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font color="#9b9b9b">一截粉笔,一畦黑板,写写画画中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不朽的时光里收藏了多少温暖的人和事。总如这么一群人,他们的一声叮嘱、一句教诲,一个微笑、一个目光,如星星之火般给人希望,温暖着身边人,照亮了学生前进的方向。他们是我们身边的好老师,普通而不平凡,默默无闻里用自己的爱意与担当写满了温情的故事。让我们一一走近他们,用镜头和文笔记录他们身上的美好。</font></h3> 杨金凤,1998年参教,现为寿光一中初中部化学学科教研组长,担任九年级三班、四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先后被评为“寿光市电化教学能手”“山东省创新实验优秀辅导教师”,获得潍坊市教师实验技能大赛一等奖、山东省电教优质课二等奖等荣誉。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二十三年前,带着激情与梦想,杨金凤老师站上三尺讲台,秉承着丰富扎实、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乐观积极、努力坚强的生活态度,执着于“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始终把培养敢于担当、阳光睿智的少年为己任。岁月悄然,教育之心始终不变。 教必有方——化学可以很有趣 <p class="ql-block"> 杨金凤老师爱笑,言笑晏晏间竟觉着应是位文科老师。初三年级,面临中考,复习节奏快,化学学科内容更综合,教学经验的积累使杨金凤老师对化学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与创新,在长期的教学中,她一直致力于探索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杨老师认为,化学也可以是美丽而生动有趣的。</p><p class="ql-block"> 根据初三学生的心理特点,杨老师引导学生将化学的知识点“画”在纸上,将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转码,直观呈现炫幻的化学之美。同一个知识点,可以画成漫画,也可以画成卡通人物;可以是情景剧,也可以是玄幻剧;在学中画,在画中学,学生们在挥舞画笔的同时,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加工、重思考,将课本知识提炼结晶,成为心中最绚丽的晶体,学生们都喜欢上了这门“画”出来的化学课。</p> <p class="ql-block"> 热爱生活的杨金凤老师,深知“理论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原则,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物质和材料做了“会跳舞的鸡蛋”“自制可乐”“自制冰糖晶体”等一系列的家庭小实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又将实验教学和概念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反复地对技能和知识反思,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p><p class="ql-block"> 若说用心是云,那么杨金凤老师则献出了整个天空。辛勤的耕耘,迎来桃李芬芳。在2020年中小学创新技能系列活动中小学创新实验比赛中,学生刘富瑜的科技论文《GEU-C体系对煤炭的绿色高效利用》获得潍坊市一等奖,隋雪松、李承轩同学的创新实验《“看得见”的分子》斩获潍坊市一等奖第一名。在好成绩面前,杨老师款步有声,继续踏实做着每一天的教学工作。</p> 一片冰心——身体力行传帮带 <p class="ql-block"> 蜡烛燃竭,照亮新人。青年教师何雨晴和郝振慧是杨老师的“徒弟”,杨老师为她们精心制定了详细的培养计划,指导她们能够精心备课、细心上课、耐心反思,帮助她们快速成长。</p><p class="ql-block"> 初登讲台时,两位青年教师对课堂的把握并不是很准确,杨老师便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积累多年的教案拿出,供她俩学习参考。杨老师还耐心地将化学的教材体系、知识重难点、知识的联系等,详细地对“徒弟”们进行一一传授。同时,她还手把手地教“徒弟”撰写学案、做好教学设计。在她的耐心指导下,何雨晴和郝振慧的教学不但很快规范起来,授课能力也持续提升。在去年12月份的教学视导中,郝振慧老师展示的《常见的酸》公开课,获得了教研室视导团领导的肯定和赞许。</p> <p class="ql-block">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杨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深受感染,有时候教学上存在困惑时,去请教一下杨老师,就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青年教师何雨晴说道。徒弟们一有时间就会去听杨金凤老师的课,在上课之前,杨金凤也总是精心做好准备,尽量考虑教学每一个环节的处理,处处为青年教师做好表率,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一点一滴、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们。</p><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杨金凤老师多年担任学科带头人,她深知教研的重要性,随时备课,时时讨论,处处探究。学习、忙碌、研究构成了杨老师工作的背影,一有时间就与青年教师潜心钻研教法学法,力求课堂的高效性,共同研磨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的最佳授课模式。每次教研,她总是带着两位青年教师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讨论,相互发表自己的看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课堂教学方式。她对年轻人的指导可谓无微不至,大到选课型方向的把握,小到如何写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一个学期里,只要杨老师能想到的工作和注意事项,都在教研中及时提醒新教师们,避免她们走弯路。</p><p class="ql-block"> 正因为有像杨金凤老师这样资深教师们的传、帮、带,又有青年教师踏实肯学,初中部青年教师才能如初旭般冉冉升起,葆有奋斗的激情。</p> 倾情投入——无私奉献守护爱 在很多人眼中,杨老师很幸福,女儿顺利考取大学,儿子活泼可爱。而真正了解的人才知道,她的家庭担子并不轻松。<br> 年迈的公婆已近耄耋之年,婆婆患病,常年需要照顾。杨老师的爱人也是一名繁忙的教师。因此,照顾孩子以及这个小家的重担,就落在了她的父母身上。2019年5月,突患疾病的父亲进行了一次大手术,提起这些,她至今心怀愧疚,难以释怀。但悄悄擦干眼泪的她,继续如常出现在教室里。 于时光深处,静看花开花谢,虽历经沧桑,仍含笑温暖如初。杨金凤一端系着家人,一端连着学生,多少个日日夜夜,她辛苦经营着小家,默默奉献着大家,培桃育李,风雨无阻。每年的教师节,她总会收到很多学生发来的祝福,“您带领我们走进智慧的殿堂,领略知识的无穷魅力,遇到您,是上天给我最美的惊喜!”“您用明睿燃灯引航,用温情久伴身畔,老师,您辛苦了!”……话语温暖心底,让她觉得,付出再多也值得。 一路走来,杨金凤老师深深地爱着教师这个岗位,始终用化学之美填充着自己的职业人生和教育内涵,用守候和爱载着无数学子的梦想,让学生在教育的“化学反应”中绽放出灿烂人生。