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臧玉仲</h3> <h3>牛年,牛气冲天!</h3> <h3>二月二龙抬是中国民间传统日。“龙”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又称春耕节、春龙节、农事节、青龙节。龙抬头于卯月惊蛰、春分之时的物发之象,与天象有关。地支五行木属,卦象为“震”,震龙崭露头角。龙抬头标致阳气转换,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回升,万物盎然,春耕始时。自古以来,将龙抬头时节作为祈福纳祥的转运日子。 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东方七宿为: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完整龙形星象,美好的龙神信仰之说,它是人们寄托生存希望的活动,讲求在这一天剃头应好运,有转机。全国各习俗多种:有的妇女忌动针线,免伤龙的眼睛;小孩剃头叫“剃龙头”; 小时候,每当二月二这天淸晨,太阳没升起前,看到母亲用灶灰,施绕水缸,呼为引龙回头。灰圈又从房门画岀,并将所有灰圈再用灶灰连接起来,一直划出大门口,说这是画龙。辽宁地区的民俗,有的清晨要用长竿敲击房梁,把龙唤醒,祈求调雨顺。传说二月二“龙抬头”,最早起源于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举行仪式,让百官亲耕。宋朝为“花朝节”,把这一天指定为百花生日。元朝为“踏青节”外出旅行。明清两朝称之为“龙抬头,昆虫动物被春光春雷惊醒,二月二,照光房梁,说是能消灭毒虫毒疫,祈求龙镇住一切,保佑人丁平安,期望有个五谷丰年。 </h3> <h3>作者简历:臧玉仲抚顺西露天矿退休干部,矿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咸员,“望花好人”, 省市作家协会会员,抚顺作家协会会员,抚顺市记文化研究会传会。2017~2018年度被抚顺作协评为优秀会员。(2019~2020)被抚顺市记文化研究会评为优秀会员。作品有《煤海长歌诗词集》、《煤海风韵》、散文《漫筆夕缘》、历史长篇小说《千金寨》、《挖龙脉》、《抚顺煤圹轶事》、大伙房水库《无法淹没的故事》等。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