殿顶建筑中,雷公柱用于支撑庑殿顶山面挑出的脊檩和两边的由戗,其上端支在吻下,其下部立在太平梁上。在攒尖顶建筑中,雷公柱多直接悬在宝顶之下,只以若干戗支撑。雷公柱下面的柱头如果悬垂,通常做成莲花头形式。在较大型的攒尖顶建筑中,则要在雷公柱下设置太平梁,以增加承托力。建筑物的这些部位,都是最易受雷击的地方,若是殿堂,正吻触雷后,其电流便沿正吻内的雷公柱、太平梁、角梁、沿柱等引向地面达到避雷效果。若是楼阁,亭子,佛塔等建筑,则由顶上的火珠,宝珠,宝顶等接受雷电,由雷公柱传至柱,引入大地以避雷。当然“雷公柱”不能用普通的木材,一般用楠木、铁力木等导电性好的木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垂莲柱:</b>是古建筑垂花门或垂花牌楼门角上的两根悬空倒垂的短柱。在垂花门麻叶梁头之下有一对倒悬的短柱,柱头向下,头部雕饰出莲瓣、串珠、花萼云或石榴头等形状,酷似一对含苞待放的花蕾,故称“垂莲柱”,常见于四合院,殿堂等建筑,具有装饰、点景、障景及分隔内外空间等作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草架柱:</b>为歇山顶建筑的特有构件,是一断面呈方形的小柱,主要是用来支撑向山面挑出的稍间檩子,同时又可作为钉附山花板的龙骨。草架柱的下端放在一根被称为“踏脚木”的枋木上,并与“穿”一同使用,纵横结合成一个整体,以达到稳定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除以上按柱的功能和所处的位置分类外,还可根据柱子的截面形状分类,有圆柱、方柱、六角柱、八角柱等;根据柱子所用的材料来分,有木柱、石柱等之别;根据装饰来看,又有雕龙柱、油漆柱、素面无饰柱等。柱子在各个时期既有延续与继承,也有发展和变化。如方柱在秦代时始出现,而汉代时则又增加了八角形柱、束竹式柱、人像柱等,唐代中期以后则极少再使用方柱,宋代时大多为圆柱和八角柱。</p> 柱础与柱櫍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木构房屋建筑中,为使落地屋柱不因潮湿腐烂,并加强柱基的承压力,要在柱脚与地基之间添上一块石墩(垫基石),这就是柱础和柱櫍。以下是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中柱础构造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柱础又称磉(sǎng)盘,清代称柱顶石。柱础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防潮和负荷的作用。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式样丰富,有鼓型、瓜型、花瓶型、宫灯型、六锤型、须弥座型等多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柱櫍是柱身与柱础的过渡部分,因为柱子多为木制,水分易顺着竖向的木纹上升而影响木柱的耐久质量,“櫍”的纹理为横向平置,可有效防止水分顺纹上升,起到保护柱身的作用。“櫍”一般呈扁鼓形,材质有石、木两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早的柱子应是直接埋于地下,但为了防止柱子的移动下沉,便在柱脚的部位置一块大石头,使柱身的承载重量能均匀分布于较大面积上。后来发现埋在地下的木柱容易潮湿腐烂,因此便把石块提升至地面上,并发展成柱座并精雕细刻进行装饰逐渐形成现在看到的柱础和柱櫍。由于柱础高出地面,很接近人们的视线,往往成为艺术家施展技艺的好地方,于是就有了随朝代变化而变化的多种形制和雕饰,成为我国石雕艺术的一大门类。柱础和柱櫍虽因机能上的需求而产生,但当其发展成熟后,也逐渐形成了柱子的收头,使单调平直的柱身,产生视觉上之变化,兼具有装饰之功能。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即使是石柱也运用了柱础做为装饰,所以其在装饰上的作用已大于机能上之需求。</p> “侧脚"与“生起”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侧脚和生起是古建筑柱的安装方法。侧脚是为了加强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把最外一圈柱子(角柱、檐柱、山柱)的柱脚向外移出一定尺寸,而柱头位置保持不动,使最外圈柱子略向内倾斜。也就是说,柱子上端的柱头和下端的柱脚,其中心线不在一条铅垂线上,即与地面成斜角。宋代规定面阔方向的檐柱向内倾斜柱高的10/1000,进深方向的檐柱向内倾斜8/1000 ,角柱则两个方向均倾斜。这样,就形成柱脚和柱头位于不同的平面位置的情况。“侧脚”的做法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存在,明清时期仍在使用但不十分明显。下图为五台县广济寺大殿(元代)檐柱向内侧脚。(取自微信公众号北京交大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生起是建筑物檐柱的柱高从当心间向两端逐渐升高,使檐口呈一缓和、优美的曲线。在宋代《营造法式》规定当心间柱不生起,次间柱升二寸,以下各间依次递增。即五开间建筑物的角柱比当心间柱高四寸,七开间高六寸。这种做法在汉代和南北朝时期尚未采用,宋、辽建筑却广泛采用,到明、清时期也就少见了。下图为建于北宋天圣年间的太原晋祠圣母殿,柱身侧脚,生起显著,屋顶及檐口曲线圆和,是宋式建筑代表作。</p> "收分"与"卷杀"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收分和卷杀是中国古建筑柱子的制作方法。古建筑中的圆形木柱,除去瓜柱等矮短的柱子外,一律做成上端(柱头外)直径小,下端(柱脚处)直径大的形式,这种做法叫做"收分”,又称"收溜"。柱顶收分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小柱顶的截面尺寸,使得该尺寸尽可能与柱顶上部的构件截面吻合。这样的话,上部作用力的合力中心传到柱顶时,能够基本上与柱身中心线重合,有利于荷载传到地面,并减小了柱顶产生偏心弯矩的可能性。而柱顶偏心弯矩造成的破坏表现为柱身的歪闪,且在地震或大风作用时表现明显。由此可知,收分做法有利于加强建筑的稳定性。下图是故宫慈宁宫的柱收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卷杀”是把柱子的外廓做成缓和的曲线,使的外观显得丰满、挺拔、富有张力。宋《营造法式》中规定<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卷杀”的做法,</span>在柱头以下1/3柱高处做成弧形,每1/9柱高收进1分0,1/3柱高共收进3分,加上柱肩处收1分0,实收进4分,使柱子外形似梭,称为梭柱。也即梭柱通过"卷杀”做成。有的在柱子下段也有卷杀,即将柱两头卷杀,使柱两头较细,中断略粗,略似梭形。卷杀主要是出于建筑艺术考虑而非力学和功能之考虑,加工较为复杂。元、明以前,大木构件的卷杀做法很普遍,宋代《营造法式》中更是规定了各类木构件卷杀的具体位置和尺寸,但是随着建筑不断的演进,这种做法逐渐简化并演变为收分为主的形式,到明清官式建筑,卷杀之法已鲜用,梭柱逐渐消失,但南方民间建筑中一直沿用。下图为广州光孝寺大殿内的梭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柱”是中国古建筑“构架制”主要构件之一,是决定建筑稳定性的关键,故有“四梁八柱”之说。学习了解有关“柱”的知识,对提高<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古建筑艺术的鉴赏力不无裨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span><b style="color: rgb(60, 60, 61);">以上内容和图片主要摘自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微信公众号“北京交大古建筑”以及其他网络内容,只为学习,非原创,非剽窃,如涉及版权即告即删,感谢相关作者</b><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